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生命如海,見證女性力量的奇跡

2023-12-20文化

原標題:生命如海,見證女性力量的奇跡 ——關註張翎小說【歸海】新書分享會

「在寫作中抗拒遺忘——張翎小說【歸海】新書分享會」現場

閱讀提示

近日,「在寫作中抗拒遺忘——張翎小說【歸海】新書分享會」在杭州純真年代書吧舉行。溫州籍海外華文作家、編劇張翎,浙江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翟業軍與作家、資深媒體人蕭耳共同聊了聊戰爭帶來的精神創傷、女性的力量以及跨文化語境中的情感療愈。【歸海】透過描寫袁家母女的情感流變,探尋了中國女性的人生磨難與命運浮沈,並延伸至20世紀中國歷史上個體生命的記憶。

■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實習生 賀雅慧

近日,「在寫作中抗拒遺忘——張翎小說【歸海】新書分享會」在杭州純真年代書吧舉行。溫州籍海外華文作家、編劇張翎,浙江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翟業軍與作家、資深媒體人蕭耳共同聊了聊戰爭帶來的精神創傷、女性的力量以及跨文化語境中的情感療愈。

在【歸海】中,張翎借助一位中國普通母親的身世傳奇,拆解出一段段不為人知的歷史編碼。讀者將跟隨女兒的足跡,在中國歷史深處,與一個生命再度相逢——含辛茹苦的母親、戰鬥英雄的妻子、野戰醫院的護士、戰亂年月的階下囚——我們就此辨識出一位女性的苦難、淚水與創傷,並銘記下一位母親的堅韌、智慧與勇敢。小說透過袁家母女的情感流變,探尋了中國女性的人生磨難與命運浮沈,並延伸至20世紀中國歷史上個體生命的記憶。

生命給的全部都是禮物

純真年代書吧的女主人朱錦繡是張翎高考時的同門,她在歡迎致辭中回憶了和張翎在溫州同窗時的往事,也提到了她上大學的緣起。她說:「1978年夏天的一個傍晚我和爸爸、四哥在郊外新屋院子裏吃晚飯,不知說起什麽,我四哥嫌棄地說,你們女孩子真是笨,都不知道北京在哪裏,上海在哪裏,廣州在哪裏。那天我特別生氣:‘你們男的都不用做家務,可以圍著大人聽故事,自然要見多識廣。我要是有這樣的時間,就不會比你笨。不然,我們一起去參加高考,看誰考得上!’我老爸放下筷子,說:‘女兒,你去考!考上了,沒有錢,我把房子賣掉也供你去讀大學。’人的命運真是不可思議,是我四哥的刺激讓我要參加高考。1979年張翎考上了復旦大學;我也運氣得很,考上了廈門大學。」

張翎對此感慨頗深,她16歲停學,工作五六年,也是很不容易才從工人上了大學。談及為什麽從小就有文學夢想,但第一本書到41歲才出來時,她參照了伍爾夫的名言:「一個女人要成為作家,要有五百英鎊的年收入,一個自己的房間。」任何人想實作夢想,必然要有經濟獨立的思想空間。長篇小說【望月】出來時,她已經41歲了,正好也已經度過了新移民對周圍環境大改變產生的激烈的反應。長久的等待雖然讓她失去了瞬間激情,但給了她一種長久的創作的生命力。張翎說:「生命中所有經過的艱難的東西,都是好的,生命給我的全部都是禮物。在這個階段,能夠寫出【勞燕】【歸海】,一定有我的某種生命體驗在起作用。寫出春雨這樣的人物,某種意義上是因為有我的影子,看到了溫州女人的確可以是這個樣子。」

從苦難中汲取力量的女性

【歸海】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加拿大多倫多的異國婚戀故事。一對中國母女,與一個開辦聽力診所的加拿大男人共居於一個屋檐下。母親袁春雨的猝然長逝,讓女兒袁鳳對母親的身世產生了好奇。以母親留下的一個箱子為線索,女兒與母親的姐姐——長住上海的梅姨袁春梅建立了聯系,從多倫多到上海再到母親的故鄉溫州;從2011年到抗日戰爭再到新中國成立,地點線與時間線的交織,讓一段幾乎被埋藏的往事浮出地面。

翟業軍談到,他覺得張翎就是她筆下的溫州女人,任何苦難都打不爛錘不死,從苦難中汲取力量,很容易爆發出生命能量和女性本能。

「張老師小說裏面的女性,一定要談戀愛嗎?愛得死去活來,很多時候不是愛對方,而是愛著粉身碎骨的愛本身,並從中汲取力量。男人走開,女人愛著自己。」翟業軍舉了【胭脂】裏的例子來說明:章魚在深海裏面遊,非常優雅迷人,但只是個幻象結構,拿出來只是一堆黏液,在一個幻想結構裏面,那個可以為之瘋狂的男人,實際上很普通。男人是個幻想,具備愛的能量的女人才是重要的。

蕭耳認為,【歸海】把生命當中能夠想到的苦難,都寫到了。書中的女性,跟水一樣柔韌、頑強有生命力,且生生不息。張翎補充說,春雨春梅兩姐妹包括她們的媽媽,三個女人都是生命力強悍而且有生存智慧的人,盡管采用不同的方法。

來源:中國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