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施蟄存譯文全集】面世,國內首次匯集出版

2023-12-07文化

施蟄存先生是中國現當代人文社科領域的卓越大家,他在新文學創作、外國文學轉譯、古典文學研究、金石碑版研究等領域所取得的成就,不僅深刻影響了海派文化的積累與發展,更是中國現當代人文領域的寶貴財富。

在施蟄存先生誕辰一百一十八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歷經數載編輯整理的【施蟄存譯文全集】完整推出。【施蟄存譯文全集】共五卷17冊,近700萬字,它將成為研究施蟄存先生文學轉譯理念的基礎文本,也成為研究中國現代轉譯史、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參考。

贈書儀式

12月1日,「融匯中西 風範永存——【施蟄存譯文全集】先發式暨施蟄存先生學術成就研討會」在上海社會科學館召開,二十余位學者圍繞施蟄存先生在人文社科各領域所取得的成就進行深入研討。

施蟄存先生的長孫施守珪代表家屬表示感謝,「施先生轉譯作品的匯集出版在國內還是第一次,其中有許多不為當代人所了解的篇目,還有首次發現了施先生所轉譯的匈牙利劇作【李利昂】。或許今後還會有所發現。作為家屬,也總是希望譯文全集的出版能引起業內人士的關註和讀者們的興趣。」

【施蟄存譯文全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施蟄存1905年生於杭州。1922年考入杭州之江大學,次年轉入革命氣息濃厚的上海大學,兩年後轉到大同大學,參加五卅運動。1926年轉入震旦大學法文班,加入共青團,與同學戴望舒、劉吶鷗辦刊物、開書店,參與了馮雪峰和魯迅擬定的蘇聯文藝理論叢書的譯介。1932年起在上海主編大型文學月刊【現代】並從事小說創作。1937年起,在雲南大學、廈門大學、暨南大學、大同大學、光華大學、滬江大學等校任教。1952年調任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學藝術傑出貢獻獎」。2003年11月19日,施蟄存在上海逝世,享年99歲。

02:39

施蟄存紀念視訊,由主辦方提供。(02:39)

早在20世紀20年代,施蟄存踏上新文學創作之路不久,他就開始了對外國文學的轉譯引介。他先後轉譯過古希臘、奧地利、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西班牙、俄國(蘇聯)、瑞典、挪威、丹麥、荷蘭、波蘭、匈牙利、捷克、保加利亞、美國、以色列、印度等國作家的作品,時間跨度從文藝復興時期一直到20世紀,體裁則包括長中短篇小說、詩歌、散文、戲劇、文藝評論、傳記等。這在中國現代文學轉譯家中是極為少見的。

由於一些歷史原因,施蟄存先生的不少譯作在早年初版後一直未能重版,有些散見於報刊的單篇更是從未結集。201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獲得施蟄存家屬授權,正式啟動【施蟄存譯文全集】出版計畫,在海內外專家學者的共同努力下,首次對施蟄存的轉譯成果進行全面匯集與整理,系統展示施先生歷時半個多世紀的轉譯實績。

2021年,【施蟄存譯文全集·小說卷】率先推出,匯集施先生自20世紀20年代起轉譯發表的域外小說近六十種,近500萬字。之後,詩歌卷、散文評論卷、戲劇卷、史傳卷陸續出齊,收入【域外詩抄】【外國文人日記抄】【今日之藝術】【丈夫與情人】【蓬皮杜傳】【尼日史】等譯作,施先生對各種文學體裁的轉譯得到完整展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戲劇卷中的匈牙利劇作【李利昂】根據施先生的未刊手稿收錄,有著極高的出版價值。

華東師大教授陳子善介紹了【施蟄存譯文全集】的編輯整理情況。「施先生的轉譯生涯,我原認為是從1929年上海大光書局的【十日談選】開始的。透過這次譯文全集的編輯,就會發現實際上早在1925年8月他就在【時事新報】上連載轉譯劇本了,這幾乎跟他的新文學創作差不多是同時的,所以文學轉譯在施先生的整個文學生涯中占了相當重要的位置。」陳子善希望,【施蟄存譯文全集】的出版,能夠對更全面地研究施先生的文學成就和【施蟄存創作全集】的編輯出版起到推動作用。

研討會現場

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王為松表示,施蟄存先生是2018年上海社聯評選的68位元社科大師的傑出代表。從【施蟄存譯文全集】到【唐詩百話】【晚明小品二十家】等,許多作品都寄托著他的治學理念與人生態度。「施先生的影響並沒有隨著他的離世慢慢消退,而是越來越顯著,他的人文精神在如今的時代更凸顯其價值。」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黨委副書記、總裁闞寧輝認為,面對施蟄存先生留給後人的寶貴文化遺產,積極地做好整理出版工作,是一種責任和使命。施先生既是中國現代最早一批重視不同文明之間交流互鑒的知識分子,也是著力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一代大家。

本次活動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主辦,上海人民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承辦。

與會人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