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一個家庭最大的財富:父親的棋局,母親的飯局,孩子的書局

2023-12-17文化

任何一個家庭,都希望財源廣進,生活富足。

可是,如何才能願望成真呢?

不要總是盯著手裏的幾個錢,當下的位置。更不要困在當下。

正如作家馮驥才說的:「我人生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是幸福給的,而是不幸給的。這就是我的財富觀,也是生命觀。」

作為普通家庭,家人各盡其責,攜手同行,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01

「世事如棋局局新」:父親會下棋,走一步看十步。

父親是家裏的頂梁柱,對於世界,應該是「俯瞰」。一切都看清楚了,然後對家庭進行布局,從而減少瞎折騰。

在【醒世恒言】中有一個叫朱世遠的人,下班後,常常找人下棋。

同住一條街的陳青,也有下棋的愛好。兩個人,一拍即合,隨時都可以組建棋局。

有一天,陳青的兒子放學回家,朱世遠忽然想到,為什麽不兩家聯姻呢?一個家庭有藥鋪,一個家庭有店鋪。

把兩個鋪面聯合起來,在這個小城,也能成氣候。

經過幾位家長的商議後,朱世遠把聯姻的想法送出給陳青。

後來,兩家一起努力,不僅在小城裏實力更強,並且集中兩家人的力量,讓陳青的兒子考取了功名,從此家庭輝煌騰達。

詩曰:「世事紛紛一局棋,輸贏未定兩爭持。」

把家業的發展,當成棋局,能考慮到十年之後的發展情況,那麽家庭就能抵擋很多的風雨。

人際關系、子女婚姻、賺錢的門路、子女的業績都在父親的謀劃下,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也許會有亂子,但是總體會很順。

當一個家庭,遇到事情了,焦頭爛額,往往是因為家有一個沒有遠見的父親。母親見識短,也做不了主,只能捶胸頓足。在古代,男尊女卑的前提,就更加明顯了。

現如今,父親不能左右子女的婚姻,但是給子女好的三觀是可以的。讓子女知道如何擇偶,促進家庭發展。

把家裏每一個人的余生,都安排妥當了,工作不會重復,並且效率大幅提升。比方說,男人開酒店,讓妻子管理財務,老父親管理員工,母親監督菜品,大家都常常去培訓。酒店的生意,會好很多。

【增廣賢文】裏說:「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男人要把握主心骨的角色,任何事情都未雨綢繆,財富的賺取,積累,就更容易成功了。

02

「民以食為天」:母親會做飯,碗凈福至。

母親是家裏的定海神針,把家裏的情況理順了,任何人外出,都會特別放心。

一日三餐都要吃,而如何吃,體現了女主人的智慧。並且,在不降低生活品質的前提下,降低生活開銷,年年有余的氛圍感就來了。

當家人疲憊的時候,看到一頓好飯,也會變得神采奕奕。

在秦朝末年,項羽聽說劉邦到了關中,就下令「且日享士卒」。從而士兵吃飽喝足,內心的怨氣就少了。士氣也被鼓舞。

在春秋時期,百裏奚一直混得很差。妻子把家裏唯一的老母燉湯了,請百裏奚吃了之後,說:「大丈夫,應該外出求功名。今天,我為你踐行。」

百裏奚外出多年,終於在秦國混到了大夫的位置。家庭有錢了,兒子也在秦國做了將軍。

人們稱贊百裏奚,「謀無不當,舉必有功」。而我們更應該看到,妻子在背後默默付出的功勞。

孟子說:「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饗而始。」

女人在家,安排大家如何吃飯,就是如何給大家奮鬥的力量。

平時,女人給孩子留一個雞腿,獎勵進步的孩子;給男人留一杯酒,慶祝一天的收獲;給老人留一碗湯,代表著孝順;給兄弟姐妹吃飯,也是真誠地幫助......

回家了,能好好吃飯,是一天中最好的松弛的時間。也是補充能量,更好地改變明天。

03

「書中自有黃金屋」:孩子會讀書,未來可期。

孩子在家裏的未來之星。大人之所以不知疲憊,很大一部份原因,是要養育孩子。

作家馬克·吐溫說:「知識是寶貴的,比世上一切財富都有價值。有了知識,你就能成為偉人,成為好人。」

宋代名人範仲淹,很小就失去了父親。母親帶著他改嫁給朱文翰。

朱文翰原本有妻妾,並且家中有好幾個孩子了。忽然又添加了兩口人,生活就更拮據了。

為了減少開銷,母親決定讓範仲淹學經商。

繼父朱文翰卻不同意,堅持要讓範仲淹走科舉的路。畢竟,多讀書才有未來。

事實證明,繼父的選擇是對的。範仲淹也確實是讀書的材料,後來透過科考,官職到尚書令、魏國公。

一個家庭沒有書,就好像一座房子沒有窗戶,顯得特別壓抑。

孩子能讀書,就意味著三種情況:一是孩子勤奮,三更燈火五更雞;二是孩子有理想,從書裏找到答案;三是孩子認知提升,為財富打下基礎,能延續家業。

一張書桌,一次讀書的機會,見證一個家庭幾代人的財富。

04

作家亦舒說:「人生試題一共四道題目,學業事業婚姻家庭,平均分高才能及格,切莫花太多時間精力在任何一題上。」

在家庭裏,我們都是家人,但各自專註的事情不能一模一樣。父母經營家庭和婚姻,男人管賺錢,女人持家;子女經營知識;有人謀大局,有人管日常,還有人抓落實......環環相扣,嚴絲合縫。

家庭真正的財富,不僅僅是有錢,更要有前途,能前行。

作者:布衣粗食。

關註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