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神奇的「黑色魔力」:咖啡的時空之旅

2024-07-18美食
作者:蔣春生(北京物資學院外國語言與文化學院副教授)
咖啡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商品之一。它背後蘊藏的豐富文化密碼像一個流動的文明載體,交織顯現著歷史遺韻與現代活力。從非洲大陸到世界各地,咖啡見證了人們的溝通交流,激發了藝術和文學創作,用一股醇香奏出跨越時空的交響樂。
Ⅰ 起源:從衣索比亞高原到世界舞台
「咖啡」這個名稱據詞源學家考證,是由阿拉伯語演變而來,與衣索比亞卡法地區一種黑色葡萄酒有關。咖啡植株屬茜草科,果實呈橢圓形,未成熟時為綠色,成熟後變深紅色,烘焙後變黑色。根據其生長區域及烘焙方式,咖啡豆主要分為四類,即阿拉比卡咖啡(Arabica)、羅布斯塔咖啡(Robusta)、利伯蘭瑞卡咖啡(Liberica)和埃塞爾薩咖啡(Excelsa)。阿拉比卡咖啡主要種植在拉丁美洲、東非和亞洲,而羅布斯塔咖啡則種植在中非、東南亞和巴西。這兩種咖啡豆因香味濃郁、口感細滑而更多見於市場。
有關咖啡起源的傳說,流傳最廣的有兩個版本。其一是在9世紀的衣索比亞,一個名叫卡爾迪的牧羊人在找尋遺失的羊群時,偶然發現吃過山上一種紅色漿果的羊異常興奮。好奇心驅使卡爾迪也摘下幾個嘗了嘗,頓時覺得精神振奮。卡爾迪摘了一些漿果拿到附近的修道院。但修士們擔心這種漿果的神奇效力可能與惡魔或邪靈有關,於是將其扔進了火中。出乎意料的是,這些漿果被火烘焙後竟散發出一股馨香之氣,引得附近居民紛紛前來一探究竟。修士們意識到這種香氣並非邪惡之物,於是將火撲滅,把燒焦的漿果取出,碾碎後裝入罐中,並灌入熱水封存,由此誕生了歷史上第一杯咖啡。
在另一個版本中,來自葉門摩卡的奧馬爾被流放沙漠,瀕死之際,聽到有個聲音讓他吃一棵樹上的果實。他嘗試後不僅活了下來,而且精神百倍。當地病人喝了奧馬爾泡過這種果實的水後也都治愈了。這個訊息傳到摩卡,奧馬爾被釋放,並被尊為聖人。
雖然這些傳說受到很多質疑,但歷史學家確實考證出,早在大約公元575年,咖啡在衣索比亞被發現。東部非洲一些族群至今仍保留傳統,將動物脂肪與咖啡漿果制成球狀食物,用於戰事中補充體力。阿拉伯學者艾爾·賈齊裏於1587年編纂了一部研究咖啡歷史的手稿【咖啡之道】,追溯出咖啡約於10世紀傳到阿拉伯菲利克斯(今葉門),後逐漸向北傳播,15世紀已在麥加等地廣為人知,並在16世紀初從葉門的摩卡港傳播到埃及等北非地區,17世紀初傳入義大利,隨後傳到歐洲其他地區。德國植物學家、醫生萊昂哈德·拉烏夫於1583年出版的【拉烏夫遊記】中提到咖啡:「有一種非常好的飲品,被稱為咖啡,幾乎和墨水一樣黑,非常好喝。」這是目前發現西方最早對咖啡的書面記錄。另一位德國植物學家、醫生約翰·衛斯林在1640年編著的【埃及植物】一書中也證實,盡管當時咖啡在埃及、阿拉伯地區和鄂圖曼帝國很常見,但「在歐洲卻很少見」。英國學者波頓在其著作【東部非洲的足跡】中指出,起初,咖啡的傳播一度受阻,從葉門摩卡港運往亞歷山卓和伊斯坦堡的咖啡豆都會受到嚴密監管,甚至禁止將可育的植株運出葉門,葉門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世界咖啡的主要產地。然而,來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朝聖者還是設法將咖啡苗偷運到自己家鄉。17世紀初,一位來自印度的穆斯林朝聖者巴巴·布丹偷偷從阿拉伯地區帶回了七顆咖啡種子,在印度種植。自此,咖啡種植開始慢慢傳播開來。18世紀20年代,法國人蓋布瑞·德·克利厄將一株咖啡樹帶到了加勒比海的法屬領土馬提尼克島,咖啡開始在美洲種植。19世紀下半葉,南美洲的咖啡產量快速增長,同時世界上咖啡消費量也隨之增加,其中增長最為顯著的是美國。美國在19世紀中後期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消費國,到20世紀初,美國的咖啡消費量約占全球咖啡產量的一半。21世紀,咖啡的主要產地國包括巴西、哥倫比亞、越南、印度尼西亞和衣索比亞等。咖啡從最初的區域性飲品,演變成一種全球化消費符號。咖啡的傳播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促進了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融合。
塞尚繪畫作品【咖啡壺旁的女人】 資料圖片
Ⅱ 咖啡館:從「智慧殿堂」到創用CC空間
隨著咖啡的傳播和推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愛這種飲品。咖啡在阿拉伯地區的迅速傳播甚至催生出聚集飲用咖啡的場所——咖啡館。據記載,早在15世紀,麥加就出現了因咖啡而聚集的社會文化實體,咖啡館逐漸成為學者聚會交流的熱門場所,因此這些咖啡館又被稱為「智慧殿堂」。據艾爾·賈齊裏的【咖啡之道】記載,到16世紀,埃及、敘利亞和鄂圖曼土耳其陸續出現了許多咖啡館,咖啡文化也越來越廣為人知。
17世紀初,英國牛津出現第一家咖啡館,隨後咖啡館陸續在各地出現。大學裏的年輕學者夜晚都會聚集於此,咖啡館也被戲稱為「便士大學」,意即只需花費一杯咖啡的價錢,就可以像在大學的課堂那樣參與知識的討論與分享。17世紀中期,義大利的威尼斯、北非海員聚集的法國馬賽港也相繼出現了咖啡館。
回顧咖啡館的發展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它從誕生伊始就與文學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咖啡館常常是文人雅士聚集的場所。在這裏,他們暢所欲言,談論文學、政治、科學等種種話題。位於英國倫敦著名的艦隊街附近的希臘人咖啡館當時是輝格黨和皇家學會成員的聚會地點,【倫敦公報】【每日快報】均起步於此,牛頓也曾在這裏解剖過一只海豚。勞艾德咖啡館是倫敦著名的勞合社的雛形,強納生咖啡館則見證了倫敦證券交易所的誕生過程。
在被稱為「永恒之城」羅馬的西班牙廣場有一間著名的格雷科咖啡館,以到訪過眾多著名文人而聞名,被稱為「著名詩人的咖啡館」。濟慈、貝倫、雪萊、狄更斯、馬克·吐溫和亨利·詹姆士等文學巨匠都曾經常光顧此處。而距這座古建築幾步之遙,就是英年早逝的天才詩人濟慈的最後居住地——西班牙廣場26號。
在布宜諾斯伊利斯的繁華街道上,托爾東尼咖啡館以其超過160年的歷史成為這座城市的文化燈塔。著名阿根廷文學家豪爾赫·路易士·波赫士是托爾東尼咖啡館的常客。這家咖啡館的地下室隱藏著一個名為「提米奧·德·托爾東尼」的小劇場,是文學朗誦和藝術表演的熱門場所,也是文人雅士交流思想的私密空間。
咖啡館的興起,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社交生活,也深深影響了城市文化的發展。時至今日,咖啡館已經成為都市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安克爾繪畫作品【有咖啡、麵包和馬鈴薯的靜物】 資料圖片
Ⅲ 傳統:從「咖啡儀式」到咖啡文化
雖然咖啡可被視為一種通用語言,但它在不同國家承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成為探秘不同文化和傳統的視窗。
在衣索比亞高原——咖啡的故鄉,人們自古便將咖啡視為一種神聖飲品。傳統的「咖啡儀式」起源於對大地女神安提巴拉的崇拜,透過咖啡豆的烘焙、研磨、熬煮三重轉化象征神、人與自然的和諧。這與衣索比亞北部的精神信仰有關,咖啡的黑色液體被視為紮爾(zar,指附身的靈魂)的血液。咖啡儀式通常由家中一位女性主持,從烘焙生豆開始,一壺咖啡粉通常會煮三遍,並為客人倒三杯咖啡。第一杯「阿波歐」是最濃郁的,第二杯「托納」是再次烹煮後口感略淡的咖啡,而第三杯「巴拉卡」則被視為祝福的象征。
土耳其的咖啡文化獨具魅力。早期由於缺乏咖啡濾紙,土耳其人創造了一種獨特的飲用傳統——不過濾而是直接飲用咖啡。土耳其人將咖啡粉和糖用水煮沸,制成濃稠的咖啡液。喝完咖啡,人們將杯子倒扣在碟子上,之後再將杯子翻轉,渣滓在杯底和杯壁上形成不同圖案。土耳其傳統認為,透過解讀這些形狀和符號可以窺探未來的吉兇福禍,這被稱為「塔羅咖啡占蔔」。占蔔中環形圖案代表婚姻,蛇形圖案暗示可能會遇到困難,而樹形圖案則象征成長和繁榮。
如今,對於現代都市人來說,喝一杯咖啡開啟忙碌的一天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咖啡儀式」。咖啡根據不同的原材料、產地、制作工藝等,分為不同的種類。
義式濃縮咖啡起源於19世紀初的歐洲,最早可追溯到1822年路易士·博納德·拉伯特發明的第一台咖啡機。隨著蒸汽技術的進步,更多改良版的咖啡機相繼問世。真正奠定義式濃縮咖啡基礎的是義大利發明家安吉洛·莫萊恩多在1884年推出的一種控制蒸汽和水的獨特咖啡機,它最終演變為20世紀初的現代濃縮咖啡機。這種采用高壓力蒸汽擠壓細磨咖啡粉而快速制作出的濃縮咖啡,相比一般滴濾咖啡濃度更高,這也造就了它獨特的濃郁口感和香氣,很快獲得義大利乃至整個歐洲市場的青睞,成為咖啡館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
卡布奇諾是以濃縮咖啡為基底、加入牛奶和奶泡的飲品。義大利語「cappuccin」在17世紀歐洲常被用來描述紅褐色。19世紀的義大利文獻中記載,這種「加入了少量牛奶或鮮奶油的黑咖啡呈現出的棕紅色很像卡布欽修士(Capuchin)所穿的長袍顏色」,卡布奇諾咖啡因此得名。
拿鐵用濃縮咖啡和牛奶制成,據說是20世紀中期一位義大利裔美國人利諾·梅歐裏尼在加州柏克萊的一家咖啡館發明的。透過將打發的牛奶以特定的方式倒入咖啡液體中,從而在咖啡表面形成可辨認的心形、花朵、樹木等簡單圖案的拿鐵藝術也越來越普及。但拿鐵除了表達咖啡飲品的功能含義外,在一些國家還被賦予了特定的指代意義。調查顯示,在某些場合,「喝拿鐵的」已經成為一種貶低語,甚至是一種常見的政治攻擊手段。因為濃縮咖啡在大城市較為流行,在濃縮咖啡裏加入牛奶被認為是窮人或低階層人的行為。
無論在哪種文化背景下,人們與咖啡有關的傳統,其本質都包含著這個社會的價值觀、歷史和集體記憶,它不再是簡單的習俗,而是呈現社會意義的象征性敘事。
畢沙羅繪畫作品【喝咖啡的農家女孩】 資料圖片
Ⅳ 符號:咖啡與藝術的不解之緣
美國學者威廉·尤克斯在【咖啡全典】中記錄了最早關於咖啡的詩歌是創作於16世紀初的兩首阿拉伯語頌歌。「哦,咖啡!你驅散了一切憂傷,/是學者們的渴慕之光。/這是真主之友的飲品;/它給追求智慧之人帶來健康……」另一首頌歌同樣熱烈直白地頌贊咖啡是「真主之子的飲品,健康的源泉」。即使是在咖啡受到禁止的16世紀末期,阿拉伯語詩人法克爾·賓·阿比德·伊西仍然創作了一部【咖啡頌歌】。
17世紀到18世紀,咖啡更是大量出現在歐洲詩人和戲劇家的著作中。從彌爾頓到濟慈,很多詩人都書寫過咖啡。彌爾頓寫道:「喝一口,/低落的靈魂就會沈浸在喜悅之中,/超越夢境的幸福。」海明威有句名言:「酒精讓你幻想成為一名作家,而咖啡則能讓你變成作家。」狄更斯也說過:「我可以沈浸在低落的情緒中,安然接受咖啡帶來的安慰。」咖啡與文學藝術以及文人總有著割舍不斷的親密關系。從19世紀浪漫主義詩人貝倫喝黑咖啡來增加靈感,到20世紀初的哲學家薩特在巴黎的咖啡館中談論存在主義,再到眾多以咖啡為主題的文學作品,咖啡在文人、藝術家的創作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正如T.S.艾略特曾說的那樣:「我用咖啡勺丈量了人生。」
咖啡在藝術作品中被賦予了符號意義:舒適、浪漫、焦慮、渴望等等,甚至直接成為作品中的核心敘事手段。20世紀60年代美國反主流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理察·布勞提根,在名為【咖啡】的詩歌裏寫道:「有時,生活只是一杯咖啡/和咖啡所能帶來的親密感。」詩人用咖啡作為詩歌標題,對煮咖啡這個日常生活的平凡細節著力進行刻畫,更是將「垮掉的一代」作家內心的孤獨、遺憾以及潛意識中對親密人際交往的渴求表達出來。正如有評論所言,這首詩不僅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文化景觀的折射,更生動描繪了那個時代的幻滅和疏離感。
繪畫作品中也頻頻出現與咖啡相關的主題。梵高早期便有過版畫作品【喝咖啡的老人】,塞尚也有名作【咖啡壺旁的女人】,畢沙羅的【喝咖啡的農家女孩】中,衣著樸素的女孩坐在窗前,左手將杯子傾斜,右手拿勺,正專註地盛取杯子裏殘留的咖啡。瑞士現實主義畫家艾伯特·安克爾以咖啡創作了一系列靜物畫——【有咖啡的靜物】【有咖啡、麵包和馬鈴薯的靜物】【咖啡和幹邑】等,畫面中呈現的無論是精致的咖啡杯碟,還是與麵包、馬鈴薯等日常食材和諧並置的咖啡壺,都反映出咖啡與溫馨寧靜生活的密切關聯。
除了以咖啡作為主題進行創作外,咖啡還作為原料出現在藝術作品中。例如大文豪維克多·雨果喜歡在完成的畫作上潑灑咖啡來達到暈染的效果。據說,用咖啡作畫是受到中國畫家拿茶湯潑灑宣紙以達到背景渲染效果的啟發。被譽為「咖啡畫家」的馬來西亞華裔畫家蘇木生擅用咖啡粉創作畫作,其作品擁有一種咖啡獨特的色彩和香氣。蘇木生童年時期,母親經營咖啡店謀生,因此,對畫家來說,咖啡從飲品變為畫作原料,背後飽含著個人情懷和對故鄉的深刻認同。
從作家、詩人到音樂家、畫家,從非洲大陸到世界各地,從17世紀歐洲的咖啡館,到當代都市的休憩之所,咖啡的芳香猶如一曲綿延流淌的交響樂,串聯起人類文明的不同篇章。這股神奇的「黑色魔力」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社互動動,更深深地影響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在無數經典作品中,咖啡提供了一個超越時間與空間的精神慰藉,成為一種富含歷史韻味與現代活力的文化符號。
【光明日報】(2024年07月18日 13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