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炎癥性腸病患者有福了!新型口服藥進醫保了!

2024-01-06健康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劉千

說到炎癥性腸病,在十幾年前,大家還是鮮有聽聞,如今每年診斷的新患者呈一個幾何數的增長,而且發病的大多是青少年,也讓該病的關註度持續走高。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曹倩教授介紹,炎癥性腸病(簡稱「IBD」)的一類,這是一種慢性的、非特異性的消化道炎癥性疾病,主要是累及到大腸、小腸,包括了克羅恩病以及潰瘍性結腸炎兩類,發病的原因跟現代化的生活方式、環境的改變有很大的關系。

臨床上,該病通常會造成患者反復地腹痛、腹瀉,甚至有粘液膿血便、營養不良,可能還伴有體重明顯下降、發燒、全身乏力,以及更嚴重的腸梗阻、腸穿孔、肛瘺甚至癌變等,會嚴重地影響到患者的整個身體和生活品質。

「穿腸爛肚」聽起來很可怕,但在醫學發展進步的當下,炎癥性腸病也從少見、難治的疾病到常見、可控可治的慢病。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消化內科主任曹倩教授是國內最早專註炎癥性腸病診治的專家之一,該院也是國內最早成立的炎癥性腸病多學科診療團隊的醫院。 近20年的臨床一線工作,曹倩教授和團隊也見證了無數患者,從少年到青年,再到工作、組建家庭。她表示,只要規範治療,堅持用藥隨訪,就能有效控制病情。

2004年,大學剛畢業的小夏(化名)因奇怪的肛瘺輾轉於多家醫院治療,直到遇到了曹倩教授才明確診斷為克羅恩病。在使用傳統藥物後,病情控制不是很理想,有了生物制劑後,小夏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對曹倩教授團隊非常信任,依從性高,病情控制得很好。

19年過去,小夏已結婚生子,步入中年,陪伴他看病的人,也從父親變成了妻子,他們一家和曹倩教授團隊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曹倩教授呼籲, 大家不要因確診炎癥性腸病就感到絕望,近20年的無數病例都證明,這是可以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管理的慢病,長期地、規律地治療,患病後依然能享受正常的人生。

患者生活品質的不斷提升,歸功於創新藥物的不斷湧現以及醫保覆蓋範圍持續擴大。

曹倩教授在查房

「以前炎癥性腸病患者面臨缺醫少藥的困境,近十年來,隨著醫學界對炎癥性腸病病因研究深入,越來越多新的創新藥物湧現,患者的選擇也越來越多。」

曹倩教授說,因為炎癥性腸病患者癥狀易反復發作,臨床上亟需起效快、療效好、使用方便的治療藥物。去年,小分子口服制劑烏帕替尼的上市,改變了以前生物制劑只能靜脈註射、皮下註射的困局,用口服的方式,患者的依從性更高,病情管理也更好。

以往靜脈註射,患者往往需要定期到醫院註射,導致部份患者依從性不佳而停止治療。治療停止後疾病容易復發,甚至惡化。而這款新藥只需每日口服,起效快,藥效維持時間長,患者無論在家或外出均可接受治療,免去奔波醫院之苦,也不打亂正常工作學習生活節奏,讓患者擺脫復發陰霾,獲得更高的生活品質。 今年起,該藥順利進了醫保,全國各大醫院實作醫保報銷,造福了更多的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曹倩教授介紹說。

圖源:杭州醫保公眾號

記者算了一筆賬,若以杭州地區在職員工醫保報銷76%為例,烏帕替尼進入醫保目錄後,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首年分別僅需自付9000元和8000元左右,月均治療費用分別為750元和667元。到維持治療第二年,自付費用進一步下降至6000元左右,大大減輕了炎癥性腸病患者的治療負擔,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曹倩教授表示,診治水平提高,讓炎癥性腸疾病診斷周期縮短,患者們也能從網路社交媒體等各種途徑,認知疾病,簡單辨識疾病,如果日常生活中,出現了腹痛腹瀉、粘液膿血便、肛瘺這些癥狀反反復復,就應當警惕是否患炎癥性腸病,早診早治。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