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並行癥比糖尿病更致命!對抗糖尿病腎病,不可不知的6個要點

2024-08-15健康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的並行癥之一,約30%~40%會發展為慢性腎臟病,進而導致尿毒癥。糖尿病引發腎病的機率高、預後差、醫療負擔重,所以糖尿病也被稱為腎臟的「頭號殺手」。
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鶴城院區腎病/內分泌科專家為大家科普糖尿病的並行癥之一——糖尿病腎病的知識。
一、什麽是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是由1型或2型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變而導致的腎臟損害,這是一個慢性的過程,早期臨床表現不明顯,一般以單純蛋白尿、血清肌酐水平升高或兩者兼有的癥狀為主,如不進行早期篩查,很容易漏診和延誤診斷。
一旦糖尿病腎臟病患者發生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腎功能明顯減退等,腎損傷則會持續進行性發展,最終導致尿毒癥。
二、糖尿病腎病的癥狀是什麽?
在糖尿病腎病的早期階段,患者可能不會出現任何典型癥狀,僅表現為腎臟體積增加、腎小球過濾增高等,此時是糖尿病腎病最容易治療的階段。
隨著疾病的發展,患者會出現癥狀和並行癥,如疲勞、腳或腳踝、手或眼睛腫脹、排尿需求增加、認知困難、呼吸困難和勃起功能障礙等,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升高,也會造成鉀升高、血壓惡化、蛋白尿增加、貧血、食欲不振等。
三、糖尿病腎病如何發展?
糖尿病發展到糖尿病腎病分為五期,其中,Ⅰ期至Ⅲ期的病程是可逆的。Ⅰ期、Ⅱ期患者身體表現為腎臟變大、腎小球基底膜增厚,患者自身沒有感受;Ⅲ期是糖腎病的關鍵期,透過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可檢測出微量蛋白尿,說明部份腎小球硬化;
Ⅳ期糖尿病腎病又叫顯性蛋白尿期,病程不可逆,患者會出現泡沫尿、乏力、浮腫、高血壓、惡心嘔吐、面色蒼白或者發黃等癥狀,如患者腎小球破壞50%以上則必須采取有效治療,延緩病情進展;V期糖尿病腎病為腎衰竭期,病程不可逆,患者只能接受透析治療或者腎移植治療。
四、糖尿病腎病如何診斷?
1.尿白蛋白
通常采用隨機尿測定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反映尿白蛋白的量,隨機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30mg/g為尿白蛋白排泄增加,即白蛋白尿,3~6個月內重復檢查,3次中有2次尿白蛋白排泄增加,排除感染等其他因素即可診斷白蛋白尿。
白蛋白尿和微量白蛋白尿傳統上被認為是腎小球損傷的標誌物,也被認為是糖尿病腎病中可以最早被檢測到的第一個改變。
2.估計腎小球濾過率(eGFR)
計算eGFR采用的常見參數包括年齡、性別、血清肌酐濃度,推薦使用CKD-EPI公式或MDRD公式,當患者eGFR下降,並非所有eGFR降低的糖尿病患者均有尿白蛋白排泄增加。
3.其他
對患者的腎小管受累情況進行臨床評估,相關指標包括:尿α微球蛋白,β微球蛋白。
除此之外,簡稱腎穿的腎活檢穿刺術是診斷糖腎的「金標準」,即采用穿刺針刺入腎臟,取一小部份腎組織出來進行病理檢查,如果顯微鏡下看到腎小球濾過膜增厚、腎小球變成粉紅色結節,基本上可以診斷為糖尿病腎病。
五、糖尿病腎病如何治療?
1.控制血糖
糖化血紅蛋白應盡量控制在6.5%以下,早期可選用傳統的口服降糖藥,推薦使用新型的降糖藥物SGLT2抑制劑、GLP-1受體激動劑等;如血糖控制不滿意或腎功能損害嚴重,請不要排斥皮下註射胰島素治療。
2.控制血壓
降壓藥物首選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收縮素受體拮抗劑(ARB)。尿蛋白較少的,血壓應控制在130/80mmHg以內;尿蛋白較多的,血壓應控制在125/75mmHg以內。
3.蛋白質的攝入
早期即應限制蛋白質攝入量至0.8g/(kg·d),對已有大量蛋白尿和腎衰竭的患者可降低至0.6g/(kg·d)。中晚期腎功能損傷患者,宜補充a-酮酸。肉類需適量,切忌長期高蛋白飲食。
4.鹽分攝入
建議不超過3g/d。
5.調脂
避免高熱量、油膩食物攝入,可使用他汀類藥物糾正血脂紊亂。
6.降尿酸
避免高湯、肥肉攝入,年輕人控制飲料攝入,必要時可使用非布司他等降尿酸藥物。
除了以上幾點建議外,還要堅持良好的作息習慣,戒煙限酒、不熬夜,亦可加入相關專科的慢病管理。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 徐玉蘭關註@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