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沒有人能夠從中國的體檢中心「健康」地走出來

2024-07-16健康

1

沒有人能夠從中國的體檢中心「健康」地走出來。

換句話說,好好一個人,去體檢中心一個「套餐」下來,你都將被貼上「我有病」的標簽。

你可能會問:檢查而已嗎,頂多是浪費錢,總不至於沒病查出病吧?

回答:至於。

為什麽?因為幾乎每一個檢查計畫,哪怕是測個血壓這樣簡單的檢查,都有可能給你帶來一個負面結果: 假陽性

所謂「假陽性」,就是本來我沒病,但是檢查結果顯示陽性,判定我「有問題」或「可能有問題」。用坊間流傳的話說就是:沒病給我查出「病」。而關鍵是,你做的檢查計畫越多,出現假陽性的機率越大。

我列個數據,你體會下。

平均來看,如果你的篩查(也就是國內所說的「體檢」)計畫有20個,那麽至少出現一個假陽性結果的風險是64%; 如果你的計畫達到了100個,那麽這個機率上升到99.4%。

你現在可以看看你手上的體檢報告,數一數有多少個計畫。註意,每一個部位都算一個計畫,每一行數據對應的條目就算一個計畫。比如,肝膽胰脾超聲,這裏就有4個計畫了。甲狀腺功能(TSH,fT4,fT3),這裏就有3個計畫了。

說到這裏,我猜想,當你再次看著那些紅色的箭頭時,你的心態多少會有些變化吧。你會不會想:呀,我這個檢查「異常」是不是就是假陽性呢?

如果你有這個想法,那麽我要恭喜你:你離「體檢焦慮」更遠了一些,離後續的過度幹預也更遠了一些。

認知這種「枷鎖」就是這麽神奇。如果你不知道,不知不覺戴一輩子;而一旦知道,哪怕什麽都不做,之前的「枷鎖」就會開始松動,甚至直接「啪」的一聲掉落。

盡管如此,當檢查結果出來顯示「異常」時,你要說心裏一點也不擔心、一點也不慌那也不現實,哪怕最後被告知「一切正常」,很多人也依然會出現持續的擔心——閑下來就想起這個事,或者在身體出現不太舒服的狀態時又會想起這個事。

這種時不時的擔心容易讓人產生一種 「脆弱感」 ——總覺得自己有個大病沒有被確診。結果就是: 看不見的束縛多,可以選擇的自由少

說的高級點,就是把本來是曠野的生命變成了狹隘的軌域。

2

如果你覺得剛才說的假陽性帶來的危害有點「虛」,那我再說點更實際的: 假陽性檢查會帶來不必要的手術傷害。

查出來陽性,你要進一步確診吧?如果還擔心,你可能就選擇了穿刺做病理(最近新聞報道的那起悲劇就是肺結節穿刺引起的),最後,你還會選擇做手術。走到這一步,其實傷害已經發生了。

舉個例子。2011年,【JAMA】雜誌發表了一篇關於卵巢癌篩查的研究:39,105例女性中有 8.4% 出現假陽性結果(3285例),其中 1/3 接受了手術;這其中,又有 15% 出現至少1種嚴重手術並行癥。由於假陽性,接受手術的無卵巢癌女性數量是真正有卵巢癌數量的5倍【1】。

註意了,這個研究中的篩查方法就是你熟悉的抽血查「CA-125」和陰道超聲,在我所看過的所有的女性體檢報告中,9成以上都有這2個計畫中的一種。

當我在門診看到她們擔心的表情時,我總是告訴她們:你知道嗎,對於沒有特殊家族史的一般女性(也就是非高危女性),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群組(USPSTF)都 不推薦 做卵巢癌篩查。

換句話說,從一開始,你就不需要知道這些「不確定資訊」。而在很多時候,單單是這一句簡單的話,就足以緩解她們焦躁的心情了。

註意了,以上說的這些檢查還是能做出「客觀結果」的計畫,它們尚且如此,就更不要說那些靠「摸一下手腕」就給你貼各種虛無標簽的操作了。

怎麽樣?我想,你現在不會再覺得「單位體檢」的大套餐是福利了吧。

3

現在你可能會問:我現在知道體檢求多求全不好了,但是,對我個人來說,該選擇什麽計畫呢?

這是一個好問題,簡單說: 1看證據,2看想法。

看證據相對簡單,就是參照目前最好的醫學證據來選擇。你如果感興趣,可以直接登入「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群組網站」。

(https://www.uspreventiveservicestaskforce.org/webview/#!/)

這方面資訊是公開的。順便說一句,讓自己/下一代多學點英文,人的肉身可以在簡體中文世界裏,但思想可以遠一點。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群組的推薦意見分為5個級別: A、B、C、D和I 。A和B級是獲益明顯大於風險的計畫,建議選。D級是沒有證據證明有獲益的,或者危害大於獲益的,不要選。

「C級」是指凈獲益較小的預防策略;「I級」是指目前證據不足,或證據品質低,或證據相矛盾,沒辦法權衡利弊的策略。對於這兩類,最簡單的操作就是不要選。如果有這方面的擔心,那就和醫生討論想法。

4

怎麽討論?在我的門診,我會問3個問題:

  • 為什麽有這個擔心/想法?

  • 當檢查結果是「異常」時,更有可能是「假陽性」,你如何面對這種局面?

  • 有些早發現是「真陽性」,但 早發現早治療不代表早獲益 ,很可能只是提前知道自己有個不影響自己壽命的疾病,你該如何面對這種局面?

  • 如果你看到這裏,你也可以先「捫心自問」下這3個問題。其實,這幾個問題的背後,已經涉及到非醫學層面的生活智慧了:

    作為終有一死的凡人,你我該如何面對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

    作為終有一死的凡人,你我該如何帶著病痛向前走?

    作為終有一死的凡人,你我需要花多少精力去追求健康以及追到什麽樣的程度才罷休?

    寫到這裏,耳邊傳來一陣手機鈴聲,是隔壁桌的,是那種佛教音樂。我突然想起,其實禪宗也一直在說的那兩個字:

    莫執。

    參考文獻:

    1 Buys SS, Partridge E, Black A, Johnson CC, Lamerato L, Isaacs C, Reding DJ, Greenlee RT, Yokochi LA, Kessel B, Crawford ED, Church TR, Andriole GL, Weissfeld JL, Fouad MN, Chia D, O'Brien B, Ragard LR, Clapp JD, Rathmell JM, Riley TL, Hartge P, Pinsky PF, Zhu CS, Izmirlian G, Kramer BS, Miller AB, Xu JL, Prorok PC, Gohagan JK, Berg CD; PLCO Project Team. Effect of screening on ovarian cancer mortality: the Prostate, Lung, Colorectal and Ovarian (PLCO) Cancer Screening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AMA. 2011 Jun 8;305(22):2295-303. doi: 10.1001/jama.2011.766. PMID: 21642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