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拒絕長期「躺平」,小心壓瘡!

2024-10-17健康

壓瘡是什麽?

長時間臥床或久坐輪椅,在2個小時內或更短的時間內未變換體位,便可出現壓瘡,對於營養不良、消瘦、水腫人群更容易出現, 那什麽是壓瘡呢?

壓瘡,俗稱褥瘡,最新定義為 「壓力性損傷」 ,是皮膚或深部組織由於壓力、或者壓力混合剪下力及/或摩擦力作用引起局部損傷。多發生在骨隆突出處。

壓瘡好發部位

如果長時間臥床,或者一個體位保持長時間不動,就會出現壓瘡,那麽壓瘡長什麽樣呢?

壓瘡的癥狀

1期壓力性損傷: 皮膚完整,用手按壓皮膚發紅的部位,皮膚不會變白。

2期壓力性損傷: 表皮或/及真皮部份剝離,出現小淺坑,傷口基底部呈潮濕粉紅狀,沒有黃色腐肉或呈現完整未破或已破的水泡。

3期壓力性損傷: 表皮及真皮全部剝離,皮下脂肪呈現,但骨骼、肌腱、肌肉沒有暴露,可能有潛行或坑道。

4期壓力性損傷 :全層皮膚缺失,包括暴露的骨頭、肌腱或肌肉,壞死的組織或硬結痂覆蓋部份傷口的底部。

不可分期壓力性損傷: 深層組織壞死,腐肉(黃色、黃褐色、灰色、綠色或棕色)或硬結痂(灰色、棕色或黑色)覆蓋著整個傷口底部受損的程度是不能分期。

深部組織損傷期: 皮膚可呈紫色或褐紅色,表皮可呈現充血的水泡損傷處可能會急速轉變,暴露皮下組織。


壓瘡的防治

給予正確及時的護理,壓力性損傷是可以預防、改善及創面愈合的。

體位安置與變換: 所有高危人群均應定時變換體位,以減少身體易受壓部位受壓時間和強度;

側臥: 盡量選擇30°側臥位;

控制床頭高度 :除非治療需要,床頭擡高角度應避免大於30°。

減少摩擦力/剪下力 :皮膚保護劑的使用;保護性敷料的使用;

坐輪椅時: 應每15-30min減壓15-30s,每1h需減壓60s;

坐位時: 每小時更換體位;

臥位時: 每2h更換體位。

壓瘡的預防主要做到勤翻身、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換、勤檢查。

為病人翻身「三部曲」:「一擡、二翻、三墊」。

一擡, 擡高病人再移動至床一側,不要將病人在床單上拖拉;

二翻, 不要直接拽手臂及大腿協助翻身;

三墊, 在骨突出及易受壓的部位墊軟枕。


壓力性損傷的處理

  • 治療系統病變
  • 加強營養,改善 全是 營養狀況
  • 促進舒適及減低疼痛
  • 及時到專科進行處理
  • 來源: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