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對話宣武醫院神外首席專家淩鋒:與病人共情,共同對抗疾病

2023-12-05健康

開欄的話

大醫精誠,止於至善。真正的醫生不僅具備高超的醫術和深厚的醫學知識,更要有誠信、真誠、無私、慈悲的醫德。

截至2021年底,中國醫師數量已達428.7萬人。其中,絕大多數醫生自踏上行醫之路,便始終踐行著「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用豐富的經驗、知難而上的精神,幫無數患者解除病痛、延續生命。

【生命時報】開設 「對話良醫」 欄目,記錄他們的故事,以及對「從醫」和「治病」的思考與感悟。

她當過兵,曾為祖國站過崗、放過哨;是一名醫生,為中國著名神經外科專家、介入神經放射學奠基人之一;是眾多公益計畫的發起人,一千多名孤兒的淩媽媽……她就是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首席專家淩鋒教授。入冬後的一個傍晚,淩鋒做客【生命時報】,向我們講述了她幾十年當兵、從醫、做公益的經歷。

【生命時報】第1756期二版

本文作者 | 生命時報記者 牛雨蕾

本文編輯 | 卞磊

從勤務兵到醫學生

1951年,淩鋒出生於一個軍人家庭,從小耳濡目染養成了她自律、堅毅、吃苦耐勞的品格,「為人民服務」的理想信念也流淌在血液中,為她此後的人生選擇埋下伏筆。1968年,淩鋒應召入伍,開啟23年的部隊生活。「我最初特別想去讀哈軍工、當科學家,為國家造原子彈、造飛機。」淩鋒笑著說。但機緣巧合下,她被分配到醫院後勤,擔任勤務兵。就這樣,站崗、放哨成了日常工作。每到休班時,她都會到外科病房幫忙,給病人洗臉、打飯、打掃衛生。

當時在病房裏,不少病人剛經歷開胸手術,需要咳嗽排痰。「他們的傷口在咳嗽時容易裂開,需要有人幫忙捂住胸口。」淩鋒解釋說。雖然只是個小動作,但分寸很難拿捏。捂得重,傷口會疼;捂輕了,又不管用。正因如此,即使有病人請淩鋒幫忙,她還是會請護士操作。有一次,一位病人央求她將病床搖起來,她趕忙照做,病人在換了姿勢後感嘆「舒服多了!」這雖是一件小事,卻讓她真切感受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此後每服務一個病人,她都會問上一句:「要不要搖床?」一段時間後,科主任提出在晚間幫助勤務兵們義務補課,淩鋒回憶:「他很認真地拿著標本給我們講課,每晚一個小時,一周就把人體基本結構講完了。」

雖然最開始學的是人體構造,但淩鋒掌握的第一項技能卻是針灸。那時,有媒體報道了一位戰士「自學針灸,深刺啞門穴幫聾啞兒童治聾啞」的案例,掀起「紮忠針,練忠心」熱潮。醫院給每位戰士都配發了學習針灸的小冊子、標註穴位的塑膠小人等,淩鋒就拿著資料有樣學樣,在自己身上練針感。她駐紮的醫院在農村,空余時大家常到田間地頭幫農民插秧、割麥子。學習針灸之後,他們去幫忙時就會背著挎包,幫農民們紮針,久而久之,解決了不少人的小病小痛。等再去幫忙,領頭的老鄉一見他們就會吆喝:「解放軍同誌來了,可以給我們治病了!」聽到喊聲,老鄉們紛紛聚在田埂上,七嘴八舌地訴說病痛。

那個時候,他們還有防治血吸蟲的任務。由於很多人有肝硬化、脾功能亢進癥,腹水嚴重,醫院便組織了手術隊,大家用扁擔挑著手術器械,走村串戶地做手術。「當時路不好,許多地方得趟著水過,到對岸時,我們的後腿上都吸滿了螞蟥,使勁拍才會掉落。」淩鋒說,在鄉裏做手術很艱苦,沒有場地就臨時搭,沒有無影燈就用汽燈替。晚上,他們還要挨家挨戶地送防蟲害的藥。「夜裏伸手不見五指,路也歪歪扭扭,家家戶戶都養了狗,常冷不丁地往人身上撲,可嚇人了!」

從「無知」到「有知」,再到立誌。淩鋒透過這段經歷,深刻感受到了「治病救人」的快樂,也因此立下從醫目標。1971年,當被選送上軍醫大學後,她非常珍惜學習機會,埋頭在校園汲取養分,為未來的從醫生涯儲蓄能量。

意誌堅定,高山也無法阻攔

畢業時,淩鋒被分配到骨科,在正式工作前,需到各科室輪轉。在小兒科,孩子們不停哭鬧,她卻覺得「無論哪個小孩,都有可愛的地方」;在婦產科,孕婦們總是「一個人進來,兩個人出去」;在內科,抽絲剝繭的診療過程像偵探辦案,非常有趣;在外科,一把刀就能解決很多問題……「當時覺得不管哪個科室都有意思,幹什麽都好。」淩鋒說,唯獨沒想過去神經外科。

在去神經外科輪轉時,淩鋒遇到了中國腦血管外科的拓荒者、中國神經外科主要創始人之一的劉承基教授。他儒雅而又才華橫溢,在淩鋒輪轉快結束時,突然發出邀請:「你要不要留在神經外科?」淩鋒當即回應:「神經外科做手術到處流血,還要穿皮圍裙;不像骨科,驅血手術(提前用繃帶止血)一點都不沾血。」劉教授聽完答道:「原來神經外科給你留下的是這樣的印象?」第二天,劉教授在做一台動脈瘤手術時,就邀請淩鋒現場觀摩。「手術切口小、部位深,完全用手術鉗進行,幹凈利索,特別漂亮。」淩鋒感慨道。術後,劉教授告訴她:「神經外科醫生一要能吃苦,二要有犧牲精神,三要手巧,不是誰都能做的。透過這幾個月觀察,我覺得你能試試。」就這樣,淩鋒留在了神經外科。

剛到神經外科時,淩鋒發現病房氛圍與骨科病房大相徑庭。「在骨科,我習慣了每天早上進病房,跟這個患者招呼一句、與那個患者問候一聲,心情也會很好。在神經外科,患者中有一半陷入昏迷,另一半則在‘呼嚕呼嚕’咳痰,氣氛非常沈悶。」回到家後,她冷靜下來一想:「雖然不是大丈夫,但也是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選擇了就不能輕易放棄。」這樣想著,她在神經外科一幹就是幾十年。

期間,她遭遇過許多困難。有一次,她遇到一位23歲的脊髓血管畸形患者,患者身高183厘米,跳起來能摸高三米,是運動場上的健將。當時,淩鋒看完患者的片子,判斷這是台常規手術。但沒成想,病人在手術結束後告訴她:「淩大夫,我下半身什麽感覺都沒有。」淩鋒聽到這,一時五雷轟頂:「他剛23歲,這麽高的個子,怎麽能這樣癱了。」接下來的幾天,淩鋒幾乎沒有睡著覺,白天不停地翻閱各類資料,想辦法聯系國外教授咨詢,晚上躺著回顧病人的所有診療過程,在腦中梳理過往類似病例。

三天後,她終於找到了答案:「病人的回流血管不一樣,介入時沒註重回流,可能堵塞了一部份供血,下肢就癱瘓了。」想明白後,她立刻聯系家屬,希望盡快再做手術。但此時,家屬的精神已到崩潰邊緣,很難接受再手術的要求。但淩鋒沒有放棄,拿著標本、圖譜,從早上8點起一次次約談患者家屬,仔細耐心地回答他們丟擲的問題,她回憶說:「這個過程很煎熬,但讓我進一步完善了想法。」那天晚上12點,淩鋒終於走進手術室,做完已是第二天早上6時,整整24小時沒合眼。之後,病人下肢逐漸恢復溫度,幾天後恢復了知覺。淩鋒感慨地說:「那次像在煉獄裏走了一遭,好在挺過來了。 障礙在任何時候都有,有時一顆石子就能把人絆倒,但當意誌堅定時,即便是險峻的大山也無法阻攔 。」

懷大愛做小事

淩鋒常年致力於公益事業,她發起民族孤兒學校,成為1300余名孤兒的淩媽媽;在全國捐建200余所「康復健康小屋」,讓健康「觸手可及」;帶頭成立「中國誌願醫生」團隊,領著6500余名誌願醫生走在百姓需要的地方……「想要幫助更多人,是我做醫生的初心,也是做公益的動力。」淩鋒說。

2008年除夕,淩鋒資助的民族孤兒學校負責人突然來電告知,學校資金短缺,同時基金會的相關計畫資金也不足。在此之前,她已將每個月的義診費都打給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我一下子急了,孩子們的年要怎麽過?」幾經周折,最終淩鋒與兒基會商量,先借款解決了眼前的困難。好在沒過多久,某資深導演表示,之前選用孤兒學校6個孩子當群演的電影即將首映,並希望把首映費捐給學校。淩鋒聞言立刻欣喜地籌備起首映式募捐環節,從租場地、裝置,到邀請主持人、助陣演員以及企業家。最終,基金會募集140萬元善款,使孩子們的衣食住行有了著落。

「要想做公益,必須放下身段,不斷給大家鞠躬,感謝愛心人士慷慨解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淩鋒半開玩笑地自稱為「丐幫幫主」。2017年,她出售房屋,自掏腰包捐獻200萬善款,成立「北京淩鋒公益基金會」,立誌將公益慈善事業進行到底。

近些年,淩鋒還致力於在科室推「平行病例」,即由醫生書寫病患的描述和醫生的人文觀察與思考。在她看來,醫學技術日新月異,使得醫生們更依賴機器裝置,容易忽視與病人的交流,會逐漸變得冷漠。她希望後輩們能做溫暖的醫生,診斷時更多地站在病人角度考慮問題、與病人共情,共同對抗疾病。近年來,淩鋒還積極倡導中西醫協同發展,努力促進康復師職業體系更規範,並在擔任政協委員期間推動醫鬧入刑……淩鋒說:「治病救人是醫生畢生的追求。當醫生有了一定影響力,應義不容辭、積極作為,推動行業向好向快發展。」

在淩鋒看來,當醫生是一件快樂的事。在病人治愈出院之時,在資助的孩子們茁壯成長、取得成績之時,在康復健康小屋發揮動能,解決更多人的健康管理「最後一公裏」之時……一次次的收獲與滿足,化為她繼續發光發熱的動力和底氣。▲

本期編輯:鄧玉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