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中醫入門:中醫診病三大理論基石,和變易思維的動態觀

2023-12-04健康

歡迎大家來到今日頭條【言身中醫】的中醫入門專欄!如果你希望自學中醫,但又缺乏中醫的基礎知識,我們強烈建議你從中醫入門欄目開始閱讀。在這裏,我們將為您提供中醫的基礎理論、中醫診斷知識、中醫內治法和中醫外治法的相關基礎內容。希望這些資訊能對您自學中醫之路有所幫助。中醫之路漫長而精彩,願【言身中醫】的中醫入門欄目能一直陪伴著您。

中醫認識疾病,常遵循以下三大理論:第一基石,司外揣內;第二基石,見微知著;第三基石:以常衡變, 同時 中醫診斷的三大原則,第一原則,整體審察;第二原則,四診合參;第三原則,病證結合。 為了更大家更好地進行對比,此文特意整合在一起,讓大家降低學習和理解中醫相關理論的難度。

學中醫診病三大理論基石,基礎中的核心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以我知彼,以表知裏,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亦即在認識事物時,應當采取知己知彼,從外揣內,觀察事物表現的太過或不及,透過微小的變化看出反常所在,從而認識事物的本質。

第一基石:司外揣內

小王問謝老師:"是這樣的老師, 能否請您為我解釋一下,這個‘司外揣內’到底是什麽意思呢? " 小王言簡意賅地陳述著問題,同時手中拿著筆記本,準備記錄下謝老師的解答。

謝老師微微笑了笑,點了點頭,示意小王坐下。他靠在辦公桌上,撫著胡須,神情專註而又親切。

" ‘司外揣內’這個概念,源自【靈樞·外揣】,意為透過觀察疾病在外部表現的現象,來揣測人體內部的病理變化。你可以將其理解為一種透過外在癥狀來推測內在病理本質的方法。 " 謝老師開宗明義地解釋道。

人體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臟腑與體表是內外相應的。內在臟腑功能失調,可反映於外部體表,故【丹溪心法】:「有諸內者,必形諸外。」

臨證透過觀察、分析病人外部表現,就可測知人體內部的生理病理狀況,認識內在的病理本質。因此,【靈樞·本臟】有「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所病矣」之謂。

小王點了點頭,目光專註地聆聽著,同時快速地記錄下謝老師的話語。

" 人體內外是相互關聯的,內在臟腑的功能狀態會在外部得到體現。例如,如果一個人的脾胃功能出現問題,可能會導致食欲不振、腹脹等外在癥狀。 透過觀察這些癥狀,我們就能夠揣測出這個人體內脾胃的問題。" 謝老師繼續解釋道。

【靈樞·外揣】

余聞九針九篇,余親受其調,頗得其意。夫九針者,始於一而終於九,然未得其要道也。夫九針者,小之則無內,大之則無外,深不可為下,高不可為蓋,恍惚無竅,流溢無極,畬知其合於天道人事四時之變也,然余願雜之毫毛,渾束為一,可乎?岐伯曰:明乎哉問也,非獨針道焉,夫治國亦然。

黃帝曰:余願聞針道,非國事也。岐伯曰:夫治國者,夫惟道焉,非道,何可小大深淺,雜合而為一乎。

黃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日與月焉,水與鏡焉,鼓與響焉。夫日月之明,不失其影,水鏡之察,不失其形,鼓響之應,不後其聲,動搖則應和,盡得其情。

黃帝曰:窘乎哉!昭昭之明不可蔽,其不可蔽,不失陰陽也。合而察之,切而驗之,見而得之,若清水明鏡之不失其形也。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藏波蕩,若是則內外相襲,若鼓之應桴,響之應聲,影之似形。故遠者,司外揣內;近者,司內揣外。是謂陰陽之極,天地之蓋。請藏之靈蘭之室,弗敢使泄也。

"所以,‘司外揣內’的核心就是透過外在癥狀來推測人體內部臟腑的病理變化,從而為診斷和治療提供線索。這是中醫診斷的一項重要方法,也是我們理解疾病本質的途徑之一。" 謝老師的語氣充滿著教導的味道,仿佛在向小王傳授一種寶貴的智慧。

第二基石:見微知著

小王雖然有些緊張,但還是堅定地說道:「謝老師,我想請教您關於‘見微知著’的理論。我覺得這個理論在臨床上非常有用,但我對如何運用還不是很清楚。」

謝老師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見微知著’這個理論確實在中醫臨床中非常重要。你可以想象,人體就像是一個生態系,任何一個部份的變化都可能影響到整體的健康。就拿我們中醫的診斷來說,常常透過觀察局部的細微變化來判斷疾病的發展情況。

小王聽得津津有味,認真地記錄下謝老師的每一個字。

謝老師繼續說道:「 比如說,我們常常透過觀察患者的舌苔、脈象等來判斷他們的體質以及內臟的狀況。舌頭是心臟的視窗,脈搏則是臟腑的資訊傳遞通道。透過仔細觀察舌苔的顏色、厚薄,脈象的變化,我們就可以初步判斷出患者的體質以及可能存在的病變。

小王跟隨著謝老師的講解,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個奇妙的世界。他不禁好奇地問道:「謝老師,您是如何在日常實踐中運用‘見微知著’的理論的呢?」

如目乃肝之竅,心之使,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註於目。故望目可反映人體的神氣,並可診察全身及臟腑的病變等。

謝老師微笑著說:「在實踐中,我們可以觀察患者的面色、眼神、聲音等方面的變化來得到疾病的線索。比如,眼睛是肝臟的竅門,反映著人的情緒和精神狀態。如果一個人眼神無神、呆滯,很可能與肝臟有關。」

東漢名醫張仲景晚年行醫到洛陽,遇到當時的著名詩人王粲,見他眉毛異常,就判斷出他二十年後會得一種病,並勸他服用五石散。當時王粲正值青春,並且處處得意,哪裏聽得進別人的勸告,最後,張仲景無奈地說:「二十年後你將脫眉而死。」二十年後,張仲景的預言果然應驗

第三基石:以常衡變

"謝老師,我看到【素問·玉機真臟論】中有一句話,‘五色脈變,揆度奇恒’,我不太明白其中的意思,能否請您解釋一下呢?"小王雖然問題簡單,但語氣卻充滿了誠摯的求教之意。

謝老師微笑點頭,註視著小王的眼睛,仿佛在尋找著他內心的渴望。「小王, 以常衡變是中醫的一大核心思想,也是我們認識疾病本質的基礎。‘常’,指的是健康、生理的狀態,是正常的基準。‘變’,則指的是異常、病理的狀態,是與常態相對的情況。而‘以常衡變’,就是在我們理解了正常情況之後,透過觀察、比較,發現任何偏離正常的異常變化,從而認識疾病的本質。

健康與疾病,正常與異常,不同的色澤、脈象,都是相對的,是透過觀察比較而做出判別的。醫生診斷疾病時,應當從正常中發現異常,從對比中找出差別,進而認識疾病的本質。

小王聚精會神地傾聽著,一邊記錄著謝老師的每一個詞匯。

「你可以想象,人體的每個器官、組織,都有其自身的常態。這種常態是我們身體正常運轉的標誌。但當有疾病入侵,身體就會產生各種異常變化。 ‘五色脈變,揆度奇恒’,‘恒’,即正常、常規;‘奇’,則是異常、變動;‘揆度’,揣度也。即從正常中發現異常,從對比中找出差別,進而認識疾病的本質。中醫望色、聞聲、切脈等以診斷病變,均含有這方面的道理。

脈象的虛、實、細、洪,都是相對的,是透過觀察比較而作出判別的。診斷疾病時,一定要註意從正常中發現異常,從對比中找出差別,並進而認識疾病的本質。

以常衡變,就是要我們理解中醫的變易思維

謝老師 說:「 自然界中的各種現象,包括生命活動、健康和疾病等,都是物質運動的表現形式。 變易思維 是指在觀察、分析和研究問題時,關註事物的運動變化規律。中醫學采用這種思維方式來探究生命和健康過程,以及預防和治療疾病。這種變易思維在【周易】中可以體現。 正如朱丹溪在【格致余論·相火論】中所言,‘天生之物,因而持續運動,人之生命也因而持續運動。’持續的運動是永恒而絕對的,而靜止則是短暫和相對的。運動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形式。 人的生命過程,包括生長、壯年、衰老,充分展現了生命的動態變化。人體的臟腑經絡、精氣血津液等不斷經歷運動和變化,如肺的呼吸、心臟的搏動、脾的運化、肝的疏泄、腎的精藏,以及六腑的傳導化物,氣血迴圈,津液代謝,都在持續不斷地運動著。

謝老師又說:「 在疾病行程中,中醫學註重動態觀點,透過辨證求因來辨識致病因素對機體的影響。 由於個體體質的差異,可能呈現不同的病證表現。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在不同階段,病機都處於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所有疾病變化都是邪正盛衰、陰陽失調的結果。臟腑經絡、精氣血津液等失常,氣機失調,神明離去,生命活動就會出現異常,甚至危及生命 。 」

小王目不轉睛地註視著謝老師的神情。他的眼睛明亮而銳利,透露出對知識的渴望。他又問:「謝老師,能舉例嗎?」

謝老師點點頭說:「例如,外感表現為寒證,如果未及時治療,可能轉入裏化熱,形成裏熱證;實證也可轉為虛證;陰虛久而久之可能波及陽虛等。 中醫學提倡‘治未病’的防治思想,強調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愈後防復。這就是套用動態觀點處理健康和疾病矛盾的方式,透過調節人體的陰陽偏盛偏衰,使其保持生理活動的動態平衡。因此,必須不斷關註疾病出現的新情況和新變化,進行仔細分析,靈活調整治療方法和藥方,以防止治療的失誤。

小王的眼睛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他開始明白這個概念的深度。

最後,天地萬物的變化根本源於它們內在的動力,正如【易傳·系辭上】所言,‘剛柔相推而生變化。’在這裏,剛柔指的是性質相反的兩個方面,兩種力量,總體涵蓋陰陽。陰陽之間的相互對立和交互作用推動著事物的演變和發展。

謝老師的聲音更加低沈,仿佛在述說一段莊嚴的真理,「 中醫學對於人類生命活動過程以及其運動變化規律的理解深受【周易】的影響。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陰陽的相互補充、對立統一的運動是物質世界發生、發展和變化的法則、綱領、根本和內在動力。因此,中醫學強調「察色按脈,先別陰陽」,透過綜合分析來辨別疾病證候的變化;並提出「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將調整陰陽視為治療的基本原則,追求治病的根本。遵循「法於陰陽」是養生之道,順應四時的變化是維護健康的首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