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警惕「葉爾辛式」人物:被外國收買、培養、扶持,對國家破壞極大

2023-12-07歷史

「葉爾辛式」人物這一詞語頻頻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這個詞用來描述那些身居高位、握有重權,同時受到外國勢力的籠絡和支持的個體,他們對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

與這個詞匯一同走進大眾視線的,還有那個曾導致蘇聯崩潰的關鍵角色葉爾辛。

那麽蘇聯的解體與葉爾辛到底有什麽聯系呢?歷史上又有哪些「葉爾辛式」人物?我們又該如何防範「葉爾辛式」人物呢?

一、蘇聯的崛起與隕落

蘇聯在其權力巔峰時期,曾勇敢地與美國帝國主義正面對抗,甚至一度讓美國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

可是,在追求世界霸權的道路上,蘇聯卻陷入了無休止的軍備競賽和力量對比。

蘇聯的解體,並非偶然,其根源正是放棄了在二戰艱難歲月中引以為傲的精神支柱——即他們相對於美國在信仰和意識形態上的優越性。

蘇聯最終落進了美國的戰略陷阱中,在全球範圍內與美國展開了在物質層面的較量。

在這場年復一年,消耗巨大的物質競賽中,蘇聯最終敗北,國家解體,象征著共產主義的紅旗不復飄揚。

那麽蘇聯的失敗有哪些深層原因?

無可置疑,導致其解體的因素復雜多樣,但所有研究者都同意一個觀點,那就是戈巴契夫和葉爾辛等人的政策,實際上助長了外部勢力對蘇聯的內部瓦解。

1990年,葉爾辛在俄羅斯大選中獲勝,迅速頒布了【俄羅斯聯邦主權宣言】,直接動搖了蘇聯的基石。

1991年8月19日,在蘇聯的副總統、國防部長、克格勃主席、總理和內務部長等硬派共產黨高層的支持下,成立了「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他們的目的是挽救瀕臨崩潰的蘇聯。

他們將戈巴契夫軟禁,宣布其經濟改革計劃失敗,並試圖收回分散到各加盟共和國的權力。

但是,這些領導人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他們未能利用控制軍隊的優勢迅速控制權力中心,反而試圖獲取葉爾辛等反對派的支持。

葉爾辛迅速掌握了蘇聯的控制權,進一步加快了從蘇聯中央到俄羅斯的權力轉移。

到了25日,戈巴契夫正式宣布辭去總統職務,將權力移交給葉爾辛,曾經輝煌的蘇聯就此解體。

二、權力的遊戲與西方的幻影

隨著蘇聯的解體,葉爾辛把控新生的俄羅斯,迅速展開了一系列傾向美國的外交政策。

他不僅熱衷於效仿西方國家的治理模式,還極力推崇美式的政治制度。

國內政治舞台上,議會的設立、總統制的確立以及多黨制的引入似乎預示著三權分立的民主曙光,但事實上,這一切不過是葉爾辛野心的掩飾。

他獨攬大權,重大的國事決策從未經過真正的議會討論,更別提其他政黨的參與。

葉爾辛在權力的寶座上越坐越穩,野心也隨之越來越大,但他沒想到蘇聯的瓦解給社會帶來的震蕩會讓俄羅斯經濟一落千丈。

在此危機時刻,葉爾辛向他眼中的「盟友」美國尋求援助。

按照美國專家的指導,他推行市場自由化,大力私有化國企,目的是減輕國家負擔,讓民眾有更多的經濟呼吸空間。

表面上,這些措施似乎挽救了俄羅斯的經濟命脈,但這種經濟復蘇只是短暫的。

葉爾辛的政策導致經濟倒退了數十年,國家財富被少數富豪積累,社會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

他的一己之見加劇了俄羅斯社會的多重困境,這些問題直到普亭上台後才得到緩解。

葉爾辛曾幻想讓俄羅斯加入北約,但西方國家並未接受。

俄羅斯繼承的龐大軍事力量讓美國感到威脅。

為了鞏固美國在歐洲的影響力,美國需要一個對立面,於是獨立後的俄羅斯成了這個「假想敵」。

2000年,維拉迪摩·普亭成為俄羅斯的新任總統,他以不同的視角審視國內的混亂局勢。

普亭果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強化國家的安全體系,嚴厲打擊腐敗,恢復人民的信心,並推動經濟恢復。

「葉爾辛」人物的教訓也使普亭政府對國家的安全問題一直保持高度的警覺。

三、中國的「葉爾辛式」人物

「葉爾辛式」人物自私自利,出賣祖國,是最無恥的叛國者,也是中國買辦勢力的典型代表。

在中國,買辦資本主義有著深遠的歷史。

自從西方強權侵略本土之際,這些人便浮現出來,轉變為帝國主義的忠實奴仆。

1930年,汪精衛高喊「曲線救國」的口號,其行為與葉爾辛不謀而合,同為外部勢力的棋子,意圖動搖中國的統一大業。

其實,汪精衛在他的少年時期,也曾抱著消滅敵軍、報效祖國的雄心壯誌。

1905年,他追隨孫中山的腳步,加入了新成立的同盟會,透過在各大報紙上連載文章,大力推廣三民主義思想,同時用犀利的筆觸嘲諷梁啟超等人的觀點。

1910年,他秘密策劃了一場旨在暗殺清朝高官的行動,不料計劃以失敗告終,被當局逮捕入獄。

在牢獄之中,他揮毫潑墨,寫下了一首意氣風發的詩篇,表達了譚寧願犧牲生命也要忠於國家的決心。

然而,這樣一個曾經願為國家奉獻一切的人,當他真正躋身於權力核心之後,卻走上了一條背叛國家、自甘墮落的道路。

在投敵前夕,汪精衛在國民黨內聲望赫赫,一度超越蔣介石,成為孫中山眼中的未來接班人。

自蔣介石1927年背叛革命後,有共產黨人期待汪精衛能扛起抗戰大旗,可誰知他卻選擇叛逃,率眾高官投敵,淪為歷史的罪人。

許多立場動搖的人也加入汪精衛的行列,積極參與賣國行動。

汪精衛自詡為國民黨的「聖人」和思想家,編造了一整套「漢奸理論」,充滿迷惑性。

他提出的「優勝劣汰」、「曲線救國」、「為國存亡,非為殉葬」等荒謬主張,扭曲民族精神,竭力為投敵行為正名。

可悲的是,這種賣國主義思潮並未隨時間消散,至今仍有人受其毒害,對國家的未來構成嚴重的威脅。

除了汪精衛,還有買辦的代表人物蔣介石。

蔣介石將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了個人私利之下,成為了帝國主義的走卒。

因此,蔣介石統治的中華民國展現出一種怪異的矛盾局面——對內霸道卻在國際舞台上表現得軟弱無力。

在這種社會分裂卻似乎合乎情理的背景下,中國人民所面臨的,是近代史上一百多年來最為黯淡的篇章。

這些買辦官員,只會對國家、社會、人民造成傷害,沒有任何益處。

這也正是我們必須抵制「葉爾辛式」人物的根本原因。

四、「葉爾辛式」人物的防範措施

此外,一些國際領袖也展現出了「葉爾辛式」的行為模式。

以伊拉克的前總統薩達姆·海珊為例,他曾被視為美國的傀儡和代理人。

美國不僅支持他對伊朗的戰爭行動,還為他提供了軍事和財政資助。

但是,當美伊關系變得緊張時,美國轉而廢黜了薩達姆,使伊拉克陷入了無休止的戰爭和混亂之中。

為了警惕「葉爾辛式」人物的崛起,關鍵是要加強國家機構的完整性並提升國家認同感。

需要采取的具體步驟包括最佳化國家安全策略。

這意味著構建一個更加穩固的國家安全框架,增強國家的安全意識,同時加大對國際交流和經濟活動的管理,以防止外國力量透過各種渠道進行滲透和破壞。

此外,我們還需強化教育和宣傳工作,從而加強國民對國家認同感和安全意識的理解,使他們更加明白外國勢力可能給國家安全帶來的破壞性影響。

執行國家安全法律也需更加嚴格。

我們要透過加大執法力度,嚴懲那些被外國勢力收買、培養和支持的人,從而保衛國家的安全和利益。

對於國家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等關鍵領域,必須實施更嚴密的保密措施,阻止敏感資訊落入外國勢力之手。

最後,需要透過教育和宣傳加強國民對國家安全的認識,讓每個公民都明白自己的行為和決策是如何影響國家安全的,從而形成一種全民共同參與的國家安全保衛意識,共同守護國家的安全和繁榮。

結言

在歷史長河中,我們不難發現像葉爾辛和蔣介石這樣的政治人物,並不鮮見。

他們往往因個人野心勃勃,與外部勢力串通,背叛了祖國,辜負了人民的信任,使國家陷入深重的危機。

這類行徑的從政者,往往難逃一劫,終將面臨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