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開國上將回家,女兒嚇得對爺爺說要債的又來了

2024-04-21歷史

提起戰爭年代的著名特工,大家肯定會想到有著「特工之王」之稱的戴笠。殊不知,在咱們共產黨陣營,也有一個「特工之王」:李克農。

從1929年起,李克農就一直活躍在隱蔽戰線,保衛中共中央,搜集獲取重要情報。「洛川談判」、「延安保衛戰」、「北韓停戰談判」等重大歷史事件都有他的參與。並且,他還在其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

隱姓埋名幾十年,李克農為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立下汗馬功勞。因為工作需要,他犧牲了陪伴家人的時間,常年都不著家,和家人非常生疏。有次回家,他的女兒甚至把他當成要債的,其間辛酸,大概只有他自己能體會到了。

1955年,李克農被授予上將軍銜,成為開國上將中,唯一沒有帶兵打過仗的將軍。

那麽,「特工之王」李克農到底是怎樣一個人?他有哪些傳奇經歷呢?

深入敵營:一往無前的孤膽英雄

李克農,安徽蕪湖人。他成長於白色恐怖時期,是周恩來總理一手培養起來的情報工作者。

說起來,李克農會進入情報系統,也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結果。

1927年,國民黨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到處逮捕共產黨人。為了躲避追捕,李克農離開家鄉,喬裝打扮,經南京到達上海。

此時的上海,是中共中央機關所在地,也是共產黨的神經中樞,革命鬥爭開展得如火如荼。

反革命政變之後,上海風聲驟緊,國民黨軍統特工在其中攪風攪雨,滲透進黨組織,瘋狂殘害共產黨人。

為了保留革命力量,也為了加強黨的政治保衛,以周恩來為首的領導人決定成立一個特殊的機構。既然國民黨有特工,可以搞情報工作,我們為什麽不能有呢?

於是,中共中央特別行動科在血雨腥風中成立了。

中央特科成立的這一年,李克農到達上海,一切都巧合得剛剛好。不過,李克農並不是一到上海就從事情報工作,他還在中共滬中區委工作了一段時間,是一個「耍筆桿子」的宣傳委員。

那麽,李克農是如何進入情報系統的呢?這還要從一個人說起。

這個人叫錢壯飛。錢壯飛是共產黨員,主要從事情報工作,已經成功混入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黨務調查科,現任調查科主任徐恩曾的機要秘書。

需要註意的是,這個調查科,就是國民黨特務組織「中統」的前身。

1929年的一天,李克農在一個攝影棚裏遇到了多年未見的故友胡底,經胡底牽線搭橋,他認識了錢壯飛。

三個人都是共產黨員,且誌同道合,很快就玩到了一起。得知錢壯飛的工作經歷後,李克農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之前,在家鄉開展革命工作時,他曾短暫地接觸過情報工作,雖然時間不長,卻也明白這份工作的「含金量」。

錢壯飛的工作崗位已經接近敵人心臟,這樣一來,黨組織可以拿到的情報,可以做的工作,那可就太多了。

於是,李克農便期待地問錢壯飛,能不能再嵌一個釘子進去。畢竟,錢壯飛一個人也不太好周旋嘛!

錢壯飛眼睛一亮。若是以往,這種行為非常冒險,搞不好兩個都要搭進去,不過,現在卻是最好的時機,為什麽呢?因為國民黨有意擴大特務組織。

錢壯飛表示,不久之後,國民黨就會透過上海無線電管理局釋出「招聘啟事」,招一些「廣播新聞編輯」。

李克農受過良好教育,筆下功夫了得,他去應聘「新聞編輯」,有問題嗎?當然沒有!

三人相視而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很快,李克農就把自己的想法報告給了黨中央。時任中央特科二科科長的陳賡同意了他的想法,周恩來也對此寄予厚望,將一沓中國共產黨的過期檔交給李克農,當作「敲門磚。」

「要把敵人的特務組織拿過來,為我們所用。」周恩來說。

得到命令,李克農輕輕松松就考入了上海無線電管理局。之後,他按照劇本的安排,以「繳獲共產黨檔」為名,將那些過期檔送到南京,成功得到了徐恩曾的重用。

此後,李克農活動在敵人心臟處,截獲多份重要情報,這裏麵包括蔣介石對中央根據地的圍剿計劃,兵力部署等重要資訊。這其中,最重量級的,就是中央特科負責人顧順章的叛變。

中央特科性質特殊,顧順章更是掌握著黨的最高機密,黨中央在上海的秘密駐地,他一清二楚。若不是李克農搜集到了這份情報,冒著暴露的風險交給黨中央,讓黨中央機關迅速轉移,恐怕整個黨組織都會被「一鍋端」。

類似這種危險的情況還有很多次。白色恐怖期間,共產黨式微,多虧了這些情報,黨組織才能在國民黨的圍剿下「絕境求生」,逃過一劫又一劫。

李克農等人的出色表現,得到了周恩來的贊賞,他還為李克農、胡底和錢壯飛取了個「龍潭三傑」的稱號。

1932年,因顧順章一事而暴露的李克農撤離上海,轉戰蘇區。上海待不下去,他就換一個戰場,照樣奇招頻出,讓敵人夜不能寐。

離開上海的李克農,繼續從事情報工作。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央成立中共中央聯絡局,李克農任局長。這個階段,他主要做統戰工作,曾參與過多次重大行動,最值得拿出來一說的,就是洛川談判。

不熟悉歷史的人,可能對洛川談判不是很了解,但大家應該都知道西安事變。這麽說吧,洛川談判,就是西安事變的「前奏曲」,張學良之所以會促成西安事變,洛川談判有很大一份功勞。

1936年2月21日,李克農帶著三個人秘密前往洛川。漫天的風雪中,李克農心情沈重,肩膀上壓著的重擔讓他有點喘不過氣。

這次去洛川,黨組織交給他一個重要的任務:和張學良談判,爭取讓東北軍與紅軍停戰,共同抗日。

此時,東三省已經淪陷,日本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自家人,關起門來打一打沒什麽,但外敵當前,若是還不能停止內鬥,一致對外,那麽等待中國的,就是亡國滅種的結局。

所以,這次行動事關中國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重大計劃,李克農的神經半刻都不能放松。

25日,李克農到達洛川。他先是和張學良的親信王以哲談了談,初步達成「互不侵犯,恢復紅區白區通商」的口頭協定,然後才面見張學良。

張學良掌控著整個東北軍,必然不是個簡單人物。談判中,他看似幽默風趣,一副好說話的樣子,實際上笑裏藏刀,一直在給李克農挖坑。

「你們紅軍能否放下武器,接受政府的改編?」張學良傲氣地問。

李克農面有怒色。他不卑不亢地提醒張學良不要弄錯一個事實:「我是談判代表,不是投降代表。」說完,就準備離開。

李克農知道張學良擁兵自重,有僥幸心理,這番話其實是試探。既然這樣,那他就打破張學良的幻想,讓他看到共產黨的底線和不妥協的態度。

李克農表明立場後,張學良服軟了,笑著揭過了這一趴,談判繼續進行。

這次談判,為周總理和張學良的「延安會談」做了鋪墊,直接推動了西安事變的爆發。

毛主席得知李克農的豐功偉績,撫掌大笑,誇他「工作搞得好」。晚年的張學良在提起李克農時,也是欣賞的態度:「此人厲害!」

不過呢,無論是白色恐怖時期的情報工作,還是抗日戰爭時期的統戰工作,對李克農來說都是「小試牛刀」,他特工生涯的高光時刻,是解放戰爭時期。

1941年9月,中央情報部成立,李克農任副部長,主持常務工作。他總結了多年來在隱蔽戰線上的工作經驗,又收攏了手裏的人脈,在上海、香港、西安等地建立了情報系統。

這些情報系統在解放戰爭爆發後得到了極好的發展。一時間,黨中央的隱蔽戰線「遍地開花」,大批情報工作者深入敵營,把國民黨黨政軍系統鉆成了篩子。

1947年的延安戰役,李克農的情報系統就立了大功。

這年三月,國共合作破裂,蔣介石準備對延安下手。為了一舉摧毀共產黨的神經中樞,蔣介石親自上陣,前往西安面見他的西北軍政大員胡宗南,共同制定作戰計劃。

蔣介石這次下了血本。他準備糾集西北34個旅共25萬人的兵力,分三路進攻陜甘寧邊區。

當然,這一切都是秘密商議的,就連調動軍隊都悄悄進行,瞞得滴水不漏,蔣介石就想打共產黨一個措手不及。

但他萬萬沒想到,他和胡宗南商議好的兵力部署、作戰計劃,全都送上了中共中央領導人的辦公桌。

上一秒,他還在調兵遣將,給胡宗南下達密電指示,下一秒,相關情報就馬不停蹄地送到了延安。他的一舉一動,黨中央了如指掌。

底牌都被看光了,這場仗還打什麽打?毫不意外地,蔣介石的算盤落空了。黨中央面對幾十萬大軍,以退為進,主動撤離延安,轉戰陜北。

這時候,隱蔽戰線又發動了大招:在胡宗南身邊擔任侍從副官和機要秘書的熊向暉,給黨中央送去了重要情報:胡宗南的【攻略陜北作戰計劃】和【陜北共產黨的軍隊兵力配置】。

黨中央得到情報,迅速做出部署,連打三場勝仗,粉碎了國民黨的重點進攻。

打了一場漂亮仗的李克農,對隱蔽戰線的建設更用心了。在他的帶領下,共產黨情報工作者們在各個戰場上殺瘋了,一份份至關重要的情報源源不斷地送到中央。

與此同時,他們還把毛主席說的「人的力量」放在心上,努力策反國民黨陣營的重點人物,從內部瓦解敵人的力量。

整個解放戰爭期間,李克農和他的「潛伏者」們參與策劃了北平、湖南、川康、雲南、西藏等地的解放運動,為推動全國解放做出了重大貢獻。

毛主席曾評價,李克農的情報工作,在解放戰爭期間是最成功的。

可是,成功也是有代價的。李克農在隱蔽戰線上遊刃有余,高歌猛進,這都是他犧牲健康和陪伴家人的時間而換來的。

李克農為了中國共產黨情報工作殫精竭慮,奮鬥大半生,他對得起國家,對得起人民,惟獨對不起自己的家人。

李克農的兒子李力,就曾分享過一個讓人啼笑皆非,卻心酸滿滿的故事……

舍家為國:蠟炬成灰淚始幹

1937年年初,正在蕪湖家中的李力收到了一封神秘信件。他帶著狐疑展開閱讀,卻驚喜地發現這是父親寄回來的家書。

李力的父親李克農,是一位極其優秀的情報工作者。因為工作原因,他經常四處奔波,神龍見首不見尾。

家中幾個孩子只知道父親的名字,根本不知道他長啥樣。就這個名字,還經常變來變去的,畢竟李克農執行任務的時候,不可能用真名。

李力收到的這封信,姓名標示便是李克農的假名字。此時,距離李克農上一次回家,已經過去了六年。

六年的時間,父親都音訊全無,這封家書實在珍貴。讀完信後,李力珍而重之地將信收好。他不知道的是,用不了多久,他就會和父親見面了。

抗日戰爭打響後,李克農專註於統戰工作,主要活躍在西安、南京、上海這一帶。有一次,在執行任務途中,李克農路過安徽蕪湖,多年沒回家的他,打算去家裏看一看。

他走到家門前,禮貌地敲門,過一會兒門就開了。

開門的是一位十幾歲的少女。她將李克農細細打量一番,然後「砰」一聲,將門狠狠地關上了。

屋子裏傳來少女驚慌失措的喊聲:「祖父!快躲起來!要債的來了!」

門口的李克農心情復雜。他又敲了一次門,朝屋裏大聲喊道:「我是克農啊!」

躲在屋裏驚疑不定的老人一聽是自己的兒子克農,便趕緊開了門。

原來,那位少女是李克農的女兒李冰。李冰多年沒見父親,根本就不記得他長什麽樣了,還以為是討債的,這才讓他吃了個閉門羹。

久別重逢,多年不見的一家人短暫地團聚了一下,李克農便又奔赴「戰場」。1937年12月,南京淪陷,李力和家人一起去了延安,本以為這次能見到父

親,但巧合的是,李克農並不在延安,而是去了桂林,一家人再次見面,已經是1941年了。

這一年,李克農一家人在一座環境清幽的院子裏,照了第一張全家福。

此後的時間,依舊是聚少離多。解放戰爭時期的李克農,忙得腳不沾地。延安戰役期間,他的母親去世了,他都沒能送她最後一程,喪事都是李力辦的。

後來,新中國成立,本以為可以喘口氣,但抗美援朝戰爭又來了。打到後期,雙方進入談判階段,李克農又被中央派到北韓談判。

這場談判,談了兩年多。期間,李克農的父親去世,他依然沒能趕上葬禮。毛主席得知後,讓楊尚昆幫老人家料理後事。而李克農呢,他遠在北韓,只能每天面朝北方,枯坐著發呆,悼念亡父。

父母接連去世,李克農遭到了很大的精神打擊,身體健康每況愈下。

其實,早在1943年的時候,李克農的身體就受到了疾病的侵襲。過度勞累奔波,又生活在高壓環境中,神經每時每刻都緊繃著,就算是鐵打的身子也受不了。

本來,心疼李克農的周總理,是打算在新中國成立後讓他休息一段時間的,但沒休息多久,韓戰就爆發了,李克農帶病上陣,投入到韓戰的相關事務中。

再然後,就是毛主席欽點李克農去北韓談判了。這場談判歷時2年零19天,大會小會開了數次,雙方你來我往,極限拉扯。談判桌上,不甘心的敵人陰招頻出,讓人防不勝防。

對於這些明槍暗箭,李克農都憑借著高超的鬥爭藝術和鬥爭策略一一化解。最終,他完成了黨中央交給他的任務,維護了中朝人民的勝利成果。

從北韓回來,李克農又回到了熟悉的情報戰線。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哪怕這副身軀已經殘破不堪,但李克農依然堅守在崗位上,為新中國的建設而奮鬥。

1955年9月,在授勛儀式上,李克農被授予上將軍銜。55位開國上將中,他是唯一沒有帶兵打過仗的將軍。

他沒有上過戰場,他的身邊卻處處都是「戰場」。這些「戰場」沒有硝煙,卻比槍林彈雨的前線更危險,更驚心動魄。他沒有帶過兵,他一人就可抵千軍萬馬,決勝千裏之外。

在隱蔽戰線上出生入死三十多年,李克農對共和國做出的貢獻,完全當得起「上將」這個軍銜。

1962年2月9日,北京城漫天飛雪。晚上九點,北京協和醫院的一間病房傳來壓抑的哭聲,李克農上將,去世了。

63歲的開國上將,乘著潔白晶瑩的雪花飄向遠方。此時,戰火已歇,山河無恙,這位為了國家和人民燃燒一生的革命戰士,終於可以休息了。

雪還在下。李克農離開了,但他的精神,他的傳奇故事,卻留在了國家的脈絡中,刻進民族的基因裏。人民會記得他,國家也會記得他,他是永遠的傳奇,永遠的英雄。

資訊參考:

鳳凰網-李克農:情報戰線上的神秘將軍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李克農:從隱蔽戰線走出的開國上將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李克農:唯一沒有帶過兵的開國上將——走進安徽巢湖李克農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