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69年周總理深夜給皮定均打電話,讓他去蘭州軍區:你身上擔子很重

2023-12-24歷史

前言

1946年中原突圍,皮定均率領全旅橫跨皖中,勝利抵達豫皖蘇解放區這一壯舉,給周總理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哪怕是二十多年過去,周總理在接見各地黨政軍負責人時,在名將如雲的情況下,專門表揚了皮定均率領的皮旅,稱中央是把它作為一個方面軍來使用的。

在之後的歲月中,周總理對皮定均很是器重,多次托付其重任。不過皮定均的表現,也從來沒有讓周總理失望過……

皮定均指揮大海戰,周總理親授破敵策

1963年4月25日深夜,一條微型小艇慢慢靠近了廈門島的前沿,從小艇上下來幾個人影,他們向岸邊遊去,很快登岸,從廈門駐軍某團一營三連25號哨所跟前穿過,進入前埔村,

這是一股國民黨軍隊。

不過他們在潛伏前行時,恰好遇到武警戰士葉中央。他們很機警,沒有開槍,而是用硬器將葉中央擊昏。帶回一個俘虜,對他們來說有著昂貴的價值。可是他們太慌張,竟沒有拿下系在葉中央手腕上的手槍。

當葉中央醒來時,聽到澎湃的海浪聲,他一下子就明白自己是被敵人背著往海邊走。葉中央沒有慌張,他悄悄抓住手槍帶子,終於抓到了槍柄。他舉起手槍,向眼前的敵人砸了過去,並順勢推彈上膛,連著打了四槍。

最終小股國民黨隊伍背上他們的兩個傷員,逸入大海。

當夜,這場小小的戰鬥報到主管作戰的福州軍區副司令員皮定均那裏,報到總參謀部,報到周總理辦公室。倘若是在戰爭年代,這種小摩擦根本不算什麽,但目前,是台灣海峽的重要鬥爭形式。

皮定均將軍曾在一次作戰會議上說道:

蔣經國當了台灣的國防部副部長以後,特別強調要用疲勞戰術拖垮我們,麻痹我們,讓我們中他的計。蔣經國,小股襲擾不管失敗多少次,也一定要搞下去,要造成中共防不勝防,習以為常,等到習以為常,麻痹了,然後再搞一個中型登陸。

可以說前埔事件,對廈門前線震動很大。作為主管作戰的領導皮定均,為前沿連隊開脫,把造成前埔事件的原因,歸結在戰術上,歸結在領導身上。皮定均主管作戰,他認為: 戰術不適應鬥爭新形勢,他首先要負責!

這個時候,皮定均對於反小股戰術究竟怎麽搞,確實心裏沒有譜。不過在皮定均看來,我們不能老在海灘邊上等: 「福建前線千裡海岸線,上萬的軍民,夜以繼日地在海灘上等,總不是個辦法。」

在之後的日子裏,皮定均帶上主管作戰的福州軍區副參謀長開始了勘察工作,北起閩江口,南至泉州灣、廈門島,做了縝密的調查,他乘船從海上看,坐車從陸上看,步行轉遍角角落落。

在經過一番視察後,皮定均對福州軍區副參謀長說: 「我們要想個辦法在海上就打掉它,爭取變被動防禦為主動出擊。」

皮定均的這番想法,對方很是認可,海面上無遮無擋好打。可是打的前提是能夠發現對方,不然一切都是無稽之談。皮定均決定依靠雷達,主要是海軍雷達。在有這個想法後,皮定均便前往海軍某雷達站視察。

他首先召開座談會,他向雷達兵詢問:「海上目標能發現嗎?」在得到對方肯定的回答後,皮定均接著問,大的目標能夠發現,小的目標能發現嗎?

雷達兵聽到皮定均司令員的詢問後,想了想回答:「那很難,不過我們晚上可以試一試……」

晚上,皮定均派出一條小船,按指定路線,從遠距離向雷達站接近。他和雷達兵一起趴在雷達熒光屏上,看著那掃瞄指標一圈一圈地運動。按照行船速度計算,目標早已進入雷達監視區,但那熒光屏上毫無異常。他很著急,自言自語: 「這怎麽發現不了呢?」

不過皮定均沒有氣餒,反而采用各種辦法,提高雷達兵的鑒別能力。

在後來的實驗過程中,雷達兵很迅速地發現「敵船」。不過當「敵船」繼續往海邊靠,靠近一定位置,雷達上便沒有了「敵船」的蹤跡。這是一種正常現象,即雷達的盲區。對於進入盲區的目標,雷達是無能為力的。

為了彌補雷達的盲區,皮定均在雷達盲區沿岸布下少量守備部隊或民兵,萬一目標在進入盲區前消滅不掉,則伏擊於灘頭,這樣就可確保萬無一失。

在之後的歲月中,皮定均關於在盲區沿岸消滅目標的補充措施,從來沒有顯示過威力,因為歷次反小股戰鬥,在目標進入盲區以前,在海上就解決問題了,或消滅,或打跑。

皮定均又向海軍總部建議,增加雷達密度,使整個海岸線沒有死角。僅僅是這樣,還不能讓皮定均放心,他又指揮情報部、三部,密切註視台灣海峽小股武裝行動的情報,把各種情報來源與雷達監視網結合起來。

從這以後,千裡海防線不再搞千軍萬馬的疲倦戰術,只有少數雷達兵睜大著眼睛。雷達兵的辨識能力迅速提高,一級能手甚至能在小小熒光屏上鑒別出礁石和鳥群。福建沿海反小股襲擾的鬥爭進入一個新階段。

1965年11月14日,在福建崇武以東進行的崇武海戰,我軍以劣勢裝備一舉擊沈、擊傷敵艦各一艘,這無疑是新中國海戰史十分燦爛的一頁。而這正是在周總理的直接指揮下,皮定均率領海防部隊取得的重大勝利。

1965年11月13日下午,作戰部在電話中向皮定均報告:敵人兩艘軍艦,居然大白天在海面上耀武揚威,能不能組織海軍打一打?

皮定均聽到便說道:「要打,要好好殺殺敵人的氣焰,我立即去作戰室。」不久後,作戰部長送來周總理批示的電話記錄: 「周總理批準了這次海上作戰。」

得知這個訊息後,皮定均高興地說道:「周總理及時批準了這次海上作戰,能不能殲滅敵艦,就看我們在海上打得怎麽樣了。」

隨後,皮定均立即下令編隊出動!22點16分,無線電波傳來前線部隊的報告:

發現敵艦!我正向敵艦側後開進!敵雷達只向大陸方向探測,沒發現我軍行動!

皮定均等了兩年半的出擊時機終於來到了,他命令: 開始攻擊。

在雙方進行白熱化戰鬥時,皮定均接到了周總理的電話,詢問戰況。皮定均以簡短的語言向周總理匯報了情況,在得知現場情況後,周總理經過思索後,便想出破敵之策:

集中火力先打一條。一定要打好。要近戰,發揚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不要打到自己。天亮前要撤出戰鬥,防止敵機空襲。

在掛掉電話後,皮定均便按照周總理的方法來指揮作戰,最終成功將敵人一艘擊沈,一艘帶傷逃走。

周總理半夜打來電話,皮定均上任蘭州軍區司令

1969年10月28日,深夜,皮定均突然接到周總理打來的電話,向他宣布去蘭州軍區任司令員的命令,並叫他次日赴任。

「這是定了好久的事情了,你這次去身上擔子很重!」周總理在打電話結束時,說了這樣一句話。

周總理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當初在珍寶島戰鬥發生後不久,劉伯承元帥向毛主席提出任命皮定均為蘭州軍區司令員的建議。也就是從那時起,就定下了皮定均擔任蘭州軍區司令員,只是沒有下命令。

次日清晨,皮定均便立即乘坐飛機前往蘭州軍區,對於這次的職務調動,皮定均內心是很激動的。皮定均自認為自己是喜歡打仗的,在珍寶島戰鬥發生後,劉帥想起他這個人選,中央定下他這個蘭州軍區司令,無疑是因為蘭州軍區需要一個勤快的司令,需要一個有戰略頭腦的司令,需要一個會治軍會打仗的司令,正是因為如此皮定均將軍身上所肩負的擔子可一點都不輕。

在抵達蘭州後,皮定均從飛機上下來,他看到了一排一排地排列的汽車覆蓋了那麽一大片機場。皮定均像被什麽刺了一下,皺了一下眉頭。

皮定均走下舷梯後,一個年輕人向他快步走來,扶了他一把,接過他的拐杖,這個年輕人就是保衛隊員黃振華。

黃振華陪同他大步向前,他很精神,有將軍特有的威嚴。皮定均和站在前面的軍區領導一一握手,當他看到軍區領導後面排列整齊、陣容壯觀的歡迎隊伍時,說道: 「不要這個樣子。」

皮定均不喜歡這個樣子,也不習慣這種歡迎儀式。在他看來,這種歡迎儀式一下子就把他這個司令員捧到了太高的位置。盡管他是個司令員,但他也是普普通通的人,皮定均很討厭同誌們這樣捧他。

皮定均來蘭州軍區是抱著打仗的心思來的,可一下飛機看到的卻是充滿和平氣息的官場一套,他怎麽能不反感呢?

皮定均在來到蘭州軍區後,並沒有忘記毛主席、周總理等中央領導人對他的期望。

皮定均一到蘭州便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傳達中央政治局關於戰備的指示。白天,皮定均參加各大組討論,從討論中了解各省軍區、司政後的情況;深夜,招待所大樓燈光全部熄滅了,皮定均還在他的辦公室,看著眼前的全國立體地圖,久久地凝視著漫長的邊境線,凝視著祖國西北山川。

在當天夜裏,皮定均在筆記本上寫下了自己的思考:

要考慮的問題:

我區敵人為什麽要來,理由在哪裏呢?在戰略上它起到什麽作用?蘭州軍區作戰方向,哪個是主要的?根據是什麽?戰役目的是什麽?要考慮到。

人民防空:大城市居民怎麽辦?大工廠怎麽防法?人民防空降要註意到什麽問題?軍隊營房的防空問題。

有太多的事情,需要皮定均來考慮。放下筆,皮定均走到窗前,久久地看著黃河兩側星空下的建築群。

皮定均在蘭州工作4年,寫下32本日記: 大32開200頁筆記7本,小32開200頁筆記13本,64開不規則頁碼的筆記12本,每頁都寫滿了極不規範伸胳膊撩腿的「皮體」字,有些地方用尺子比畫上紅杠杠,裏面記有行程、路線、景觀等,不過裏面更多的是他對地形反復勘察的記錄……

皮定均將軍在1969年11月23日赴蘭州任職,到1974年元旦離任前往福州,共1498天,其中只有1973年7月31日至8月20日因為身體的緣故,他沒有記筆記。在這1478篇日記裏,皮定均將軍記錄的都是有關戰備的事情,沒有一點私人的事情。

皮定均將軍11月24日到蘭州,12月3日便下部隊了。他對於別人口頭上匯報的東西不感興趣。當時的蘭州軍區副司令員胡煒曾言: 他眼見為實,不聽你羅裏吧嗦的!

皮定均不在機關了解情況,反而是帶上一個小班子,一出去就是一個月。當時皮定均前往邊防線視察工作,隨他一起下部隊的有副參謀長、作戰部副部長、工程兵部長、通訊兵部長、後勤部參謀長和總參派來的三位同誌。

12月3日,一架伊爾一14軍用客機從蘭州起飛。為了不致超重,皮定均叫他的隨行人員乘專車前往預定的匯合點某基地。在這一天的日記中他這樣寫道: 數百裏見不到人,什麽也沒有。西北的人民生活也夠苦了,也不知道他們燒什麽,吃什麽,牛羊見到的很少。

一連飛行3天,航行8千多裏。皮定均將軍從宏觀上看了那遼闊的領域、復雜的地形,分析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他在日記上寫道:

只要能早點發現敵人的作戰企圖,我們是有作戰辦法的。現在看來,我們的拳頭作用重要,機動作用更重要了。

這幾行日記,用紅鉛筆劃了杠杠。這幾行日記,可以說是皮定均將軍經營西北的-一個綱領。皮定均從不主張蹲在陣地上被動挨打,在中原突圍時,即使他只有幾千人,面對著幾十萬人,也敢於亮劍。

正是在透過多次下基層視察,皮定均將軍對於蘭州軍區的情況,更是做到了心中有數,為日後的防務建設奠定了基礎。

在之後的歲月中,皮定均開始了數年經營大西北防務的戰鬥歷程。他沒有讓毛主席、周總理失望,成功將大西北的防務建成了鐵壁銅墻。

皮定均將軍逝世

1973年12月12日,毛主席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在會上,毛主席贊同葉劍英元帥提出的意見:全國八大軍區司令員互相對調!

正是基於政治局會議的決定,時任蘭州軍區司令員的皮定均便和時任福州軍區司令員的韓先楚對調。

皮定均在抵達福州軍區後,深知自己身上的重任,不久後便開始下基層視察,和基層戰士們聊天,了解整個軍區的情況。

正當皮定均將軍準備在福州軍區大展身手時,不幸的事情發生了:1976年7月7日,皮定均將軍去參加三島三軍演習時,座機不幸撞山而犧牲。

追悼大會上花圈如海,皮夫人張烽親自布置會場。她沒有掉一滴眼淚,800多個花圈都經由她提出如何安排,布置得井井有條,使得負責這項工作的軍區文化部副部長林拓止不住流淚。

可是,當張烽單獨向親人訴說時,卻控制不住積在內心深處的感情,潸然淚下……

皮定均將軍犧牲一年後骨灰送往北京八寶山;犧牲後15年,應豫西老根據地群眾的要求,部份骨灰安葬在登封革命烈士陵園,部份骨灰依照皮夫人張烽的願望,安葬在毀機的竈山之巔。

當人們說起皮定均將軍時,不由得會想起那叱咤風雲的「皮旅」,想起據說是毛主席揮毫特批的六個大字:皮有功,少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