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與國同休,康熙特意叮囑雍正要善待禮親王一系,為何他如此重要?

2024-04-15歷史

代善

【孝莊秘史】中有一個老頭,慈眉善目、顧全大局、地位尊崇,連皇太極、多爾袞都尊重他,他就是禮親王代善。代善是努爾哈赤次子,在褚英死後代善成了清朝宗室的老大哥。但他基本處於沈默狀態,不爭權不爭利,十分超然,受到清朝各路人馬的尊敬,代善開創了與清朝同休的禮親王一系。康熙在死前還特意叮囑雍正要善待禮親王系。禮親王家憑什麽讓清朝皇帝如此心心念念?

一、禮親王的開端

代善,1584年出生,努爾哈赤次子。1607年,成年的代善初戰,率軍三千侵略烏拉布占泰,大獲全勝。努爾哈赤大喜,賜給代善「古英巴圖魯」(勇士)的名號。1615年,努爾哈赤長子褚英被殺,代善成了努爾哈赤諸子中的老大哥。1616年,努爾哈赤冊封四大貝勒,即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其中代善為大貝勒,地位類似太子。

四大貝勒

1618年,努爾哈赤公布了所謂的「七大恨」,正式造反。1619年,明軍出兵平叛,爆發了薩爾滸之戰。代善率一軍獨立作戰。當時在清河,已經有明軍渡河威脅女真側翼,但代善認為他們人少不足慮,而和皇太極合兵連破劉挺、杜松兩部,直接逆轉了女真的危局。

明清戰爭

二、險些登基

薩爾滸後,女真不斷擴張,代善以大貝勒的身份外掌兵權、內輔國政,其功績不在皇太極、多爾袞之下,幾乎是所有人認可的大汗接班人。但就在此時發生了幾件事,讓他最終無緣汗位。

首先是亂倫。女真是蠻族,不接受儒家文明,所以代善和努爾哈赤的大福晉有染,這還不是明人汙蔑,而是女真人自己說的。按照【重譯滿文老檔太祖朝】的記載,1620年,代善被人告發「大福晉常常盛裝出席,並註目於大貝勒,眾人皆有發覺,然未敢稟明」。代善和繼母勾勾搭搭引發了努爾哈赤的記恨。

清朝的後妃

第二是懼內。1620年發生了代善次子碩托投明之事,碩托投明失敗,被抓到後努爾哈赤要給他定罪。大部份人都主張放他一馬,但代善堅決要殺他。事後努爾哈赤了解到就是代善聽從了妻子的讒言才逼反碩托,也是代善的妻子逼他弄死碩托的。對親子尚且如此,對兄弟又會怎麽樣。所以努爾哈赤對其極度失望,代善繼承人的身份被廢除。

努爾哈赤

三、首代禮親王

1626年努爾哈赤死,當時代善掌握兩紅旗,皇太極掌握兩黃旗,實力相當,火並在即,但當時的明朝還有力量,也時刻準備剿滅建奴。為了維護統一,代善主動讓位,皇太極這才登基。此後代善主動停止了三大貝勒和大汗同席而坐、共同接受奴才們朝拜的禮節,盡量維護皇太極大汗的權威。

皇太極

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部落名為「滿洲」,意圖以水德滅明朝的火德。同年皇太極大封群臣,代善因勞苦功高,又有讓國之功,所以被封為和碩禮親王,世襲罔替。禮親王一系自此成形,成了大清第一親王。

代善

1643年皇太極死,清朝內部又發生了權力鬥爭。代善、濟爾哈朗擁立小孩福臨,多爾袞名義上認同,但內心不服。碩托以及代善之孫阿達禮則密謀擁立多爾袞為帝,二人的陰謀被代善發現,為了防止大清分裂,代善大義滅親出賣二人,二人皆被處死。可以說是代善的兩次犧牲保住了女真人內部的統一,這種為大義舍小利、一心為公的精神是他們和明人最大的不同,也是他們最終滅亡明朝的原因。

碩托、阿達禮

四、無間道又不倒

代善歷經三朝,1644年清軍入關,1648年代善死,代善第七子滿達海在1649年繼承禮親王爵位。滿達海無疑是八旗二代中的驍將。入關前他參加了斷送明軍最後力量的松錦大戰,率軍攻破松山明軍,以伏擊戰大敗洪承疇。入關後,滿達海參加了剿滅李闖之戰、張獻忠之戰。1649年參加剿滅姜襄之戰,三個月內連克姜襄四座大城,斬殺姜襄大將姜建勛、劉炳業。同年10月因功被轉封為和碩巽親王,入朝參政。多爾袞曾下令「有不須入奏者,由和碩巽親王滿達海辦理」,可見多爾袞對他的拉攏。

但滿達海也是個二五仔。1650年12月,多爾袞死,朝中有了讓順治親政的聲音,被多爾袞壓制的濟爾哈朗一派也有了復起的苗頭。於是滿達海首先背叛多爾袞,由他掀起了論罪多爾袞的風潮。最後順治剝奪了多爾袞一切榮譽,並抄家,平毀多爾袞墳墓。

1652年滿達海死,其子常阿岱繼位,是為第三代禮親王、第二代巽親王。滿達海死後,清查多爾袞余孽的余波仍未停止,終於在1659年火苗燒到了滿達海身上。當年廷議滿達海之罪,已死多年的滿達海被降為貝勒,其墳墓祭祀規格也相應下降;他的兒子常阿岱受牽連也被降爵。滿達海一系自此喪失了禮親王的繼承權。

五、康熙時的禮親王

至康熙初年,代善第八子祜塞的兒子傑書繼承了禮親王的王爵,改稱康親王,所以傑書是第四代禮親王、第一代康親王。此時已經是康熙朝,清朝統治逐漸穩定,文化興盛。傑書作為旗三代,已經有了北京旗人大爺吃喝嫖賭、遛狗逗鳥的愛好,弓馬嫻熟的本事已經退化。

1673年發生了三藩之亂。1674年,康熙封傑書為大將軍南下浙江抵抗耿精忠。在浙江,傑書抵抗住了耿軍的進攻,在金華還反殺耿軍兩萬余人。但傑書畢竟能力有限,始終不敢和耿軍主力決戰。1675年,他收復了浙中三城後,就坐鎮金華,逡巡不前。直到1676年耿精忠主動投降,傑書才進入福州。坐鎮福州的傑書開始對鄭氏下手,收復了鄭氏控制的泉州、漳州,但又不敢對台灣動手。之後鄭氏反攻,自1677年至1680年三年間,傑書和鄭氏就在漳州、泉州、廈門一帶進行拉鋸戰。傑書最大的功績就是由他推薦姚啟聖為福建都督,姚啟聖成功收復了台灣。1689年傑書回朝,康熙親自到盧溝橋迎接。

姚啟聖

1697年傑書死,其子椿泰繼位,椿泰作為旗四代,已經完全沒有祖父輩的武功了,完全就是浸染儒學、生長在安樂窩的文士貴族。椿泰人品不錯,寬容大度,以儒學要求自己,文化素養較高,受到了康熙的喜愛。在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中,作為禮親王,椿泰的政治威望還是極高的。但他基本在鬥爭中保持了中立,沒有表明自己任何的政治態度,因此他備受康熙信任。但1709年,27歲的椿泰病死,椿泰唯一的兒子,還是個4歲小孩的崇安,繼承了禮親王爵位,成了第五代禮親王、第二代康親王。

1622年12月,康熙死前,回憶晚年以來的九子奪嫡,宗室朝臣大多劃分黨派,只有禮親王系等少數宗室保持中立,沒給自己添堵,念及於此,再回憶前幾代禮親王的功績,康熙遂特意叮囑雍正,禮親王崇安年幼,要照顧禮親王系。

雍正登基後,的確對禮親王照顧有加。當時23歲的崇安被封管正藍旗、漢軍兩紅旗共三旗事務並掌宗人府事。雍正征噶爾丹時,崇安還被短暫授予撫遠大將軍印,雍正將西北邊防全部托付給了崇安,可見對他的信任。

雍正

文史君說

崇安也早死,其後禮親王的爵位轉到了崇安伯父手中,但此時雍正急於加強皇權,打壓宗室八旗貴族,所以自此至鹹同時期禮親王系雖然享有榮華富貴,但不再握有實權。到了慈禧掌權,面對漢人官僚崛起,慈禧開始恢復宗室權利,禮親王世鐸在恭親王奕䜣下野後,入職軍機處,成了朝廷宗室四號人物,地位排位在慈禧、光緒、醇親王之後。最後一個禮親王是世鐸長子誠厚,民國二年,領地只剩紫禁城的大清小皇帝溥儀冊封53歲的中華民國國民誠厚為禮親王,禮親王就在藍靛廠一帶存活,他愛養動物和花草,1917年去世,自此禮親王絕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