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91年,鄧小平派人赴美邀請張學良回國,張學良:滿足我三個條件

2024-04-16歷史

在被軟禁長達半個世紀之後,張學良終於在1990年恢復了人身自由。

次年,他在美國舊金山見到了自己當年的老朋友呂正操。而後者這一次是奉了 鄧公之命 ,來邀請 張學良 回大陸探親的。

在失去自由的漫長歲月裏,張學良其實也一直對大陸故鄉魂牽夢繞。這次終於有了回家的機會,他卻並沒有直接答應下來,反而當即表示:「我有三個條件」。

那麽,這「三個條件」到底指的是什麽?張學良後來又有沒有回到大陸呢?

失去自由的「半個世紀」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兩位將軍聯合發動 「兵諫」 ,逼蔣抗日,促成了全民族統一抗日戰線的形成。兩位將軍的所作所為對於抗日戰爭而言,可謂是貢獻不小, 但這次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也徹底改變了他們兩人余生的命運。

楊虎城將軍在後來遭到了 蔣介石 的囚禁,並且在1949年遭到了殺害。而張學良的處境則比他好一些,但是雖然保住了性命,卻也失去自由長達54年。

據說,就在蔣介石去世前夕,他甚至還特意叮囑過自己的兒子,不要恢復張學良的人身自由。這件事雖然只是傳聞,但蔣介石對於張學良的忌憚和恨意一定是真的,不然他不會軟禁 張學良 長達半個世紀。

直到蔣介石之子蔣經國也去世之後,張學良才終於有了重獲自由的機會。1990年,已經是一位九十多歲的老人的張學良,終於不再受到人身限制,可以去到他想去的任何地方。

可是,此時的張學良,眼前所見早已經是 「物是人非事事休」 ,當年的故人大多都已經離開人世,這世界也已經日新月異,遠非曾經可比。意氣蕭索的張學良已經是耄耋之身,這個時候如果說世上還有什麽能牽動他內心的東西,可能只有兩樣,一樣是故鄉,一樣是故人。

不過,想要回到故鄉牽扯的問題就多了。於是,張學良決定先見見自己的家人,在恢復自由之後的第二年,他便去了美國,看望自己在美國定居多年的子女們。

作為一位曾經名動一時的人物,張學良的美國之行幾乎吸引了全世界的關註。剛剛來到機場,準備登機的他便被一大群記者圍住了。其中一位記者免不了問出了大家心中最想知道的問題—— 「您有沒有考慮過回到老家東北去看看呢?」

聽著記者的提問,感受著大家期待和關註的目光,張學良此刻想必也是百感交集。其實,作為中國人,心底永遠忙藏著一份 「落葉歸根」 的思念,哪怕是曾經的風雲人物也不能例外。在張學良的心裏,又何嘗不想回去看看已經闊別了幾十年的故土呢?

在思慮了一會兒之後,他還是直言表達了自己對家鄉的懷念,他說道: 「我當然願意回去!

張學良的回答,讓在場所有人動容,這個訊息也很快傳到了大陸。身在北京的鄧小平胡其他領導得知之後, 也在考慮如何能接張學良回家鄉探親。

呂正操慨然受命

要接張學良回大陸的話,自然要派遣一位與他關系熟悉的人去。那麽,誰能擔此重任呢?鄧公在與其他同誌們商量之後,終於確定了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 呂正操上將 。而呂正操,也慨然受命,接下了去美國邀請張學良的重任。

大家都知道, 呂正操是中國的開國上將 。但是,他與張學良又有著怎樣的淵源呢?其實,呂正操將軍不但是張學良的故交,甚至還曾經是他的部下。這份復雜關系的來龍去脈,還得從頭細細講起。

張學良是東北人,呂正操祖籍則是河北,雖然看上去好像隔了千山萬水,但是實際上呂正操年幼時便舉家被官府發配到了東北, 所以跟張學良勉強也算得上是老鄉。

來到東北之後的呂正操,親眼見到了日本人的暴行,他多次看到有驕橫的日本軍人,欺壓南滿鐵路旁的中國老百姓,不少同胞受到日本人的毒打,有些甚至還因此喪命。

這慘烈、屈辱的一幕幕景象在呂正操的心中留下了深深地陰霾,年幼的他就已經立下決心,要在將來參軍入伍, 跟這些野蠻的日軍好好幹一仗

這個入伍的機會很快就來了,在18歲那年,呂正操經人介紹,投入了東北軍。而且他恰好被分配到了張學良的衛隊,也因此認識了張學良。

由於呂正操讀過書,文武雙全,所以很快引起了張學良的註意和器重,為了培養呂正操,張學良特意讓他去講武堂讀書深造。畢業之後,還繼續栽培呂正操做副官。所以,可以說張學良對於呂正操而言, 既是「伯樂」,有時候也擔當著老師的角色。

而張學良對呂正操也很器重,一直把他留在身邊當近身秘書。後來,為了鍛煉呂正操的能力,張學良又把他送到部隊去擔任團長。再後來,呂正操在南京動手打傷了一名國民黨的特務,引起了廣泛的關註和爭議, 為了保護他,張學良便把他叫回了自己身邊。

在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中,呂正操也有參與。當時他正在張學良的公館內處理事務,能夠經常與張學良見面。

後來, 西安事變解決之後 ,張學良想要親自送蔣介石回南京,呂正操敏銳的感覺到張學良這一去想要再回來就難了,於是他百般勸阻,但那時候張學良卻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危險性,還是堅持去了。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張學良遭到了漫長的囚禁 ,東北軍也因此群龍無首,分崩離析。而呂正操在這個時候,也已經看清楚,唯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於是他毅然率領所部加入了八路軍,並在抗日戰爭中苦戰多年,屢立功勛。在新中國成立後,呂正操也被授予光榮的開國上將軍銜。

從1936年揮手作別,一直到1991年張學良恢復自由,到美國探親,在這段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漫長歲月裏,張學良和呂正操始終沒能再見一面。這一次,他們終於有機會重逢了。

故人重逢

1991年,時年87歲的呂正操來到美國,如約見到了已經90歲張學良。

當初分別之時,還都是風華正茂的壯年將軍,如今重逢與異國他鄉,已經都是白發蒼蒼的耄耋老人。兩人心裏都是感觸良多,不過他們也很慶幸,雖然經歷了漫長的離別,但故人還是有了重逢的一天。

在寒暄過後,張學良也好奇的問題,呂正操當年在分開之後的經歷。呂正操把自己後來加入共產黨,走上抗日救亡之路的種種過往一點一滴的講了個清楚,張學良聽得十分出神。

在聽完呂正操的講述後,張學良欣慰的表示: 「這條路,你走對了!」 兩個人又聊了好一陣子,但是由於是初次見面,再加上周圍人比較混雜,所以呂正操沒有說明邀請張學良回到大陸的來意。

而張學良也知道兩人言猶未盡,所以他便安排道:「等下次,找個清凈的地方再接著聊。」

過了大約一周的時間,兩人便再次見面,這一次,張學良還請了他們兩個的共同朋友閻寶航的女兒閻明光也一同到場,大家同敘故舊之情。

閻寶航與張學良曾經是莫逆之交,在張學良被軟禁之後,他也多次想辦法營救,但始終未能成功。不過,後來閻寶航還是爭取到了一次跟張學良見面的機會,兩人最終在南京近郊的北極閣公館相見,而這也是他們的最後一面。

後來,閻寶航成為中國共產黨的特工英雄,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做出了不容忽視的貢獻。但他的心裏還有一個遺憾,那就是未能救出張學良,一直到1968年去世之前,閻寶航都對這件事情耿耿於懷。

而張學良雖然在軟禁之中,也非常惦念他,在恢復自由之後,他更是托人帶信到北京,表示想要見見故友的後人。而閻寶航的女兒閻明光,也對張學良這位父親的半生知交十分關切,她還特意提到,想請張學良到大陸去治療眼疾。

張學良聽的也是十分心動,呂正操也是適時的說出了自己想要邀請他回大陸的來意。張學良思索了一會兒之後,開口說道 :「讓我回大陸可以,但是請答應我三個條件!」

這下子,在場的人都非常好奇,張學良到底會提出什麽樣的條件呢?

三大條件

看著大家疑惑的目光,張學良慢慢補充道:「我這三個條件,第一是不能對媒體透漏,我不喜歡見到那麽多記者;第二個條件是,不要為我搞特殊化的歡迎儀式,不要鋪張浪費;第三個條件是,大家見了面,寒暄一下是應該的,但是千萬不要恭維我,我最受不了那種吹噓和奉承。」

聽著張學良把三個條件娓娓道來,呂正操明白,張學良是想把這件事的政治影響降到最低,最好能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回大陸去探親。

於是,他心領神會的答應道:「這三件事都不難,不過以你的身份,一旦回到家鄉,肯定會有很多老百姓來看你呢?」

張學良聽完這話之後,放松的笑了起來,他慢慢說道:「見老百姓沒關系,我喜歡見老百姓。」兩人的這一次見面是在1991年的5月30日,幾天之後的6月4日,雙方第三次見面,兩人相談甚歡。

照這麽看來,張學良回大陸探親不說是水到渠成,也是希望很大,那麽,他最終能否順利回答大陸呢?

遺憾的是,張學良後來一直沒有回到大陸。在於呂正操分別之後,一直到2001年去世,他都沒有再次見到大陸的山山水水和家鄉的父老鄉親。那麽,這又是出於什麽原因呢?

有人猜測,張學良的內心是有著顧慮的,因為他的身份敏感而又特殊,一舉一動都吸引著國籍的關註,如果突然回到大陸,難免會在無意之中不可避免的產生一些政治影響。作為一位耄耋老人, 自然不願意看到自己再引起這樣的爭議。

另外可能還有一個影響因素, 就是當時張學良的愛侶趙一荻身體不好 ,出行不便。在張學良被軟禁期間,趙一荻數十年如一日不離不棄,張學良的內心對她自然是充滿感激的,所以在這個當口他也不會願意拋下她,孤身回到大陸。

還有人猜測,張學良當時是受到了台灣當局的一些壓力,所以才最終未能成行,以致抱憾終生。

不過,無論是出於何種原因,最後張學良還是未能回到那片他心心念念的土地。1994年,他變賣了自己的房產和收藏品,然後移居到了美國,度過了余生。

結語

張學良的一生,可謂是充滿了傳奇性。在西安事變之前,他是呼風喚雨的東北少帥。在事變之後,他成了失去自由的「籠中之雀」。

不過,無論在什麽處境之內,他都是一位中華兒女,他的故鄉都在東北的黑土地上。可惜的是,他卻再也沒能落葉歸根。

呂正操將軍在張學良去世後,滿懷悲痛的吊唁稱:「張學良與楊虎城將軍不顧個人利益以及自身性命,力挽狂瀾,促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為抗日戰爭的徹底勝利奠定了基礎,功在民族,彪炳千秋!」的確,這份了不起的功績,足以令後輩深深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