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50年韓戰,毛主席讓所有美高層中計,多年後才知道計多高明

2023-12-22歷史

50年韓戰,毛主席讓所有美高層中計,多年後才知道計多高明

我們敬愛的毛主席被譽為卓越的軍事家,在北韓戰場展現出非凡的智謀,輕松擺布美國總統及六名美軍統帥。

當時,整個美國精英層都未意識到毛主席所設的巧妙陷阱。面對我軍的進攻,他們束手無策,導致敵軍3.6萬人潰敗,扭轉了北韓戰場的攻守格局。

很長時間後,美軍方才遲疑認識到「偉人」的高明。他們深感惋惜,意識到這是他們在登島作戰後所犯下的「最嚴重的錯誤之一」。

毛主席是如何巧妙布局,使美軍措手不及呢?這一計謀的目的是什麽呢?一度自認為在世界上無敵的美軍是如何逐步陷入毛主席設下的陷阱呢?今天,讓我們與阿峰一同回顧1950年的這場戰爭,感受偉大毛主席的崇高風采!

1950年6月25日,隨著一聲炮響,韓戰正式爆發。不久後,美國領導的聯合國軍正式介入,將原本是北韓半島內部糾紛逐漸推演成一場「第三次世界大戰」。

麥克亞瑟領導的聯合國軍以勢不可擋之勢向北推進,並聲稱要跨越鴨綠江。他們還派遣飛機輪番轟炸中國東北邊境,囂張地進行軍事威脅。

烽火四起,漆黑的雲壓迫著城池。作為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東北地區絕對不能有半點差池。

然而,我們所面對的敵人卻是美軍,這支自詡為全球最強大的超級軍事大國的軍隊。而當時的新中國只是剛剛建立不到一年的新政權。從綜合國力到武器裝備,我們都遠遠不及美軍,敵我實力差距巨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出兵是否有勝算呢?

此外,當時中國國內形勢尚未完全穩定,兵力主要集結在南方,海南剛剛解放,西南亂局不斷,而粟裕將軍正在集結65萬大軍準備進行登島作戰,摧毀國民黨的殘余勢力。

在這個時刻,我們要從何處調集如此龐大的兵力赴國外戰場?如果國民黨進行反撲,應該如何應對呢?

這些只是眼前可見的危機,最大的威脅來自未來。如果出兵北韓,我們將與美國進行殊死搏鬥。若美軍越過鴨綠江,蘇聯將不得不出手。

屆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也是當時世界兩大陣營的領導者,一旦爆發沖突,第三次世界大戰可能隨時爆發。

然而,在面對北韓的緊急請求和考慮到中國自身的安危時,毛主席毅然決定,以誌願軍的形式介入韓戰。

當時,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根本沒有預料到我們會參戰,甚至在中國國內進行擴大會議時,大多數人都不贊同出兵。然而,我們偉大的領袖卻毫不理會眾口紛紜,發表了這樣的言論:

「我軍出動到北韓為有利,對中國、對北韓、對東方、對世界都極為有利;而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國內國際反動氣焰增高,則對各方都不利。」「總之,我們認為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

因此,在中國彭德懷總司令的率領下,誌願軍雄赳赳、氣昂昂地跨越了鴨綠江。這註定了北韓戰場上美軍失敗的結局,這不僅僅是誌願軍英勇作戰的結果,還歸功於彭總司令的巧妙指揮和毛主席的明智決策。

雖然身在遙遠的北韓戰場,但國內的毛主席並未停歇,經常與周總理、朱德總司令一同研究北韓戰局,整夜未眠。

1950年10月25日,13萬聯合國軍在麥克亞瑟的指揮下分兵多路北進,卻突然被多支突然出現的我軍部隊以「包餃子」的戰術包圍殲滅。這令引以為傲的美軍現代化部隊支離破碎,讓他們甚至摸不清與之交戰的是何方神聖。

這場迅速而出奇不意的進攻,使美軍暈頭轉向,對北韓軍隊的作戰能力產生了困惑。誌願軍以雷霆之勢將美軍逼至清川江以南,使其計劃在聖誕節前撤回國土的願望破滅。在連續13天的不眠不休中,盡管誌願軍的裝備補給遠遠落後於聯合國軍,但依然在兩水洞、溫井、雲山等戰鬥中取得勝利。第一次戰役共殲敵1.5萬,初步穩定了北韓戰局。

得知第一次戰役誌願軍大獲全勝後,毛主席那顆一直懸著的心也終於松了口氣。

11月,正在清川江附近作戰的38軍335團團長,眼睛緊盯著對面的飛虎山,信心滿滿。在第一次入朝作戰中,他的一個失誤導致38軍錯失戰機,只能眼睜睜看著其他部隊頻傳捷報。

這讓整個335團的士兵充滿了憋屈。此時此刻,所有的憋屈和郁悶都轉化為憤怒的子彈,紛紛射向南韓軍隊駐紮在飛虎山上。

南韓軍隊在整個聯合國軍中算是二流,此刻面對335團的猛烈攻勢,根本無法抵擋,很快便潰不成軍。隨後,美軍取代南韓軍隊接管了飛虎山陣地。

38軍作為誌願軍的王牌部隊,被後來的彭德懷總司令譽為「萬歲軍」。335團作為38軍的一部份,在面對強大敵人時更是鬥誌昂揚,誓要攻占飛虎山。

戰士們正準備繼續擴大勝果,一份電報的到來卻徹底打亂了範天恩的計劃。電報命令全軍北撤!而這份電報來自千裏之外的北京,下令者正是我們的毛主席。

毛主席作為中國傑出的軍事家,絕非無的放矢。他主張在元山和順川開辟第二戰場,在此以北區域殲滅敵軍的有生力量。實施誘敵深入戰術,讓敵軍自己陷入陷阱。然後慢慢尋找戰機,逐個殲滅敵軍。這樣我們就能夠完全掌握敵軍的節奏。

毛主席還深謀遠慮,預料到第一次戰役結束後,驕傲自大的美軍必然會尋找機會挽回失利。我軍突然北撤,必然引來美軍的追擊。而我軍才剛剛開始入朝作戰,實力尚未完全展現,這為美軍又制造了一個迷霧彈。

然而,彭老總與主席並肩共事多年,是多年的戰友。看到主席的電報後,彭老總立即理解了主席的意圖,並迅速下令全軍撤退,采取守勢代替攻勢。這同時讓部隊有機會得到休整,等待敵軍自投羅網。

針對戰場實際情況,彭老總調整了部隊的部署,采用東西兩線同時誘敵深入的方案。先剿滅敵軍側翼部隊,然後再引誘敵軍增援部隊一同陷入包圍。隨後,彭老總將這一策略上報毛主席,主席看到後贊嘆連連,與他的想法不謀而合,當即批準了。

然而,美軍對誌願軍的突然撤退卻如歇後語所言,讓他們摸不著頭腦。他們疑惑,難道是誌願軍看到美軍先進的武器裝備感到害怕了?軍心渙散了?還是誌願軍只是為了虛張聲勢專門過來北韓炫耀一下面子?

麥克亞瑟以及美軍高層對我軍的意圖毫無頭緒。一時間,他們對誌願軍的軍事行動只能憑猜測進行。

美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竟然說出了愚蠢的話:「打中國軍隊,我們根本不需要防禦,只要我們想,就可以隨時發動進攻。」

美10軍軍長艾爾蒙德則認為,盡管誌願軍取得了第一次戰役的勝利,但也認識到與美軍的差距,因此他們是害怕美軍了。

其他美軍高級軍官普遍認為,誌願軍此次入朝作戰的目的只是為了保護鴨綠江附近的工廠,畢竟「他們」很窮。

最終,麥克亞瑟判斷誌願軍的撤退是由於實力不足引起的。

同時,麥克亞瑟要求在美國國內增兵,加大物資運輸,計劃一舉攻到鴨綠江,在那建立美軍軍事基地。這一計劃得到了美國高層的認可,包括聯合國主席布萊德雷上將、陸軍參謀長柯林斯上將、海軍作戰部長謝爾曼上將、空軍參謀長範登堡上將、海軍陸戰隊司令凱茨上將等五大將領。

隨後,為了防止誌願軍援軍的到來,麥克亞瑟提出轟炸鴨綠江大橋和沿線鐵路的要求,這一想法也得到了美國總統杜魯門的授權。至此,麥克亞瑟和美軍高層都陷入了毛主席為他們設下的圈套中。誌願軍在他們眼中也被打上了軟弱、無能的標簽,一場大戲即將開始。

然而,既然是演戲,就要追求真實。彭老總下令在撤退途中制造以假亂真的效果,不能直接撤退,要邊打邊退。阻擊和斷後的部隊必須打得堅決、打得熱鬧,同時表現出慌亂、害怕、恐懼的效果,讓敵軍堅信我們是因為打不過他們而逃跑的。

為了更加逼真,彭老總還下令在後撤途中丟棄部份物資和槍械,並釋放了一部份的美軍士兵。這些俘虜在回到自己部隊時上報的資訊必然給麥克亞瑟帶來更大的錯誤。

隨後,麥克亞瑟下令全軍加速前進。到了11月21日,美軍陸戰一師和美軍第七、第三師向武坪裏、江界方向進攻,南韓首都師第三師沿著東海岸向圖們江邊推進。此時,他們已經完全陷入我軍的包圍之中,長津湖戰役正式打響。

11月25日,潛伏已久的誌願軍戰士們突然殺出,所有的槍支彈藥都如密集雨點般射向聯合國軍的陣地。整個戰場成為一片火海,美軍根本沒有預料到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竟然隱藏了如此大規模的誌願軍。18萬的聯合國軍也迎來了史無前例的大敗。

在這場戰役中,我們共殲敵3.6萬余人,其中美軍占了2.4萬。正是依靠這場戰役,我們扭轉了整個北韓戰場的局勢,奠定了日後抗美援朝的勝利。多年之後,許多美軍高層不止一次地感慨,毛主席的決策實在是高明之極。

彭老總對毛主席的評價是:「這不僅需要非凡的膽略和魄力,最主要的是具有對復雜事物的卓越洞察力和判斷力。歷史行程證明了毛主席的英明正確。」我們正是依靠毛主席的英明決策才能夠一步一步地走向富強之路,毛主席的偉大將永遠鐫刻在我們民族復興的歷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