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八閩之地:洛陽橋與蔡襄

2024-02-02歷史

洛陽橋

中國有四大古橋,它們分別是北京盧溝橋、河北趙縣趙州橋(安濟橋)、廣東潮州廣濟橋(湘子橋)、福建泉州洛陽橋。我曾在洛陽工作4年有余,對「洛陽」二字有著強烈的敏感性。得知泉州有一座「洛陽橋」,我十分困惑,明明是「洛陽」橋,為什麽卻在泉州市?

泉州有一條江,名「洛陽江」,全長39公裏,是泉州市的第二大河。洛陽江發源於泉州洛江區羅溪鎮樸鼎山南麓,河水一路流向東南,在東海鎮後渚港附近流入泉州灣。洛陽橋即架設在洛陽江臨近入海口處。

中原有洛陽,曾為東漢、曹魏、西晉等朝都城。西晉元康元年(291年),由於晉武帝司馬炎在繼任者選擇上失誤,心智欠缺的太子司馬衷登基,其皇後賈南風幹亂朝政,導致西晉皇族諸王競相爭奪中央政權,從而引發內亂,史稱「八王之亂」。趁西晉內亂之機,南匈奴貴族劉淵起兵,建立漢趙政權,並於永興元年(304年)、永嘉三年(309年)兩次進攻洛陽。永嘉5年(311年),劉淵之子劉聰再次派軍攻晉,殲滅晉軍主力,擊破洛陽,俘獲晉懷帝,殺王公士民10萬余人,這一連串的戰爭被稱為「永嘉之亂」。長達16年的「八王之亂」給百姓帶來巨大痛苦、更給西晉帶來災難。5年之後,僅僅51年國祚的西晉走向滅亡。皇族南遷,於江南再建晉朝,史稱「東晉」。中原士族相隨南逃,形成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北人南遷,史稱「衣冠南渡」。這些北方來客在南方各地落地生根,但他們心心念念家鄉山水、風土人情,一直視自己為「客人」,久而久之,這些北方遷徙而來的百姓被稱為「客家人」。很多洛陽一帶的百姓來到泉州,洛陽是他們的家鄉、是他們心目中的聖地、甚至是他們的圖騰,這些落戶泉州的「客家人」為了滿足思鄉之情,將泉州這條不長的河水命名為「洛陽江」,作為對家鄉的懷念。

洛陽江臨近泉州灣時突然變寬,使得兩岸人員往來十分困難,早時,這裏有一個渡口,名「萬安渡」。渡口地處洛陽江入海口,風急潮大,「涉海而濟,往來畏其險」、「每風潮交作,數日不可渡」,「沈舟被溺,死者無算」。宋仁宗慶歷年間,當地在洛陽渡口處建了一座浮橋,以方便兩岸人員往來通行。浮橋是在江中堆上幾個石墩,上面架設木板,不但十分簡陋,而且常常被潮水沖垮。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當地名流積極推進建設石橋事宜,但始終未能獲得朝廷批準和撥款。北宋至和2年(1055年),蔡襄首任泉州太守,後改知福州,嘉祐三年(1058年),蔡襄再任泉州太守。到任後,他看到洛陽江兩岸被江水阻隔,遂決定集資建橋,並帶頭捐出160畝良田,此舉獲得當地百姓歡迎,大家紛紛捐款。在蔡襄的主持推動下,嘉祐4年(公元1059年),石橋建成,延續渡口之稱,名「萬安橋」。因為石橋架設在洛陽江上,人們俗稱其為「洛陽橋」。其後,俗稱變為正式橋名,「萬安橋」卻逐漸被人遺忘。洛陽橋耗時約7年,耗資1400萬緡(緡是宋朝的貨幣單位,俗稱「貫」,1緡為1000文錢,也有說1緡是770文,約等於1兩白銀)。洛陽橋建成之後,蔡襄撰寫【萬安橋記】,稱其為「渡實去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

洛陽橋是現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石橋,有「海內第一橋 」之稱。查閱多篇資料,石橋橋長、橋寬、橋孔數量以及橋墩數量等相關數據各不相同,或者說石橋自建成至今近千年的時間裏因為數度維修重建而發生很大變化。權且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網站對洛陽橋現狀的介紹為準,「洛陽橋橋體為東北——西南走向,現存全長約731公尺,橋寬約 4.5公尺,主體橋段為47孔,有45座石墩,依托橋中部一自然小島(中洲)而建。所有石墩朝向洛陽江上遊的西側均附有船形分水尖,而僅有南段3個石墩設東側分水尖。石橋梁板系巨型條石,橋面左右翼以望柱、扶欄。洛陽橋身、中洲及橋南北各設有一些附屬構築物或建築物。橋身兩側設定宋以來各形制石塔7座,護橋石將軍4尊。中洲上有中亭和西川甘雨碑亭。」 洛陽橋實際是由兩座橋構成,兩橋相匯於中洲島,這也是「主體橋段為47孔,有45座石墩」的原因,有些資料說洛陽橋為46孔梁,有些則認為有46座橋墩,這是因為忽略了中洲島的緣故。7座石塔中包括1座須彌座藏式佛塔、3座密檐式塔、1座寶篋印經塔,1座經幢式塔、以及1座重建的圓錐形鎮風塔。有些塔上刻有佛像、經文等,雕刻十分精美。嚴格地說,整座洛陽橋的寬度並不唯一,大橋兩端較寬,約7公尺,中段偏窄,約寬4.5公尺,整橋呈現一個杠鈴形狀,可能這也是有些資料認為洛陽橋寬7公尺的緣故。

洛陽橋建成後曾經多次進行維修或重建,其中幾次維修還為石橋「拔高」。明宣德年間,洛陽橋長期受江水和潮水沖刷後下沈,很多護欄望柱等構件被沖進海中,時泉州知府馮楨命人重修洛陽橋,橋身增高3尺。民國21年(公元1932年),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入閩後對洛陽橋進行改建,橋墩用混凝土增高2公尺。1993年春,中國國家文物局組織專家勘察古橋,其後當地對洛陽橋全面修復,徹底清除水泥、鋼梁等現代橋梁構件,重新加裝新的護欄望柱,恢復古橋舊貌。

【泉州灣與周邊地帶交通圖】

泉州灣周邊地形

泉州灣

洛陽橋

洛陽橋

洛陽橋

洛陽橋

洛陽橋

洛陽橋建造時首創多項造橋技術,其中比較典型是筏型基礎、浮運架梁和養蠣固基。洛陽橋下全是泥沙,地基松散,無法承重。建橋前首先在橋梁位置拋下大量石塊,加固橋下基礎。洛陽橋受潮水影響很大,漲潮時潮水對石橋形成沖擊,而落潮時的水流對石橋的沖擊力更大,具有更大的破壞力。洛陽橋橋墩全部用長條石交錯壘砌,迎水流方向做成尖頭,也就是「筏型基礎」,以分散水勢,減輕江水和落潮對橋墩的沖擊力,增強石橋的整體穩定性。後來重修石橋時,在橋墩上加裝腰鐵用來牽引石塊,提高牢固程度。造橋的石梁很大很重,在生產力落後的宋朝,將這些巨石運到建橋現場並安裝到位十分困難,為此建橋人發明「浮運架梁」法,就是將橋梁條石放在船只上,漲潮時將條石運到架橋處,利用簡易起重裝置將條石調整到大橋上方,落潮時船只隨潮水下降,條石降到橋墩上。石橋建成後,為了固牢橋基,官府要求在橋下養殖牡蠣,牡蠣生長時會附著在礁石或其他固定物體上,大量的牡蠣附著會增強被附著物的牢固性,利用牡蠣的這一習性,洛陽橋下養殖牡蠣,用以堅固橋墩。為此,當地官府嚴令洛陽橋下禁止捕撈牡蠣。多項新技術的運用使得洛陽橋成為一項奇跡,不但是「海內第一橋」,並且領先於世界。1345年,義大利佛羅倫斯建成維琪奧橋,比洛陽橋晚286年。

洛陽橋

洛陽橋

洛陽橋

洛陽橋

洛陽橋南端兩座佛塔

洛陽橋密檐式塔

洛陽橋寶篋印經塔

洛陽橋經幢式塔

洛陽橋鎮風塔

洛陽橋石將軍

中洲島上有一個「中亭」,既然叫「中亭」,想必應該是一座亭狀建築。洛陽橋建成之前,這裏就是萬安渡所在,為了船家和來往人員暫時歇息和遮風避雨,就在渡口處建造一亭。現在這裏是一座古樸的三開間閩南傳統紅磚房屋建築,沒有查到這棟建築建於何時,也不知作何用處,但從它所處的位置來看,大概該是一座小廟。如今,建築內被辟為「海內第一橋展示館」,展示內容包括洛陽橋的歷史和作用,洛陽橋首創的「筏型基礎」、「浮運架梁」、「養蠣固基」三大建橋技術,洛陽橋的保護和傳承等內容。重修石橋時從江中打撈出水的護欄望柱等部份橋梁構件、清道光年間郡守沈汝瀚為洛陽橋所題「海內第一橋」石匾以及其它一些匾額碑刻等實物也放在館內展示。宋代以後郡改府,郡守改稱「知府」或「太守」,但有時也有「郡守」之稱。蔡襄祠內另有一方沈汝瀚撰寫的「重修萬安橋記」碑,落款即為「泉州府事延平府知府慈江沈汝瀚海如氏記並書」。有野史記載,「原延平知府、調署泉州知府沈汝瀚,則因戰爭(即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道光20年)中遺失城池落職。」查閱有關資料,清朝道光年間泉州歷任知府沒有沈汝瀚其人。從「重修萬安橋記」落款來看,沈汝瀚似應為延平府知府,同時在泉州負責府事。

洛陽橋建成後,後人在中洲島上留下大量碑刻,這些碑刻大多是稱頌洛陽橋、或記述重修洛陽橋的內容。萬歷36年(1608年),泉州發生地震,洛陽橋倒塌,時為泉州太守的姜誌禮主持重修洛陽橋。1年多後修復完工,姜誌禮為此撰寫【重修萬安橋記】並立碑,石碑為兩方,是中洲島上最大的兩方石碑。當地縉紳相約前來慶功,姜誌禮與眾人暢飲,興奮之余寫下【芳流萬古】石匾一方,此石匾現存蔡襄祠內。此外,島上還有一方「晉邑令尹鄧公愛民父母」碑,這是一方為地方官歌功頌德的石碑。這些碑刻中最著名的當屬「三絕碑」。所謂「三絕」,是指碑文、書法、刻工精絕上乘、足以流芳後世。中國多地都有「三絕碑」,如四川成都【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湖南永州柳子廟【蘇軾荔子碑】、河南鄭州【蘇軾書歐陽修醉翁亭記石碑】、陜西高陵【李晟墓碑】等,福建泉州【萬安橋記碑】亦為其一。【萬安橋記碑】由主持建造洛陽橋的泉州太守蔡襄親自撰文並手書,文字精煉、書法蒼勁、刻工精致,文、字、工俱佳,不愧「三絕」,極具書法藝術價值和歷史文物價值。為較好地保護這一文物,「三絕碑」挪移到蔡襄祠內蔡襄坐像前存放。可惜的是「三絕碑」已經殘缺,現存石碑上半部份是真跡,下半部份遺失。1965年,後人補做下半塊石碑,新老石碑石質相同。新石碑仿效蔡襄的書法,兩塊石碑字型相似,但感覺新碑上的字型缺少了一點靈性。

蔡襄是北宋名宦,著名書法家、文學家,福建莆田人。蔡襄曾在朝廷和地方為官,在朝廷時先後擔任諫官、禮部侍郎、吏部侍郎、翰林學士、三司使(主管財政事務),端明殿學士等職,在地方曾知福州、泉州、開封等,並且兩度出任泉州太守。蔡襄去世後累贈少師,謚號「忠惠」。蔡襄擅長書法,其字端莊嚴謹,大度恢宏,神韻氣質俱佳,對宋代書法具有一定的影響。後人將蔡襄列入「宋四家」之一。「宋四家」原為蘇軾、黃庭堅、米芾、蔡京,但因蔡京是一個大貪官,口碑極差,故後來被從「宋四家」中清理出去,而將蔡襄請了進來。蔡襄的書法碑刻、墨跡作品均有流傳,最負盛名的就是洛陽橋邊的【萬安橋記】碑刻。蔡襄還善於制茶,他改造原有制茶工藝,提倡制作「小龍團」茶,並著書【茶錄】。蔡襄在泉州期間主持修建洛陽橋,深得民意。百姓感念蔡襄的功德,在洛陽橋南街建蔡襄祠。

【萬安橋】石刻

姜誌禮撰【重修萬安橋記】

中洲島碑刻

中洲島碑刻

中洲島碑刻

中洲島碑刻

中洲島碑刻

中洲島碑刻

中洲島碑刻

原洛陽橋望柱

原洛陽橋石獅倚柱

沈汝瀚書【海內第一橋】石匾

姜誌禮書【芳流萬古】石匾

石匾、石像

蔡襄撰並書「三絕碑」

蔡襄祠是一座具有閩南建築風格的三進殿堂式建築。祠堂門庭有兩方巨大石碑,其一為清朝軍門提督張雲翼撰寫的【重修蔡忠惠公祠碑記】及感懷蔡忠惠公的七言古長詩,分別鐫刻在石碑兩面。另一方是清朝蔡致遠所作【輿慶堂】記及【張公又南去思歌】,亦刻在另一石碑兩面。蔡誌遠是康熙21年進士,鎮海衛(治所位於今漳州市龍海區隆教鄉鎮海村,「明朝四大衛」之一,順治年間裁撤)人,曾任井陘縣令、吏部文選司主事、員外郎中等職,寫本文時沒有查到其與泉州的關系以及兩部作品的有關資料。現兩座石碑均建碑亭加以保護。祠堂第一進是大門,門楣上有一塊「宋郡守端明殿學士忠惠蔡公祠」長匾,大門兩邊有一副對聯,「駕橋天地老;留筆鬼神驚」。正殿有一尊蔡襄坐像,四周柱上另有兩副對聯,「曉虹跨江一千尺;樂事全歸眾人心」、「四諫經邦昔日芳型垂史冊;萬安濟眾今朝古道肅觀瞻」。院內還有多方不同朝代的碑刻。中國古代的官制是「異地為官」,蔡襄多年在家鄉做「父母官」,足可見其為官清廉公正,深得皇帝信任。蔡襄去世後葬在家鄉。1997年,蔡襄後裔重建「蔡襄陵園」並建一個書法碑廊。書法碑廊共有134塊碑文,鐫刻蔡襄等「宋四家」書法12600字,為福建省現有規模最大碑林。

蔡襄祠大門

蔡襄祠

蔡襄祠

蔡襄祠

蔡襄祠前庭碑刻

蔡襄撰並書【萬安橋記】

蔡襄撰並書【萬安橋記】(復制)

沈汝瀚撰並書【重修萬安橋記】

蔡襄祠內碑刻

蔡襄祠內碑刻

蔡襄祠內碑刻

蔡襄祠內碑刻

洛陽橋上有一塊界碑,它不像其他界碑一樣立在兩地分界線中間,而是平鋪在橋面上,界碑上有「晉惠交界」四個大字,這是一塊新置界碑。福建解放後,省內設立福州、廈門2市及晉江、建陽、南平等8個專區,其中晉江專區下轄晉江、惠安等縣,晉江縣和惠安縣在泉州灣附近以洛陽江為界,界碑就設在洛陽橋中間位置。因此,這塊界碑是一塊現代劃界標誌,不是古橋原有構件。1998年,惠安縣洛陽鎮為紀念蔡襄建設洛陽橋這一歷史貢獻,在橋北立一尊蔡襄石雕像,雕像高12公尺,雄偉威嚴,俯瞰洛陽橋。如今,雕像和洛陽橋一同成為泉州一景。洛陽橋北還有一座昭惠廟,這是民間祭祀海神通遠王的祠廟。修建洛陽橋時,這裏曾作為建橋指揮部。如果時間寬裕,可以參觀一下昭惠廟。

中州島上還有一座「西川甘雨碑亭」,亭內有「西川甘雨」碑,明嘉靖年間,泉州大旱,時泉州知府方克(號西川)親往中洲島祈雨,大雨從天而降,旱災得以解除。當地百姓感念方克功德,為其立碑建亭,並雕石像供奉。現在的「西川甘雨碑亭」為新中國成立後重建,方克雕像則移至蔡襄祠內保存。

當地流傳很多洛陽橋的故事。傳說一天有一位懷孕女子隨其蔡姓丈夫乘船過江,渡船行至江中,突然有兩只妖怪浮出水面興風作浪,一時間風高浪急、非常危險。危急之中只聽到天上傳來一聲大喝,「蔡大人在船上,不得無禮!」 兩只妖怪聽到喊聲大吃一驚,嚇得趕緊鉆入江底,瞬間江面風平浪靜。乘客相互詢問誰是「蔡大人」,船上竟沒有一個官員,只有一個懷孕婦女的丈夫姓蔡。懷孕婦女聽到此話,認定自己將要出生的孩子一定不是一個平凡人物,遂暗暗地對天許願,「如果我生下一個男孩,而且將來又能當官,就一定讓他在洛陽橋上建設一座大橋。」懷孕婦女果真生下一個男孩,夫婦倆給孩子起名叫「蔡襄」。蔡襄長大後,蔡夫人給他講述洛陽江上的落難和許願,教導他努力讀書,將來做個好官,在我許願的地方建一座大橋。傳說很美好,但好像對蔡襄的思想境界有所弱化,權且一說、權且一聽。

2021年7月25日,洛陽橋等22處遺址作為「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泉州多橋,有記載唐朝及五代時期泉州建橋5座,宋元時期建橋175座,歷史上有名可考的橋梁達600余座。迄今全部保存或保存部份遺址的橋梁除了洛陽橋外,還有安平橋(五裏橋)、石筍橋、蘇埭橋、順濟橋、風嶼盤光橋、獺窟嶼橋、東洋橋、玉瀾橋、海岸長橋、鎮安橋、普利大通橋、下輦橋、吟嘯橋、結磚福利橋、陳翁橋等。其中安平橋、順濟橋建成後,形成連線城區和港口的沿海大通道,為泉州成為進出口大港提供了先決條件。洛陽橋則是這些橋梁中的傑出代表。

離開蔡襄祠,穿過橋南街走向公路邊。街道兩邊既有新樓、也有老厝,既感到一絲寂靜、也有些許的溫馨。那是小樓別墅的寂靜、深宅古厝的溫馨。看到一棟小院外墻上有句詩,「江水東流,海波倒灌 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寫得很美,使人心動、使人感悟,更使人舍不得離開這個地方。這是福建籍著名現代詩人余光中的詩作,回到家中,找到他的【洛陽橋】,仔細閱讀品味,就好像坐在他的身邊,聽他輕輕地娓娓道來。

「晉惠交界」界碑

蔡襄雕像

「西川甘雨」碑及亭

「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

附註:【洛陽橋】 作者:余光中

刺桐花開了多少個春天

東塞塔對望究竟多少年

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

多少船駛出了泉州灣

現在輪到我走上橋來

從橋頭的古榕步向北岸

從蔡公祠步向蔡公石像

一腳踏上了北宋年間

當初年輕的父親或許

也帶過我,六歲的稚氣

溫厚的大手牽著小手

從南岸走向石橋的那頭

或許母親更年輕,曾經

和父親一同將我牽牢

一左一右,帶我在中間

三個人走過了洛陽橋

想必蔡公,造橋人自己

當年曾領先走過此橋

多感動啊,泉州人隨後

逍遙地越過洛江滔滔

越過洛江無情的滔滔

弘一的芒鞋,俞大猷的馬靴

惠安女繡花鞋的軟步

都踏過普渡的洛陽橋

潮起潮落,年去年來

匆匆過橋,一代又一代

有的,急急於趕路,有的

在扶欄與望柱間徘徊

最後是我,晚歸的詩翁

一千零六十步,疊疊重重

想疊上母親、父親的腳印

疊上泉州人千年的跫音

但橋上的七亭九塔,橋下

的石墩,墩上累累的牡蠣

怎認得我呢,一個浪子

少小離家,回首已耄耆

刺桐花開了多少個四月

東塞塔依舊矗立不倒

江水東流,海波倒灌

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