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46年中央為啥讓山野、華野合並?粟裕一語中的:吃大虧要長記性

2024-01-30歷史

1946年9月22日,兩淮保衛戰剛剛結束之際,身為山東野戰軍司令員的陳毅、和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共同接到了來自中央軍委的命令。

在這份電報中,毛主席是這樣指示的:

「統一指揮,向淮海行動,開啟戰局,望即按此方針堅決執行。」

這份命令讓人一目了然:山東和華中的這兩支野戰軍部隊,要兵合一處、統一指揮,打破我軍在江蘇、山東這片地區的不利局面。

要知道,當時的山東野戰軍下轄兩個縱隊、兩個師(第1、第2縱隊,第七師、第八師),共計7萬多人。而華中野戰軍下轄四個縱隊(第6、第7、第8、第9縱隊),總兵力約3萬多人。

而且,山東野戰軍活動範圍大概在山東省境內、而華中野戰軍活動範圍則是在江蘇省一帶。雖然從地緣上來說,兩軍互為友鄰。

但是在解放戰爭初期的時候,出於對「戰略防禦」的需要,這兩支野戰軍基本上就是在各自的活動範圍內與國民黨部隊周旋,鮮有交際。

那麽為什麽毛主席突然下令,要將山東、華中兩支野戰軍合並呢?

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還要從著名的「蘇中七戰七捷」說起。

1

1946年7月上旬、一直到8月底,國民黨第一綏靖區司令官湯恩伯率領15個旅、總計12萬兵力進攻淮河地區,企圖把華中野戰軍徹底消滅掉。

好在國民黨部隊還沒有發起行動,湯恩伯就被老蔣召回了南京。原因是湯恩伯被提拔為了陸軍副總司令、兼任南京警備司令。

要知道,湯恩伯是黃埔六期學員、黃埔系的骨幹將領,更是蔣介石的心腹之一。

既然是心腹,而且履歷也十分漂亮,湯恩伯自然就被列入了「提撥名單」。

但是,蔣介石在提撥心腹的同時,忽略了臨陣換將乃是兵家大忌。

湯恩伯回到南京任職之後,第一綏靖區司令官的位置被李默庵代替。

此人是典型的「兩面派」,黃埔軍校時期曾加入過共產黨,因為意誌不堅定,漸漸脫離了組織。後來又響應蔣介石的號召,參加過多次對中央蘇區的「圍剿」作戰。

李默庵接手之後,便制定了詳細的作戰方案。

先用手中的12萬大軍占領如臯、海安這兩個地方,等到長江沿岸的陣地得以徹底鞏固之後,再繼續揮師北上,沿著通榆公路(南通與贛榆之間的公路線)直逼淮陰,配合約一時間進攻淮南、淮北的國民黨部隊,一舉吃掉華中野戰軍。

如此看來,李默庵的胃口確實不小,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就在自己連同第一綏靖區的幕僚們敲定作戰計劃的時候,後院卻失火了。

粟裕先發制人,派出6個團的兵力攻打宣家堡。將駐守在這裏的整編第83師擊敗,消滅了2個團、外加2個營的敵人。

要知道,李默庵手裏的五個整編師中,數整編第83師的裝備最好、戰鬥力最強,眼下竟然被粟裕輕而易舉地打殘了,李默庵當然是難以接受的。

在之後的一個月多月時間裏,粟裕在蘇中戰場的內線上以變應變、聲東擊西,殲滅了國民黨部隊6個旅和5個交通警察大隊,共計5萬3千多人。

這場戰鬥結束之後,作為「蘇中七戰七捷」的總指揮,粟裕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評價:指揮正確,既靈活、又勇敢。

而吃了敗仗的李默庵可就不好過了,他回到南京之後,就遭到了蔣介石劈頭蓋臉的一頓呵責,從此以後結束了指揮一線。

那麽這個時候問題來了,「蘇中七戰七捷」真的只是粟裕一個人的功勞、或者說是華中野戰軍一支部隊的功勞嗎?

其實並非如此。

要知道蘇中戰役,只是當時整個華東戰場上的一場局部戰役,在整個華東戰場上,分布著蔣介石的46萬國民黨部隊。

正是因為山東野戰軍在陳毅的帶領下,火速趕到徐州地區,阻攔企圖南下的國民黨軍,才給華中野戰軍創造了能夠全力對付李默庵兵團的條件。

正是因為在蘇中戰役中,華中野戰軍和山東野戰軍裏應外合,一個在內線消滅敵人有生力量,一個在外線阻攔敵人援軍,才造就了這場勝利。

再加上江蘇與山東毗鄰的地理條件,讓中央軍委以及毛主席,乃至山東、華中兩大野戰軍高層們萌生出了一個念頭:或許兩支部隊合編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這僅僅只是個想法,真正催生這個想法付諸實踐的,還是在兩淮保衛戰結束之後。

2

剛剛經歷過一場大戰,無論是華中野戰軍、還是國民黨部隊,都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休整,雙方也由此進入了短暫的對峙階段。

國民黨方面,對於蘇中戰役的失敗,老蔣自然是怒不可遏地,他痛定思痛之後,決定改派徐州綏靖公署主任薛嶽挑起攻打蘇中的大旗。

相比較而言,薛嶽比李默庵的名聲要響亮得多,能力自然也要高出不少。

在抗日戰爭時期,薛嶽就在湖南首府長沙與日軍對壘過四次。

前三次長沙會戰中,薛嶽帶領部隊積極抗日,共計殲滅日偽軍隊10多萬人。最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三次會戰中,薛嶽的對手可絕不是泛泛之輩,他們分別是崗村寧次、阿南惟幾,都是日軍中一頂一的軍事家。

1946年9月10日,薛嶽派遣整編第74師、第28師、第7軍直撲兩淮地區(淮陰、淮安)。

淮陰是華中軍區的首府,而兩淮地區又地處抗敵前線的大後方。薛嶽采取的正是「直搗黃龍」、「毒箭刺心」的戰術。

一旦兩淮地區失守,那麽敵人就能肆無忌憚地分兵,一點一點將江蘇、山東蠶食掉。

此時,駐紮在淮陰防守的是陳毅率領的山東野戰軍主力。而粟裕的華中野戰軍主力,仍然分布在長江沿岸、與敵人對峙。

那時候,粟裕的註意力一直集中在長江南岸的國民黨部隊身上,並沒有料到徐州的敵人會冒著被前後夾擊的風險、出擊淮陰。

中央軍委的一封電報,令他驚出一身冷汗。

敵六個旅南下,兩淮危急。

粟率蘇中主力立即開兩淮,準備配合陳宋主力徹底殲滅該敵。但陳、宋現應獨立作戰,務於粟、譚到達前殲滅南下之敵一個至兩個旅,頓挫敵之前進,爭取時間,以待蘇中主力到達,協力殲敵全部。

雖然在接到命令之後,粟裕火速指揮華中野戰軍主力向北急行軍。

但是兩地之間距離500多裏,而且又多是山路、水網遍布,再加上連日的大雨,華野主力部隊前進十分緩慢。

9月18日,國民黨部隊發起了總攻,在敵整編第74師師長張靈甫的親自督戰下,一個營的兵力趁著夜色攻入了淮陰縣南門,與城外的敵軍裏應外合。

雖然陳毅依舊沈著指揮著戰鬥,但他已經意識到,如果繼續堅守下去,恐怕整個山野主力都要全軍覆滅。

在權衡利弊之後,9月19日,陳毅只好下令放棄淮陰,全軍緊急撤離。

三天之後,淮安也相繼失守。

3

兩淮保衛戰為什麽失敗呢?

究其原因還是華野和山野兩支部隊沒有配合好,當張靈甫的整編第74師開始出動的時候,華中野戰軍還沒有接收到這個重要的情報。

而且,兩支部隊分散指揮,兵力無法集中,也就無法實作大規模的兵團作戰。

所以,當淮陰失守之後,粟裕就痛心疾首地向陳毅提出了意見:要集中華野、山野一起作戰,改變當前的局勢。

畢竟,他們就因為兩支部隊協同不利,吃了一個非常大的虧。

以至於當時的山野參謀長、也就是後來的開國上將宋時輪,頂不住巨大的質疑壓力,選擇了引咎辭職。

而身為山野司令員兼政委,同時又是新四軍軍長的陳毅,也在不久之後的軍區大會上遭到了嚴厲的批評。

甚至中共中央華東局書記饒漱石直接向中央提出了「以粟代陳」,讓粟裕代替陳毅的建議。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當粟裕提出要將華野、山野集中作戰的建議之後,立即得到了陳毅的支持,並且將這個想法以電報的形式送出給了中央軍委。

對於華野、山野聯合提報的這個請求,毛主席看後也是深表贊同的。

兩淮失守之後,我軍在華中的局面變得十分被動,薛嶽在北面虎視眈眈、而李默庵在長江南岸也伺機而動,一旦他們南北夾擊,華野、山野恐怕很難應付。

唯一能夠扭轉局勢的辦法,就是將兩支部隊合二為一,集中兵力打一場大規模兵團戰役。

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毛主席給陳毅、粟裕等人回復了電報。

山野、華野兩軍集中行動,兩個指揮部亦應合一。提議陳毅為司令員兼政委,粟裕為副司令員,譚震林為副政委。

接到命令之後,華野、山野兩個指揮部合並為華東野戰軍指揮部。

但在這裏要註意的是,雖然組建起了統一的軍事指揮部,但華野和山野仍是兩支獨立建制的部隊,只不過在同一個指揮部的領導下,配合得更加緊密罷了。

直到取得了宿北戰役和魯南戰役的勝利之後,1947年1月23日,華野、山野才正式取消各自建制、合並為華東野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