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不費一兵,蔣介石北伐軍如何占領京津?屈辱方式真得很「蔣介石」

2024-01-30歷史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註】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1928年5月,自日軍出兵濟南幹涉國民黨北伐軍北進後,蔣介石雖然表示把向北進軍的指揮權柄交給馮玉祥,但他決不是放棄對全軍的指揮權,而只是為了改變一種指揮軍隊的方式而已。

1、北伐京津的安排

馮玉祥在表面上獲得了指揮北進的全權,而實際上仍由坐鎮徐州的蔣介石繼續遙控指揮。

因渡河北進的部隊進展順利,蔣介石又振作起來。他決定把向北進攻的重點放在京漢線以東地區,以馮玉祥的第二集團軍主力,配合第四集團軍北進的部隊。

為了讓第二集團軍迅速推進,蔣介石給馮玉祥的好處,除委任他為北進部隊的總指揮外,特把山東地盤許給馮玉祥管轄,並於5月16日,任馮部的孫良誠為山東省政府主席。

為了拉李宗仁第四集團軍北上增援,蔣介石滿足了桂系取得第四集團軍和武漢政治分會的支配權。

5月18日,武漢政治分會成立,李宗仁任主席。 19日,白崇禧即離漢赴豫。

同日,蔣介石從徐州抵鄭州,與馮玉祥、白崇禧會商軍事問題。蔣介石除鼓勵馮玉祥、白崇禧努力北進,占領京津外,又向白崇禧許諾,第四集團軍的餉糧與其他各軍同等待遇。

經過會商,決定了各集團軍的進攻路線:

第一 集團軍由津浦線北進;第二集團軍由津浦線以西、京漢線以東地區向北推進;第四集團軍沿京漢線北進;第三集團軍,北面由京綏線向東,南面由正太線向東,轉京漢線北進。

鄭州會商後,蔣介石返回徐州,馮玉祥返回道口繼續指揮作戰,白崇禧則立刻返回武漢,與李宗仁相商後,北上督師,很快率軍到達新鄉,隨即進入河北。

馮、桂都想爭先進入京、津,搶立頭功。

2、日本幹涉與張作霖撤回關外

當南京北伐軍逼近京津地區時,一直密切關註事態發展的帝國主義列強,圍繞南京國民黨軍即將進占京、津以及對中國北京、南京兩個政府的態度,發生了錯綜復雜的變化。

北京是北洋軍閥所控制的歷屆政府所在地,是中國政治、 文化的中心,而天津則是中國北方的第一大口岸。

京津地區不僅有各國的駐華使館、領館、租界,而且有各國的駐軍。

南京政府軍隊進占京、津,既牽涉到各帝國主義之間的關系,也涉及到各帝國主義國家對北京、南京兩個政權的態度問題。

在蔣介石、汪精衛背叛革命統一戰線,實行剿共,寧漢合流以後, 帝國主義各國便由聯合幹涉中國革命,轉為激烈的互相爭奪, 各自企圖擴大在中國的勢力範圍。

英美列強看到南京政府取代北京政府已是大勢所趨,決定拋棄北京政府而支持南京政府。

他們在南京政府北進期間,采取袒護南京軍隊,牽制日軍行動的策略。特別是美國,明確表示希望中國南北雙方不要在京、 津地區發生激烈戰鬥,並表示反對日本派兵來華,趁火打劫。

日本帝國主義則繼續控制著北京政府,但日益感到張作霖勢孤力單,難以繼續維持下去。

為了獨占東北與華北,日本帝國主義千方百計地阻撓南京政府統一中國,並不措出兵以武力 相對抗。

在出兵濟南幹涉國民黨軍隊北進企圖失敗後,繼續玩弄各種花招,進行種種幹涉準備。

第一,在外交方面,對張作霖和南京政府進行訛詐。

日本政府向張作霖施加壓力;逼迫張作霖退保東北,承諾把東北從中國本土肢解出去,置於日本勢力之下。同時,威脅南京政府停止用兵。5月中旬,田中內閣召開會議,決定「有關維持滿洲 (東三省)治安措施案」。

5月17日,日本駐華公使芳澤夜訪張作霖面交日本政府的「覺書」,(即外交備忘錄),聲稱:

「維持滿洲的治安,乃為帝國所最重視者,因此將形成擾亂該地方治安之原因的事態發生,帝國政府將極力予以阻止,所以戰亂如果進展到京津一帶,其禍亂將波及滿洲時,為維持滿 的治安,帝國政府將不得不采取適當而有效的措施。」

這裏,所謂適當而有效的措施,意味著張作霖如果在北京附近開始戰鬥之前撤退到東北的話,日軍將允許其這樣做。

如果與國民黨軍交戰敗北而欲逃回東北,則張部和國民黨軍都將被解除武裝,並阻止其進入長城以北。

換句話說,絕不許國民黨軍插足東北;對於張部,允許其有秩序地回到東北,如果變成敗軍的話,將阻止於長城以南。

芳澤在交「覺書」時,口頭上勸告張作霖乘秩序未亂時及早退回關外,並威脅說:「將來奉軍敗兵如經山海關,日本須將其繳械。」

時張作霖本「希望借助日本的武力援助,繼續留在關內」,因此對日本的逼迫行徑「非常不滿」。

張作霖盡管不願意離開北京,但鑒於形勢逆轉, 敗北只是時間問題,加之張學良和楊宇霆亦同意撤至關外,於是,確定撤回奉天。

5月25日,張作霖答復日本,謂斷難承認日本「覺書」所稱「適當有效之措施」,並稱「東三省及京、 津為中國領土,主權所在,不容漠視」,反對日本幹涉中國內政,同時準備將奉軍撤回東北。

6月2日,張作霖發表「出關通電」,即準備離開北京回奉天。在張作霖離京前夕,日使芳澤仍行纏結,逼他履行「日張密約的手續(指郭松齡反奉時所訂的密約)。

當日,芳澤用電話問張:「那個檔簽字了沒有?」對這個趁火打劫的行為,張很氣憤。

6月3日淩晨,張作霖偕同國務總理潘復和莫德惠、劉哲等主要閣員以及日本軍事顧問町野武馬、儀峨等人,在衛兵的嚴密戒備下,乘專車離京出關。

車至天津,潘復與日顧問町野武馬等下了車,專列途經山海關時,黑龍江省督辦吳俊升自奉 天趕來登車同行。

6月4日晨5時30分,專車開到沈陽西北6裏遠的小站皇姑屯附近、京奉線與滿鐵線交叉的三洞橋時,突然一聲巨響,日本關東軍事先理下的炸彈爆炸,張作霖乘坐的車廂被炸毀,張身受重傷,不久身亡,吳俊升當場斃命。

5月18日,南京政府也收到日本駐滬總領事遞交的「覺書」。 日本政府堅持幹涉中國內政的頑固立場,使南京政府憂心忡忡。

3、日本幹涉北伐軍北伐

第二,在軍事方面,調兵遣將,準備直接出兵幹涉。

5月18日,日軍1000人從濟南調往北京,24日,大批日軍到達天津。日本關東軍司令部移入奉天,部隊在錦州榆關一帶加緊布防。

日軍的部署形成兩個重點區:

一是京津地區,二是沈陽地區,將采取第二步計劃,尋釁制造混亂,趁機武裝占領東北。

由於京津地區是列強各國的勢力範圍,政治情況復雜,日本擔心單獨出面幹涉會引起國際糾紛,因此想拉攏京津地區其它國家駐軍,共同阻擋國民黨軍北進。

日本天津駐軍司令新井,在天津各國駐軍司令的聯席會議上提出,劃天津周圍20裏為聯軍 警備區,不許中國軍隊「侵入」。

天津周圍日本駐軍居多,此議明顯對日有利。英美等國反對此議,主張僅以防守租界為限。5月23日,北京公使團在集議戰事延及京、津之自衛方法時,日本公使芳澤提出【非常警備案】,各國以其超過自衛以上之行動表示反對,日本武裝幹涉的陰謀再次受挫。

鑒於歐美國家及日本政府對國民黨軍占領京津的態度,南京政府更加小心謹慎地處理北進的軍事問題。

南京政府決定, 一方面要堅持北進,一方面應避免與列強沖突。

4、如何解決京津問題?

5月28日,南京政府北伐軍開始發動總攻,至6月2日先後占領保定、高陽、河間、滄州之線,奉軍退據琉璃河、固安、永清、勝芳、 馬廠一帶。

北伐軍分路追擊,第一集團軍由津浦路兩旁地區前進。 當國民黨軍全線總攻時,蔣介石為掌握軍事進展情況及避免引起與列強沖突,於5月29日抵柳衛(位於道清路)與馮玉祥會商妥善辦法,遂令前方各軍於破敵之後,即進至靜海——勝芳——永清——固安——長辛店之線,停止待在國民黨軍三路大軍同時並進,迫近京津的情況下,北京政府大起恐慌。

寓居天津的原北洋軍閥頭目徐世昌、段祺瑞、黎元洪、曹錕,以及住在北京的王士珍、熊希齡等,發起和平運動,呼籲和平,反對在京津地區交戰。

張作霖眼看軍事形勢迅速惡化,遂於5月30日在北京懷仁堂大元帥府,召集張作相、 孫傳芳、張學良、楊宇霆等舉行緊急會議,決定即日下總退卻令。

第一步放棄保定退守琉璃河,並請王士珍組織維持會,維持北京治安。由王士珍等電請南京政府和平接受京津。

6月1日,張作霖在中南海懷仁堂接見各國公使,隨後又接見北京紳商及各公法團代表,宣布本人即將離開北京,政務交國務院代行,北京秩序請王士珍負責維持。

外交團和商會要求鮑毓麟旅維持北京治安,外交團保證該旅將來可以安全退回關外,張作霖表示同意。

6月2日,張作霖發表了「出關通電」,以不忍「同室操戈,喋血京畿」為由,將北京政府交國 務院攝理,自己準備結束北京。

南京政府及時研究並調整了解決京津問題的方針。 5月27日,譚延闿、張靜江、陳果夫等赴徐州,與蔣介石商討對日方針及克復京津後之處置等問題。

他們認為解決京津問題要考慮三點:

一要避免引起日本幹涉;二要得到英美等國的支持:三要便於奉方接受。

5、奉系的撤軍安排

為此,京津問題不僅要采用和平方式解決, 而且還要選擇恰當的人員來執行這項任務。考慮到在國民黨4個集團軍中,閻錫山的晉系與日本及奉方關系比較密切,從未間斷,是和平接受京津比較理想的人物,遂決定以閻錫山為接收京、津的負責人。

5月30日,蔣介石到石家莊與第三集團軍總司令閻錫山晤商。蔣介石要閻錫山出面和平接受京、津,並允許閻推薦京、津兩地及直隸省主要官員的人選。

閻錫山原來已派南桂馨為代表,在京、津之間與各方聯絡。正式接受南京政府委任後,又加派孔繁蔚為代表。為了向奉方表示友善,閻錫山於5月31日令商震釋放了在晉北俘獲的奉系將領於珍,使其負責接洽接收北京之責任。

於珍入北京晤張作霖,張表示接受南、孔二人為南京方面的聯絡代表,南北政府正式開始接洽和平移交京津問題。

經過數次商討,議定南京政府方面給奉軍撤退以方便條件,在奉軍完成撤退以前,南京政府軍隊不入京城。

為維持北京城內秩序,在南京軍隊未入城以前,北京成立以王士珍為首的臨時治安維持會,待北伐軍正式接收後,即行解散。

與此同時,各國駐北京公使團提出,各國在北京的駐軍組成聯軍,保衛使館區,請南京方面承認。南、北雙方就這些問題達成協定。6月3日,張作霖出京返奉。4日,孫傳芳、張學良、楊宇霆相繼出京。

奉軍第三、四方面軍退往灤縣以北;孫傳芳殘部退往天津以北,靠近灤縣,依附奉軍;張宗昌、褚玉璞的直魯聯軍殘部留在天津附近,舉棋未定。

6、平津和平接收

6月4日,北京臨時治安維持會正式成立。同日,南京政府正式任命閻錫山為京津衛戍總司令。該會與閻錫山代表孔繁蔚商定,派代表赴保定歡迎閻錫山入京主持事務。

6日,閻錫山第三集團軍、馮玉祥第二集團軍均進至北京郊區,駐南苑附近。

第一集團軍的朱培德、方振武部及第二集團軍之劉鎮華部到達天津附近。第三集團軍到達南苑後,閻錫山代表孔繁蔚到軍中接治,安排入城事宜。

同日,國民黨北京市黨部在湖南會館開會,發表宣言,全市各處懸掛國民黨「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閻錫山在保定就任京津衛戍總司令。

當天,第三集團軍在總指揮商震、第七軍軍長張蔭梧的指揮下,進入北京城。

在北京維持秩序之奉軍鮑毓麟旅旋即退去;兩軍和平交接。

9日, 北京臨時治安維持會撤銷,正式將北京的城防交給閻錫山第三集團軍。11日,閻錫山與第四集團軍前敵總指揮白崇禧相率進入北京城。

閻錫山在鐵獅子胡同建立了衛戍司令部。隨後,閻錫山忙於走訪北京政府遺老王士珍、熊希齡等人及外交使團, 舉行記者招待會,通電各方,宣布在京津履行職務。

6月12 日,傅作義就任天津警備司令,天津和平接收也宣告完成。同日,南京政府發表宣言,稱:

「中國之統一,因全國人民奮鬥與犧牲,正告完成…此實結束軍政,開始訓政之時也。」

7、北伐軍內部的嫌隙

當南京政府和平接收京津之時,國民黨內部的派系矛盾日益顯露出來。

馮玉祥的第二集團軍是打敗奉軍的主力,為占領京、津與直隸,馮部付出的犧牲最大。

但是,眼看京津可定之時,蔣介石只允許閻部進入京、津,主持善後,而已抵北京近郊的馮玉祥部隊則不能入城,馮玉祥對此十分不滿。

因此,當蔣介石請馮玉祥早日北上與閻錫山會商解決京津善後問題時, 馮玉祥對蔣介石聽任奉軍和平出關及京津責任交閻錫山的決定,向蔣介石提出相反意見,並托病遠遠地躲在新鄉,不肯前往北京。

馮的部下更是對晉系獨霸京津不滿。奉軍鮑旅離京出關時,在通州遭馮治安軍攔阻,回至北京城外,又被韓復榘部包圍繳械,引起北京公使團嚴重交涉,鬧出一場外交風波。

為避免事態擴大,馮玉祥不得不令迫近京津之所部退至固安、靜海駐紮,同時,電令正在北進的鹿鐘麟部停止進軍。

蔣介石見馮部不受約束,馮玉祥又與他意見不合,慨痛之余,於6月9日以北伐完成,呈請辭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及軍事委員會主席的職務。

12日,又呈請辭去中央政治會議主席職務。蔣介石這種以退為進的故伎,很快引起反響。

南京政府及中央黨部份別發出挽留的通電,閻錫山、白崇禧從北京發出挽留的通電,李宗仁在武漢也請蔣介石留職。

在這種情況下,馮玉祥亦從新鄉致電蔣介石,稱「此時言去,不啻置黨國於危難」。

於是,在一片挽留聲中,蔣介石於6月16日致電南京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聲言已打消辭意,仍將對軍事負責到底,並表示要北上致祭。

6月20日,南京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議決,改直隸省為河北省,改北京市為北平市,北平、天津為特別市。

25日,中央政委會決定成立北平臨時政治分會,以李石曾、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白崇禧等為委員,李石曾為主席。

在李到任之 前,由閻錫山暫代。這實際上限制了閻錫山對北平的控制權。 閻錫山不得已於27日提出辭去京津衛戍總司令職。

6月26日,蔣介石偕吳稚暉、陳布雷等人離寧,28日抵漢,邀請李宗仁同赴北平,參加「北伐」完成祭奠。

李宗仁同蔣介石等一行沿平漢路北上。抵鄭州時,蔣又邀馮玉祥前往。 馮推托有事不肯同行。7月3日,蔣介石、李宗仁抵北平。

6日馮玉祥趕到北平。當日,在西山碧雲寺孫中山靈柩前舉行各總司令、各路總指揮祭靈大典,祭告「北伐戰功」,「統一大業完成」。

8、張學良的「東北易幟」

7月6日,蔣介石在北京西山碧雲寺的中山靈前宣告「北伐成功」之後,屢派代表劉光等人到沈陽與張學良秘密接觸,只希望張學良改掛國民黨的旗幟,以達到國民黨在形式上的統一,其它一概不加過問。

張學良也頻繁派出代表王樹翰、邢士廉、米春霖、徐祖始等人,前往北京和南京洽商。

7月10日,蔣介石在碧雲寺接見王樹翰等人,提出東三省須先行易幟,實行三民主義。

7月中旬,蔣介石又與東北代表在北京六國飯店會談,商妥東北易幟於1928年7月22日實行,其條件是確保張學良在東北的統治權,任張為東北政務委員會主席,熱河歸東北統治。

7月19日,熱河奉軍將領湯玉麟先行宣布易幟,服從三民主義。

在東北就要實行易幟的訊息傳出後,日本軍國主義者唯恐 「滿蒙權益」難保而大起恐慌。

7月19日,新任駐沈陽總領事林久治郎會晤張學良,務請張學良暫取觀望,不要過早易幟。

7月21日,是張學良原定換旗的頭一天。這天,林久治郎向張學良作了威脅性的 「忠告」,反對東北「服從南京」。

在日本人的壓力下,張學良與南京方面磋商,決定東北「易幟」緩行,並於7月25日宣布「保境息民」 張學良在東北易幟問題上一再徘徊,一方面擔心日本出兵幹涉。

另一方面是由於東北統治集團內部尚有矛盾,當時東北本的依賴關系,阻撓「東北易幟」;同時,張學良也擔心操之過急「會演成第二濟南慘案」。因此決定「易幟」穩步進行。

經過近半年的曲折鬥爭,東北當局終於擺脫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幹涉,實作了改旗易幟。

12月29日,在奉天省府禮堂舉行易幟典禮,張學良等宣誓,歸附南京政府。歐美各國領事應邀參加,唯日本領事不到。是日起,東三省及熱河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和居民,下降了北洋政府時期的紅黃藍白黑五色旗,一律改懸南京政府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30日,南京政府正式任命張學良為東北邊防司令長官,張作相、萬福麟為副司令長官;任命翟文選、 張作相、常蔭槐、湯玉麟為奉天,吉林、黑龍江、熱河省政府主席。

東北易幟宣告了北洋軍閥統治的終結,從此中國南北實作了形式上的「統一」,南京國民政府在形式上獲得了對全國的統治權,從而在全國範圍內進入了國民黨新軍閥統治的歷史時期。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註】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