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粟裕離開陳毅就不會打仗?2人的3次大分歧,如何影響戰局發展?

2024-07-22歷史

將軍辟轅門,耿介當風立。諸將欲言事,逡巡不敢入。劍氣射雲天,鼓聲振原隰。黃塵塞路起,走馬追兵急。

彎弓從此去,飛箭如雨集。截圍一百裏,斬首五千級。代馬流血死,胡人抱鞍泣。古來養甲兵,有事常討喜。乘我廟堂運,坐使幹戈戢。獻凱歸京師,軍容何翕習。——[唐]劉希夷【將軍行】

前言

放眼現在繁榮進步的中國,從飛速發展的經濟到各項利國利民的重大工程,深深感受祖國的日益強盛。

縱然滿眼繁華,心中唯不忘為祖國大地戎馬倥傯,圖國忘死之先烈。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的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之中,有無數捐軀獻國的烈士、救人民於水火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以及功勛卓著的的軍事將帥。

新中國成立之後,眾位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依舊心系國家和民族的安危和軍事建設,在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指導下探索戰爭指導規律和軍隊建設規律,以全保衛國家安全之初衷。

在眾位開國將帥之中,同在解放戰爭中創造卓越戰績的粟裕和陳毅可謂是橫掃敵軍的"最佳搭檔",其二人還被稱為"陳不離粟、粟不離陳"。

談起開國將帥粟裕與陳毅,無不被他們之間的戰時"故事"深深吸引。二人從戰時相識,到協力共戰,再到影響深遠的"三次大分歧",無不緊密聯系著戰局的演變。

初識於國家民族危亡之際

新中國成立之後,粟裕將軍回憶起與陳毅的初識時,曾這樣說道:"回想起來,我認識和欽佩陳毅同誌,也正是從信豐、大庾開始的"。

粟裕所提及的"信豐、大庾",實際上指的是1927年10月南昌起義之後余部軍士轉戰的途中所經之地。

那時,正值由朱德領導的南昌起義後僅剩的800多名軍官戰士在潮汕一帶遇挫,無奈之下,只能采取自願去留的解決辦法。

此時,陳毅在這支軍隊中擔任第25師第73團指導員,而時任警衛班長的粟裕即使在戰爭中導致頭部中彈負傷,也毅然選擇跟隨著部隊,堅守報國之心。

面對不少將士無奈之下選擇離開部隊,甚至開始出現叛逃之人,整個部隊鬥誌薄弱,士氣低沈的困境,朱德和陳毅在江西信豐城西邊的山坳裏組織召開全體軍人大會。

正是在這次臨時召開的大會上,陳毅發表了提升士氣,鼓舞人心的講話,也開啟粟裕與陳毅的首次正面相遇。

協力抗戰:"陳不離粟,粟不離陳"

1927年10月的信豐講話之後,朱德開始對軍隊進行大余整編。正是這次軍隊整編,再次拉近了粟裕與陳毅之間的距離。

粟裕被提升為五連指導員,與時任連長的林彪同列,與陳毅則是同為一支小部隊的政工人員,更是各營一級的上下級。如此關系之下,陳毅也逐漸認識了粟裕,彼此間的往來也逐漸增多。

其後,粟裕和陳毅參加湘南起義,跟隨朱德走上井岡山,與毛澤東的秋收起義余部會師。

1929年,由於戰局的變化以及毛主席的戰略布局,陳毅離開紅四方面軍前往其他戰區。粟裕則一直留在紅四方面軍參戰。

一直到1937年以前,粟裕與陳毅皆投身戰場,致力於各自的戰區。直至,全面抗日戰爭爆發,二人終於聚首,合力橫掃戰場。

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民族危亡之際,國共兩黨終於和談成功。全軍戰士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偉大旗幟,與國民黨再次合作共禦外敵。

為更好地促進國共合作,當時處在南方八省的紅軍遊擊隊被改編成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亦簡稱為"新四軍" 。

而陳毅與粟裕也度過艱難時光,共同任職於新四軍中,陳毅擔任新四軍1支隊司令,粟裕是2支隊副司令。

僅一年之後,出於戰略布局的考慮,項英向毛澤東申請將粟裕和陳毅所在的兩個支隊合編為江南指揮部。這支合編部隊在渡過長江悲傷之後,又改稱為蘇北指揮部。這也意味著,粟裕與陳毅的戰場搭檔之路正式開始。

同一部隊中,陳毅擅長政治,擔任指揮,主要負責統戰工作。粟裕則擔任副指揮兼參謀長,主要管理作戰、訓練等工作。優勢互補的粟裕陳毅,可謂是強強聯手,在戰場上叱咤風雲,創下了不少傳奇戰績。

兩人聯手的黃橋決戰,以少勝多攻克敵軍1萬多人,極大地改善了解放軍在南方戰場的處境。不久之後,戰局變動,粟裕與陳毅再次奔赴不同戰區。

抗日戰爭勝利之後,蔣介石調集500萬軍隊,向人民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而在這個階段的解放戰爭中,粟裕與陳毅再次強強聯手,直接扭轉戰局,屢勝不敗,克敵之數甚眾。同時"陳不離粟,粟不離陳"的說法就越叫越響、越傳越廣。

粟裕是軍事強手,更是打仗的行家裏手,具有傑出的指揮作戰能力,特別是殲滅戰、大規模的運動戰、攻堅戰,皆十分擅長。而陳毅具有的威望高、言語有權威、說話有人聽的優勢是粟裕所不具備的。

因此,兩人聯手自然是無往不利。而與兩人的聯手相比,更值得探究的還是粟裕與陳毅在重大軍事戰略上的三次大分歧。這究竟是怎樣的"分歧"呢?

七戰七捷:粟裕與陳毅在重大軍事戰略上的第一次大分歧

1945年,抗日戰爭取得勝利之後,解放軍與國民黨軍之間的戰爭再次打響。陳毅於同年10月重返華東戰地前線,並且擔任新四軍軍長,兼任山東軍區司令員、山東野戰軍司令員,實際負責指揮山東野戰軍。

而此時,粟裕在南方擔任華中野戰軍司令員。從整體戰局來看,粟裕與陳毅帶領部隊,形成了一北一南的作戰布局,共同抵禦進攻的國民黨軍隊。

令人意外的是,這個抗戰階段中,昔日搭檔再聚首,並非是一帆風水,毫無波瀾,而是發生了三次事關重大戰事策略的分歧,粟裕更是三次膽言進陳。

粟裕與陳毅的第一次,發生在1946年6月,蔣介石調集大量國民黨軍隊準備大舉進攻中共解放根據地前夕。

兩人因為采取怎樣的作戰策略而產生巨大分歧,究竟是先內線作戰,還是應該立即選擇外線作戰,粟裕與陳毅互相爭執不下。

彼時,國民黨軍隊來勢洶洶,而解放軍則處於兵微將寡狀態。面對此景,毛澤東心裏是不願打內戰的。

於是,各方衡量考慮之下,毛澤東提出一個"蔣軍向北,解放軍向南"的作戰計劃,並且要求劉鄧率領的的晉冀魯豫野戰軍和陳毅的山東野戰軍直奔外線,抵禦國民黨軍隊的進攻。

陳毅分析了戰局之後,認同了毛澤東的外線作戰計劃,並十分堅信外線作戰是勝利所在。毛澤東和陳毅 不過,粟裕始終認為蘇中的淮南戰局十分重要,應該堅守此地,抵禦國民黨軍隊的進攻。

粟裕將自己的分析上報給毛澤東後,得到毛澤東的認可,卻也引起與陳毅之間的激烈爭論。

最終還是毛澤東從中調和,讓劉鄧及陳毅之軍去外線,粟裕的華中野戰軍負責淮南地區的內線作戰。

結果,粟裕用自己的卓越戰績,向黨中央以及陳毅證明了自己的戰略是正確的。粟裕在蘇中以3萬多人的軍隊,抵禦蔣介石的12萬余軍,並且取得巨大的勝利,不斷告捷,甚至一鼓作氣,直接創下七戰七捷的戰地傳奇。

而陳毅的山東野戰軍卻在淮北戰區不慎失利,軍隊的主力第8師亦受重創,傷亡之數達到2400余人。

兩淮失陷:粟裕與陳毅在重大軍事戰略上的第二次大分歧

第二次分歧則是在兩淮保衛戰之中。也正是這次的重大分歧,讓陳毅開始正視粟裕在軍事上的卓越才能。

此前面對國民黨軍隊的猛烈進攻,共產黨取得了暫時性的勝利。"初心不改"的蔣介石再次派遣軍隊發動進攻,一度想要攻占解放區蘇北地區一帶的淮陰、淮安等重要城鎮。

情勢緊急,毛澤東命令陳毅的山東野戰軍堅守蘇北陣地,抵禦國民黨軍隊,並提出作戰方針,希望陳毅能夠運用粟裕七戰七捷中集中主力軍攻打敵軍的方法。

不僅如此,考慮到此次蘇北兩淮的反擊戰直接關乎整個戰局發展,身處蘇南地區,正與國民黨軍隊作戰的粟裕不忘致電陳毅,提出自己的建議,並說直接指出此一戰"否則華中局勢變化,責任難負"的重要性與關鍵性。

可惜的是,陳毅並沒有聽從毛澤東的指示以及粟裕的建議,仍然按照自己的作戰計劃抵禦國民黨的進攻,卻沒想到因為自己的判斷錯誤與部署失當,陳毅的山東野戰軍再受重創。

眼看著兩淮之地就要落入敵軍之後,更有無數戰友被困,身在蘇中地區的粟裕趕緊率領華中野戰軍的主力日夜兼程,前往兩淮前線增援,卻因路程太過遙遠未能及時趕上,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兩淮地區失守。

更糟糕的是,兩淮保衛戰的失敗直接導致解放軍在華中地區的戰局上陷入了十分被動的局面,可謂是雪上加霜。

此次分歧以慘烈的代價得出定論。陳毅傷心自責之余直接向黨中央連著做了三次誠懇的自我批評,坦誠由於自己的失誤才鑄成惡果。不僅如此,陳毅還主動向毛澤東等黨中央成員推薦粟裕,這亦是陳毅第一次薦舉粟裕。

陳毅直接說:"今後集結張 (即張鼎丞) 、鄧 (即鄧子恢) 、粟 (即粟裕) 在一起,軍事上多由粟下決心,定可改變局面。"

至此,經過前兩次的重大分歧,陳毅終於全然認同粟裕的軍事才能,並誠摯地向中央提出,要重用粟裕。

宿北戰役大捷:粟裕與陳毅在重大軍事戰略上的第三次大分歧

兩淮保衛戰中的第二次重大戰略分歧之後,粟裕與陳毅之間變得更加融洽,甚至還會有達成一致的戰略計劃。

然而,這種短暫的和諧隨著第三次大分歧的到來而被掐斷。彼時,陳毅率領的山東野戰軍和粟裕率領的華中野戰軍打破此前分處兩地的情況,都集結在淮海地區。

見此,粟裕與其他將領一起致電毛澤東和陳毅,根據當時全國範圍內的的戰況,提出了山東和華中兩個野戰軍集中進行軍事行動的主張。

接到訊息之後,陳毅表示十分贊同,並且向黨中央提出更進一步的計劃,直接將兩個野戰軍隊的指揮部合二為一。

陳毅的主張上達之後,立刻被毛澤東批準,並且還明示合並之後,陳毅擔任司令員兼政委,而粟裕則擔任副司令員,同時指派譚震林為副政委。

本來是一個良好的戰略計劃,卻因為粟裕與陳毅的第三次分歧而未能實作兩個野戰軍指揮部的合並。

在民主解放戰爭進入到反攻階段之時,粟裕與陳毅再度因為作戰方向以及出擊的時間而產生分歧。為了改變解放軍在華中地區的被動局面,粟裕與華中地區的鄧子恢、張鼎丞等人提出了一個作戰計劃,其認為應該集中華中與山東野戰軍的力量,首先攻打從南面進攻漣水一帶的的國民黨軍隊。粟裕的這一決定,得到鄧子恢、張鼎丞等人的認同。

而陳毅卻自有主張,並不認可粟裕的作戰計劃,甚至提出要山東野戰軍與華中野戰軍分開行動,從南北兩側一起夾擊國民黨,亦或是粟裕率領華中野戰軍跟隨陳毅一起去山東地區抵禦國民黨軍隊。不然的話,就立刻率領山東野戰軍班師回到魯南。

面對陳毅的堅決反對,認同粟裕戰略計劃的華中當局的鄧子恢、張鼎丞等人只得致電黨中央,希望能夠得到毛主席的正確指導。

為此事,陳毅還多次致電毛澤東,與粟裕爭論很多次。了解情況之後,毛澤東直接明示陳毅,指出他的失當指出,並認同粟裕的作戰計劃。

為了保證抗戰的勝利與戰略的順利進行,毛澤東當即批準讓粟裕與陳毅率領的野戰軍的指揮部合並後進行明確的職責分工,二人的指揮許可權亦大有不同,其指令內容為整體上,戰役由陳毅來領導,"大政方針共同決定"之外,格外強調作戰過程中的指揮權交由粟裕來負責。

1946年12月,戰爭即將打響,粟裕只身前往山東野戰軍司令部負責指揮戰役過程中的兵力調派以及作戰方向。

這次戰役,也是粟裕第一次以"華東野戰軍"的名義釋出作戰命令,指揮山東野戰軍的主力部隊和華中野戰軍的一部共同迎敵作戰,甚至還取得了傑出的戰績,成就了宿北戰役大捷。不僅如此,這也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陳毅率領的山東野戰軍長的第一場勝仗。

此次戰役,扭轉了解放軍在華中一帶的被動局面,為接下來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經過這三次軍事戰略上的重大分歧之後, 粟裕和陳毅的兩個野戰軍正式開始強強聯手,一鼓作氣,協戰魯南,橫掃戰場,勇奪萊蕪,威赫敵軍,而華中野戰軍和山東野戰軍也正式合編為華東野戰軍。

自此,粟裕與陳毅開始在戰場上譜寫"陳不離粟,粟不離陳"的佳話。

1947年7月,為了配合晉冀魯豫野戰軍南進大別山的戰略計劃,華東野戰軍根據毛澤東的指示,緊急進行"七月分兵",將整個華東野戰軍分為三路人馬,分別從三面主動出擊國民黨軍隊。而粟裕與陳毅亦接受分兵調職,共為解放戰爭的勝利而征戰四方。

粟裕辭卻"帥"位,非是無帥才,而是心中有高義

1948年,因戰略計劃變動,黨中央將陳毅調往中原軍區的中原野戰軍之後,毛澤東等人決定將粟裕擬定為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這次職位提升,對粟裕而言本就是一件實至名歸的事情。

可是令人沒想到的是,粟裕沒有順應向黨中央的指示,而是請求中央保留陳毅此前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的職稱,而他自己擔任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代政委以及代前委書記的職務。

縱使黨中央多次向粟裕表明決定,粟裕依舊再三推讓,懇請黨中央留任陳毅。見情況如此,黨中央只得隨後發出補充通知,做出讓陳毅繼續擔任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之職,而粟裕擔任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的決定,陳毅不在職位期間,其職責交由粟裕來代理。

最終,粟裕還是沒能留住陳毅,而陳毅還是離開了華東野戰軍,前往赴中原軍區與野戰軍擔任新的職位。

粟裕則以代司令員、代政委的名義,承擔起了華東野戰軍的主要領導職責與作戰指揮職責。也許對很多人而言,粟裕辭去高位的謙讓舉動有點無法理解。

其實,深入來看,我們不難發現,這是粟裕胸懷天下而有大局意識的一種表現。在粟裕看來,陳毅才是華南野戰軍眾望所歸的統帥。

而從整體戰局形勢以及全面戰略部署來看,由陳毅來任華南野戰軍的主要領導, 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才能真正促進作戰過程中的團結協作,共克敵軍。

粟裕並非是不慕虛名,他更看重的是責任與擔當。這也是為什麽粟裕辭去了司令員兼政委的職位, 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與傑出的戰績詮釋出了何謂一軍司令員兼政委真正的責任與擔當。

對此事,直到1950年,全國解放戰爭已經取得全面勝利,粟裕的夫人楚青曾回憶說出了粟裕最真實的想法。

楚青淡淡地說:"他不是怕誰不聽他的指揮, 有礙他面子上過不去, 他是考慮到, 戰役指揮中要是經常發生卡殼的事情,對戰役勝利不利啊!沒有絲毫個人打算啊!"

從粟裕的夫人楚青的話語之中,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不要司令之位,是粟裕出於大局的考量,而不是為了個人的利益。

無論是之前戰爭中的三次與陳毅的分歧與爭論,還是後來的辭去司令之位,都是為了確保戰爭可以取得勝利。

的確,有資歷深、言語有威望的陳毅坐鎮,粟裕在軍事戰略上可以輕松很多,即使會偶有爭論,卻依然可以讓粟裕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顧慮。大概如此,粟裕才會不想陳毅離開吧。

1949年,在黨中央的指導下,華東野戰軍改編為第三野戰軍。而粟裕仍然以前委書記的身份負責主要工作,繼續率領全軍參戰。一直持續到1950年,全國解放戰爭已經取得全面勝利,粟裕才因病離開野戰軍隊。

暮年傷感無奈,幸得兒女續親緣

新中國成立後,陳毅與粟裕皆在不同軍區或單位先後擔任重要職位。不幸的是,1958年爆發反"軍事教條主義",使得昔日功勛卓著的粟裕遭到批判。

似乎人們已經忘卻了曾經為了全國人民解放戰爭勝利而創下七戰七捷戰績的粟裕,批鬥、檢討,一下子向曾經無往不勝的戰將襲來。

很難想象這樣光景下陳毅與粟裕的相遇,直到偶然的批鬥會上,粟裕當眾作檢討,曾經的搭檔陳毅趕緊上前緊握昔日戰友的手說"講得很好",並且帶頭鼓掌,以表示透過才讓粟裕少受折磨。雖是無奈,卻也是一番保護之心。

"文革"時期,陳毅受到四人幫的迫害,導致身患重病,甚至因為文革小組的阻礙而錯過最佳治療期,最終於1972年1月6日逝世。

聞此喪訊,粟裕無比沈痛,淚眼滂沱地參加老領導、老搭檔、老戰友陳毅的追悼會。不僅如此,粟裕還把深受威脅的陳毅的小兒子陳小魯接到自己家中,護其周全。

1975年,粟裕的女兒粟惠寧與陳小魯喜結連理,從此粟裕與陳毅結成了兒女親家。為"陳不離粟,粟不離陳"的革命情誼,給出了最美好的傳承方式。

結語

1984年2月5日,粟裕因病逝世。曾經"陳不離粟,粟不離陳"的故事落下帷幕,其二人之間的友誼與故事卻依舊活在人們的心中,永不忘卻。

從最初的相識相遇,到分歧不斷,再到聯手協戰,留給世人的是革命的情懷,亦是友誼的不朽,更有艱難歲月中的真情。

參考資料:

【"陳不離粟, 粟不離陳"——陳毅與粟裕】

【粟裕與陳毅的風雲際會】

【軍事家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