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蕭克:從大將到上將的晉升真相大揭秘

2024-01-14歷史

1955年,首次進行軍銜評級時,蕭克被授予上將軍銜,這一結果引發了許多人的質疑。因為從戰功、威望、職務等方面考慮,許多人認為蕭克應當被評定為大將。蕭克的軍教生涯始於1926年初,當時他在廣州進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憲兵教練所學習,隨後成為葉挺部連指導員。1927年5月,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蕭克歷任紅六軍團軍團長、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等重要職務。抗日戰爭爆發後,蕭克擔任八路軍第120師副師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他先後擔任晉察冀軍區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冀熱遼軍區司令員、晉察冀野戰軍司令員、華北軍區第三副司令員、第四野戰軍兼華中軍區第一參謀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後,蕭克還出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軍訓部部長等職。1955年1月,國家初步提名大將人選,當時蕭克擔任國防部副部長。

考慮到他的經歷和能力,蕭克本應被評為大將。然而,最終結果卻是上將軍銜,這讓許多人為他感到不滿。盡管如此,蕭克對此並不在意,他認為許多戰友都在戰場上犧牲,而自己能夠看到國家和平發展的局面,已經是很幸運了。因此,評級情況對他來說已經不再重要。他認為,革命人的初心就是為了國家和人民而努力奮鬥。蕭克不僅這樣說,也一直這樣行動。1927年七月,蕭克參與了南昌「八一」起義,十月份起義部隊遭遇失敗,之後蕭克返回湘南。第二年一月,朱德領導起義殘余部隊在湘南發動了湘南起義,蕭克得知後,立即組織獨立營參與暴動。起義軍遭到強敵攻擊,只得向井岡山撤退,蕭克奉命率領獨立營向東轉移。在四月中旬的一天,獨立營剛走到資興縣的龍溪洞,突然迎面遇到了一支部隊。不清楚對方是否是敵人,這可能引發一場激戰。

陳毅將蕭克帶到毛澤東面前,向毛澤東介紹說:「這是宜章碕石獨立營副營長蕭克。」毛澤東和蕭克握手時開玩笑說:「哇,沒想到是您,蕭克,而不是朱德!」他們交談著,毛澤東好奇地詢問隊伍規模和武器配備情況。蕭克回答說:「我們有六百多人,但只有七八十支梭鏢,沒有槍支。因此,我們被稱為梭鏢營。」毛澤東聽到他們全部使用梭鏢後感嘆道:「這簡直就是揭竿而起啊!」朱毛會師後,蕭克的獨立營並入29團,蕭克成為了連長。1928年5月,朱德率領紅軍28、29團迎擊敵人進攻。一天,29團作為前衛前往黃坳,1營奉命走在最前方,其中蕭克指揮的3連是最強的一支隊伍。就在他們接近黃坳口時,前方偵察班報告蕭克,稱黃坳村河邊和路口坐著一些敵人正在休息。蕭克立刻去找營長朱舍我匯報,他認為敵人狀態松懈,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應該乘勝追擊。

營長有些猶豫,擔心後續部隊跟不上,但蕭克堅定地表示:「我們必須抓住這個機會,先發制人,不能錯失良機。28團一定會趕得上來。」朱舍我見蕭克如此堅決有信心,考慮到他在北伐軍中打過許多仗,經驗豐富,最終同意了蕭克的建議,允許他們前去先發制人。蕭克立即指揮第3連和另外兩個連沖向黃坳,戰鬥就此展開。轉瞬間,毫無戒備的敵人便有四五十人死傷。村中其余敵人聽到槍聲趕來支援,卻不料遭遇到迎面而來的子彈火力,無法立即反擊,只得退回村中。蕭克決心不放過他們,下令部隊追擊。29團亮出梭鏢,密集的梭鏢如雨般飛射,僅用了十幾分鐘,以蕭克連為先鋒的29團,就擊潰了贛敵81團的先遣營,全殲敵軍100余人,俘虜40多人。

不久,朱德率領28團趕到,詳細了解情況後,欣喜地表示:「俗話說打仗靠頭腦,這一仗確實打得漂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蕭克被任命為紅六軍團的軍團長,率領中央紅軍長征先遣隊西征,與賀龍部隊在湘鄂西部會師。1934年8月7日,部隊出發,日夜兼程行進,連續突破國民黨的四道防線,於11日中午抵達湖南寨前圩。在那裏舉行誓師大會,慶祝突圍勝利,並將蕭克任命為軍團長兼第17師師長。紅軍勝利突圍的訊息很快傳到國民黨那裏,敵軍立即派出兩個師進行追擊,同時調遣一個旅和四個保安團前來阻擊,試圖阻止紅軍的前進。在會議上,蕭克被任命為軍團長兼第17師師長。敵人迅速采取行動,讓原本正在休整的蕭克部隊感到意外。蕭克立即與軍團領導商議,決定改變原計劃,停止休整,並連夜出發,力求盡快占領新田縣。

8月23日晚,部隊做好準備準備渡湘江前往目的地,卻被國民黨發現,湘江西岸布滿了敵軍。紅六軍團被國民黨軍直接包圍,敵軍數量是我軍的四倍,情況十分危急。蕭克果斷決定,放棄渡江,立即向南突圍,擺脫國民黨軍的包圍與纏結。敵人派出轟炸機進行掃射,我軍只能四處躲避。蕭克靈機一動,發現指揮員都帶著草帽,成為活靶子,於是命令大家扔掉草帽,頂著烈日前進。而後方追擊紅六軍的國民黨軍發現被丟棄的帽子,就撿起來戴著遮陽。轟炸機部隊誤以為草帽是我軍戴著的,便立即向下投彈,成功脫離了敵人的追擊。緊接著,蕭克率領部隊成功擺脫國民黨軍的包圍,強渡清水河,完成了強渡大沙河的任務。蕭克不僅在軍事行動中展現出卓越的應變能力,同時在文學領域也有著深厚造詣。他的父親是前清的秀才,對蕭克的文學愛好產生了深遠影響,使他從小就喜愛文學,擅長書法。

即使身處戰爭年代,他始終未曾放下閱讀和寫作的熱情,即便在戰火硝煙中穿行,長征途中奔波,他也從未間斷過對書籍和文學創作的追求。在戰爭的間隙,他創作了長篇小說【浴血羅霄】,並於1988年建軍節前夕將其出版。這部作品的創作耗時超過五十年,蕭克為了真實地反映歷史,於書籍出版後,八十歲高齡的他再次親自踏訪了當年戰鬥過的地方。著名作家夏衍稱贊這部作品是「中國當代軍事文學史中一部奇書」,胡耀邦還為其作了一首七絕。而在1991年3月,蕭克突然接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訊息,中國作家協會將【浴血羅霄】評為了1984—1988年度茅盾文學獎榮譽獎,這在文壇上引起了巨大轟動。此外,他還創作了許多小詩和文章,其中【蕭克詩稿】帶領我們進入了那個硝煙彌漫、戰火熊熊的革命年代,感受著一代革命者的熱血與無畏。

蕭克可謂是一位文武雙全的人物,在革命的道路上,他獻出了一生的熱情,並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然而,有人不禁要問,既然他有資格獲得大將軍銜,為何最終只被授予上將軍銜呢?國家在評定軍銜時考慮的因素非常全面,不僅要根據個人的資歷、戰功、職位等標準來確定軍銜等級,還要顧及各大部隊指揮層的平衡情況。在井岡山時期成長起來的幹部中,有粟裕、羅瑞卿、黃克誠、蕭勁光、譚政等一眾人才濟濟的領導人物,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背景和貢獻。若再評定蕭克為大將,便會使井岡山這一支的大將人數過於龐大,從而導致其他部隊大將人數不均。因此,蕭克只好屈居上將,位居上將軍銜的第一位。周炳欽曾參與【蕭克回憶錄】的編撰工作,在這次授銜的55名上將中,蕭克名列第一。授銜前,毛澤東可能擔心他產生消極情緒,因此親自找他談話,意在表明將他安排在這個位置上,以避免外界的猜測。

正是由於這次談話,形成了「粟裕震大將,蕭克鎮上將」的說法。蕭克並不在乎自己的軍銜。當他被問及此事時,他提到了東漢時期不爭功勞的「大樹將軍」馮異,認為自己與之相似,並表示服從組織的決定已經顯示出他的胸襟開闊。許光達曾考慮將自己的大將軍銜讓給其他將領,而蕭克則是紅二方面軍的副總指揮,他的戰功和資歷比許光達更為顯赫。就紅二方面軍而言,蕭克完全有能力取代許光達。然而,許光達當時擔任解放軍裝甲兵司令員,而中國的裝甲兵發展對國家來說極為重要,受到高度重視。蘇聯的裝甲部隊在當時是世界上最強之一,在中蘇關系下,我們常需與蘇聯的裝甲部隊保持交流,以提高中國的裝甲兵實力和戰鬥水平。蘇聯的裝甲部隊總司令級別極高,有時可比肩兵種元帥,類似於中國的大將。如果蕭克取代許光達,那麽在與蘇聯進行兵種交流時,許光達總會處於指揮官地位較低的尷尬境地。

因此,這一換位必須謹慎考慮。從這個角度來看,更換許光達並不太合適。蕭克精於文韜武略,在戰場上勇猛善戰,在軍事謀略上駕輕就熟。一位曾與他交鋒的敵軍這樣評價他:「蕭克將軍……雖然長著一張娃娃臉,但是在他纖弱柔和的外貌裏,隱藏著一種令人震驚的駭人力量!」。回顧蕭克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他從不自滿自足,表現出寵辱不驚的胸襟,傾註心血於文學作品,努力展現革命者的忠誠與熱血。他是共和國軍隊熠熠生輝的一顆明星,永遠活在共和國和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