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成為宮女,已經是普通人的極限

2024-01-14歷史
(銅錢 天啟通寶)

公元1621年,明朝的倒數第二位皇帝朱由校登基了。

朱由校登基的時候,只有十六歲,歲數很小。

他當皇帝的時間也不是很長,幹了七年就駕崩了。

朱由校很愛玩,愛玩幾乎是他的一個特質之一,所以史料中有關於他在後宮中的休閑娛樂活動就比較多,這種記載,一般以【宮詞】的形式來記錄,而縱觀大明王朝十六位皇帝,天啟一朝的明宮詞數量也是歷代中最多的。

而在這些記載,則可以很好的體現出明朝宮女的一個生活狀態,因為天啟皇帝在後宮裏玩樂,宮女們就會以玩伴的形式來陪伴皇帝。

在封建帝制時代,宮規森嚴,宮女的數量是有規定的,宮女的著裝也是有標準的,但是這種情況並不絕對,宮女的生活狀態,會隨著皇帝的喜好,皇帝的對性的追求而有所改變。

所以,如果我們要研究宮女們的日常生活活動,探究明朝的宮女在宮裏都玩什麽,我們就要先對具體的皇帝進行具體的分析。

有明一朝的史料,幾乎很少有記載天啟皇帝好女色的,因為眾所周知,這位皇帝生平最大的愛好就是木工活。

我們對皇帝當木匠有一個誤解,就是認為古代的木匠是下裏巴人,是粗鄙簡單的手藝,但其實不然,因為朱由校他不是整天把自己關在屋子裏鋸木頭,鋸完這一塊鋸下一塊,他從事的不是這種簡單的體力工作,皇帝幹的是木制品的精密設計。

小到機關寶匣,微縮宮殿,大到木床木椅,亭台樓閣,朱由校可以說是手到擒來,而且他的制作工藝在當時屬於一流,他是高級木匠,放今天來說就是工程師。

所以,工程師朱由校至少要掌握一定的數學,物理學,工程力學,建築構造學等復雜學科的知識,他才能制作出那樣美輪美奐,巧奪天工的東西來。

(明熹宗朱由校 手工制物)

這也能從一個側面說明,朱由校絕非是一個文盲,而是高級知識分子,絕非坊間謠傳的大字不識一個。

相較於宮女,皇帝似乎對宦官更有好感,如天啟在朝堂上寵信魏忠賢之流,朱由校在後宮中對男性玩伴更感興趣,所以朱由校的男寵數量頗多。

從這個角度來說,宮女們對皇帝既並非性伴侶,更不會成為皇帝的精神寄托,對皇帝來說,並不算特別龐大的宮女群體,只不過是森森宮闈裏的廉價勞動力。

皇帝雖然不好女色,不會在後宮裏整天泡著,但是為了綿延子嗣計,選拔宮女卻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這個流程十分復雜,異常殘酷,落選率更是驚人的高。

最開始的選拔,我們稱為海選,從全國各地的官僚階級家庭中選出五千人送到京師,在宮門口由宮內的宦官進行篩選。

這五千人,都是家世清白,不顯貴但卻都是絕無白身的女子,那基本素質就要比普通人高出不少了,但是宦官們有他們的篩選方式,太高的不要,太矮的不要,太胖的不要,太瘦的也不要,只留下身材勻稱的入宮,這麽一輪篩下來,基本上就篩掉了一千人。

剩下四千人,又有內侍宦官來挑選,這次的選拔條件更為嚴苛,也更加細致,耳朵不好看的,眼睛沒有神采的,鼻子長的不美觀的,頭發幹枯分叉的,皮膚不白皙紅潤的,腰背不挺直的,脖子太短的,但凡其中一項不符合要求,都會被拒之門外,這就又篩下一千人。

【仇珠女樂圖軸】 局部

之後,宦官們會把剩下的三千人再次進行一輪考核,讓秀女們自我介紹,詳談其家世背景,自小經歷,同時讓她們左右踱步,四處走動,觀察她們的儀容儀表和行事風格,透過她們聲音力的表現和言行舉止來決定她們的去留。

聲音宛如黃鸝悅耳動聽的留用,而聲音沙啞渾濁,不甚中聽的則遭到清退,舉止端莊,小家如碧玉,大家如閨秀者留用,行事蠢笨,舉止毛躁者則列為不及格。

這樣兩輪篩選,就又刷下去兩千人。

剩下這一千人,才有資格成為正式宮女,當然,這一千人她們在宮女裏也不過是普通宮女,是身份最低的那種。

如果宮女們想要在身份等級上有所提升,至少混個小組長什麽的當當,那就還需要再進行一輪篩選。

她們會被宮中的教習姑姑們單獨帶入隱秘的房間之中,教習姑姑就是宮裏的老宮女,她們會十分細致的給每一位秀女監檢查身體,具體怎麽檢查的,作者在這裏就不介紹了,朋友們可以看以下這段記載:

探其乳,嗅其腋,捫其肌理,察其貞潔。

在這種高度私密的身體檢查之下,能透過的宮女不過三百人。

但是只要透過,基本上那就是高級宮女了,有的手底下能管上三五人,有的則被安排到更為輕松的工作去處。

這三百人裏,還會另外有嚴格的稽核,挑出五十位,以做皇帝妃嬪的備選。

在一些後宮題材的電視劇中,為了體現出女主角的聰明和美麗,往往會在女主角的身邊配上幾個長相一般,能力一般,智商更加一般的宮女丫鬟作為對比,讓人覺得古代宮廷的宮女品質很差,純屬打雜工具人,誰上誰都行。

其實,這是不對的。

【朱本對鏡仕女圖軸】 局部

古代宮女們的品質不僅出奇的好,而且都是經歷過上述如此嚴格的篩選之後才能留下來的,她們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儒家對女性的最高標準和要求,所以這宮女還真不是誰都能幹的了的。

成為宮女之後,生活待遇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宦官們也許會挨餓,但是無論是什麽級別的宮女,她們的飲食起居都會得到保障,在不同的時節裏,她們可以吃到不同的東西。

春天吃點心,夏天食銀苗,秋天捉螃蟹,冬天也可以吃到在溫室大棚裏種植的蔬菜。

除了一部份混的非常不好的宮女要承擔相當繁重的體力勞動工作之外,其實有不少宮女,她們所承擔的責任,就是陪伴皇帝玩樂,所以她們本身對自身的要求也很高。

一年四季,她們有替換的著裝,春夏穿紗則秋冬為襖,宮女們不僅衣著端莊,自己更會保養秀發和臉部。

尤其是後宮中的女子,她們極為註意頭發的保養,因為頭發對男性誘惑力是很大的,頭發或許能代表某一種男女之性,因為佛教總要剃去頭發以示為斬斷塵緣而四大皆空。

又或者說,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宮女是專制制度的產物,但她們同樣擁有追求美麗的權利。

皇帝是天下的主人,是紫禁城的主宰,天啟皇帝雖然放權於魏忠賢,但從本質上來說,他仍然是權力的根源。

所以,宮女們入宮,無論是亭台灑掃還是陪王伴駕,她們都是直接或者間接的為了皇帝而存在。

(明熹宗 朱由校 坐像軸 局部)

尋常時,宮女們和皇帝最為普遍的一種遊戲,是捉迷藏,通常是一群宮女們嬉笑著躲藏起來,而皇帝則在臉上被蒙住布條,尋聲辨位而四處尋找。

這種娛樂方式多見於那些風流成性的帝王,而這類帝王又大多昏庸,正符合朱由校一貫的人設。

天啟帝又愛傀儡戲,或者通俗一點說他對戲劇有著非同一般的熱情,所以他也會指揮宮女扮演成戲劇劇本中的不同人物。

扮演人物的主次和重要性和宮女們的身份地位有著明顯的關系,那些更加受到寵幸的人物可以扮演故事中的主角,而寂寂無名的宮女,也只好扮演路人甲和雜兵了。

宮女的娛樂活動,還和節氣的變化有著密切的關系。

比如,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頭一個,它代表著春天來臨,代表著過去一年的不順利已經成為往事,即說明皇帝可以重振心情,休養生息,與民更始。

所以無論是皇帝,臣公,還是百姓,對立春的來臨總是擁有莫名的情愫。

明朝皇室會舉辦盛大的祭祀典禮活動,祈告上天來保佑疆土內的風調雨順,而宮女們則要為這種典禮進行飲食,花卉,服裝上的準備,當然這種準備是集體性的,會很快完成,而在完成後,她們將會樂得清閑,有時間來觀摩這場活動。

如清明節,宮中則會風行掃墓,踏青,秋千等遊戲來和節日相互呼應,但天啟帝之張皇後素來喜靜,一向持重禮佛,皇後最大的愛好是使用絲織品來繡出一幅一幅精美的佛像,結果上行下效,宮女們為了消磨時光,也開始在底下大行針織,廣繡神佛畫像。

夏至來臨時,宮女多晚睡,當然有些宮女要擔任值班的工作,也沒有辦法太早休息,所以她們會遙望星空,把觀測天文星象當成一種表淺的娛樂活動,余下如七夕,冬至,新年等,在不同的節日裏,宮女們可以吃到不同的東西,穿不一樣的服裝,戴各不相同的飾品,玩一些根本性無聊但打發時光卻極為有效的遊戲,甚至有些宮女還會在宮中玩一種叫做「走馬」的紙牌,運氣好的話,以此為賭註,幾局下來就可贏得一個月的俸祿。

這種走馬遊戲在天啟年間的宮廷中極為流行,不過到如今已經失傳了。

【女孝經圖卷】 局部

清朝時,每年都會進行秀女的選拔工作,已經在宮中服役的宮女,只要年滿二十五歲,就有很大機率會放還民間自由生活,明時則無此成例,多數宮女們十二三歲進宮,即代表了她們非死不得出的結局。

一小部份宮女因為運氣等諸多原因,或授權以獲得為帝王侍寢,達到身份上的轉變的機會,而更多數的宮女,則只能如上所述,百無聊賴的消磨著自己的生命,直到死去。

為帝王者,在他們仍舊活著的時候,就不惜花費巨量財富,征召大量的民工百姓流血流汗,為他們修建堪稱壯觀繁華的陵寢,而等到他們晏駕之時,又會有無數的奇珍異寶,甚至多為嬪妃宮女的活人殉葬。

落葉歸根,入土為安,這是一個中國人生命中最後的請求,也是最難以拒絕的請求,就算是再貧窮的人,也希望有幾塊棺材板,但明時深宮中的宮女和宦官們,如老死於宮中,卻大都施行火葬,那些沒有親屬的宮女們,將會在西直門外的安樂堂中被焚化,然後將骨灰撒入一方枯井之中。

史書上不會記載她們的名字,她們曾經真實的存在過,但她們好像又從來沒有來到過這個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