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雍正繼位後,到底是怎麽對待胤禩的?為什麽說八阿哥是自尋死路?

2024-07-19歷史

憑心而論,雍正繼位之初,對八爺黨的成員,尤其是胤禩本人,還是相當寬和的。

胤禩能成為他奪嫡路上的勁敵,能力上肯定是出色的。更何況,雍正繼位後忙著整頓吏治,打虎親兄弟,自家人能搭把手,就再好不過了。

剛繼位的時候,雍正對胤禩的態度簡直稱得上寵溺。剛剛繼位,他就把胤禩封為廉親王,還任命他為總理事務王大臣。

和他一起被任命的,還有三個人,一個是雍正最親密的弟弟,怡親王允祥。一個是雍正繼位的大功臣,隆科多。一個是當初奪嫡時傾向胤禩的馬齊。

可見,雍正不僅給足了胤禩體面,而且是真的不忌憚他的勢力。如果是做個樣子的話,只把胤禩加進來就成了,何必再加入一個態度不明的馬齊呢?

當時康熙剛剛去世,雍正還下詔,因為居喪期間他心緒不寧,所以一切上奏,都交給四位大臣處理。一切諭旨,也由四大臣發出。

要是一般人,看到皇帝不僅不追究過往,還有重用之意,也就高高興興的合作了。反正奪嫡風波早已塵埃落定,現在爭也爭不出來什麽,何不願賭服輸?

可是胤禩不一樣,他生母是辛者庫出身,地位卑賤,所以他從小就不能養在生母身邊。他幼年時曾經和雍正一樣被佟佳皇後撫養,可是佟佳氏死後,雍正可以回到生母烏雅氏那裏,他卻只能換一個養母。

稍微大一點,他靠著自己的能力一度贏得了父親的欣賞,還吸引了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和他親近,大臣裏也有許多稱贊他。

可是,因為奪嫡時操之過急,他引起了父親的忌憚,被斥責為「形同狗彘之阿哥」,「辛者庫賤婢所生」

童年落寞,少年風光,待到失寵後,待遇又急轉直下。這樣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導致胤禩性格有點敏感偏執。

雍正示好,是希望他們兄弟可以同心協力,希望他像十三阿哥允祥一樣做自己的臂膀。可是在胤禩看來,這是施舍,接受了雍正的好意,就是承認了雍正的勝利,是認輸。

更何況,胤禩不相信雍正能有這樣的好心。所謂施恩,不過是麻痹自己,以後雍正必然會清算自己。既然如此,自己何必低頭,被人家像貓玩耗子似的耍一遍再弄死,豈不是更丟人。

所以,即使雍正先後任命胤禩管理上駟院和理藩院,胤禩也依然對雍正心存警惕。而且,他的警惕不是沈默的憂懼,而是宣之於口的挑釁:「皇上今日加恩,誰知道明天會不會殺害我呢?」

人際交往中,如果一方心存懷疑,那對方的一切舉動都是不懷好意的佐證。

對於胤禩的才能,雍正是認可的。他曾經說:「論其才具、操守,諸大臣無出其右者。胤禩較朕諸弟,頗有辦事之才。」

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面對胤禩的戒備,雍正做了許多事情安撫他。

胤禩的母親是辛者庫出身,他的舅舅也一樣是辛者庫出身的賤籍。出身卑微,也是胤禩心裏的痛處,康熙雖然曾經寵愛他的生母良妃,也曾經寵愛這個兒子,但並沒有改變他母親或舅舅的出身。

雍正繼位後,為了安撫胤禩,把他舅舅從賤籍擡為旗人,還賞賜了他舅舅佐領的世襲職位。

胤禩曾經管理內務府,和一個叫佟吉圖的官員交好。後來佟吉圖退休,還說自己要:「藏器待時」暗示以後胤禩繼位,自己要為胤禩效力。雍正把這個人也提拔為山東按察使,表示自己不懷疑胤禩,真心要和胤禩兩家變一家,一起為大清的江山奮鬥。

然而,胤禩始終不相信雍正是真心要放下舊事,不相信雍正不打算清算自己,而是要讓自己和允祥一樣做他的臂膀。

在這種偏見的影響下,胤禩和雍正之間的關系不僅沒緩和,反而愈發激烈了。

出於對雍正的不信任,胤禩開始在工作上出錯,大錯小錯頻繁出現,說不清是有心和雍正作對,還是試探自己這位皇帝四哥是不是真的既往不咎。

雍正讓胤禩管理藩院,當時科爾沁部的台吉(蒙古貴族的尊稱)來京城,按照慣例,應該賜給他們盤纏。可是胤禩不知道為什麽,不給這幫人發盤纏,把他們全攆回去了。

這群台吉以前很受禮遇,這次被胤禩氣的哭著回去了。

雍正繼位後,大力整頓吏治,可是胤禩不僅不幫忙,反而拆雍正的台。雍正用鐵腕整頓貪官,他卻擺出一副「仁慈」模樣,表示自己很理解貪官的苦衷,有時候甚至還自行放過他們。

這就是在雍正的雷區蹦迪了。

他要是在其他事情上搞小動作,邀買人心,雍正可能不至於特別生氣,但是整頓吏治、解決財政危機,是雍正繼位後做的第一件大事,是雍正新君上任燒的第一把火。胤禩在這件事上和雍正唱反調,屬實作死。

雍正繼位之初寬待胤禩,是希望胤禩的才幹能用來幫助自己。可是胤禩這麽一番操作下來,他對雍正的作用,和英國在歐盟中的作用差不多了。

還有一些小事,胤禩做的時候未必有那麽險惡的用心,但是在胤禩的不合作態度下,許多行為都顯得可疑起來。

比如運送康熙的棺槨的時候,按照舊規矩,要用兩萬多民夫,但是胤禩密奏,建議裁剪一半。這件事說大可大,說小可小。既可以看做勤儉節約,也可以看做居心叵測:你是在指責祖先浪費民力,還是想讓皇帝擔上不敬祖先的罪名?

再比如雍正任命胤禩負責上駟院,胤禩上奏說馬匹太多,可以裁剪。這個奏疏雖然有指責康熙奢靡浪費的嫌疑,但也沒對雍正表現敵意。

可是不巧的是,一次雍正出宮祭祀,隆科多接到密保,說有刺客圖謀不軌。隆科多趕緊把祭祀的地方檢查了一遍,等到雍正到達東陵的時候,隆科多還特意叮囑雍正小心,懷疑是「諸王變心」。

這麽一來,胤禩建議減少上駟院的馬匹,就顯得可疑了。你建議裁剪馬匹,是想刺王殺駕這種事情發生的時候,朝廷沒有足夠的馬匹可用嗎?

在雍正看來,以你的能力,不至於這些小事都做不好。現在頻頻出錯,無非是態度問題。

雍正是個細心的人,當他想哄胤禩回心轉意,和自己一起為建設大清發光發熱的時候,他連胤禩為生母家族感到自卑都能考慮到。等他對胤禩失望的時候,胤禩的無心之舉也可以是居心叵測,更何況胤禩本來就不老實。

雍正讓胤禩掌管工部,可是雍正奉康熙的神牌入太廟,發現油漆味特別大。其實這都是新工程,油漆味大很正常。只不過雍正心裏帶了偏見,就覺得胤禩是對父皇不敬。

在雍正看來,胤禩連父皇都怨恨,對自己就更不用說了。雍正越想越氣,命令胤禩和一起辦事的侍郎、郎中,在太廟前跪了一晝夜。

雍正和胤禩的矛盾爆發,是一次內務府問題。胤禩向雍正提議,內務府開銷太大,不如裁剪披甲人的數量。

於是,雍正就讓莊親王允祿和內務府的常明、來寶去和胤禩商量,具體怎麽處理披甲人數量的問題。

結果這四個人商量一番,最終不僅沒拿出如何裁剪的方案,反而得出結論:應該增加九十五人。

到這裏,雍正已經有一點不高興了。你先口口聲聲的和我說要削減人數,等到會議之後,又說要增加人數?

雍正最後還是按照胤禩之前建議的,每個佐領留披甲五十人,其余的裁剪。

本來到這裏,事情就該結尾了。可是和他們一起開會的常明,不知道怎麽想的,居然把訊息泄露出去了!

部門裁員,從古至今都是大事,嚴重的甚至可以引發造反(李自成直呼內行)。這次也不例外,本來這些人覺得自己給皇家服務,地位不一般。結果現在得知自己又被裁剪的可能,不著急才怪呢。

這些人跑到胤禩的府邸鬧事,後來失控,居然開始搶砸起東西來了。第二天,這群憤怒的人依然沒有消氣,又跑到另一個內務府大臣家裏鬧起來!

聚眾鬧事,砸的還是親王的府邸。此事非同小可,雍正立刻下令調查,誰是牽頭的,誰鬧的最狠。

雍正讓胤禩指認,鬧事的時候,誰跑在前頭。胤禩指出五個人,雍正下令將這五個人斬首,其余的人全是絞監候。

這五個人被斬首之後,雍正透過調查,居然發現:這五個人竟然都與騷亂無關!自己是被老八牽著鼻子走,濫殺無辜了!

這可把雍正惡心的夠嗆,他終於意識到,老八是不可能和自己兄友弟恭了。他不僅不想和自己合作,反而對自己不懷好意,抽冷子就想陰自己一下。

這下,雍正徹底厭惡了胤禩,他處罰了這次會議的其他人後,下令革除了胤禩的王爵。

看到自己這位皇帝四哥動了真怒,胤禩既不認錯,也不害怕,因為他早已認定雍正不懷好意,現在不過是露出真面目罷了。

看著胤禩不慌不忙的樣子,雍正更認定胤禩用心險惡,是想氣自己,如果自己一怒之下真殺了他,反而遂了他的心了。

雍正要總結康熙生平事跡,需要相關材料,要收集康熙生前賜給阿哥們的詔書和筆墨。可是胤禩卻拒絕交出康熙給他的詔書和筆墨。

其實胤禩這次和雍正對著幹,也不全是為了氣雍正。主要是當初為了廢太子的事,康熙曾經嚴厲的批評過胤禩。胤禩害怕雍正用這個做素材,寫他壞話。

胤禩咬死了不交,硬說這些詔書和筆墨隨著其他檔一起焚毀了。為此,胤禩還賭咒發誓:「我若虛言,一家俱死。」

雍正可不相信什麽「檔一起燒了」的鬼話,所以一聽胤禩拿全家性命賭咒,趕緊把胤禩削去宗室身份,和胤禩斷絕了家人關系。

被貶為平民後,雍正又讓人審問胤禩,可是胤禩還是那番說辭:「我要是說假話,一家不得善終。」

雍正怒不可遏,你說假話,卻賭咒我也不得善終?

最終,雍正下令,將胤禩囚禁在宗人府裏。還派人給胤禩傳話:「你現在已經不是宗室成員了,不能繼續叫這個名字。你該換個名字,你自己找一個吧。」胤禩故意借著埋汰自己來惡心雍正:「就叫阿其那。」

雍正本以為胤禩生性狡猾,被自己狠狠整治一頓,就會低頭,至少裝模作樣的收斂一下。誰知胤禩在和他作對這件事上,居然如此堅定。

那就不用客氣了,雍正讓群臣給胤禩議罪,就是要把胤禩的案子定性。而胤禩也不示弱,還放出話來:「我本來食欲不振,現在決定好好吃飯,多活幾天。」你不殺我,那咱們就這麽僵著,看誰能熬過誰。

然而,胤禩這麽說,只是為了輸人不輸場。實際上,在奪嫡失敗,雍正繼位的時候,他就失去了心氣。雍正四年的秋天,這個康熙曾經的愛子,就病死在了囚禁自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