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60年,朱德重回家鄉,見到「機關托兒所」牌匾,面色驟變

2024-01-25歷史

1960年,朱德重回家鄉,見到「機關托兒所」牌匾,面色驟變。

請您在閱讀之前,先點選一下「關註」,這樣既方便您參與討論和分享,又能讓您享受到參與感的喜悅,感謝您的支持。

五十二年前的陽春三月,朱德元帥闊別52年,終於回到了魂牽夢繞的四川老家。那蜿蜒的山路,那破舊的小車,正在巴山蜀水間緩緩行駛,沐浴在明媚的陽光下。

然而,他沒想到,這不僅是他人生中的首次返鄉,也是他與這片故土的永別。

朱德重遊四川並不僅僅是追尋多年的思鄉之情,他還有更重要的目的。在1960年,已經74歲的朱德主動要求前往陜西各地進行視察和走訪,以便了解民情。

在這次旅程中,他順便調查了家鄉的風貌和人民的生活狀況。盡管他已經離開了家鄉很久,但由於繁忙的工作,他在家鄉只待了三天。

但他並沒有只是「走馬觀花」,而是與村民們一起工作,一起排水、種樹,從學校到食堂,不落下任何一個院落,廣泛調查民情,深入群眾,充分展示了他作為一名無產階級革命家心系群眾的廣闊胸懷。

朱德元帥的故居位於四川儀隴縣馬鞍鎮琳瑯村,這座典型的川北客家四合院坐南朝北,土木結構。堂屋正墻神龕上供有朱氏先祖靈位。

朱氏家族籍起粵東,分支蜀北,世代農耕。到了朱德的父親這一代,依舊過著佃農的生活。家裏除了朱德,還需撫養五個兄弟和兩個妹妹。

那個年代生產低下,又是佃農身份的他們,撫養這麽多孩子十分困難。朱德的兒時生活經歷可見一斑。

朱德家幾代人中沒人識字,但他的父母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常常讓孩子們在門口讀書。即使多年過去,朱德在處理公務時,耳邊也會突然響起兒時和兄弟姐妹圍在父親旁邊讀書的聲音。

這時,他的臉上會泛出淡淡的童真笑容,盡管他的面孔因國家大事而顯得沈重,因憂慮而爬滿皺紋。

朱德的母親是他一生中最難忘的人。當她年輕的時候,她常常坐在家門口,為家人縫制衣物或者鞋子。然而,與其他人不同的是,她總是在做事的時候,語重心長地教給家人人生道理,告訴他們應該做什麽,不應該做什麽。

1909年,她支持朱德去昆明考進雲南陸軍講武堂,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開始了他的革命生涯。那時,他只有23歲,從此就開始了他的南征北戰,再也沒有回到過家鄉。

他曾在海外漂泊多年,歷經戰火和寂靜的夜晚,心中卻從未忘記故鄉的人和事。盡管公務繁忙,他6次經過故鄉卻從未停留。

直到今天,他終於帶著白發回歸闊別已久的故鄉。青絲離家,白發回鄉,舊門桑葉已生機盎然。小車停在了儀隴縣馬鞍鎮琳瑯村,只有縣委陪同,因為他始終堅持簡樸,反對鋪張浪費。

鄉親們歡聚一堂,熱切地等待著朱德元帥的歸來,他們心懷崇敬,渴望一睹這位大人物的風采。然而,當一輛破舊的小車突然停在他們面前時,大家的驚訝之情難以言表。

原來,這位口口相傳的英雄並不是他們想象中的威武雄壯,穿著華麗,而是眼前這位滿頭白發,與普通百姓並無兩樣的老人。

他穿著一件普通軍大衣,甚至有些破舊,眼中還閃爍著淚光。盡管如此,他的英雄事跡依然在人們心中熠熠生輝。

「我穿的衣服足夠保暖就行了,何必講究那麽多?相比衣錦還鄉,我更希望國家安定,人民幸福。」

朱德看到鄉親們雖然生活有所改善,但衣服上仍然滿是修補程式,心裏十分難過。鄉親們圍著他,你一言我一語,問他是不是把大家給忘了?

朱德深吸一口氣,說:「我也一直想回來見見你們,只是事務纏身,一直沒有機會。」朱德接著嘆了一口氣,憂心忡忡地說:「我離開儀隴後,不僅沒有給家鄉帶來什麽好處,反而讓鄉親們跟著我受累了,是我對不起鄉親們。」

這句話讓原本喧鬧的氣氛瞬間安靜下來。是啊!自從朱德參加革命後,他的家鄉親友遭到了國民黨軍閥的殘酷迫害,許多人被迫逃離了家園。

但是,朱德眼中卻閃爍著淚光,有人連忙安慰他說:「還好,我們沒有被你們朱家牽連。但是,你們朱家就……」這時,所有人都沈默下來,沈浸在沈思之中。

那是紅軍長征後的反共高潮中,朱德的老家遭到了殘酷的迫害。許多親屬改名換姓,流離失所。四川軍閥聯合起來對琳瑯山進行了血洗,甚至挖了朱德一家三代的墓。

過去的迷信觀念,讓人們常常做出一些無謂的破壞。比如朱棣曾經為「破風水」、「斷龍脈」,連南京的龍脈都毀於一旦。

而如今,人們已經意識到這樣的做法毫無意義。比如說,朱德從小就喜歡種樹,他的家鄉人民為了紀念他,特地將他帶到了他的母校。

在他的舊居、讀書的地方以及教書的學校,都能夠看到他當年種植的樹木。其中,琳瑯山下的藥鋪埡小學就是他讀私塾的地方,校門前有一棵他幼年時種下的香樟樹,至今枝葉繁茂,學生們常在濃蔭下集會遊戲。

儀隴城裏金城小學門口有一棵挺拔翠秀的皂角樹,高度超過十米,據說是朱德爺爺在1908年任職該校體育教師時所種植的。

這棵樹的前人栽種後人乘涼的理念得以體現,學校的學生經常在樹下進行體育鍛煉、遊戲和復習。如果你問起這棵樹是誰種的,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是朱德爺爺種的!」

琳瑯大隊的隊長對康克清大姐說:「據老一輩的人講,大灣坡上的嘉陵桑就是朱老總在南充讀書時帶回來的30株桑枝栽下的。」

"難以置信!朱德詢問道:「它們還活著嗎?」他驚訝地發現,五十年前他親手種下的樹苗,雖然數量不多,但長勢喜人,樹幹粗壯,需要幾個人才能環抱。"

"種桑種桐,子孫興隆",他專註地凝視著在陽光下輕輕搖曳的桑樹,告訴大家,別小瞧桑樹,那可是財富之樹,全身都是寶貝:"桑葉餵蠶,蠶絲可以換取財富,蠶糞可以肥沃土地,桑枝可以做燃料,桑椹可以入藥。

山區的寶藏眾多,許多地方比平原更優越。樹木、竹子、山貨、藥材都是珍寶。我們要因地制宜,發展山區,農、林、牧、漁全面發展,開展多種經營,將荒山禿嶺改造成富饒之地,山上的木材和水果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朱德的每一句話都講得實實在在,深入人心。鄉親們牢記著"種桑種桐,子孫興隆"這句名言,共同努力,開創美好的未來。

朱德心系人民,怒改牌匾。他回家鄉探訪鄉親,調查民情。一次,他在一個村落視察,看到一個七八歲的小孩衣不蔽體,腳上布滿未愈合的傷痕。

他心頭一酸,立刻走過去,把自己身上所有的錢都給了小孩。隨後,他又來到了公社辦的大食堂,看到大鍋裏的稀飯淡如白開水,幾乎沒有米粒。

這些景象讓朱德深感痛心。

看著人們的果腹之物,他的心中充滿了心酸,於是他詢問:「晚飯有啥可吃的?是不是只有野菜呢?」食堂的工作人員疲憊地回答:「山上能吃的野菜已經挖得差不多了。」

然而實際上,回到家鄉後,他的餐桌上也和大家一樣,只是有時候會有一些特別的待遇。前幾天,領導看到他吃紅薯時連皮一起吃,擔心會影響消化,特意在他飯裏加了一些肉。

他只是嚴厲地責問:「為什麽我有肉?」隨後讓旁邊的小孩把肉分給大家。

他告誡幹部們要親民愛民,關註民眾的生活。在會議上,他說:「建設社會主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關鍵在於努力和生產。

儀隴地區有著豐富的山貨藥材資源,大家需要合理開發和利用這些資源,不能浪費上天賜予我們的寶貴財富。」有一天,陪同縣委的同誌對朱德說:「現在這裏沒有人居住,縣裏計劃在這裏設立一個總司令的展覽館,以展示……」

朱德嚴肅地表示:「這個房子應該騰出來,辦成一所學校,讓孩子們有機會接受教育,這是個好主意。」他的建議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

後來,無論在南充市還是成都,他都重申了這個觀點。1962年,儀隴縣委的書記到北京開會,朱德再次詢問了關於這件事的情況。

書記回答得含糊不清,沒有明確表示贊同。

朱德積極主張將那所房子改建成小學,他強調:「我們不能讓任何一個孩子失去受教育的機會。把房子改成學校,將使更多孩子接受教育,這是我們的責任。」

可能受到母親的影響,朱德深信教育的力量。在他的返鄉之旅中,他選擇在馬鞍中學住宿。第二天清晨,他與馬鞍中學師生們合影留念,並為學校題詞:「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共產主義新人。」

這份題詞體現了他對教育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視,旨在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有技能的共產主義新人。

在即將離開儀隴城關的前兩天,朱德路過一所十分漂亮的房子,發現這是一座幼稚園。看到孩子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上學,他感到十分高興。

然而,當他看到門口掛著的一塊寫著「儀隴縣機關托兒所」的牌匾時,他的臉上露出了不滿的表情。他輕輕搖了搖頭,面色大變,指著牌匾對幾位縣委領導說:「這個托兒所為什麽只收幹部的娃娃呢?

應該改成可以讓群眾的娃娃也能進來的托兒所。」

他始終心系平凡百姓。自此,"機關托兒所"更名為"儀隴縣城關幼稚園",讓更多普通家庭的孩子在這裏接受教育。

他曾經說過:"我們的革命,是為了解決大眾的生活問題,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只為少數人提供特權。"

事實上,這次返鄉只持續了幾天。在朱德即將離開儀隴的時候,鄉親們為他送來了家鄉特產,但他婉言謝絕,沒有接受任何東西。

他只在離開前,在儀隴的市場上買了雙十當地手工制作的草鞋。有人問他為什麽要買這個,他回答道:"我需要這些草鞋。"

「我們的儀隴草鞋,是最棒的!」朱德深情地對鄉親們說,「穿上它,感覺就像回到了家。」漂泊在外的遊子,就像秋天的蓬草,被風吹得越來越遠,思鄉之情卻越來越濃。

在家鄉,這雙草鞋或許不值一提,但在漂泊的日子裏,它卻成為了朱德思念家鄉的橋梁。幾十年來,他一直對儀隴草鞋念念不忘,他說:「草鞋,就是我對家鄉的感情。」

「朱德草鞋」承載著朱德的歷程和情感,記錄著他的生活和理想。無論是家庭勞動,還是革命戰爭,朱德都穿著草鞋,它們陪伴他經歷了無數的困苦和艱難。

朱德草鞋,是一段歷史的記憶,是一種精神的象征。

朱德將軍的巴山蜀水滋養了他的成長,促使他從大巴山走向廣闊世界,登上歷史舞台,在中國革命的畫卷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

正如周恩來總理所言,他的一生就是「20世紀中國革命的裏程碑」。盡管他身在中國革命的最前線,但他始終心系大巴山,對於這裏的每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懷有深深的情感。

從他這次故鄉之行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他並非不想念家鄉,不想念親人,只是他的思考方式和表達方式有所不同。

他用另一種方式來表達他對家鄉和親人的愛。

朱德的深情厚意猶如他的未完成的詩篇——【故鄉行】一樣,貫穿了他的一生。自二十三歲穿上軍裝,到七十四歲重遊故鄉,他的熱愛家鄉之情從未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