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從戰略視角看豫東戰役

2024-01-25歷史

上篇文章【換一個視角看豫東戰役】引起了熱烈的討論,討論中還有人將失敗甩鍋給許世友沒有拉住黃伯韜,這就扯得更遠了,因為,我們討論的是第三階段的失誤,也就是粟裕大將決定先殲滅黃伯韜再回來吃72師這個策略的失誤,至於許世友是否負有責任,可以另一個話題討論。

很多人回復,豫東戰役是勝利,這個我在前一篇文章也沒否定。今天,我再換一個角度來看豫東戰役,從戰略角度去看。

豫東戰役場景圖

一、從戰略上的力量消耗來看豫東戰役是勝利

豫東戰役連同劉陳鄧的阻援號稱殲敵9.4萬,我華野傷亡3.3萬,失蹤3598,劉陳鄧部傷亡2000多,總共也損失也接近4萬人,但是國軍的損失數量包含了開封大量的地方武裝,因為,在開封殲滅的3萬多人中,實際上只有正規軍1一個旅,因此,戰果還是有些水分的。而我方的傷亡,不僅全是野戰軍的傷亡,而且還是野戰軍中戰鬥人員的傷亡。戰後,粟裕報告中央,俘虜不能補足傷亡,因此,從大的方面看,這實際上就是一場消耗戰,雖然打勝了,但也說不上多大的收獲。這要是放在戰爭的初期,這樣的仗實際上並不劃算,如劉鄧的巨野戰役,殲敵5000多人,但自身傷亡4300余人,雖然打勝了,但劉帥認為是不劃算的。

為什麽豫東戰役打成這樣的結果,我方認為甚至可以堪稱「偉大勝利」呢?道理其實也很簡單,戰爭進行到48年的六七月份,已經是我軍能夠耗得起,而敵軍耗不起的局面了。因為,隨著我根據地的擴大,土改的深入,兵源越來越充足,而只能靠抓丁的國民黨則兵源補充越來越困難,豫東戰役這樣的消耗,對我軍有利,而對敵軍不利。從戰爭的行程也能看出來,到淮海戰役時,敵軍很多部隊一個軍只有1萬多人,而我軍東野都不用說大決戰前一個縱隊4萬多人,就是南線的華野一個縱隊也在2.5萬左右了,劉鄧部隊比較小的原因是因為挺進大別山的消耗,但到淮海戰役兵力量也是保持的還略有增長。

二、從戰略上就能看出豫東戰役不是解放戰爭的轉折點

有網友把豫東戰役誇大為解放戰爭的轉折點,這是不對的。我們從上面的第一條就能看出,到豫東戰役時已經是我軍耗得起敵軍耗不起的局面了,所以,戰爭的轉折早已經完成。

從戰略層面看,戰爭分為戰略防禦,戰略相持,戰略進攻,戰略決戰,戰略追擊幾個階段。東北在完成三下四保戰役後,就省略了戰略相持,而轉入了戰略進攻發動了夏季攻勢,南線則是劉鄧大軍率先省略了戰略相持轉入了挺進大別山的戰略進攻,這是從南線全域看的觀點,當然不否認局部而論大別山是防禦,陳粟和陳謝的中原是相持(粟兵團結束中原時,粟報告中原出於「反復的拉鋸狀態」)。也就是說豫東戰役是發生在我軍的戰略進攻階段,顯然不是解放戰爭的轉折點,最多也就是戰略進攻階段的發展。

當然,也有人說成是中原局勢的轉折點,這個說法也是不成立的,因為,在豫東戰役之前,劉鄧就發動了宛東戰役,以殲擊國軍一個兵團為目標,而不再是粟兵團離開中原時的「拉鋸狀態」(戰略相持),因此,中原的戰略轉折也已經完成。

三、從戰略層面看,豫東戰役並未推進了中原的局勢

豫東戰役雖然我軍加上南線劉陳鄧阻擊共殲敵9萬多,但從戰略上看,則是華野全軍包括並指揮的中11縱被堵擊了中原,中原地區僅剩下中原野戰軍6個縱隊。豫東戰役之後,中原我軍只是乘敵軍把註意力轉向睢杞的間隙,打了一個襄樊戰役,自此,面對敵軍的重兵集團,我中原地區再難組織殲滅戰,計劃進行的西平、宛確戰役都因兵力不足而取消,中原地區又重新回到了「拉鋸狀態」,直到華野我軍完成濟南戰役,重新殺出發起淮海戰役,這是後話。

四、豫東戰役不是淮海戰役的預演

你要已經有了決戰能力才能說是預演,豫東戰役有這樣的能力嗎?沒有!擴大到殲擊敵軍2個兵團,實踐證明就完全不成立。對於這一點,就是粟裕本人也是意識到了的,否則,他不會在回憶錄中把打黃伯韜改一個說法是「以利撤退」,這就已經充分說明粟裕大將本人事後也認為當時制定的先消滅黃伯韜再回過頭吃掉72師的策略是錯誤的。作為事後諸葛亮,我們實際上也能看出,所謂打黃伯韜以利撤退的說法並不正確,因為,戰爭的實踐證明,消滅了被圍的標的,敵軍援軍勢必轉入防禦,而不敢再大膽追擊,這才是最好的「以利撤退」之法。實際上,軍委48年7月1日給粟裕的指示就是阻擊黃伯韜,徹底消滅區兵團。

綜上所述,豫東戰役是一次勝利,但說成是解放戰爭的轉折點或者說是中原的轉折點,亦或是淮海戰役的預演都過了。

參考資料:【全國解放戰爭史】【毛澤東軍事文集】【粟裕戰爭回憶錄】

上一篇:【解放戰爭純外線作戰打得最好的一場戰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