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73年楊振寧與毛主席合影留念,杜聿明十分珍惜,將照片懸掛客廳

2023-12-21歷史

杜聿明將1973年楊振寧與毛主席的合影,視為珍寶,掛於客廳。

1950年,楊振寧與國民黨高級將領杜聿明的女兒杜致禮喜結良緣。作為國民黨43名主要戰犯之首,杜聿明曾長期在北京的戰犯改造所接受改造。

杜聿明獲得特赦後,中美關系一度緊張,遠在海外的楊振寧與杜聿明見面變得極其困難。然而,1971年,楊振寧成功穿越重重阻礙回到祖國,與杜聿明再次相見。

盡管杜聿明已經獲得了特赦,但楊振寧仍然稱呼他為杜先生。楊振寧出身於書香門第,自小學習成績優秀,立誌成為一名科學家。

1942年,楊振寧從西南聯大的物理系畢業,成為清華大學的研究生。1944年,楊振寧來到西南聯大任教。

杜聿明之女杜致禮,曾就讀於西南聯大,同時也是楊振寧的門生。當時,杜致禮正值青春年華,明眸皓齒,知書達理。

對楊振寧這位優秀的學生,杜致禮無比敬仰。遺憾的是,不久後楊振寧以清華大學唯一的留美公費生身份,踏上了前往美國的郵輪。

兩人的感情尚未公開,便被無奈的分離所打斷。1949年,楊振寧已在美度過五年。聖誕節那天,楊振寧在友人的陪同下走進一家中餐廳,卻意外與自己昔日的學生杜致禮重逢。

楊振寧在與杜致禮的交談中得知她也在美國留學,心中暗自歡喜。在西南聯大的時光已經在楊振寧心中埋下了感情的種子,如今重逢,他將其視為上天的恩賜。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楊振寧與杜聿明確定了戀愛關系。1950年,他們在普林斯頓舉行了婚禮。杜致禮在嫁給楊振寧時,就曾經告訴過他自己的特殊身份,但楊振寧並不在意。

相反,婚後的楊振寧盡自己所能去幫助杜致禮的家人,與杜家建立了深厚的聯系。

1949年,杜聿明被俘,戰犯改造所內接受改造,其夫人曹秀清則在外界翹首以盼丈夫的訊息。曹秀清多次向國民黨當局詢問丈夫的下落,但得到的回復卻是:「杜將軍已經遇難。

」1949年5月,國民黨官員來到曹秀清家中,告訴她蔣介石即將將她和孩子們帶到台灣,以確保他們的安全。曹秀清別無選擇,只能依靠國民黨。

從此,曹秀清在台灣開始了艱難的生活。杜聿明已經成為戰敗者,台灣當局對曹秀清一家的態度冷漠。曹秀清多次向國民黨反映情況,但始終沒有得到明確的答復。

曹秀清孤身一人撫養孩子,生活十分艱難。

杜聿明的兒子杜致仁從小就勤奮好學,以出色的成績考入了哈佛大學。得知這個訊息後,曹秀清陷入了糾結。對杜致仁來說,出國留學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但國外的學費昂貴,曹秀清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後來,杜致仁獲得了獎學金,再加上曹秀清向台灣銀行申請貸款,他終於實作了去美國讀書的夢想。在美國定居的杜致禮知道弟弟的困境,她經常在杜致仁放假時邀請他到自己家中居住,以減少他的日常開銷。

對於妻子的決定,楊振寧也表示全力支持。在杜致禮和楊振寧的幫助下,杜致仁艱難地度過了三年的時光。

不久後,台灣銀行突然要求杜致仁償還所有借款,那時杜致仁已經借了7000元。7000元不是一筆小數目,彼時楊振寧還是一個無名小卒,他與杜致禮只能在吃住上幫助弟弟,至於籌學費,他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對於杜致仁來說,想要一次性償還借款,幾乎是天方夜譚。接到訊息時,杜致仁正借住在姐姐杜致禮的家中,他急忙給母親寫信,懇求她設法籌錢。

杜致仁相信,只要能堅持到畢業,所有的問題都將迎刃而解。無奈之下,曹秀清只能向蔣介石借款,但只得到了1000元的補助,分兩年發放。

曹秀清將得到的500元支票寄給兒子,希望能夠解決當務之急。

杜致仁看到支票時,情緒瞬間崩潰。杜致仁請求姐姐和姐夫為自己找一份兼職,楊振寧夫婦欣然同意,杜致仁的情緒才慢慢穩定下來。

那天晚上,杜致仁把門反鎖,再也沒有出來。第二天中午,杜致禮叫弟弟起床,房間內無人回應。楊振寧破門而入,卻驚訝地發現杜致仁已經吞服了大量的安眠藥,失去了生命。

1956年,在離哈佛大學畢業只剩一年的時候,杜致仁在杜致禮和楊振寧的家中自殺了。弟弟去世的第二年,楊振寧獲得了諾貝爾獎,獲得了豐厚的獎金。

然而,沒能經濟上幫助弟弟,成為了楊振寧一生的遺憾。

與曹秀清堅持與蔣介石合作不同,杜聿明接受改造後的情況截然不同。在戰俘改造所,政府並未對杜聿明進行歧視或虐待,反而給予了他更多的關心和照顧。

由於常年戰爭,杜聿明身體狀況欠佳,人民政府用轎車接送他去醫院治療,並精心為他治療,成功治愈了他多年的隱疾。

中國政府不惜重金,甚至遠赴香港、澳門等地購買稀缺藥物,而當時中國的經濟狀況並不樂觀。

為了盡快恢復杜聿明的身體,政府特地為他制定了特殊的飲食計劃。盡管當時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但杜聿明經常可以品嘗到紅燒帶魚、燒雞等美味佳肴,每天還有一磅牛奶供應。

在政府的精心照料下,杜聿明的身體狀況逐漸好轉,思想也開始發生變化。同時,政府也妥善安排了在人民解放戰爭中率領部隊起義的程潛、張治中等人探望杜聿明,使得杜聿明對中國共產黨有了更深的認識。

放下過去,迎接光明。1957年,當楊振寧還是普通學者時,周總理就已經委托從美國回國的張文裕代替杜聿明傳遞信件。

在台北的曹秀清,突然收到了一封來自杜致禮和楊振寧的信。信中含蓄地透露出:「您的老朋友和我已經取得聯系了。

」此刻,曹秀清意識到,楊振寧口中的老朋友,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杜聿明。得知杜聿明在北京安好的訊息後,遠在台灣的曹秀清等人,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曹秀清明白,台灣已經與大陸斷絕聯系,只有去美國,才有可能見到杜聿明。曹秀清向台灣當局提出了申請,但是被拒絕了。

不久後,國民黨釋出聲明,杜聿明的妻子和兒女不能再離開台灣。曹秀清雖然感到十分悲痛,但是仍然在等待著合適的機會。

1957年,楊振寧榮膺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一喜訊傳到北京,周總理果斷決定派遣代表團向楊振寧夫婦表示祝賀。

然而,前往瑞典的代表團只有兩位成員:張文裕和夫人王承書。張文裕曾是楊振寧的恩師,與楊振寧夫婦也私交甚篤。

啟程赴瑞之前,張文裕遵照周總理的指示,先來到了北京功德林,把這個好訊息告訴了杜聿明。同時,張文裕還希望杜聿明能夠為楊振寧親筆寫一封信。

杜聿明得知外孫女婿榮膺此殊榮,既為楊振寧感到欣喜,也對這位女婿感到欣慰。他欣然應允,提筆為楊振寧寫了一封簡短的賀信:親愛的外孫婿,我向你表示最熱烈的祝賀,你獲得諾貝爾獎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杜聿明寥寥數語,卻能讓人感受到他的自豪之情。

在頒獎典禮上,張文裕將一封杜聿明的信交給楊振寧,他看到信件後非常高興,為此寫了一封回信,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同時,他也對張文裕說:「嶽父的關心讓我十分感動。」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訊息傳來後,國民黨當局對曹秀清的態度發生了重大變化。

之前,蔣介石將曹秀清一家接到台灣,只是為了將這8個人作為人質。然而,楊振寧一炮走紅後,蔣介石得知曹秀清與楊振寧的關系,也將她奉為座上賓。

有一天,蔣介石和夫人宋美齡突然要接見曹秀清,曹秀清乘坐專車前往蔣介石府邸。剛進門,蔣介石與宋美齡就熱情地出門迎接。

蔣介石先是假裝無意地詢問曹秀清的日常生活,不久之後,就專註於詢問楊振寧的事情。曹秀清抓住機會,再次向蔣介石提出了自己想要前往美國的要求。

蔣介石聽到這個訊息非常高興,立刻批準,「楊振寧和李政道都獲得了諾貝爾獎,這是為國爭光」。在蔣介石看來,利用曹秀清將楊振寧爭取到台灣,將是國民黨的福音。

曹秀清有幸獲得了台灣當局的探親授權,期限為半年,如遇特殊情況可延長六個月。如曹秀清未如期返回,將面臨巨額罰款。

為防止曹秀清永久離開台灣,蔣介石禁止她帶任何子女,甚至親自為她找了兩位擔保人。如果出現問題,擔保人也要承擔責任。

在楊振寧的幫助下,曹秀清成功來到了美國。曹秀清雖然逃離了台灣,但她並不想再回去。楊振寧為她辦理了長期居住證,曹秀清在美國度過了六年。

盡管有女兒和女婿的陪伴,曹秀清從未忘記遠在中國的杜聿明,同時,杜聿明也掛念著在美國的妻子。

1959年,杜聿明在戰犯改造所中,展現出了他的卓越領導才能和無私奉獻精神。他不僅在縫紉組中擔任組長,親手為他人制作冬季衣物,還率領戰犯們用碎布制作了上百把拖把,為戰犯管理所節省了開支。

他的優秀表現多次得到了戰犯管理所的表揚。 經過多年的改造,杜聿明已經完成了自我轉變,得到了特赦。在走出戰犯管理所的那一天,他將12月4日定為自己的重生之日,以紀念自己的轉變和重生。

他笑稱自己的過去就像一場揚州夢,而今他醒悟過來,心向光明。 1960年,杜聿明受邀參加了一個英國外賓的宴會,周總理向英國人介紹了他,並表示他曾與陳毅打過仗,最後杜聿明獲勝。

得知杜聿明的軍隊有100萬人後,英國人深感驚訝,100萬的軍隊,確實不應該被打敗。然而,杜聿明卻裝出一副無辜的樣子說:「陳毅元帥後來有200萬軍隊,因為我手下的士兵,最後都投靠了他。

」杜聿明出獄後給妻子寫了一封信,希望她能回到中國,回到他的身邊。杜聿明在信中寫道:「我現在過得很好,家裏有一間臥室、一間客廳、一間辦公室。

我重新認識了共產黨,決定和共產黨一起工作。」1961年,中國共產黨不計前嫌,為他提供了一個職位。在周總理的安排下,杜聿明等7人前往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工作。

杜聿明把自己多年的戰爭經歷整理出來,編纂成冊,留給後世一筆寶貴的財富。新中國的恩情,杜聿明一直銘記在心,多年來,他也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報酬國家。

後來,杜聿明當選為第五屆人大代表以及第五屆政協常委,他積極擁護黨的方針政策,參與新中國的建設。

杜聿明在台灣有許多親友,他積極與他們保持聯系,宣傳新中國的政策和共產黨的理念,為兩岸和平統一做出了重要貢獻。

曹秀清看到杜聿明在大陸的生活日益美好,也希望能回到自己的國家。1963年,楊振寧安排曹秀清從美國飛往日內瓦,稍作休息後,又飛往北京。

中國外交部高度重視,特意安排專人接機。幾十年後,曹秀清與杜聿明再次相遇,他們都深感劫後余生的幸運。

周總理與陳毅在人民大會堂接見杜聿明,為讓曹秀清感覺自在,還特意請來了許廣平、張治中和傅作義等舊識陪同。

周總理對曹秀清說:「歡迎你回國定居。」聽到這句話,曹秀清回憶起自己在台灣的種種經歷,不禁流下了眼淚。交談中,陳毅副總理問:「最近台灣有些流言,你們那邊真的自由了嗎?

」杜聿明答:「我們沒有任何人幹預,十分自由,請兩位總理放心。」曹秀清回國後,身處海外的楊振寧和杜致禮時常掛念。

當時中國的經濟和物質水平有限,楊振寧特意從美國運來大量家具,改善曹秀清和杜聿明的生活。自此以後,楊振寧和杜致禮一直與國內親人保持聯系。

多年未歸故土,他們也十分思念家鄉。但遺憾的是,中美關系錯綜復雜,回國之路困難重重。

楊振寧歸國夢圓:中美關系緩和後,他終於得以回到闊別已久的中國,看望親人、朋友。他的父親向政府報告了此事,周總理表示熱烈歡迎。

1971年,他和妻子杜致禮一起踏上回國的旅程。26年後,他們終於回到了魂牽夢繞的故土,與父母、學生、大學的朋友相繼見面。

得知楊振寧回國的訊息後,日理萬機的周總理特意抽出時間,與他夫婦見面。

周總理邀請杜聿明夫婦陪同,與楊振寧進行了愉快的交談。在交談過程中,細心的周總理註意到楊振寧對曹秀清和杜聿明的稱呼,於是提醒楊振寧應該稱呼嶽丈大人。

這個溫馨的場景讓在場的人都笑了起來。楊振寧在1973年的夏天第三次回國,7月17日,毛主席接見了楊振寧,並且特別囑咐他代問杜聿明好。

在離別前,楊振寧與毛主席合影留念,將這珍貴的瞬間贈予杜聿明作為紀念。杜聿明非常珍視這張照片,將其懸掛在客廳中。

楊振寧的回國之旅引起了國際上的廣泛關註,他的回國之旅也為更多的科學家開啟了回國的大門。在接下來的幾年裏,陳省身、李政道等人陸續存取中國,開創了中外科學交流的新篇章。

而杜聿明則繼續在工作崗位上為新中國建設作出貢獻。1981年,杜聿明因病去世,享年77歲。他此生唯一的遺憾就是未能與他在台灣的四個子女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