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43年,毛主席視察八路軍炮團,右邊口袋裝了半只燒雞

2024-05-10歷史

1943年10月的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毛澤東主席來到了陶寶峪,視察駐紮在這裏的八路軍炮團。這支炮團自1938年成立以來,一直在延安附近堅持自力更生,種地養殖,實作了自給自足。

主席不僅詳細了解了炮團的工作情況,還親自品嘗了他們的手工燒雞。離開時,一位營長竟將剩下的半只燒雞裝進了主席的口袋,讓人不禁好奇:這半只燒雞最後去了哪裏?主席又是怎樣評價這支炮團的?讓我們一探究竟。

一、延安生活的艱辛與自力更生

1943年,正值抗日戰爭最艱難的時期。八路軍和人民在延安這塊根據地,過著極其艱苦的生活。由於交通不便,外界物資無法順利運送,加之延安地處黃土高原,土地貧瘠,農作物產量低下,糧食、蔬菜、肉類等生活必需品一直處於短缺狀態。

面對如此艱難的環境,八路軍將士們並沒有氣餒,而是發揚自力更生的精神,靠自己的雙手解決溫飽問題。各個部隊都組織了農活隊,在延安及周邊村落承包了一些土地,種植小麥、高粱等糧食作物,還種植了大量蔬菜。同時,他們還養殖了豬、牛、羊等家畜,以及雞、鴨、鵝等家禽,從而獲得了肉、蛋、奶等食物。

八路軍炮團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成立的。1938年1月,在毛澤東主席的直接關懷和指示下,八路軍總部作戰科科長武亭被任命為炮團第一任團長,負責組建這支新兵種部隊。由於人員和物資都十分匱乏,炮團一開始只有幾門迫擊炮和山炮,官兵們連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都難以滿足。

面對重重困難,炮團將士們並沒有氣餒。他們在延安城外的陶寶峪一帶,開墾了一大片土地,種上了小麥、高粱、谷子等作物,還種植了大量蔬菜。同時,他們還養了雞鴨鵝豬等家禽家畜,從而解決了吃穿用度的問題,實作了自給自足。

二、毛主席視察八路軍炮團

1943年10月26日,在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彭德懷、鄧發、彭真等人的陪同下,毛澤東主席前往南泥灣視察八路軍359旅。視察結束後,主席又專門來到了陶寶峪,視察駐紮在那裏的八路軍炮團。

炮團成立於1938年1月,由八路軍總部作戰科科長武亭負責組建,武亭也成為了炮團第一任團長。當時,炮團只有幾門迫擊炮和山炮,官兵們的生活條件極其艱苦。但是,在武亭的帶領下,全體官兵發揚自力更生的精神,在陶寶峪一帶開墾了大片土地,種植糧食作物和蔬菜,同時還養殖了家禽家畜,從而解決了溫飽問題。

主席一行來到炮團駐地後,首先由炮團團長兼政委邱創成、副團長匡裕民、營長宋承誌等人匯報了炮團的工作情況。主席非常高興地看到,這支年輕的炮兵部隊不僅戰備訓練有素,而且生產建設也做得很出色,完全實作了戰備生產兩不誤。

隨後,主席和其他領導同誌在邱創成等人的陪同下,參觀了炮團的生產基地。他們看到,官兵們在陶寶峪的黃土地上,辛勤勞作,種植了小麥、高粱、谷子等糧食作物,還種植了大量的蔬菜。同時,他們還養殖了雞鴨鵝豬等家禽家畜,基本上實作了吃穿用度的自給自足。

午餐分時,主席和其他領導同誌在炮團食堂就餐。炮團的廚師們精心準備了一桌子農家菜肴,其中就有用自家養的雞做的手工燒雞。主席品嘗後,連連贊不絕口,並親切地招呼大家都嘗嘗這難得的美味。

用過午餐後,主席又觀看了炮團官兵的操炮表演和各種火炮器材。他對炮團的建設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並鼓勵大家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發揚自力更生的精神,為將來成立炮兵學校打好物質基礎。

就在主席離開時,一個有趣的小插曲發生了。營長宋承誌看到桌上還剩下半只燒雞,就用報紙將它包了起來,隨手裝進了主席掛在旁邊的上衣口袋裏,希望主席能將這難得的美味帶回去補補身子。當時的延安生活確實很困難,一只燒雞都是稀罕物,連主席都沒有吃飽。

三、主席對炮團的高度評價

在視察八路軍炮團的過程中,毛主席對這支年輕的炮兵部隊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和贊賞。

首先,主席高度贊揚了炮團在戰備訓練和生產建設兩方面的出色表現。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炮團官兵們已經掌握了熟練的操炮技能,各種火炮器材也一應俱全。同時,他們還在陶寶峪一帶開墾了大片土地,種植糧食作物和蔬菜,養殖家禽家畜,完全實作了自給自足,解決了溫飽問題。能夠做到戰備訓練和生產建設兩不誤,這在當時的延安確實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本領。

其次,主席對炮團自力更生的精神給予了高度贊揚。由於延安根據地環境艱苦,物資匱乏,炮團官兵們靠自己的雙手開墾土地,發展農牧業,從而解決了溫飽問題,這種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正是延安精神的真實寫照。主席說,你們在南泥灣搞得很不錯啊,能夠做到戰備、生產兩不誤,為將來成立炮兵學校打好了物質基礎。看來困難這個怪物不是不可以克服的。

第三,主席對炮團官兵們表現出的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品質給予了高度贊揚。在那個環境下,能夠堅持戰備訓練,並且自力更生解決溫飽問題,這確實需要非常頑強的毅力和吃苦耐勞的品質。主席說,你們克服了重重困難,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只要有決心,就一定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和障礙。

此外,主席還對炮團官兵們表現出的團結互助、同甘共苦的集體主義精神給予了高度贊揚。在那個環境下,只有全體官兵同甘共苦、團結一心,才能渡過難關。正是靠著這種集體主義精神,炮團才能在短短幾年時間裏就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

離開時,主席還特意囑咐炮團領導,要繼續保持和發揚這種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精神,為將來成立炮兵學校打下堅實的基礎。他相信,只要大家繼續努力,定能創造出更加燦爛輝煌的成就。

四、燒雞照片的故事

在視察八路軍炮團的過程中,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小插曲。當時,主席的夫人江青隨行,她拿著相機,拍下了主席在南泥灣視察5天的唯一一張照片。

這張照片就是在主席離開炮團時拍攝的。當時,主席和其他領導同誌已經檢閱完部隊,觀看了連隊的操炮表演和各種火炮器材。就在準備離開時,營長宋承誌註意到餐桌上還剩下半只燒雞。他想,這可是當時延安難得的美味佳肴,怎能就這樣浪費了。於是,他用報紙將這半只燒雞包了起來,隨手裝進了主席掛在旁邊的上衣口袋裏,希望主席能將它帶回去補補身子。

當時的延安生活條件確實十分艱苦,即使是主席,也難得品嘗到這種美味。之所以還剩下半只燒雞,是因為一桌子人都沒好意思吃,直到主席親自招呼大家下筷,這才被吃了一些。

就在宋承誌將燒雞裝進主席口袋的那一刻,江青按下了快門。這張照片上,主席上衣右邊口袋鼓鼓囊囊的,正是裝著那半只燒雞。照片中,主席右邊第一人是炮團團長邱創成,左一是宋承誌本人,左四是政治處主任劉登瀛。

拍攝完這張照片後,江青將它洗了出來,分發給了炮團的幾位領導幹部,每人一張。宋承誌就將這張照片掛在了家裏的客廳裏,幾十年都沒有取下來過。

這張照片見證了那個艱苦歲月,也見證了八路軍將士們自力更生、頑強拼搏的精神。它成為了宋承誌最寶貴的紀念品,讓他終生難忘那段崢嶸歲月。

後來,宋承誌一直在炮兵部隊任職,擔任過很多職務,最高曾出任沈陽軍區炮兵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參謀長、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等職。1955年,他還被授予了少將軍銜。直到2010年8月13日,93歲高齡的宋承誌在北京與世長辭。

這張照片和半只燒雞的小故事,成為了宋承誌將軍漫長軍教生涯中最珍貴的回憶。它見證了那個艱苦歲月,也見證了八路軍將士們自力更生、頑強拼搏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