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蘇聯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並歸還領土,北洋政府為何非要拒絕?

2024-05-10歷史

1917年,俄國爆發了轟動世界的十月革命。革命的烽火迅速燃遍俄羅斯廣袤的疆土,最終建立了一個全新的政權——蘇維埃政權。這個新生的政權立刻向世界伸出了友誼之手,向中國提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建議:廢除不平等條約,歸還被割占的領土。

對於飽受列強欺淩的中國人民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訊息。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北洋政府對蘇聯的這一誠摯邀約卻視而不見,置之不理。為何北洋政府會拒絕如此良機?究竟是什麽原因,讓他們做出了這個看似荒謬的決定?

一、蘇聯提出建交條件:廢除不平等條約,歸還領土

1917年11月7日,在俄國彼得格勒(今聖彼得堡)發生的十月革命,終於推翻了沙皇統治,結束了300多年的洛馬諾夫王朝。革命的導火索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俄國帶來的巨大災難。戰爭使俄國經濟幾乎崩潰,加之沙皇專制統治腐朽無能,人民苦不堪言,終於爆發了聲勢浩大的革命運動。

十月革命的勝利,標誌著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1918年3月,俄國正式更名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維埃俄國"。1922年12月,蘇維埃俄國與白俄羅斯、烏克蘭、喬治亞等加盟共和國聯合,組成了"聯盟制"的新型國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

作為一個新生的無產階級專政國家,蘇聯政權自誕生之日起,就將反對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與壓迫,爭取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階級的徹底解放,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因此,蘇聯政府在成立之初,就向中國政府伸出了友誼之手,提出廢除沙皇俄國同中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歸還被沙俄強占的中國領土。

1919年7月25日,蘇俄政府發表了著名的【蘇俄政府對華宣言】,宣布承認中國政府,並提出了五項具體條件:

第一,廢除1896年以後,俄國同中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如【辛醜條約】【中俄密約】等,歸還被割占的中國領土;

第二,放棄沙皇俄國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包括在滿洲等地的特權;

第三,將中東鐵路全部歸還中國;

第四,放棄庚子賠款;

第五,廢除領事裁判權,建立新的外交關系。

這無疑是一個令中國人民振奮的好訊息。長期以來,中國被列強壓榨,國土被任意瓜分割占,民族自尊心遭到無情淩辱。如今,一個新生的政權主動提出歸還被占領土,廢除不平等條約,這無疑是中華民族維護國家主權、爭取民族獨立的一個重大契機。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當時執政的北洋政府對蘇俄政府的這一誠摯邀約,卻置之不理,最終拒絕了蘇聯的建交條件。這一決定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一度引發了全國範圍內的抗議活動。作為一個被列強欺淩已久的國家,北洋政府為何會拒絕如此良機?背後又有何原因,讓他們做出了這個看似荒謬的決定?這確實令人費解。

二、北洋政府內憂外患,左右為難

北洋政府時期,中國內憂外患,局勢錯綜復雜。一方面,國內軍閥混戰不斷,政權根基岌岌可危;另一方面,北洋政府又深陷於列強的經濟軍事控制之中,左右為難。

1916年,袁世凱死後,原本由他一手遏制的軍閥割據局面再度惡化。各路軍閥你爭我奪,北洋政府只能勉強維系在華北一隅。隨著時間推移,直系軍閥逐漸分崩離析,北洋政府的控制範圍日漸縮小。

1920年,直系軍閥奉系被打垮,原本效忠北洋政府的安徽新軍、湖北新軍等部隊離心離德,使北洋政府的軍事力量雪上加霜。1922年,曾親自統帥過北洋軍隊的曹錕被迫退位,北洋政府名存實亡。1924年,直系軍閥徹底覆滅,由此拉開了北洋軍閥混戰時期的序幕。

這一時期,張作霖、吳佩孚、孫傳芳、馮國璋等人紛紛割據一方,北洋政府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不斷更叠,執政能力幾近為零。1926年,由曾為北洋政府效力的吳佩孚領導的直皖軍閥集團,更是直搗北京,攻陷北洋政府在華北的最後據點。

面對國內如此動蕩的局面,北洋政府自身已經漸趨無力。而在這種情況下,列強的經濟軍事控制,又讓北洋政府進退維谷。

早在1915年,日本就曾硬著頭皮向北洋政府遞交了著名的"二十一條"。這是一份赤裸裸的要挾,意圖將中國徹底殖民化。雖然最終未能如願,但北洋政府不得不在一些條件上作出讓步。

1918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北洋政府原本有機會收回被德國占領的山東權益。但在巴黎和會上,英美等國卻將這些權益全部拱手相讓給了日本。北洋政府的抗議不但無濟於事,反而遭到了英美的制裁。

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爆發了著名的"五四運動",抗議北洋政府在山東問題上的屈辱妥協。但北洋政府無力回天,只能任由列強在中國橫行霸道。

在軍事上,北洋政府同樣受制於列強。早在1901年,為了鎮壓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曾攻陷北京,北洋新軍節節敗退。此後,北洋政府不得不聘請大量外國軍事顧問,用以重建軍隊。

到了1920年代,北洋政府軍隊中的外國顧問達到了數千人之多。他們不僅掌控著軍隊的建制編練,更主導著軍火的采購和運輸。北洋政府的軍事命脈,實際上完全掌控在了列強手中。

三、北洋政府幕後操控:帝國主義國家的影子

北洋政府在處理與蘇聯的關系時,其外交政策的反復無常,背後實際上隱藏著一只看不見的黑手——帝國主義國家的操縱與影響。

早在1915年,日本就曾向北洋政府遞交了著名的"二十一條"密約。這是一份赤裸裸的威脅與要挾,意圖將中國徹底殖民化。雖然最終未能完全實作,但北洋政府也不得不在部份條件上作出讓步。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北洋政府原本有望收回被德國占領的山東權益。然而在巴黎和會上,英美等國卻將這些權益全部拱手相讓給了日本。北洋政府的抗議不但無濟於事,反而遭到了英美的制裁與打壓。

1919年5月4日,這一屈辱妥協引發了北京學生的"五四運動"。但北洋政府無力回天,只能任由列強在中國肆意妄為。

在軍事上,北洋政府同樣受制於列強。早在1901年,為了鎮壓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曾攻陷北京,北洋新軍節節敗退。此後,北洋政府不得不聘請大量外國軍事顧問,用以重建軍隊。

到了1920年代,北洋政府軍隊中的外國顧問達到了數千人之多。他們不僅掌控著軍隊的建制編練,更主導著軍火的采購和運輸。北洋政府的軍事命脈,實際上完全掌控在了列強手中。

在如此內憂外患的環境下,北洋政府自身已經岌岌可危。當蘇聯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歸還領土的誠摯邀約時,北洋政府雖然對此心動,但卻不得不三思而行。

一旦承認蘇維埃政權,就等於與列強決裂,後果將不堪設想。北洋政府深知,自身的存亡系於列強的經濟軍事援助。一旦失去這些,他們將無力維系政權。

因此,在處理與蘇聯關系的問題上,北洋政府的外交政策屢屢反復,時而親蘇時而疏遠,這背後實際上是受制於列強的操縱與影響。

1920年,北洋政府曾一度表現出親蘇傾向,準備承認蘇維埃政權。但很快,在英美等國的壓力下,這一決定又被迫中止。

1924年,北洋政府再次就承認蘇聯一事向列強征求意見。然而,英國政府不僅堅決反對,還極力遊說其他國家共同施壓。在列強的聯合壓迫下,北洋政府不得不放棄了這一計劃。

1926年,英國政府更是直接向北洋政府施加經濟制裁,要求其斷絕與蘇聯的一切關系。面對列強的這一系列打壓,北洋政府無可奈何,最終不得不拒絕了蘇聯的建交條件。

四、蘇聯實力漸增,態度轉向強硬

隨著時間的推移,蘇聯內部形勢逐步好轉,國力不斷增強。與此同時,他們對外交涉的態度也發生了明顯的轉變,開始不再像最初那樣頻頻示弱,而是逐漸轉向強硬路線,堅持自身的國家利益。

1920年,當北洋政府派出代表團與蘇聯方面就建交問題進行磋商時,蘇聯的態度還相當友好。他們不僅熱情接待了中方代表,在談判中也多有讓步。比如最初蘇聯承諾將中東鐵路全部歸還中國,但很快就做出了修改,表示這需要進一步商榷。

1924年,北洋政府再次就承認蘇聯一事征求列強意見時,蘇聯方面的反應已經有了很大變化。他們不再像之前那樣熱情邀約,而是開始對北洋政府的猶豫不決表現出不滿。

當時,英國政府不僅堅決反對北洋政府承認蘇聯,還極力遊說其他國家共同施壓。在列強的聯合壓迫下,北洋政府不得不放棄了承認蘇聯的計劃。而蘇聯對此並未做出任何回應,態度十分冷淡。

1926年,英國政府更是直接向北洋政府施加經濟制裁,要求其斷絕與蘇聯的一切關系。面對列強的這一系列打壓,北洋政府無可奈何,最終不得不拒絕了蘇聯的建交條件。而蘇聯這次也沒有做出任何讓步,反而是一味強硬。

可以說,從1920年到1926年,蘇聯對待北洋政府的態度發生了180度大轉彎。最初的熱情邀約,變成了後來的強硬對待。這種轉變的根源,實際上在於蘇聯自身國力的不斷增強。

十月革命勝利後,蘇俄處境艱難,國內殘余反革命力量尚未徹底肅清,國力十分孱弱。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不得不先向中國伸出橄欖枝,以求在國際上獲得盟友。因此,最初的對華政策相對溫和,多有讓步。

但隨著時間推移,蘇俄政權在國內漸趨穩固,工農紅軍不斷取得勝利,國力也在逐步恢復。到1922年,蘇俄更是改國號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

在這種形勢下,蘇聯對外交涉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他們開始意識到,無需過多讓步,完全可以堅持自身的國家利益。因此,對華政策逐漸強硬,部份條件也開始變化。

1924年,蘇聯在與北洋政府的談判中,就曾明確表示中東鐵路的歸屬問題需要重新商榷。這與最初的承諾已經有了很大出入。

1926年,面對英國的經濟制裁,蘇聯不但沒有做出任何讓步,反而是一味強硬,最終導致與北洋政府的談判徹底破裂。

五、蘇聯改與國民黨和共產黨聯手

面對北洋政府的冷淡回絕,蘇聯方面也意識到,要在中國尋求可靠盟友的道路已經行不通了。於是,他們開始轉而尋求與中國其他革命力量結盟的機會。

1923年,國民黨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掀起了新一輪的革命浪潮。蘇聯很快就看到了與國民黨結盟的機會。1923年10月,蘇聯與國民黨正式締結同盟關系,並向國民黨提供了大量的軍事和經濟援助。

1924年,蘇聯軍事顧問加入了國民黨的北伐軍,參與了國民黨對北洋政府的軍事打擊。同時,蘇聯還向國民黨派遣了大批軍事顧問,負責訓練國民革命軍。

在蘇聯的支持下,國民黨北伐軍節節勝利,最終於1928年3月攻克北京,推翻了北洋政府。但是,隨後國民黨與蘇聯的關系開始轉冷。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瘋狂屠殺共產黨人和進步分子。蘇聯對此表示強烈譴責,並撤回了所有在華顧問。雙方的關系一度陷入冰點。

但是,蘇聯並沒有就此放棄在中國的影響力。他們開始轉而支持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壯大。1927年8月,在蘇聯的支持下,中國共產黨在南昌舉行了著名的八七會議,正式確立了武裝奪取政權的總方針。

此後,蘇聯不斷為中國共產黨輸送武器彈藥和經費,支持他們在農村地區建立根據地。1934年,紅軍在蘇聯軍事顧問的指導下,開始了著名的二萬五千裏長征。

可以說,蘇聯雖然失去了與北洋政府結盟的機會,但並沒有放棄在中國尋求盟友的努力。他們先後與國民黨和共產黨結盟,為中國革命事業播下了火種。

這種策略的轉變,實際上也反映出了蘇聯外交政策的一個重大調整。在最初,他們還試圖透過外交手段贏得中國政府的友誼。但隨著時間推移,他們逐漸意識到,要在中國獲得真正的盟友,必須依靠革命力量。

因此,蘇聯開始放棄了與北洋政府談判的無謂努力,轉而將目光投向了國民黨和共產黨這些真正的革命力量。他們為這兩股力量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和援助,希望能夠借此在中國獲得可靠的盟友。

這種策略的轉變,也折射出了蘇聯對於中國革命前景的樂觀預期。他們堅信,只要給予適當的支持,中國革命終將取得勝利,屆時他們就能在中國獲得一個值得信賴的盟友。

事實上,蘇聯對於中國革命的支持,確實為中國革命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正是在蘇聯的支持下,國民黨和共產黨才得以迅速發展壯大,並最終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統治。

可以說,蘇聯雖然失去了與北洋政府結盟的機會,但並沒有放棄在中國尋求盟友的努力。他們先後與國民黨和共產黨結盟,為中國革命事業播下了火種。這種策略的轉變,不僅反映出了蘇聯外交政策的調整,也折射出了他們對於中國革命前景的樂觀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