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為何誌願軍打夜戰之前,要喝一種又腥又苦的水,還要吞下活蝌蚪?

2024-02-03歷史

1950年10月,人民誌願軍「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了中朝界河鴨綠江,揭開了浩浩蕩蕩的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如今提起「抗美援朝」戰爭,我們總不免心神激蕩、為之自豪,可這場特殊的戰鬥雙方實力差距極為懸殊,單從現代的視角看,我們很難體會到誌願軍為了彌補雙方硬實力的差異都付出了如此艱辛的努力。

為了占據更多的主動權,誌願軍常要選擇夜戰,因為這樣可以盡量削減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的空戰優勢,可礙於補給匱乏與疾病滋擾,誌願軍們常不得不使用一些「土辦法」來解決問題。

比如喝下一種苦澀且腥的水,又或者是生吞蝌蚪……

那麽,當年的誌願軍條件究竟有多艱苦,他們又為何要食用活的蝌蚪,又苦又腥的水又究竟是什麽?

差距巨大

如果不了解的史實的話,是很難意識到抗美援朝戰爭的艱巨的,光是為了做出開戰的決定,毛主席就曾徹夜未眠。

1950年,新中國方成立不久,一切都百廢待興,此時的新中國顯然不再適合卷入任何一場戰鬥。

可韓戰爆發後局勢瞬息萬變,隨著美國的下場,這場戰爭的性質已然改變,成了東西方兩大陣營的暗中較勁與賽局,毛主席深刻認識到北韓必須得幫,否則下一次再同美國開戰,就很可能是在中國的領土上。

可中國一旦出兵,是不會像美國那樣得到一眾西方國家的支持的,蘇聯這邊不僅會拒絕或推脫出兵,更可能趁中美酣戰時以派兵增援為要挾,趁機奪取中國東北的控制權。

即便蘇聯真的出兵,中國誌願軍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之間,也有著相當懸殊的軍事實力差距。

那這差距到底有多大呢?雖然在兵力上,雙變異數距不大,但無論是武器還是戰爭器械,亦或者是無線電、雷達這類輔助裝置,雙方都相差甚遠。

美軍擁有全機械化部隊,以陸戰的勝負手坦克為例,初入北韓戰場時,美軍一個軍就擁有400多輛坦克,且都是1940年以後才出廠的新式坦克,如m4中戰車、m6重戰車等。

反觀誌願軍這裏,初入北韓的6個軍連一輛坦克都沒有,更缺乏行之有效的反坦克裝備。

然後是各類火炮這類重火力武器,初入北韓時誌願軍主要使用從抗日戰爭繳獲的日制武器,以75公釐和90公釐的日制迫擊炮為主,100公釐以上口徑的火炮在我軍中算得上「大殺器」,每個炮兵營也僅有十余門山炮。

一直到1950年年底,中國終於研制出A3式6管105公釐火箭炮。

再看美國這裏,100公釐口徑的火炮已經被美國的機械化部隊淘汰,美炮兵主要裝備155公釐榴彈炮,更有240公釐口徑的恐怖存在。

在個人裝備上,美軍士兵幾乎是武裝到了牙齒,而誌願軍這裏的個人裝備則以「萬國造」為最大特點。

要麽是繳獲國軍所用的落後美制武器,要麽是從日軍手中繳獲「三八大蓋」這類手動步槍,要麽就是從美軍手上繳獲各類武器,武器的原產國囊括美國、加拿大、日本、德國和中國,但基本都與美軍的武器存在代差。

無線電這類通訊裝置美軍基本上裝備到排乃至是班,但誌願軍這邊每軍才可能有幾部無線電通訊裝置,多數時候要依靠軍號、哨兵等落後手段進行通訊。

再然後是戰機,初入北韓時誌願軍是沒有空軍的,更沒有任何戰機,美軍擁有戰機1100余架,連同「聯合國軍」共有1200余架,飛行員多為參加過二戰、飛行時間在1000小時以上的老兵。

人民誌願軍空軍1951年3月方才成立,飛行員無足夠訓練時間,普遍飛行時間在100小時上下,對空武器也極為匱乏,誌願軍在空戰上的巨大劣勢在戰爭後期蘇聯的援助下才得到解決。

對於美軍來說,利用戰機的視野優勢對地上的誌願軍進行狂轟濫炸是常態,許多時候美軍都是先用空軍轟炸一番方才派兵,這使得我軍極為被動。

而為了削弱美軍的制空權優勢,誌願軍選擇夜間作戰,這使得美軍的對空優勢大大削減,但夜戰極為艱苦,為了克服各種困難誌願軍們使用了不少「土辦法」。

補給困難

除了武器裝備上有巨大差距外,雙方的補給保障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美軍有各類個人口糧,營養配比均衡,肉類罐頭也幾乎是吃到撐,甚至還能喝上可口可樂。

然而誌願軍這裏的主要口糧是一種名為「炒面」的食物,所謂炒面就是將小麥、高粱、大豆、玉米等粗糧磨制成粉,再加上食鹽炒制而成。

這種食物風味與口感都相對較差,只能滿足基本上的熱量供應,更無法做到均衡的營養配比。誌願軍們吃了炒面常會感到腹脹和上火,消化也受影響,但這對戰鬥的影響還相對有限,更致命的是長期營養缺乏所致的夜盲癥。

夜盲癥是一種視力障礙,以黑暗環境中視物模糊或無法視物為主要癥狀,後天性夜盲癥最主要的病因就是維生素A的缺乏,維生素A主要存在於海產品與動物內臟中,少數蔬果中也有維生素A的存在。

但對於當時的誌願軍而言,不消說魚肉或動物內臟,就連新鮮的蔬菜水果都無法攝取。

當時的新中國本就百廢待興,即便是炒面這種最基礎的口糧也並非是要多少有多少,除去東北地區提供大部份外,其余的原料還需全國各地提供,之後連夜趕制。

而朝方群眾要麽大量逃亡,要麽家中一貧如洗,根本無法提供足夠的後勤補給。

除補給總量不足外,補給線也被美軍所切斷,戰爭開始前誌願軍也不過擁有400多輛運輸車,但開戰沒多久就被美軍炸毀了一半。

以最為慘烈的上甘嶺戰役為例,在這場歷時40余天的戰役中,美軍共向誌願軍陣地投下了190多萬發炮彈和數千枚炸彈,山頭都被削去了數米,後勤保障不僅極難供應,為了防止被美軍發現,誌願軍們也不敢起竈生火,營養不良是註定的。

於是,夜盲癥在誌願軍隊伍中成了普遍現象,有戰士編出順口溜來苦中作樂: 「抗美援朝吃炒面,夜裏瞎子成了串。」

有戰士還回憶,當時為了不因炊煙暴露位置,接連十幾天都吃不上一口熱飯,只能去挖野菜補充少量維生素。可野菜並非全部都能食用,一些戰士在食用有毒的野菜後中毒死去,令人扼腕痛惜。

即便野菜無毒,供應量也太少,夜間作戰時誌願軍戰士常會抓瞎。可夜間作戰、打近戰是誌願軍的「殺手鐧」,同擁有強大空軍的美軍在白天作戰太過吃虧,夜盲癥的問題是必須要解決的。

這時候有人得到了北韓方面的偏方,一個是「松針水」,一個是「活蝌蚪」。

這松針水就是將松針搗碎,用紗布將其中的汁液過濾出來,要不就是將松針的樹皮和葉子用水煮過後直接服用,這種湯水異常苦澀且有濃重的土腥味,但戰士們還是捏著鼻子喝完了。

再有就是生吞活的蝌蚪,一天吞上兩三次,對治療夜盲癥也很有療效。

雖然北韓戰場上誌願軍們的補給困難,但松針和蝌蚪確實是隨處可見的原料,每次打夜戰前喝上一些,利用這兩個土法子,誌願軍們的夜盲癥在幾天內就得到了有效改善。

之後,加上國內緊急調運的一批海產品與動物內臟,以及北韓民眾與中國邊境民眾的慰問,誌願軍們的夜盲癥終於得到解決。就是在這樣裝備差距懸殊且補給都格外困難的前提下,誌願軍們硬是打贏了這場保家衛國的戰鬥。

不可思議的勝利

有一部份人認為誌願軍之所以在軍力懸殊的情況下取得勝利,靠的是所謂的「人海戰術」,認為勝利是「用人命堆出來」的,這簡直是對誌願軍莫大的侮辱。

事實上,誌願軍雖然傷亡不小,但也是因為裝備與補給上的巨大差距,而讓誌願軍們取得如此不可思議的勝利的,是他們保家衛國的堅定決心與出其不意的穿插戰術。

這穿插戰術就是將一支部隊化整為零,以單個戰士為作戰單位,穿插迂回到敵人的後方,如同一柄柄尖刀對敵人發動出其不意的攻擊,這一戰術在夜間格外有效。

這一戰術說來簡單,但極其考驗個人素質,但誌願軍們個個如同戰神,不僅作戰勇猛且不懼疲勞,使得美軍們幾乎沒睡上過一個安穩覺,反應過來時一支完整的部隊已被肢解。

根據一些美軍回憶,戰爭爆發時中國士兵如同天降, 「他們隨處都是,伴隨著一陣令人膽寒的軍號與馬蹄聲,我們被包圍了,整個營地都陷入到莫大的混亂中。」

點評

誌願軍的勇猛令人記憶猶新,他們打出了國威,更粉碎了美帝國主義的陰謀。

而我們在牢記他們的英勇時,更不能忘卻他們所承受的種種苦難,他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打退了一次又一次敵人的沖鋒,不能不稱之為奇跡。

參考文獻

[1]王彥龍.上甘嶺戰役後勤保障工作探析[J].理論觀察,2021(12):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