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為二戰的爆發埋下了禍根

2024-07-27歷史

1918年11月11日,德國跟協約國在法國巴黎東北的貢比涅森林簽訂投降協定。第一次世界大戰最終以協約國的勝利宣告結束。一戰結束以後,協約國集團在1919年和1922年於巴黎和華盛頓先後召開了國際會議,會議主要討論重建戰後國際秩序的問題。在幾番討價還價後,最終建立了戰後初期的國際體系,也就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該體系的核心問題是解決德國問題。在很多人看來,協約國不承認德國的大國地位是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本原因。所以,那時有很多歐洲政治家天真地相信:只要能夠處理好這一問題,便能夠令歐洲避免另一場戰爭。但是,英法美三國操縱簽訂的【凡爾賽和約】在處置德國時采取了「以暴治暴」的方法,令德國喪失了1/8的領土和1/10的人口。從此,德國人的心裏被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從而背離了制定這一條約的初衷。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20余年,不管協約國集團在處置德國問題時怎樣「大發仁慈」,都難以改變德國人心中約定俗成的基本認識:戰爭賠款是德國貧困的根源。不論是瀕於破產的商人、收入菲薄的教師,抑或是失業的工人,皆將其貧困的原因歸咎於戰爭賠款。

在德國人看來,在「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之下,普魯士占領了100多年的但澤(今波蘭格但斯克市,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國際聯盟和波蘭共同管轄)成了自由市,波蘭走廊將東普魯士同德國本土分割開,德國喪失了所有的殖民地,所有的一切帶給德國的只有貧弱和苦難。德國人認為,擺脫困境的根本方法是推翻壓在他們頭上的【凡爾賽和約】。那時,大多數德國人心中想的只是:復仇!復仇!復仇!而希特勒跟納粹黨的出現恰好迎合了德國人那種急於報復的極端民族主義心理,因而輕易上台執政。

在巴黎和會上,義大利首相奧蘭多沒有獲得他想要的特權,一怒之下拂袖而去。奧蘭多回國後政府倒台。1922年10月,墨索裏尼在義大利建立了法西斯政權。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另一主要國家日本,其膨脹的野心也跟華盛頓會議上處理德國在太平洋上的島嶼殖民地、重新劃分遠東政治格局有關。因此,後來的歷史學家們也就不客氣地說:德意日法西斯國家本身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分贓不均的產物,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孕育的畸形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