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戰國第一殺神白起的報告:必死無疑,非死不可

2024-05-19歷史

公元前256年,鹹陽城外的杜郵亭裏,使者送來秦王的加急詔書:白起同誌自絕於人民,勒令自殺。

滿腔悲憤的戰神仰天咆哮道:我何罪於天,竟至於此?恍然間他又仿佛想明白了什麽,自嘲道:對呀,我早就該死了。長平之戰,我坑殺趙卒45萬,活該有此結局。

說完之後,這位一身轉戰三千裏,一劍能當百萬兵的戰神,便永遠離開了大秦人民。

一、白起死於功高震主

後世一般都把白起的死定義為功高蓋主,這個原因肯定是有的,但卻不是主因。

因為在白起被殺的時候,他已經被秦昭襄王解除軍權,貶為士卒了。一個沒有兵的戰神,再能打,又能對秦國構成多大的威脅呢?要知道,戰國時期的秦國是輕易不會殺功臣的。

這一切還得歸功到商鞅同誌身上。商鞅變法雖然使秦國成為了數一數二的強國,但是作為代價,他犧牲了秦國的整個文化產業,導致秦國本土的人才出產率幾乎為零。

秦國想要強國安邦,就必須從山東六國進口人才。既然要進口人才,那你至少得保證人家不會被兔死狗烹吧?不然誰敢投你老贏家的簡歷?

當年秦惠文王殺商鞅,無論有多少迫不得已的理由,在外來人才眼中,這都是一次嚴重的合約違約!這種事情要再來上幾次,以後誰還敢入秦?

為了修復這方面的信譽缺失,此後的秦國對於外來人才,一般都會盡最大可能讓他們平穩落地。比如秦惠文王時期的張儀,秦武王時期的甘茂,雖然最後都在政治鬥爭中失敗,但秦政府並沒有清算他們,而是選擇讓他們離開。

再比如秦昭襄王時期的範睢。光是王稽和鄭安平的事,都夠他死十次的了。但贏稷最後還是沒有殺他,依舊選擇讓他平安落地。

為什麽呢?還不是為了維護秦國的信譽嘛!

殺白起這件事情,對於秦國的信譽又是一次重創,不到萬不得已,贏稷是不會這麽幹的。僅僅是因為功高蓋主,是解釋不過去的。若真的只是功高蓋主,完全可以像魏武侯對付吳起一樣把他趕走嘛!而且你也不用擔心白起在國外會對秦國造成威脅,因為三晉和楚國被白起割了上百萬顆人頭,就算他們想用白起,也得問問軍心民意答不答應。至於齊國和燕國,他們連田單、樂毅都沒用好,又怎能容得下白起呢?

秦昭襄王之所以冒著征信下調的原因,也要幹死白起,一定有其他原因!

二、 出身是原罪

我們說到秦國軍功爵的時候,一般都會認為是砍人頭,記軍功。但實際上,這是一種很膚淺的理解。

秦國的20等軍功爵裏頭,只有最低等的那三個爵位可以靠單純的砍人頭來升遷。等你把這三個爵位刷滿之後,往後的晉升難度將會呈現幾何級別的上升。他不僅會考核你到底砍了多少個人頭,還會考核你的團隊戰損比,以及隊伍中有沒有人當逃兵,如果其他的KPI指標不合格,就算你砍了人頭也沒用。越往上,這個團隊的規模就會越大,它的考核難度就會越高,比如攻城時你指揮的部隊損失是否超過法定限額,部隊中完成KPI指標的人數是否達標。

商鞅在設計這套體制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想到有人能夠把20級全部刷完。

因為按照這套遊戲規則,想要打到最後一關,至少得砍掉100萬顆人頭才行啊。在商鞅之前的歷史上,根本就沒人能做到這一點。

所以秦國的軍功體系是商鞅根據從前的經驗制定的,他根本沒想到後來的戰爭烈度會這麽可怕,動不動就是百萬人級別的兵團大會戰。他更沒想到,以後居然有人真能割滿100萬顆人頭,所以白起的存在就相當於秦國這套遊戲系統裏頭的一個大bug。

100多萬顆人頭啊,多少秦人的人生會因為白起而改變。也許在這些人心中,能帶他們發家致富的白起才是永遠滴神,秦王算什麽東西?

更可怕的是,秦自商鞅變法之後,拋棄了所有禮義廉恥。國民唯利是圖,誰能讓他們發財,他們就跟誰走。為什麽說秦國六代沒有昏君呢?因為昏君在秦國根本就坐不穩嘛。

只要你能帶他們發財,你是不是外戚,不重要。你是不是姓贏,不重要。你是不是呂不韋的兒子,也不重要。

中國第一次外戚幹政出現在秦國,中國唯一一次商人當國出現在秦國,這偶然嗎?

所以,白起對於秦王的威脅,不是他的兵權,而是他能夠帶大家升官發財的能力。只要這個人不死,他就永遠是個威脅,不是說解除兵權就能了事的。秦國的這套體制,千百年來獨一份,所以白起的功高震主跟後世嶽飛式的功高震主完全不是一回事。

贏稷的老媽宣太後一介女流能在秦國當權40年,白起要負80%的責任。

為什麽呢?

白起是楚國移民後裔,他是楚人宣太後和楚人魏冉扶持起來的,是楚系勢力的核心成員。只要這個楚系小團伙能為老秦人謀福利,大家才不在乎鹹陽宮那張椅子上面坐著的是不是個女人呢!

白起死的時候,宣太後和魏冉已經作古10年了,可楚系勢力還在,後來秦始皇鏟除嫪毐都得靠他們,可見這幫人是何等的樹大根深。更可怕的是,秦國下一任接班人安國君的老婆華陽夫人就是個楚國人哪,萬一她跟白起攪和在一起,鐵定又是一個宣太後了。彼時贏稷已經是70出頭的人了,隨時可能比白起先走一步。他賭不起!

三、壞事都是白起幹的

那也可以留著白起呀,要是自己先他一步走,大不了讓他殉葬,要是他先自己一步走,不就可以避免罵名了嗎?沒必要這麽急著弄死他!

白起之所以死得那麽急是有原因的,他自己就說得很清楚了:長平之戰他坑殺了數十萬趙國降卒,缺了大德。

這件事情到底是白起自作主張,還是秦昭襄王暗示,已經無從考究了。但無論如何,此事的負面後果是很嚴重的。他雖然坑殺了趙國的有生力量,使得秦國在戰術上獲得了極大的優勢,但同時也讓他在戰略上陷入了極大的被動。這麽慘絕人寰的事情,開天辟地頭一回啊。

不殺降卒,那是各國約定俗成的規矩。你開了這麽個壞頭,以後誰敢投降,非得跟你死磕到底不可。日後秦國東出,面對的阻力將會十倍百倍於從前。所以白起不能活著礙眼,因為人們一看到他就會想起殺降的事。

同時,秦國必須得跟白起做個切割:別誤會,壞事都是白起自作主張幹的,跟我們大秦沒關系,大家不要怕。

文史君說

白起的死因,說到底還是由當時秦帝國的政治體制和權力格局再加上國際外部壓力共同作用下的產物。後人司馬遷說他死而非其罪,真是一針見血。這道理用在生活中同樣適用,有時候你倒黴,可能並非你做錯什麽,而是你所處的環境使你不得不如此。

司馬遷:【史記·白起列傳】。

(作者:浩然文史·西北狼)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