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建設毛主席紀念堂,經歷了一個曲折歷程。
毛澤東是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20世紀50年代,他親自在黨內倡導身後火化,只留骨灰,不留遺體,不建墳墓,並且於1956年4月27日,第一個在倡議書上簽了名。
但此時恰逢粉碎了「四人幫」之時,如何處理毛澤東的遺體,成了新上任的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華國鋒穩定時局的頭等大事。
1976年10月8日,
即粉碎「四人幫」的第三天,經華國鋒提議,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中央軍委作出了建立毛主席紀念堂的決定
,決定在紀念堂建成後,將毛主席的遺體安放其中,長期保存,供全國人民瞻仰。
隨後,華國鋒就建設紀念堂的地址問題,廣泛征求了意見。當時,各方面人士提出了不少意見,有的提議建在西山,有的提議建在北京某處。
華國鋒認真考慮後,都不滿意。之後,華國鋒親自到天安門去看了幾次,覺得天安門廣場南面一塊地方很好。
他征求多數中央領導人的意見後,最後決定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南面建毛主席紀念堂。他的這個意見,得到了全體中央委員的贊同。
選定地址後,華國鋒親自為毛主席紀念堂題了字。
1976年初冬,盡管北京的天氣已經很冷,不宜開工建設,但考慮到建毛主席紀念堂的工期不能再拖,於是,華國鋒決定,天冷也要動工。
而宜興大理石資源豐富,材質優良,主要分布在張渚鎮老虎山、田螺山、白雲山等地。其中,咖啡色和紅鮮奶油色大理石曾在1975年被國家建材部評定為國內珍稀品種。
1976年12月,宜興接到任務:須在1977年3月21日前,為毛主席紀念堂建設工程開采140立方米大理石,其中咖啡色80立方米、紅鮮奶油色60立方米。宜興完成開采荒料後,材料隨即送往上海大理石廠加工成板材,最後運到毛主席紀念堂建設現場。
開采期間正好趕上春節,采石師傅們放棄休息堅持生產。
據當地人介紹:「當時我們提了一個口號,‘任務不完成不回家過年’,表示我們的決心。工人們堅持采石不休息,直到年初五全面完成任務才回家過年。」
從宜興開采的石料,經過加工後,
咖啡色大理石最終用於紀念堂瞻仰廳的地面,紅鮮奶油大理石則裝貼在北大廳的四根方柱上
,成為這段歷史的永久見證。
紀念堂從1976年11月24日奠基到1977年5月24日竣工,只用了半年時間。它的占地面積為572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33867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築為33718平方米。
紀念堂共分三層 ,第一層有安放毛澤東遺體的瞻仰廳,以及北大廳、南大廳。瞻仰廳的兩側各有兩個對稱的陳列室,陳列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
第二層為展覽室、電影廳。地下室為機電裝置用房、庫房和辦公用房。
而今的毛主席紀念堂已成為北京天安門遊覽地中,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紀念性建築,吸引了國內外眾多遊客前來參觀。
然而在1979年,透過撥亂反正和糾正個人崇拜的錯誤,對紀念堂的建設也自然引發了一些新的思考。
國內陸續有人提出,要拆掉毛主席紀念堂,理由是:
毛澤東早就倡導火化,並在1956年親筆簽了字,建毛主席紀念堂,有違毛澤東本人的初衷。
有的人還說,這是個人崇拜的遺風。
1980年8月21日,義大利記者法拉奇采訪鄧小平時,直接向鄧小平提出了中央是否要拆掉毛主席紀念堂的問題。
鄧小平則從容談到:
「粉碎‘四人幫’,建毛主席紀念堂, 應當說,那是違反毛主席自己的意見的。 50年代,毛主席提議所有的人死後都火化,只留骨灰,不留遺體,並且不建墳墓。
毛主席是第一個簽名的。我們都簽了名。中央的高級幹部、全國的高級幹部差不多都簽了名。現在簽名冊還在。粉碎‘四人幫’以後做的這些事,都是從求得比較穩定這麽一個思想考慮的。」
法拉奇卻緊追不舍,又繼續問道:
「那麽毛主席紀念堂不久是否將要拆掉?」
鄧小平將手一擺,說:
「
我不贊成把它改掉。
已經有了的把它改變,就不見得妥當。建是不妥當的,如果改變,人們就要議論紛紛。
現在世界上都在猜測我們要毀掉紀念堂。我們沒有這個想法。
」
在中國共產黨看來,對毛澤東的評價,其意義不僅在於分辨毛澤東個人在歷史上的功與過,而且關系到如何對待毛澤東思想,如何看待中國近代史,如何分清建國30多年的歷史上的大是大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