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抗美援朝停戰談判,我方派誰去成大難題,毛主席周總理默契選定他

2023-12-22歷史

1950年,北韓戰場的戰火蔓延到鴨綠江邊,美軍飛機經常在邊境上空盤旋,嚴重威脅到中國人民的安全。為捍衛國家利益和保衛人民安全,國家領導做出一項重大決策——抗美援朝。誌願軍們冒著寒冬,跨過鴨綠江,奔赴北韓戰場。

多次戰役導致誌願軍傷亡重大,盡管困難重重,每場戰鬥戰士們依舊拼盡全力,入朝作戰不過一年時間,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就被我軍殲滅23萬余人。以前在鴨綠江猖狂的敵軍,被迫退回三八線,戰線也穩定在三八線附近地區。

雙方連續5次戰役後,北韓戰局呈現長期膠著狀態,美軍更是沒想到會吃大虧。被迫退回三八線,完全出乎美國政府意料,想透過占領全北韓、將戰火燒到中國的企圖也被徹底粉碎。為此,美國國內群眾充滿各種聲音,同時和其他盟國鬧分歧。

為盡快從北韓戰場這個「無底洞」脫身,美國政府不得不透過談判結束韓戰。1951年7月10日,停戰談判在北韓開城舉辦。美軍坐在談判桌前,為將損失降到最小,停戰協定必須盡快簽訂,能否談判成功也成為無數人民擔憂的一件事。

美國表面一副打算談判停戰的態度,但進攻的號角從沒停過。對於這種情況,毛主席、周總理等國家領導人早有思想準備,他們早在數月前,就見識了美國的陰險手段。

12月14日,13個國家提出「北韓停戰」提案,聯合國要求中朝兩國立即停火。這個提案看似對兩國有利,其實不然,當時美軍雖吃了敗仗,但軍需和傷亡並沒有崩潰。在這時突然提出停戰,還不讓中國參與討論,怎麽看都很奇怪。

當停戰提案被告知中國,周總理第一時間代表政府表示拒絕。同時,周總理對此事發表聲明,揭露美國政府在其軍隊侵略北韓失敗後,提出先停戰後談判,顯然是為取得喘息時間。之後還會繼續發起戰爭,如今停戰,只是為了保證現有的侵略陣地。

最後,周總理鄭重表示:「在外國軍隊沒有撤出北韓,北韓內政由北韓人民自己解決作基礎前,來討論停戰談判都是虛偽。」美國政府這一手段,毛主席早已做好對策。「停戰提案」前,主席就告知北韓:「敵人很可能要求停戰,但敵人必須撤出北韓,還需撤至三八線以南,方能進行談判停戰。」

但戰爭造成的局面,不是中國各位領導人想看見的,誌願軍在敵我裝備懸殊的情況下,依舊取得戰場優勢,確實勇猛。可這不代表能取得最終勝利,如果雙方都能及時「收住」,傷亡都能減少,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對「停戰提案」,不是不能談,即使明知美國耍詐,中國還是表明自己的意願。

周恩來指示伍修權對外表達,中國政府並不拒絕談判的意願,同時提出中國政府對和談的條件。停戰協定本就是個幌子,美國沒有絲毫誠意,「停戰提案」最終無法實作。

我們都知道,韓戰最終以停戰談判的方式結束,歸功於領導的決策和戰士的英勇。當時中國話語權太小,為爭取政治上的主動地位,絕不能給敵人喘息的時間,盡快打過三八線。

這也代表,必須及時再次發起戰役。那時北韓十分寒冷,第一批入朝的不少戰士們,仍沒穿上禦寒衣物和棉鞋,困難重重。因政治局勢需要,誌願軍總部還是下達繼續南進的部署,一次次戰鬥,終於將「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趕回三八線。

戰役相持的局面,為停戰談判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美軍的最終戰略重點在歐洲,目標是對付蘇聯,可在侵略北韓一戰中損害大於利益。主張把戰火燒過鴨綠江的美軍,只能選擇談判。此時,在北韓戰場上,雙方軍隊還在進行激烈戰鬥,杜魯門也拉不下面子來,主動找到中方要求談判,只能找蘇聯從中幫忙調和。

5月31日,美國國務院顧問拜見蘇聯駐聯合國代表馬立克,並表示美國政府準備與中國討論,結束韓戰問題,同時願意恢復戰前狀態。中國很快得知這一訊息,讓毛主席等領導人意識到,必須牢牢把握這次機會,做好全方面的準備。雖然美軍處於劣勢,但要是長久作戰,資源裝備的差距,肯定會讓我軍損失重大。

美國選擇談判解決問題,對於向來高傲的他們來說,這無疑是承認失敗的一種表現。這場談判也必定不會簡單,甚至可以說是充滿艱巨。毛主席就曾指出:「同他們講和不容易,美國向來傲慢,能不講理就絕不講理,能講一點理的話,那就是被逼到不得已了。」

既然要和敵人談判,恢復國家和平,那必須要有過硬的實力做後盾。戰場上絕不能有疏忽或示弱,一旦在戰場上吃虧,談判場肯定就要被牽著鼻子走。不僅在戰場上要贏得漂亮,談判桌上也必須巧舌如簧,占據上風。

毛主席高瞻遠矚,早就料到這場談判不同以往,美國政府絕不會輕易松口,答應中國的要求,他找上周總理擔任助手,指揮協調即將來臨的談判。美國當時是頭號強國,且從無敗績,這種對手不能說完全沒壓力。二人深知其中的艱難,美國蠻橫的態度,他們猜都能猜到,要將話語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須靠戰場和談判場配合。

為此,二人早早開始挑選談判人選,派誰去成大難題,確定誰統領大局,更是重中之重。談判是另一個戰場,它沒有硝煙,卻同樣殘酷,必須要選出一個駕馭全域的戰場指揮員。

這人肩上擔負的責任是兩國人民,一時間所有人都不知該推舉誰去。在其他領導還在糾結時,毛主席、周總理已確定好人選,兩位老搭檔默契十足,相信對方和自己心中的人選差不多,便將答案寫在紙條上,隨之交換紙條。瞬間,二人都笑了起來,果不其然,紙條上不同的筆跡,寫的都是同一個名字——李克農。

也不多說他的優點,兩位領導人對塔克辛心十足。身為外交部副部長,李克農有著充足的外交和談判經驗,西安事變、國共談判,都有他參與。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臨場應變的能力,讓兩位領導心照不宣選擇李克農。

7月初,毛主席召見李克農,二人在菊香書屋對談判局勢進行探討。對於談判人員,李克農逐一分析,讓主席好做選擇。毛主席對李克農說:「我點了你的將,由你去坐鎮開城。」主席這番話,讓李克農深受感動,這代表著國家和主席對自己充分的信任。

不等李克農說話,毛主席又說:「外交部要組成一個班子,軍隊也需要有人參加。你李克農擔任談判第一線指揮員,喬冠華也一起去,做你的助手。」李克農沒有立刻回話,他想到自己有哮喘病,萬一在談判桌上復發,病重誤事,他該如何向主席復命。如今的身體不如以前硬朗,能管理好一支隊伍嗎?

李克農心中思緒萬千,神色也十分糾結,讓毛澤東十分疑問,莫非他不想去?李克農的為人他向來了解。隨即,李克農就說起自己的病情,詢問毛主席:「我的身體這樣,要不要派伍修權、姬鵬飛領導?」毛主席沈思一小會兒,認為誰都不如李克農合適,表示:「還是你吧。」李克農也不再推辭,立即表態:「我馬上準備出發!」

這場停戰談判歷時2年零17天,可以說這是中國近代史以來,第一次與西方國家因戰爭簽訂平等協定。簽訂這項協定並不容易,戰爭持續三年多,停戰談判進行兩年多。這堪稱現代外交史上一大奇觀:談判桌上舉步維艱,談判場外正在激戰。

雙方邊打邊談、邊談邊打,幾乎每天一次小會、2次更改會址、5次中斷談判、召開58次雙方代表團會議。談判場上、場外的鬥爭不相上下,談判人員面對狡猾的美國外交人員,滿腔無奈無處訴說。美國仗著兵力雄厚、武器先進,期間處處刁難不講理,雙方也產生不少摩擦。

7月6日,李克農、喬冠華等人抵達北韓,受北韓領導親切接見。雙方立刻進行緊急商討,確定出席談判的正式代表,而李克農負責主持停戰談判,喬冠華則在一旁協助。經過各方協商,最終談判的會址定在來鳳莊。

外交隊伍多為軍隊中抽調出來的,你能從他們的眼中看到一股血性。但談判桌上不需要舞刀弄槍,靠的是心性和嘴,戰場上的勇猛,在這毫無出路。李克農不僅要熟悉每一個人,還要考慮談判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入朝沒幾天,李克農就消瘦了一圈。

他語重心長地告誡代表團每位成員,必須註意談判的策略問題。雙方都是經歷過血戰的,從戰場走到談判桌前,身上都背負著家國仇恨,看見對方,難免會「眼紅」。李克農反復囑咐大家,註意言行舉止,還說:「談判也是打仗,只不過我們打得是文仗,不是武仗。」

7月10日,來鳳莊已經改成談判大廳,雙方談判代表正襟危坐在桌子兩側。美方首席代表首先發言,只提出有關談判的九項議程,之前所說的回歸戰爭前的狀態,也不再提起。

緊接著,中朝方面的首席代表南日,提出李克農所說的三點原則建議。其中一條就是以「三八線」為分界線,雙方武裝部隊各退後10公裏。其實就是恢復戰爭前的狀態,和美國起初的說法一樣。我們深知美國不會輕易同意,這種做法對他們來說,無疑是在認輸。

對此,美方代表以海、空優勢為借口,要求在陸地分界線上得到補償,用這個理由直接拒絕我方的合理建議。不僅如此,他們還要中朝方結束三八線以北,1.2萬多平方公裏的土地,聲稱這是「海空補償」。這簡直就是強盜,李克農親眼見識到美國的難纏之處,也看出他們不想談判的心思。面對這一無理要求,中朝代表據理力爭,一一反駁。

表明他們的要求屬於瞎扯,美方代表啞口無言,耍無賴提出一個更加離譜的要求。說中朝兩方地面部隊有巨大的優勢,並且還會增加,所以他們需要有一定的天然防禦陣地。

南日聽見這話氣得不行,一針見血地指出:「這個理由跟你上一種不是互相沖突嗎?你說你們海、空軍強,所以要補償,現在又說我們陸軍比你們強,結果還是你們得補償。那就是不管你們強弱,反正得要補償你們,這不是失去理智在瞎說嗎?」

首次談判自然是不歡而散。這還沒完,高傲慣了的美國人,在結束前還威脅道:「讓飛機、大炮和機關槍去辯論吧!」這一幕在李克農看來,明顯就是強搶不成,改成威逼利誘。李克農立刻將結果報告給毛主席,很快就收到答復 ,毛主席明確表示:「撤兵一條必須堅持。」

雙方就撤兵一事,爭論許久,兩方都緊緊咬住自己的要求,誰都不肯松口。美方在談判桌上,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竟真拿飛機和大炮出來「辯論」,以達到自己的目的。拒絕談判,並進行一系列軍事挑釁,多次轟炸中朝代表團駐地。

敵人多次主動挑起戰鬥,但結果卻沒達到他們的預期。僅兩個月時間,敵軍奪走646平方公裏,傷亡卻高達10余萬人。動用武裝力量也沒得到1.2萬平方公裏,尤其是之後戰場形勢的改變,傷亡增到25萬人,敵人舉步維艱。眼看局勢再次不利,美方只能悻悻回到談判桌前。

10月25日,距離上次談判過去63天,雙方來到板門店新址繼續談判。盡管戰場形勢美方處於劣勢,但面對中朝兩方代表,那傲慢依舊讓人氣得牙癢癢。當中朝代表提問或溝通時,美方不想回答就閉口不言。這還不止,美方首席代表哈裏遜,頻頻采取杜魯門賦予的休會權利。

美方明顯把「不合作」刻在臉上,好在李克農自有妙招對付。不久後,美方沒有選擇休會,而是選擇沈默應對,會場陷入僵局。不論中朝方代表說什麽,對方油鹽不進,不給一絲反應。

我方代表一肚子火,很快也陷入沈默。會場上寂靜無聲,明顯都是在等對方先低頭。參謀長柴成文看見屋中這種氣氛,一時間拿不定主意,偷偷離開會場,找到李克農尋求應對方法。

李克農臉色沈重一言不語,撕了一張紙條寫了幾個字,交給柴成文。柴成文帶著紙條回到會場,傳給每個人看。「坐下去!」,紙條上僅三個字,但所有人的煩躁感頓時一掃而空,打起精神和對方沈默對峙起來。最終美方敗下陣來,這場會議恐怕能創下沈默最久的紀錄。

其中還有一場談判,創下史上最短會議紀錄,也是李克農對付美方的辦法。剛開始談判的美方,心中有傲氣,根本沒將中朝代表放在平等地位上。頻頻休會、拒不開口,除了他們想得到的,否則一切拒不合作。李克農深知,在復雜的環境下談判,必須懂得隨機應變。

拖可以是談判技巧,快也可以。談判最重要的就是,將全域掌握在自己手中,讓對方的思想跟著自己走。一次雙方代表剛落座,李克農馬上宣布休會,這場會議僅用了25秒。美方代表也被弄得一頭霧水,只能一個個聳肩,一臉無可奈何。

1952年4月11日到16日,6次開會時間總歸為5分鐘,李克農在談判的舞台上,用自己的方法,將美方玩得團團轉。直到5月2日,美方終於同意我方提議的要求。

李克農每天都要將資訊整合,還要將會議內容發回國內,工作強度過大,導致他每天只能擠出3、4個小時休息,這也導致其哮喘、心臟病更加嚴重。李克農不敢松懈,談判結局關乎著戰士們,還有中國無數人民,他必須成功,才能不辜負毛主席和周總理的信任。

李克農的身體狀況也讓眾人看得心驚,咳嗽不止、呼吸不順每天都要發生,嚴重時還會陷入昏迷。與他共事的代表都知道,李克農不會向組織報告病情,只能偷偷向周總理報告。得知李克農用藥都超過規定劑量,周總理焦急萬分,立刻派伍修權去北韓接替工作。

看見李克農,伍修權心都揪起來了,明明這位老友僅比自己年長10歲,如今卻被病痛纏身,整個人虛弱極了,看起來異常蒼老。伍修權心疼地說:「你身體不好,中央讓我來替換你,你趕緊回去養好身體吧。」

李克農笑瞇瞇地搖頭,說:「臨陣不換將嘛,我身體是不行,但你來接替又要從頭開始,對談判不利。我的身體還能堅持,暫時不需要換人,你來得正好,還可以幫我。如果我真的扛不住了,你也可以頂上去。」伍修權只好留在北韓,一邊照顧李克農一邊工作。

談判桌上的鬥爭一次比一次嚴重,美方多次獅子大開口。每次會議眾人都深感在刀尖上走了一圈,會議時斷時續,雙方再次陷入僵局。10月8日,美方代表單方面宣布無限期休會,對方蠻橫的態度,讓中朝兩方煩躁不已,但大局當前只能忍。

直到上甘嶺戰役中敵方慘敗,美國總統再次意識到韓戰帶不來利益,只能再次走上談判桌。時隔6個月18天,雙方再度重新開機談判會議,終於解決最棘手的戰俘遣返問題。當天夜裏,周總理親自打電話,慰問全體代表團。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點,板門店舉行停戰協定簽字儀式。這些年,外面戰火交錯,裏面唇槍舌劍。李克農的白發、消瘦的身體,都代表他承受著多大的壓力,幸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