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張經武提名開國上將,婉拒賀龍好意:這三人都是中將,我上將不好

2024-04-14歷史
張經武提名開國上將,婉拒賀龍好意:這三人都是中將,我上將不好

開國中將張經武,對很多當代的年輕朋友來說,並不是一個顯赫的名字,但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他的重要性卻不是一般人能夠比擬的。

張經武1906年出生於湖南的一個農村,自幼聰明好學,青年時代就讀於湖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在校期間接受革命洗禮,參加了五卅運動,並從此投筆從戎,立誌要當一個保家衛國的軍人。

當時的張經武各方面都很突出,但少不經事,他同時報考了黃埔軍校和建國軍軍官學校,並且都被錄取。當時有同學議論說,樊鐘秀的建國軍是孫中山親自命名的,還被稱為「天下第一軍」,懵懂的張經武便選擇了後者。

從軍校畢業後,張經武跟隨樊鐘秀參討伐吳佩孚的戰鬥,之後晉升為建國軍新編5師參謀。

後來5師投靠了桂系的白崇禧,29年蔣桂大戰,白崇禧落敗,5師又成了蔣介石的部隊。

1929年,張經武在北伐中負傷住院,休養期間,他回顧了自己從軍以來的種種經歷,自感頗為荒唐,國家衰敗,軍閥卻在為私利而混戰,這實在不是他實作抱負的地方。

於是,張經武找到了自己的老同學曾希聖(紅軍時期「二局」的領導人,為我軍在長征期間情報工作做出巨大貢獻;建國後任安徽、山東省委書記,華東局第二書記),說想去湘鄂西找賀龍的部隊,賀龍的部隊才是真正為人民的軍隊。

曾希聖一聽張經武有此誌向,便坦白了自己共產黨員的身份。不過,曾希聖並不建議他去找賀龍,而是讓他留在建國軍中,做一些兵運工作,這樣他能在將來發揮更大的作用。

張經武服從組織安排,回到建國軍後,他以團長克扣軍餉為由,領導士兵在建國軍進行了長達一年的鬥爭,結果軍閥對部隊的掌控很有力,反而把張經武抓了起來。

張經武被釋放後,河南省委同意讓他離開建國軍到中央蘇區工作。1932年春,張經武輾轉來到中央蘇區,並在曾希聖的介紹下,見到了當時紅軍學校的校長劉伯承,成了紅軍學校的一名教員兼政治營營長。

至此,張經武歷經7年坎坷,終於加入了革命的隊伍。

張經武上過師範,讀過軍校,來到紅軍後,很快就當上了師長。後來長征期間,張經武被調到軍委,擔任軍委縱隊參謀長、軍委2科科長等職。

抗戰期間,張經武有過一段很不凡的經歷,就是他在1938年被任命為山東縱隊司令員。

山東縱隊是我軍歷史上一直很重要的部隊,不誇張地說,沒有這支部隊,就沒有後來的山東根據地,後來的四野也不會發展得那樣快。

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在山東的工作雖然被迫轉入地下,但一直頑強地維持著。盧溝橋事變後,時任山東省委書記的黎玉領導山東各地的抗日武裝發動起義,組建了一支上萬人的部隊,這便是山東縱隊的前身。

不久後,黎玉回延安向毛主席匯報工作,並申請從延安派一批軍事幹部到山東,領導山東的武裝工作,毛主席於是派張經武率領一批幹部隨黎玉回到了山東,並一手組建起了山東縱隊。由張經武擔任縱隊指揮,黎玉擔任政委,王建安(開國上將)為副指揮。

在張經武和黎玉等人的領導下,到1939年春,山東縱隊已經發展到了8個支隊,4萬多人,勢力範圍遍及魯中、魯南和膠東。

這時候,八路軍129師津浦支隊和115師的主力部隊也來到了山東,這3支部隊就是後來山東根據地賴以蓬勃發展的基礎。中央在39年5月派徐向前到山東,組建八路軍第一縱隊,統一領導這3支力量。

我們在談到山東根據地的時候,一般只強調羅榮桓元帥率領的115師發揮的作用,而容易忽略山東縱隊這支本土武裝的重要作用。據徐向前元帥回憶錄記載,1940年,山東縱隊一次就支援了115是3萬多人槍,除去這3萬人,山東縱隊依然有5萬1千人。

而且,山東縱隊出了很多赫赫有名的戰將,比如王建安、吳克華、胡巫師、楊國夫、孫繼先、廖容標、潘壽才等。

作為山東縱隊的指揮,張經武在這一時期的貢獻是巨大的。

1940年4月,山東縱隊選出「七大」代表數十人,由張經武率領前往延安,不久後,徐向前也離開了山東。

張經武回到延安後,歷任八路軍留守兵團副司令員、陜甘寧晉綏聯防軍參謀長等職。解放戰爭期間,他擔任晉綏軍區參謀長、西北軍區參謀長、西安警備司令部司令員等職。建國後,他調到西南軍區,擔任西南軍區副參謀長。

張經武在建國後的職務更為重要,他是第一任中央人民政府駐藏代表,此後又擔任西藏軍區第一政委、西南局書記處書記等要職。他在西藏所作出的一系列貢獻,至今還常常被人們談起。

回看張經武的革命生涯,他在紅軍時期早早就當過師長,抗戰時期是山東縱隊指揮、八路軍留守兵團副司令員、陜甘寧晉綏聯防軍參謀長,建國後又長期在大軍區任職。這些,都符合開國上將的評選標準。

所以,在1954年,解放軍實行軍銜制之前,總幹部部就根據張經武的資歷和功勞,提名他為開國上將,並委托時任西南軍區司令員賀龍找張經武談話,征詢他的意見。

賀龍把中央授銜的意見向他傳達後,張經武思考了一會兒,然後問賀龍:「國華、冠三、阿沛他們是什麽軍銜啊?」

「國華」指的是張國華將軍,當時的西藏軍區司令員;「冠三」為譚冠三,時任軍區政委;「阿沛」是阿沛·阿旺晉美,當時的軍區第一副司令員。

賀龍回答:他們三個都是中將。

張經武聽後回答:那我還是和他們平起平坐好。建國後我主要在地方工作,黨能給我一套軍裝讓我穿就已經很好了。

開國上將這個寶貴的榮譽,全國也就不過五十幾個,賀龍請張經武慎重考慮一下,但張經武依舊堅持自己的看法,說這樣更利於他的工作,請他一定要向中央和毛主席傳達。

1955年9月27日,在中央軍委舉行的授銜典禮上,張經武被授予中將軍銜。

1979年8月27日,中央在全國政協禮堂為張經武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李先念同誌親自主持,悼詞中高度評價了張經武的革命的一生,尤其強調了他在西藏工作時期的重大貢獻:

「他在和平解放西藏,建設社會主義新西藏,保衛祖國西南邊疆,加強民族團結和鞏固祖國統一的偉大事業中,作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