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紅軍為什麽長征?只是因為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嗎?是時候說出真相了

2024-07-26歷史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三軍過後盡開顏」,一首【長征】讓改變了中華民族命運的事件,栩栩如生地展現到了大眾面前。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內憂外患的危急局勢當中,可以說沒有紅軍長征,就很可能沒有新中國的勝利。

在兩萬五千裏的長征中,中國紅軍不畏艱險,過荒地、翻雪山,擊潰了國民黨軍數百個團,最終在甘肅會寧,完成了三大主力的會師。

而不管是在長征中犧牲,還是堅持到了最後的紅軍,每一位都是為中華民族命運的覆寫做出了貢獻,他們是值得被銘記的英雄!

那麽,紅軍是什麽時候開始的長征?又是何時結束的呢?

長征的開始是在1934年10月,當時在國民黨的「鐵桶計劃」下,中央紅軍的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了,為了留存力量,被迫進行了戰略性轉移。

1936年10月,歷經了兩年左右常人難以堅持的征程,從中央根據地結束的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成功會師,意味著長征勝利地結束了!

可是,紅軍長征真的只有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這樣一個原因嗎?第五次反圍剿又是為何失敗的呢?這背後,還有沒有其它的原因呢?

一、第五次反圍剿

中國的近現代史,可以說是帶著許多血和淚的。為了能找到救國之路,眾多愛國人士雖不知前路究竟如何,卻依舊懷著一顆火熱的愛國之心,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嘗試。

這期間,面對「外有列強,內有軍閥」,需要掀起大革命的局面。

由孫中山先生創立的中國國民黨,在其領導下,與中國共產黨於1924年實作了第一次國共合作。

然而隨著孫中山先生因病逝世,在三年之後的1927年4月12日,在中國國民黨中,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右派集團,卻掀起了反革命政變。

隨著「四一二事變」的發生,包括李大釗等在內的許多中國共產黨黨員與革命群眾遭受到了搜捕和屠殺,不僅國共合作全面破裂,也讓大革命從高潮走向了失敗。

可是以蔣介石為首的南京國民政府並沒有就此停手,在之後的1930年到1934年,先後五次發動了大規模的「圍剿」,企圖殲滅其所認為的內部對手。

其中第五次圍剿開始於1933年的9月25日,在前面四次圍剿並未獲得滿意結果,且有著日軍大舉入侵華北這一危機的情況下,蔣介石依舊對中央紅軍發動了戰役。

他采納了來自於一位德軍事顧問所擬定的「鐵桶計劃」,想要一舉全殲共產黨,為此還召開了一個有200多人參加的高級別軍事會議,為計劃的實施進行全面部署。

為了避免出現紕漏,以瑞金為中心,半徑達300華裏的區域,均成為了國民黨部署圍剿計劃的範圍,蔣介石為此還調集100萬軍隊、200多架飛機。

在包圍中央紅軍的過程中,他還命令各個部隊每推進1華裏建一道鐵絲網,每推進10華裏設定一道碉堡線,計劃在瑞金四周構建起300道鐵絲網和30道碉堡線,形成鐵桶一般的包圍圈。

面對國民黨這番迅猛的來勢,處在王明「左」傾冒險主義思想影響下的中央根據地采取了冒進的作戰方針,最終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

在此期間,由於得到了與「鐵通計劃」有關的絕密情報,所以在包圍圈尚未閉合的情況下,中央根據地很快就做出了撤退轉移的決定。

1934年10月10日這天夜裏,趁著濃濃的夜色,中共中央與紅軍總部經過了安排後,從瑞金撤離。

六天之後,8.6萬中央紅軍主力,開始了前路艱難,卻又滿懷著希望的兩萬五千裏長征。

二、反圍剿為何會失敗

從現實角度來看,反圍剿之所以沒有成功,跟國共兩黨之間的軍事實力差距有很大的關系。

與有著大量財力支撐,能在當時買到更多先進武器的國民黨相比較,財力上顯得遜色了許多的中國共產黨只能買到少量的武器,且因國民政府的封鎖,大部份是靠著地下渠道才能購買。

雖然在蘇聯支援下獲得了不少槍支彈藥,甚至還有飛機,但始終還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在國民黨有計劃地阻攔交通路線,切斷對外通訊的情況下,中央紅軍想要獲得支援,也是頗費周章的。

即便後來也在蘇區建立兵工廠,如山塘兵工廠、中央軍委兵工廠、閩浙贛省兵工廠等,能夠生產出一定數量的子彈、地雷等武器。

而不管是總量,還是武器的精細度,與國民黨自己生產的及扶持國民黨的國家所提供的武器裝備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並且這個差距,僅僅是靠著「取之於敵」這一原則,在國共戰役當中所繳獲到的武器裝置是很難填補上的。

不僅如此,在軍事實力遜色於國民黨的同時,被連續圍剿的中央蘇區,還存在著糧草補給不足,極大機率上無法保障軍需的問題。

1934年3月13日,蘇維埃政府機關報【紅色中華】就發出了「為四個月節省八十萬元而鬥爭」的號召,中央黨政機關帶頭相應。

後隨著在第五次反圍剿緊急關頭的來臨,節省運動被再一次推進,於是就出現了全蘇區幹部群眾,每人節省出3升米捐助紅軍的軍民一心的現象。

這個現象能出現,其實在一旦程度上也反映出為何到後來紅軍長征能贏得廣大人民群眾支持的原因。

「有因才有果」,其實當初蘇區政府才剛建立起來,就有將一部份的關註力投放在了蘇區的農業經濟上。為了帶動當地的農民,積極地參與到農業恢復與發展當中,還給予了資金上的支持。

考慮到農民手裏的生產工具可能不足,采購種子不是很方便,價格也可能會偏高,還開辦了農具廠,承擔了采購種子的工作。

僅第五次反圍剿即將到來之際的1934年,中央蘇區政府就撥出了多達15萬斤的糧食種子,用來幫助缺少種子的貧農、紅軍家屬。

耕種期間,倘若家裏面實在是沒有足夠的勞動力,中央蘇區還會組織人員互相進行幫助,以確保老百姓拿到的耕地能及時獲取到耕種保障。

靠著為老百姓們著想的一顆心,中央蘇區糧食產量的大振幅增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國民黨對於蘇區經濟的封鎖。

如果不是國民黨政府一再地進行圍剿,以及隨著紅軍隊伍的壯大,需要更多的軍需保障,僅從經濟發展層面上來說,蘇區自給自足的問題不大。

將這些都視為「外因」的情況下,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內因」則是來自於「左」傾錯誤。

1933年9月至1934年夏,在博古和共產國際軍事顧問李德的指揮下,「禦敵於國門之外」的冒險主義方針令紅軍頻繁失利。

特別是在作為中央蘇區北大門的廣昌,也在「鐵通計劃」中陷落之後,瑞金更加岌岌可危。

為了阻止國民黨軍隊繼續向瑞金推進包圍圈的腳步,拿著落後裝備的紅軍與占據火力優勢的國民黨,在1934年的7月22日,到8月29日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展開了數十次戰鬥。

其中「高虎腦戰役」的慘烈程度尤甚,紅5師政委陳阿金及紅三軍團衛生部部長何復生等,均在此戰役中英勇犧牲。

縱使之後中央蘇區反應迅速,在「鐵桶」尚未形成的情況下進行了長征,期間也經歷了千辛萬苦,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

其中在「湘江戰役」當中,雖然蔣介石打算在湘江以東,就將紅軍給圍殲起來的目的沒有達成,但連續突破國民黨四道封鎖線的中央紅軍,卻從出發時候的8萬多人銳減至3萬余人。

在這個過程當中,一次次的失敗與嚴峻形勢的迫近,讓黨和紅軍內部意識到了「左」傾錯誤。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遵義會議在長征期間召開。而經此會議,毛主席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被確定了下來,標誌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走向了成熟。

三、長征背後還有什麽真相

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為了躲避國民黨圍剿,保留生存空間成為紅軍長征原因的同時,「北上抗日」則是中央紅軍實施戰略性轉移的另一個原因。

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日本以非常快的速度侵略了中國東北,次年1月28日,更是加緊了對上海的進攻,中日軍隊在此有了第一次的全面對抗。

對於日本的侵略行為,其它各國采取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綏靖政策」,使得日本有了更足的底氣。

這種外界不管中國的求援,甚至還與侵略者勾結的局面,深深刺痛了每一位愛國人士,也為1937年的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埋下了伏筆。

當然,抗日不是從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才開始的,中國共產黨在反圍剿的過程中,就有在進行抗日活動,並且還組成了以方誌敏為首的北上抗日先遣隊。

從1934年起至1937年,全國抗日戰爭爆發,長征會師所在的陜甘地區也接近抗日前線。

在這個艱苦的時期當中,包括安徽、江西、湖南等在內的8省15個地區的軍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了三年的遊擊戰爭,後來成為東北抗日聯軍的基本力量。

結語

革命的前途是光明的,革命的過程則是艱辛的。五次反圍剿及長征中與國民黨的多次交鋒,均讓中央紅軍遭受到了嚴重的損失,但也由此埋下了星星之火。

不管內部矛盾如何尖銳,在面對外敵入侵的時候,中共產黨也做到了以保障人民群眾為主,積極尋求與國民黨的合作。

為了廣大人民的幸福,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支撐著中國共產黨走過了長征,也取得了最終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