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在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時,朱元璋的其他兒子都是何種態度如何抉擇?

2024-07-26歷史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為了反抗大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政策發動了靖難之役,隨即剛剛建國不久的大明王朝就陷入了長達四年的叔侄內戰之中,最終勝利是屬於朱棣,他取代了侄子朱允炆登基為帝,是為後來的明成祖。

那麽朱棣作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而朱元璋一生共有二十六個兒子,除了夭折的兩個兒子以及朱棣一系和朱允炆的老爹朱標一系,在靖難之役發生時朱元璋剩下的二十二個兒子為什麽沒人出面制止這場皇族內鬥?在靖難之役時,朱元璋這二十二個兒子又是何種態度?他們在朱棣和朱允炆之間又是如何抉擇?

朱元璋的二十六個兒子中,老九朱杞和老幺朱楠都是幼年就夭折了,老大也就是朱允炆的老爹懿文太子朱標、老二秦王朱樉、老三晉王朱棡、老八潭王朱梓、老十魯王朱檀和老十二湘王朱柏這六人英年早逝,尤其是朱柏和朱梓死後沒有後人封爵也廢除了。

在靖難之役時,也就是說拋去朱標、朱棣、朱梓、朱柏、朱杞、朱楠外,還有二十個朱元璋一脈的帝系後裔藩王,而秦王、晉王、魯王一脈已經傳承到了第二代。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這二十位藩王在對待朱棣和朱允炆之間基本分為三種態度,那就是一種是支持朱棣,一種是支持朱允炆,還有一種則是保持中立的。

支持朱棣的藩王共有五人

在靖難之役時支持朱棣的藩王共有五人,分別是老五周王朱橚、老七齊王朱榑、老十三代王朱桂、老十八岷王朱楩以及老十七寧王朱權,這些人中除了朱權是被迫支持朱棣之外,其余四人那可都是從心底裏盼望著朱棣能靖難成功。

其實朱橚等四人從心底裏盼望朱棣能靖難成功還在於當時他們已經被朱允炆囚禁在南京了,朱允炆繼位之後就厲行削藩,他最先動手的就是老五朱橚。

朱橚和朱標、朱樉、朱棡、朱棣是同母兄弟,他們都是朱元璋嫡妻馬皇後所生,而當時這五人中只有朱棣和朱橚還在世,朱允炆本來最先就想拿朱棣開刀削藩,但是他忌憚朱棣在藩王中實力最強,因此他就拿了與朱棣關系親近的朱橚開刀,第一個削藩的就是周王朱橚。

朱橚很快就被朱允炆抓住並廢除了封爵流放到雲南,隨即朱允炆又先後對朱榑、朱桂、朱楩以及湘王朱柏開刀削藩。朱榑、朱桂、朱楩三人很順利的就被朱允炆抓住並削藩和流放,唯有朱柏性情剛烈,覺得被朱允炆抓到南京受審是恥辱,於是點燃湘王府全家自焚而亡,因此朱柏的湘王封爵被廢除。

當靖難之役爆發後,朱橚、朱榑、朱桂、朱楩四人本來都被流放到了雲南和貴州這些偏遠地區,朱允炆擔心四人會在這些地方響應朱棣,於是命人把他們運回南京囚禁起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朱棣靖難成功,那麽朱橚等四人肯定會被釋放出來,如果朱棣靖難失敗的話,那他們四人的封爵肯定是永久廢除,甚至四人也會被朱允炆殺掉。

因此在當時二十位藩王中就屬他們四人是最希望朱棣靖難成功,只不過他們四人當時都處於囚禁的狀態,只能在精神上給朱棣加油,雖然態度肯定是支持朱棣的,但是對朱棣提供不了任何實質性幫助。

在朱棣靖難之役成功並登基之後,朱橚等四人也果然被釋放出來,朱棣特意恢復了他們的封爵,只不過朱棣在後來還是運用政治手段削除了他們四人手中的藩王護衛兵權,其實四人最後還是等於變相地被朱棣削藩了。

朱權屬於是被動支持朱棣,在明初的九大塞王中除了朱棣之外,就屬寧王朱權實力最為強盛,朱權也是朱元璋諸子中最富謀略的人,他自幼曾多次跟隨朱元璋北伐,非常富有戰略意識。

而且朱權麾下還有戰鬥力強勁的騎兵朵顏三衛,這個朵顏三衛其實屬於是蒙古僱用兵性質,都是清一色的蒙古騎兵,是當時大明軍隊中戰鬥力最強的騎兵。

朱權的封地在喜峰口長城外的大寧城,與鎮守北平的朱棣在地理位置上比較近,因此兄弟二人走動也比較頻繁,關系比較親近。

在靖難之役爆發後,朱允炆十分擔心朱權會倒向朱棣,畢竟朱權麾下的朵顏三衛戰鬥力強盛,讓朱允炆十分忌憚。因此朱允炆就下旨征召朱權到南京,他想把朱權軟禁在南京並削除其朵顏三衛的兵權。

當然,朱權也不傻,他知道朱允炆忌憚自己手中的朵顏三衛,他明白如果到南京,他肯定會被朱允炆扣押起來,所以他以身體健康為由拒絕了朱允炆的征召。

不過朱權也沒有主動與朱棣聯手,他是一個比較有野心還有謀略的人,他樂於坐山觀虎鬥,看著朱棣和朱允炆兩敗俱傷,到時候以他手中的朵顏三衛的戰鬥力肯定能從中坐取漁翁之利,所以朱權本來是抱著觀望的態度。

但是朱棣卻十分垂涎朱權麾下的朵顏三衛,他在起兵初期就多次招攬朱權,可是朱權不為所動。於是朱棣就使了計策,他故意佯裝被朱允炆的軍隊打敗,跑到大寧城投奔朱權,這就使得朱權發送了警惕,然後他突然命燕王軍隊突襲了大寧城,就這樣朱權就被朱棣所控制住了。

在控制住朱權之後,朱棣還忽悠朱權,表示如果靖難成功,願與朱權分江而治平分天下,就這樣在朱棣半脅迫半利誘之下,朱權交出了朵顏三衛兵權,也讓朱棣獲得了取得靖難之役勝利的關鍵助力。

可是當朱棣登基為帝之後,別說和朱權分江而治了,連朱權手中的藩王護衛兵權全都被收了回去,朱權看透了朱棣不會兌現諾言,於是就想要求一塊富庶的封地,想去蘇州就藩,這都遭到了朱棣的拒絕,最後朱權只能去了南昌。

到了南昌之後朱權徹底認清了現實,他害怕引起朱棣的忌憚,於是開始韜光養晦,最終得以善終。不過朱權認清現實,他的後人卻不認,他的玄孫朱宸濠一直沒有忘記當年朱棣承諾和寧王家族平分天下的事,於是朱宸濠就在明武宗朱厚照時期起兵反叛,後來叛亂被明武宗平定,朱宸濠被殺,寧王封爵被廢除。

所以在支持朱棣的五人中,有四人屬於被囚禁狀態,只能是精神上給他加油助力,真正對朱棣靖難成功幫助最大的就是寧王朱權,只不過朱權是被迫支持朱棣。

支持朱允炆的藩王共有四人

在靖難之役時明確表示支持朱允炆的藩王有四人,分別是遼王朱植和谷王朱橞以及第二代秦王朱尚炳和第二代晉王朱濟熺。

遼王朱植的封地在廣寧衛,其地理位置為現今遼寧北鎮市,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朱植與朱棣也比較近,因此二人時常走動,關系也比較親密。

當靖難之役爆發後,朱允炆很擔心朱植倒向朱棣這一頭,於是也征召了朱植到南京,朱植與朱權不同,朱權富於謀略,有自己的打算,所以沒有接受朱允炆的征召,而朱植則對朱允炆比較忠心,他接到朱允炆的聖旨後就立刻收拾東西準備到南京去。

在朱植出發時,永平府(現今河北盧龍)和山海關都已經被朱棣所占據,朱棣控制了山海關內外的陸路交通要道,所以朱植如果想從陸路去南京是根本不可能了。在這種情況下,朱植完全可以向朱允炆找借口推脫陸路被朱棣封鎖不能通行,完全可以不用去南京了,但是朱植卻堅持要走水路去南京,這也表明了朱植是堅決服從朱允炆聖旨,是支持朱允炆的人。

其實朱植當時的選擇是沒有錯的,朱植的封地距離朱棣最近,在靖難之役時他只有兩個選擇,要麽支持朱棣就一同起兵,要麽支持朱允炆接受征召。要知道朱允炆是當時大明的合法皇帝,他是以全國對抗朱棣的一隅,所以勝率是非常高的,朱植選擇支持朱允炆在當時來說是正確的選擇。

只不過朱植也沒想到以一隅敵全國的朱棣最終取得了靖難之役的勝利,當然,朱植到了南京之後,朱允炆的做法也讓他寒心了。朱植不顧艱險從水路抵達南京後,朱允炆表面上對朱植禮敬有加,實際上卻暗中派錦衣衛監視他,並且還找借口褫奪了他的藩王護衛兵權,實際上朱植到了南京之後就等於被朱允炆軟禁起來並被變相削藩了。

朱棣登基之後,對朱植表現的比較大度,他表示理解朱植當時的選擇,沒有追究朱植擁護支持朱允炆的事,他對朱植也還算不錯,因此朱植最終得以善終,遼王的爵位也一直世襲到明朝滅亡。

谷王朱橞不算是完全的支持朱允炆,他屬於是一個墻頭草人物,他的封地在張家口宣化,也屬於是邊防要塞,是明初的九大塞王之一。

在靖難之役爆發初期,朱橞也認為朱棣以一隅敵全國很難獲勝,因此他是公開支持朱允炆,還對外稱朱棣是圖謀叛逆篡位,並且朱橞還親自率領三千騎兵開赴南京,表示要進京勤王支持朱允炆。

朱橞帶著他那三千騎兵到了南京之後,把朱允炆感動的是痛哭流涕,一口一個十九叔喊著,與對待其他藩王的強硬和不信任態度不同,朱允炆對朱橞是十分溫和且信任,在朱棣兵臨南京城外時,朱允炆還對朱橞委以重任,讓朱橞帶兵鎮守南京金川門。

不過朱橞眼看著朱棣打到南京城外,他可是明白朱允炆是大勢已去,於是他就趕緊變臉,開啟金川門跪迎朱棣,之前還稱朱棣是謀逆篡位,這回他卻稱朱棣是天命所歸,就這樣有了他的幫助,朱棣才兵不血刃的攻入了南京城。

朱橞的識時務表現讓朱棣十分滿意,朱棣登基之後不僅沒有追究他當初支持朱允炆的事,還對他封賞有加,特意增加了他的藩王護衛兵權,並把他的封地從偏遠的張家口改封到了相對富裕的長沙。

不過朱橞得到朱棣的信任和封賞之後卻並不老實,他手中的藩王護衛兵權增多之後,他就有了想效仿朱棣篡位的野心,他暗中聯絡同母哥哥蜀王朱椿準備以匡扶朱標第三子朱允熥的名義起兵反叛。

朱椿為人老實厚道,他不敢跟弟弟朱橞冒這個險,於是朱椿向朱棣檢舉揭發了他,就這樣朱橞企圖謀逆的事情被消滅在了萌芽狀態。

朱棣大怒,派兵抓捕了朱橞,並將朱橞及其子孫後代削除宗籍廢為庶人,朱橞和子孫後人終身被圈禁在朱元璋的老家安徽鳳陽,就此谷王世襲傳承徹底被廢除。

第二代秦王朱尚炳和第二代晉王朱濟熺兩人早年在南京學習時,與朱允炆關系最為親密,因此在靖難之役爆發後,二人都明確在輿論上支持朱允炆而譴責朱棣。

尤其是晉王一脈最為反對朱棣,因為老三朱棡在世時與大哥朱標關系最為親密,他一直很反感比較有野心的弟弟朱棣,經常在朱元璋面前說朱棣的壞話,所以晉王與燕王一脈關系最差。

朱棡為人驍勇善戰,只可惜他在朱元璋去世前夕先死了,如果他還在世的話,朱棣未必敢起兵興起靖難之役。

雖然朱尚炳和朱濟熺都在輿論上支持朱允炆,但是二人對朱允炆提供的實質性幫助並不大,二人都沒有派出藩王護衛去幫助朱允炆攻打朱棣。

不過即便如此朱棣對朱尚炳和朱濟熺也十分記恨,雖然他登基後表面上寬宏大量沒有追究朱尚炳和朱濟熺,但是朱棣找了很多借口和理由收拾朱尚炳和朱濟熺。

幸虧朱尚炳見勢不妙趕緊向四叔朱棣哭求放過,這才使得秦王一脈得以保存。朱棣對侄子朱濟熺就更狠了,朱濟熺後來更是被朱棣囚禁了十多年,直到朱棣的孫子明宣宗朱瞻基繼位,朱濟熺才被釋放出來,晉王一脈才最終傳承到了明朝滅亡。

所以支持朱允炆的四個藩王也對他沒有太大幫助,朱植倒是老實忠厚,反而被朱允炆猜忌,朱橞是帶了三千騎兵去支持朱允炆,結果臨陣反水了,至於朱尚炳和朱濟熺基本都是輿論支持而已。

保持中立的藩王共有十一人

發生靖難之役後其實絕大多數的藩王都沒有表態保持了中立,這些人分別是老六楚王朱楨、老十一蜀王朱椿、 老十四肅王朱楧、老十六慶王朱栴、二十子韓王朱松、二十一子沈王朱模、二十二子安王朱楹、二十三子唐王朱桱、二十四子郢王朱棟、二十五子伊王朱彜以及二代魯王朱肇輝。

實際上朱元璋的兒子從二十子朱松之後都是幼子,屬於朱元璋的老來子,這些皇子們甚至比侄子朱允炆都還小很多,因此在靖難之役時他們雖然被封王爵,但並沒有赴封地就藩,而是一直留在南京城內。

當靖難之役爆發後,朱允炆擔心這些小叔叔們在南京城內搗亂,於是就派錦衣衛把他們嚴密監視起來,所以從韓王朱松之後的這些藩王都在南京被朱允炆監視起來,什麽也做不了,他們選擇支持誰都無所謂,畢竟他們的態度對局勢沒有影響。

因此在靖難之役爆發時真正在封地就藩的藩王只有楚王朱楨、蜀王朱椿、肅王朱楧、慶王朱栴四人外加二代魯王朱肇輝。

在這四人中就屬楚王朱楨當時實力最為強盛,朱楨的封地在武昌,他當時手裏握著武昌衛的重兵,但是由於朱柏自焚事件,使得他對朱允炆的強力削藩也很不滿,只不過他是敢怒不敢言沒有表態而已,所以他樂於朱棣替眾藩王出頭,只是他不能明確支持朱棣而已,倒也樂得坐山觀虎鬥。

蜀王朱椿的封地在四川成都,肅王朱楧的封地在甘肅平涼,慶王朱栴的封地在寧夏銀川,從地理位置上來說這三人的封地距離朱棣的老巢北平胡朱允炆的都城南京都很遠,三人不管支持誰都是鞭長莫及,提供不了實際幫助,所以三人也是采取了坐山觀虎鬥的中立態度。

魯王封爵的封地在山東兗州,地理位置雖然不錯,不過二代魯王朱肇輝在靖難之役時年僅10歲,是個未成年的孩子,所以他也沒有什麽主見,王府中的事務還都得有長史替他做決定,所以他更談不上在朱棣和朱允炆之間選擇支持誰了,魯王一脈自然也就是中立態度了。

所以這些選擇中立態度的藩王基本都是朱元璋的幼子或者幼孫,還有像朱椿等三人似的屬於封地偏遠,鞭長莫及,表不表態都無所謂,因此他們這些人即便表態也影響不了大局,只有楚王朱楨是真正有實力的人,不過他與朱柏關系比較親密,對朱允炆的強力削藩是敢怒不敢言,那他自然也就選擇中立了。

寫在最後

這就能看出來,在靖難之役時,大多數有實力的藩王其實都保持了坐山觀虎鬥的中立態度,畢竟朱棣是以一隅敵全國,論物力、財力、人力都不及朱允炆,要不是朱允炆一副好牌沒打好,誰也不會想到朱棣會成為最後的贏家。

當然,像朱楨這些有實力的藩王保持中立態度無非也是表現了他們對朱允炆強力削藩的不滿,他們其實是既不看好朱棣,也不希望朱允炆太順利的平定朱棣,他們希望的是讓朱棣當出頭鳥,朱棣這麽鬧一通,即便如果是朱棣最後失敗了,朱允炆也就不敢再強力削藩了,那這樣對這些保持中立的藩王自身利益也有很大幫助,所以保持中立是當時明智的選擇。

至於選邊站隊的,他們大多也都是從自身利益出發,各自有各自的情況和目的,都是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