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粟裕單挑全史20場經典戰例之一:逆向機動——扶溝vs四渡赤水!

2024-01-10歷史

透過詳細的盤點,粟裕生涯有20場歷史頭部戰例,對應了中國歷史每個時期的同型別頭部戰例,不僅是「相似」,而且還實作了對歷史戰例的「突破」和「超越」

本系列將對粟裕生涯這20場經典戰役,和對應的中國戰爭史各個時期的相關樣版戰例(也就是總計40場戰例)按照以下步驟進行解析:

1.相關模式概念分析

2.戰役過程和各要素相關分析

3.戰役共性和差異性分析

本篇是粟裕20大經典戰例古今對比系列的首篇,模式是「逆向突圍」(突圍戰)。相關歷史戰例是大名鼎鼎的「四渡赤水」,而對應的粟裕戰例則是「扶溝機動戰」

一.模式型別:逆向機動

1.戰例對比

扶溝vs四渡赤水(民國)

2.模式概念

在突圍戰役中,先反向機動,進入敵軍包圍內部,然後透過巧妙的機動,擇機跳出包圍,將敵軍甩在身後位置。

3.模式分析

中外戰爭史,處於弱勢一方處於敵軍戰略包圍態勢的情況下,一般情況下采取的是直接硬突的戰術。我軍戰史上的突圍戰例也是如此

漫山關突圍(慘勝), 中原突圍(減員四分之一), 大別山進軍(重武器遺失大半,兵員損失2萬),柳林突圍(損失嚴重,團長陣亡被俘2人)

即使是很成功的烏蒙山多次回旋(轉向),結果也是被迫輕裝突破。損失較大。

這些突圍戰例,強調的是「比敵軍硬」,「兵貴神速」,「狹路相逢,勇者勝」等精神,但從戰役層面看毫無藝術性。

而毛偉人則創造了一種逆向突圍方式,首先反向機動,進入敵軍包圍圈深處,然後透過巧妙的機動跳出包圍——這種突圍方式可以稱之為「李得勝機動」

二.戰例分析

歷史戰例:四渡赤水(民國)

戰役時間:1935.1.19-1935.3.31

兵力對比:4萬:20萬

作戰序列:紅一方面軍——嫡系8個師,黔軍3個師,滇軍3個旅,川軍12個旅

主要戰役:土城戰役,遵義戰役,魯班場攻堅戰

戰役結果:1935.3.31,紅軍成功將敵軍機動部隊甩在背後,向空虛的雲南前進。

說明:四渡赤水的核心在於三渡和四渡,一二渡將簡單說明

一.土城戰役和前兩渡赤水

一渡赤水示意圖

1.土城戰役

遵義會議後,紅軍制定了首先奪取赤水城,土城,建立陣地,而後從合江至宜賓間的渡口渡江,從而和川北的紅四方面軍會師

1.24日分三路縱隊開始行動,右翼1軍團當日奪取土城,但受阻赤水城,9軍團同時被阻擊於習水一線,1.26日左翼3.5軍團抵達土城,川軍郭勛祺部也尾速5軍團而來。

紅軍部署:以3.5軍團為主攻,2師為後續預備隊,在土城以南青杠坡突擊尾隨川軍(2個旅6個團)。同時以1軍團(欠2師)和9軍團分別在赤水和習水牽制阻援。

1.28日5時戰鬥打響,由於部署不當,進攻受阻,8時,川軍廖澤(3旅)2個團繞過9軍團方向,從習水趕到青杠坡,並突破了5軍團防線,逼進紅軍前進指揮部,情況一度陷入危機,緊急命令投入幹部團才壓制了川軍的進攻,戰局陷入僵持。

下午2時,預備隊2師的到位,紅軍發起總攻,取得一定進展,但後續陷入僵持,赤水,古藺等地3個旅增援接近土城,於是下令撤退,土城戰役以失利告終,傷亡3000人

2.一渡赤水和紮西整編

土城失利後,紅軍於2.4日向西一渡赤水河,計劃從古藺敘永間北上至宜賓上遊金沙江渡江,但川軍已在長江沿岸提前控制了要點,

於是轉兵西南,暫避敵軍,2.9-10日進入滇東北的紮西鎮,並進行整編,整編後紅軍兵力3.7萬,僅有紅1軍團保留師級建制,其余僅直轄團或大隊。會議上同時決定下一步向東回渡赤水,重返黔北,奪取桐梓遵義,以建立根據地。

3.二渡赤水和婁山關攻堅戰

紮西會議後第2天(2.11日),即開始行動,18-21日由林灘,二郎灘至順江間再渡赤水,繼而向桐梓婁山關急速前進。

2.24日,1軍團一部占領桐梓,偵查得知婁山關僅黔軍3個團,朱毛隨即決定奪取婁山關

紅軍部署:彭統一指揮紅1.3軍團進攻婁山關,以5.9軍團在桐梓西北遲滯尾追的川軍。

2.25日晨,婁山關戰鬥打響,3軍團下午4時奪取婁山關,黔軍退向關南,26日,黔軍增援3個團多次反擊婁山關未成,3軍團全部繼續猛打。

2.27日追著董公寺,飛來石,遭遇阻擊,下午4時,王家烈下令前線部隊向遵義撤退,到了黃昏,紅軍抵達遵義城北門外。

2.28日淩晨,紅3軍團進攻遵義,黔軍幾乎未經抵抗即分向西向南潰退,至7時攻占遵義新老兩城,3軍團參謀長鄧萍在城北中流彈犧牲。

二.遵義戰役

1.遵義戰役前部署

婁山關遺失後,校長急令臨近的吳奇偉1縱隊2個師(6個團)北上增援遵義,在進至城南忠莊鋪時,紅軍已占領遵義。吳奇偉決定立刻發起進攻奪回遵義.

敵軍部署:以59師主力和93師1個團,為前梯隊,進攻遵義城南的紅花崗山區,93師主力和59師555團在忠莊鋪為預備隊。

紅軍部署:3軍團和1師1個團正面防守紅花崗山區,1軍團2個師(欠1個團)在左翼掩護正面防禦

2.老鴉山防禦戰

2.28日上午,敵軍首先進攻紅花崗南坡11團主陣地,幾次進攻未成,轉而先攻擊10團所據說的老鴉山,下午15時,老鴉山陣地失守。戰線中段出現重大缺口。

為了奪回老鴉山制高點,投入陳賡幹部團和紅10團一起,11團和13團各一部配合下,反攻老鴉山,由於反而仰攻山頭,戰鬥陷入僵持。

3.忠莊鋪突擊戰

吳奇偉為了強攻紅花崗陣地,從忠莊鋪預備隊中投入555團加強一線進攻,並把預備隊稍微前移,這樣在忠莊鋪的防禦出現了空檔。

此時正面防線陷入危機,林總自行決定不支援紅3軍團,而以全部2個師5個團的優勢兵力直插忠莊鋪。

1軍團強大的攻勢,很快攻占忠莊鋪北部高地,吳奇偉驚慌中慌忙下達撤退命令。

4.後續追擊

1軍團對忠莊鋪的突擊,端掉了敵軍縱隊指揮部,並使59師潰退,打贏已無問題,後續關鍵問題是戰果的擴大。

林總接下來部署:紅2師追擊南撤的93師,一部搶占懶板凳,主力插至烏江北岸,同時紅1師(2個團)折返遵義,以在29日配合正面紅3軍團進攻右翼的插旗山。

93師一路潰敗向南撤至烏江岸邊,此時90師趕到南岸,控制渡口,收攏敗兵,2師主力趕到攻占渡口北岸山頂,擠壓敵軍,吳奇偉未等撤完,即下令拆斷橋梁,使得滯留北岸的1000多人被俘,另大批物資被繳獲。

正面59師在老鴉山一線轉入防禦,並逐步掩護向八裏水、鴨溪撤退,3軍團等部在黃昏發起反攻奪回老鴉山,但無力進行有力追擊。因而59師較為完整撤至鴨溪。

全部戰鬥在28日結束,折返遵義的紅1師未趕上後續戰鬥。這樣雖然打贏關鍵會戰,擊潰嫡系2個師,但戰果有限,僅殲敵2000人。

1935.2.28日態勢圖

如上圖所示,林總的後續部署使得戰果大幅縮水,如果1軍團北上和夾擊老鴉山一線的敵軍,將大部殲滅59師,戰果無疑將大大增加,而實戰中是2師僅在追擊中殲滅部份潰兵,紅1師則被完全浪費。

5.遵義戰役總結

遵義戰役(含桐梓婁山關),殲敵5400人(其中俘虜3000),繳獲步槍2000支,機槍30挺,子彈10萬發,急缺的彈藥方面得到很大補充。

另一方面,紅軍的傷亡高達3000人,而且損失基本集中在3軍團,4個團僅13團勉強維持編制,另外幹部團也遭到相當損耗,這樣大的傷亡,僅打出普通擊潰戰,並不理想,

遵義戰役之所以取勝,關鍵在於二渡赤水行動,戰略上取得巨大的先手優勢。牢牢掌握了戰役主動權。

但是具體戰鬥層面,無論婁山關還是遵義,紅軍總部的戰役組織不佳,托管3軍團一線指揮,而實戰中,彭林依然是各自指揮本部,沒有形成整體,好壞全憑各自發揮,作戰效能大幅削弱。大大抵消了戰略層面的優勢,導致戰果大幅縮水。

三.打鼓新場和魯班場之爭

1.遵義戰役後形勢

遵義戰役後,校長3.2日飛抵重慶,直接指揮在川黔各軍,對紅軍進行新的圍攻。

敵軍部署:以川軍潘文華(3個旅)由桐梓向南進攻遵義,吳奇偉(4個師)在烏江南岸進行防禦,西面以周渾元(3個師)在懷仁,黔軍一部在金沙,取守勢阻止紅軍向西。目標是把紅軍殲滅在烏江以西,巴黔公路上

同時采取堡壘戰術,逐步壓縮紅軍空間。

3.4日,紅軍為了改進指揮效率,成立了前敵指揮部,以朱毛分任司令和政委。

3.5日,除9軍團在牽制潘文華部以外,1.3.5軍團集中於鴨溪,向西前進,迎擊懷仁的周渾元部,由於周渾元按照新指示,取守勢不前,之後又試圖打西安寨的黔軍一部,吸引周渾元來援,殲其一部,仍然未果。

2.打鼓新場風波

由於西面多次求戰未果,東線敵軍加快了行動步伐,將南守北攻改為南北合擊。壓縮紅軍的活動空間。

此時紅軍需要在西面迅速開啟局面,3.10日,林總建議不打周渾元,而是轉向西南進攻打鼓新場的黔軍。

於是紅軍在茍壩召開擴大會議討論這一行動計劃,會上所有人一致贊成林總的建議,只有偉人一人堅決反對,會議以壓倒性的多數透過了打鼓新場的決策,並且撤銷了偉人前敵指揮部政委。

夜間,偉人探訪周,同時新情報送達,說服了周,並在次日(3.11)早上的會議,說服了大家取消進攻打鼓新場的命令。這就是有名的打鼓新場風波。

關於打鼓新場和魯班場之爭,是理清偉人三四渡赤水整體思路的關鍵環節。

1935.3.10-3.19日態勢圖

打鼓新場的理由:(1)打鼓新場是黔北重鎮,同時守軍黔軍好打,容易打下,可以獲得補給。(2)成功後,紅軍可以獲得暫時原地休整。(3)打鼓新場可以向西延伸川黔根據地,後續可以經過赤水鎮北渡烏江繼續北上。

上述部署看起來有道理,但是從可行性和戰略性兩個角度分析就會發現問題

(1)可行性分析:上述理由1,打鼓新場好打,這個前提就不正確。

如上圖所示,北面魯班場的周渾元和南面黔西的滇軍是2支機動兵力,如果進攻打鼓新場,會就近由南北分別增援,這樣攻堅打鼓新場好打的前提就是錯誤的,而且還有很大危險性,特別是南面的滇軍,情報顯示有增援的動向(1天路程),這是後來其他人被說服,放棄打鼓新場的直接原因。

(2)戰略性分析:即使打鼓新場能夠成功,也不會有理由2,暫時原地休整的時間。同時後續西進和北上依然會遭到封堵。因而理由3也不成立。

因為南北援軍和東面的敵軍會很快靠近,不會有時間休整,而只會被動的被向西壓迫,同時如上圖所示,後續西進,西面有滇軍進行攔截,而轉向北進,北面周渾元縱隊依然處於平行位置,會從正面攔截堵路。態勢上和湘江戰役時基本無異。

綜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打鼓新場是個陷阱,存在巨大危險性,更重要的是即使打贏打鼓新場,後續不僅不能改變被圍堵的態勢,反而加劇被動和疲勞,正中敵軍下懷,簡單來說就是:「戰術上無可行性,戰略上節外生枝」

3.魯班場攻堅戰

打鼓新場風波之後的次日(3.13),偉人為紅軍指出了接下來的行動計劃,其核心是:「控制赤水河上遊,以作為扭轉樞紐」。

為達到控制赤水河上遊渡口的目的,自然要首先排除魯班場周渾元部的幹擾,於是3.15日,下令由林總統一指揮1.3.5軍團全部對魯班場的周渾元部(3個師)發起攻堅作戰。

從淩晨打到黃昏,未能取得進展。吳奇偉和潘文華(郭勛祺部)2個縱隊也向魯班場增援,魯班場攻堅以失利告終,紅軍傷亡1500人。

雖然魯班場戰鬥失利,但是達成了預期戰略目的,紅軍在次日(3.16日),即占領了魯班場上方的仁懷和茅台鎮和附近赤水河渡口。

四.三渡和四渡赤水

1.整體思路和邏輯分析

土城戰役的時候,偉人還處於摸索階段,但到了這個時候,思路已經完全清晰,在分析三四渡赤水之前,首先來分析一下此時偉人的整體思路和邏輯:

(1)實質要解決的主要矛盾——國軍4支機動兵團的幹擾

國軍在川黔的部隊不少,但存在威脅的只有4支機動部隊:川軍潘文華,吳奇偉,周渾元和滇軍孫渡,也就是說,無論是建立根據地還是擺脫敵軍圍攻,要解決的就是這4支部隊。至於川黔滇其他正規和非正規部隊,則只是靜態守點的部隊,對戰略目標達成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換句話說,棋盤上敵軍有效的棋子只有4個。這是主要矛盾。不能被邊角料帶偏。

(2)關於主要矛盾的主要問題——紅軍無法戰勝機動兵團中的任何1支

自土城以來的作戰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以紅軍表現出的實戰能力,目前單獨對國軍4支機動兵力的任何1支,能夠打平,但都無法戰勝。

無法戰勝敵軍4支機動部隊的任何1支,是目前的基本現狀。而且短期內無法改變。這一點要認清。

(3)戰略上確立以走為核心——和紅四方面軍會師

因為上述第2點,導致在川黔間嘗試建立根據地的任何企圖都是錯誤的。長期戰略,只能是北渡長江和紅四方面軍會合這一途。

換句話說戰略只能以走為核心。減少任何不必要的無效和節外生枝的戰鬥。

(4)解決走的問題,要達到的目的——將4支機動兵團甩在尾追的位置

解決走的問題,要達到的目的,就是把國軍棋盤上的4支機動部隊,全部甩在背後,只能尾追的位置,而不能是能夠正面堵截的位置。

後面所有機動,都是圍繞這一核心目標展開的。

要達到上述第4點的目的,並不容易,因為棋盤上敵軍有4個棋子可以調動,而我軍的棋子只有1個,要達到的目的是卻是全部甩在背後。

但由於有了上述清晰的整體思路,就具備了達成目的基本前提。這一點非常關鍵。

2.三渡赤水

3.16日,紅軍三渡赤水河,3.19日進至大村,皇華一線。再次進入川南。

校長此時認為紅軍又有北渡長江的企圖,於是令周渾元,吳奇偉和潘文華三支機動兵團向古藺,敘永追擊,同時令滇軍孫渡北進占領赤水鎮,相機阻擊紅軍向西。總的目的是將紅軍殲滅在長江南岸的古藺地區。

三渡赤水的行動,使得國軍4大機動兵團全部調動到了赤水河以西。特別是是周,吳,潘三部集中在了一起,這就具備了一次擺脫這3個棋子的有利條件。

3.四渡赤水和南渡烏江

1935.3.21-4.8日態勢圖

3.20日,紅軍以1個團偽裝主力向古藺前進,吸引敵軍向西外,主力於3.21日,由二渡時的太平渡,二郎灘等地,四渡赤水河。而後繼續南下。

這樣紅軍看上去是又回到了原點,不僅沒有脫困,反而進入了包圍網的縱深。

此時校長驚訝於紅軍出人意料的行動,但是看上去又像是垂死掙紮的折騰,同時認為紅軍可能會再次進攻遵義,於是令郭勛祺向遵義前進,周吳縱隊向鴨溪,白臘坎封堵,企圖將紅軍消滅在遵義地區。

但紅軍沒有打遵義的打算,除了留9軍團偽裝牽制敵軍外,主力由鴨溪,白臘坎間尚未封堵的空隙,快速南下,在3.29-4.1日南渡烏江。此時出現了如下態勢:

周吳縱隊和郭勛祺,3支機動兵團被遠遠的拋在烏江北岸的遵義鴨溪地區。

這樣一來,實際在紅軍已經將這3個棋子遠遠的拋在了尾追的位置,前面所述的目的,已經達成了一大半,只剩下西面的滇軍孫渡這1個棋子要解決。

4.佯攻貴陽,調出滇軍

紅軍主力渡過烏江後,南面的貴陽非常空虛,守軍只有99師(4個團),同時校長在3.24日親臨貴陽督戰。

如圖所示,紅軍此時對貴陽構成巨大威脅,還存在絕殺校長的機會。而北面周吳縱隊只能尾隨,無法正面攔截,這樣只能緊急調動西面的滇軍孫渡救援。搶在紅軍前頭抵達貴陽。孫渡行動也很迅速,強行軍於4.7日抵達貴陽以東。

這樣一來西面,僅剩的一支阻擋在前面的機動兵團被成功調出!

4.2日紅軍一部向威逼貴陽,主力則進一步向東佯動,將貴陽及西北的敵軍進一步向東吸引,然後於4.8日,向西南以一天強行軍60公裏的速度,從貴陽和龍裏間,越過湘黔公路,向空虛的雲南急進。

至此,國軍4只機動部隊全部被甩在紅軍後部,後續西進和北上,再無實質力量可以正面攔截,只用對付尾追之敵,在事實上已經成功脫困。

粟裕戰例:扶溝機動戰

戰役時間:1948.2.18-1948.3.8

兵力對比:4萬:20萬

作戰序列:華野1縱,6縱——5軍,18軍,4軍,整75.84師,6綏區

主要戰役:蘭考攻堅戰,扶溝—寧陵間機動

戰役結果:華野1.6縱順利突破敵軍圍堵,北渡黃河,進入解放區進行休整

一.蘭考攻堅

1.戰前背景

1948年2月,華野1.6縱(4縱已經先期北返)由豫皖蘇地區北上,計劃先回路北(隴海路)魯西南地區,再北渡黃河,回到河北解放區進行休整,為後續5月份躍進渡江做好準備。

當1.6縱由許昌,漯河出發,按計劃抵達隴海路一線時,敵情出現了很大變化:

1948.2.18日態勢圖

如圖所示,在魯西南地區,國軍整5軍(5師.70師)進入定陶東北的龍固集,第6綏區(55師.68師)一部進占蘭封(119旅)和考城(55師2個旅),東面的單縣地區有沈,吳兵團(75師.84師.21旅),其余靜態守點還有的66師,暫24師,傘兵總隊等部。

此時華野1.6縱加起來僅4萬人,而用於圍堵的國軍超過15萬人,同時戰鬥力普遍很強,特別是卡在北面的整5軍(新5軍),難以突破。

2.蘭封攻堅戰

粟裕原本並不願意在轉移的途中進行任何戰鬥,這和修整部隊的戰略不符,但是現在的形勢是,敵軍卡在北面的力量過於密集,於是粟裕認為有必要發動一次局部戰役,以調動敵軍。於是在2.18日發起蘭考戰役,具體部署是:

1.以1縱由北向南進攻考城,6縱由南向北進攻蘭封。

2.另以10.11縱攜帶劉鄧大軍新兵(2萬多)立刻動身,由碭山,商丘間南下,將東面的沈澄年兵團吸引過去。

6縱以2個師的兵力在2.18日21時,對蘭封外圍突然發起四面進攻。戰鬥非常流暢,2.19日19時,即全殲蘭封守敵(119旅256團和旅部一部)。

蘭封攻堅戰速戰速決,前後不到1天,全殲守軍3000人,其中俘虜2700人,繳獲各種炮32門,槍800支,另繳獲汽車27輛和大量彈藥。

在6縱進攻蘭封的同時,1縱也同時對考城之敵發起進攻,守軍55師2個旅提前西竄,1縱隨即占領考城。

二.扶溝-寧陵間穿插機動

1.南返豫皖蘇

蘭考攻堅戰後,國軍迅速釘選了我軍主力的位置,整5軍隨即向我軍進擊。這樣一來就初步調動了北面堵路的敵軍。

粟裕認為雖然部份調動了敵軍南移,但是敵軍依然處於封堵位置,且依然較密集,此時如果硬沖,即使成功,損失也會很嚴重,和大修整的戰略目標不符。

於是粟裕啟動了逆向思維,調頭向南,重新返回豫皖蘇平原。

2.陷入重圍和穿插跳出

1.6縱重回豫皖蘇之後,粟裕有意選擇了更靠近敵占區縱深和交通線的扶溝,太康地區進行機動周旋,而敵軍則發現了「天賜良機」,由顧祝同直接指揮,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調動機動兵團,企圖將1.6縱圍殲於扶溝地區。

1948.3.5.-3.6態勢圖

3.5-3.6日,國軍5大兵團,完成了對1.6縱的「圍剿」部署:

東北:整5師進入睢縣,杞縣,3.5日向鄢陵,扶溝攻擊和壓縮

東南:整75.84師,3.5日抵達淮陽,太康,而後協同5師下扶溝攻擊

北面:4綏區(整55.68師)3.5日進占通許,陳留,在北面進行堵截

南面:整18軍3.5日1個旅占領太康,主力進占逍遙鎮,從南面封堵

西面:整47軍3.6日進占鄢陵,尉氏,從西面進行夾擊

如圖所示,20萬國軍在縱橫50-60公裏的狹小區域裏,對4萬人形成了四麵包圍的態勢,同時還是完全平坦的平原地區,局面的危險程度已經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次圍剿。

然而,上述局面卻是粟裕提前有意設計的,而且敵軍來的比預期還要多,把中原地區的機動兵團幾乎全部吸引到了周圍,而危險的反面就是一旦跳出重圍,就能一次甩開所有敵軍。

如上圖,由於敵軍主攻的兩支部隊在東面,5師和75.84師之間還存在間隙,特別是在運動中,同步上會存在差異。

1.6縱先以1日的強行軍隱蔽的從兩者合擊圈間隙中跳出,然後向北經寧陵向北繼續轉移。於3.8日完全跳出包圍圈。

由於和敵軍反向交叉行軍,等到敵軍反應來,已被大幅的甩在身後,同時由於邱清泉,劉汝明等均被遠遠的調出魯西南,使前方完全空虛,後續全程無障礙行軍。3.13日,1.6縱,抵達濮陽以南,至此勝利的完成戰略轉移。接下來就是安心進行大修整。

三.一箭五雕

除了巧妙的逆向機動,輕易突圍外,本次戰役還達成了一箭多雕的效果,其影響力甚至遠遠大於戰役本身

1.首雕:一.六縱全程無失真轉移

首要的當然是基本的戰略目標,也就是1.6縱順利的轉移,而這次轉進不僅達成了目的,而且全程損失可以忽略不計,既沒有被動的戰鬥損失,也沒有急切的連續強行軍導致的非戰鬥減員,這一點堪稱奇跡。

2.二雕:蘭考攻堅戰,小有斬獲

整個戰役,只發生過一場戰鬥,即蘭封的攻堅戰,整個戰鬥速戰速決,全殲守軍3000人,這個戰果相當於粟裕生涯來說,不值一提。幾乎不為人所知。

但如果考慮到對於6縱單個縱隊(此時2萬多人),而且僅僅是插曲性質的戰鬥來說,全殲3000正規軍的戰績,不能完全忽略,屬於發了一筆意外的小財。特別是繳獲了相當數量的彈藥,獲得了急需的補充(1.6縱此時每支步槍僅20發,輕機槍50發)

3.三雕:成功將2萬新兵安全送到中野

由於粟裕在扶溝地區的機動,將纏結隨護送新兵的10.11縱當面的75師和84師,吸引到周圍,使得10.11縱護送新兵順利南下,和中野1.2縱在淮西的太和一線會合(並攻占太和),將2萬多新兵順利移交到中野手裏。並使得中野得以安然修整。

4.四雕:牽制胡璉,使中野3.6縱順利轉移出大別山

早在1月份,鄧政委就要求「大別山依然困難,至少把11師全部拖走」,實際上由於胡璉卡在北面,使得中野難以轉出大別山。被迫繼續兜圈和消耗。

而粟裕這次戰役,意外的使胡璉18軍北調至淮陽一線,中野抓住機會,在2月末到3月間,2.3.6縱陸續北移,轉出大別山,在淮西和1.10(華).11縱會師,並且進行補兵和修整。

5.五雕:拖住孫元良兵團,策應了洛陽戰役

3.9日,中野4.9和華野3.8縱發起了洛陽戰役,而此時孫元良兵團(整47軍)主力尚在許昌,新鄭以東的鄢陵,尉氏,國軍首先用了2天時間將其拉回,在3.13日才完成集結,而3.14日我軍已經全殲了洛陽的206師。

眾所周知。西北戰場的瓦子街圍殲戰。是導致裴昌會兵團被迫西調是洛陽戰役的關鍵因素,但是粟裕3.5-3.8日在扶溝-寧陵的機動,使孫元良兵團遲2天時間完成集中。也是重要因素。

假如孫元良兵團如果在3.11日就完成集結,我軍能否成功攻占洛陽,特別是攻下邱行湘的核心陣地,是很有疑問的(實戰中,曾經有主張放棄攻打核心陣地)。

三.戰例模式對比

以上就是逆向機動模式,歷史戰例(四渡赤水)和粟裕戰例(扶溝機動戰)的簡要介紹,下面進一步分析兩者的共性和差異。

一.共性分析

1.逆向思維

首要的共性就是具備逆向思維

向敵軍包圍網縱深的反向機動一方面顯然是加劇危險,但危險的另一方面是一旦重新從間隙中跳出,很可能會達到一次性完全擺脫敵軍包圍的情況。

這就是逆向機動的形式,首先源於逆向思維的思想。

毛偉人從井岡山到江西蘇區時期的多次戰役實踐,不斷實踐著這種思維,例如三打永新,三棄三取,一次反圍剿,主動撤退,誘敵深入,三次反圍剿兩次間隙穿插等。而四渡赤水則是這種思維發展的自然結果。

而粟裕全程參與了上述全部戰鬥(除了四渡),深刻受到這種思維的影響,加之後來自身的戰爭實踐,從而青出於藍,將該思維運用的更加超限。

2.對戰局的深刻分析

另一個共性就是對戰局形勢要有深刻的分析

僅有逆向思維,單純的形式上逆向機動,還不能完成這種突圍,典型案例如懷王山突圍戰,多次返回,導致全軍覆滅。

四渡赤水中一二渡赤水,雖然形式上和三四渡有類似之處,但是此時偉人剛重掌部隊,對具體情況不了解,行動上還是走一步看一步,帶有盲目性。實戰中也沒有擺脫困境。

之後透過多次戰鬥,在魯班場戰役前,雖然其他人依然在迷茫中,但是偉人已經完全了解了戰局形勢,有了明確的戰略和清晰的行動思路,從而完成了三四渡赤水的一系列連貫的機動動作,一下擺脫敵軍包圍。

蘭考戰役沒有四渡那麽曲折,原因是:粟裕從一開始就對局勢和要達到的戰略目標,有深刻的認識,早有通盤計劃。所以僅僅透過三個戰術動作(攻堅蘭考,南返豫皖蘇,扶溝-寧陵穿插突圍),不到20天時間,就達到了全軍安全戰略轉移的目標,並且還有遠超預期的意外收獲(一箭五雕)

3.對戰鬥的合理運用

第三個共同特點是對戰鬥的合理運用

這兩個戰役都是突圍戰形式,並不僅是「走」,還要有戰鬥,也就是「打」,合理的進行戰鬥,是完成這個模式的又一個關鍵要素、

偉人曾指出「走和打」的辯證關系:

「打是目的走是手段,一切走都是為了打,以走創造戰機,以打達到目的」

但是到了四渡時的打鼓新場之爭,卻提出了和上述原則完全相反的論述。

而粟裕是眾所周知的「圍殲戰狂人」,但蘭考攻堅時,曾指出理由:

「考城,蘭封之五五師,六八師各一個旅,本擬不打,以免影響休整後大行動,但因敵情不好不得不打,相機殲滅其一部或大部,以便調整敵人而利於休整。」

打蘭考並非想獲得戰果(以粟裕的能力也看不上),因為戰略目標是休整,而進行這個戰鬥的原因,是因為現實敵情,透過戰鬥調動敵軍部署,目的還是為了後續休整。

兩人都一反平時常態,在突圍戰中把「走」當做核心目的,「打」變成手段。也就是只進行對達成「走」的目標有價值的戰鬥,而不打任何無效的,偏離目的的戰鬥。這實際上也是一種逆向和辯證思維

二.差異分析

1.戰略和戰術層面差異

四渡赤水戰略上困難更多,處於完全新區作戰,地理和形勢比較陌生,另一方面前一階段湘江戰役剛剛慘敗,戰略上處於被動之中。

更重要的是全域形式,紅軍孤懸於敵後(2.6軍團和4方面軍距離較遠只能戰略策應),如果長期無法擺脫困局,輸掉的將是整個紅軍身家,造成心理壓力是巨大的。

但是另一方面,戰區內(川黔滇交界)的空間廣大,回旋機動余地大,國軍的機動兵力短時間內只能進行戰略上的包圍,也就是封堵和追剿,無法形成戰術上的包圍,加上紅軍此時已經有相當的實力,短期內危險程度並不高。

扶溝機動,1.6縱在戰略上困難不如四渡,在戰區內(豫皖蘇),雖然要點處於國軍控制之下,但是華野此前已經進入該地區活動3個月,環境有所熟悉,地方組織也有所發展,同時這一地區相對富裕,補給較為便利。

從全域看,即使無法達到目的,就算失敗,至多也不過1.6縱損失而已,不至於關乎整體生死存亡的問題,因而心理壓力要小很多。

但是在戰術層面,國軍在戰區內集中了的機動兵力密度遠遠強於四渡赤水,而且包括了幾只精銳部隊,同時在50-60公裏的狹小範圍內,和無阻礙平原地區,接近形成了20萬對4萬的戰術包圍態勢,這樣危險不在是戰略層面的長期危險,而是短期內實打實形成了戰術危險。

2.具體作戰層面存在差距

四渡相比於扶溝,根本缺陷在於具體作戰層面存在很大差距

四渡時,紅軍總部指揮效率不佳,導致具體戰役的品質大打折扣,土城,魯班場等失利戰役都是如此,包括遵義戰役,前面已經詳細分析,接近於消耗戰,遠遠沒有達到此時紅一方面軍應有的作戰效能。

假如土城,遵義戰役發揮出應有的作戰效能,可以說無需四渡赤水,而能達到直接北渡長江,或者類似二六軍團在湘鄂川黔站穩,建立根據地的局面。

這個問題並非沒被發現,遵義戰役後曾短暫成立前敵指揮部(在有完整紅軍司令部的情況下,設定一個前敵指揮部本身就很有問題),由偉人直接進行戰役指揮,但是隨著打鼓新場風波,很快就撤銷了,並且沒有恢復。後來林總主張由彭擔任前敵指揮,也是因為上述問題始終沒有解決。

當然偉人畢竟指揮層面缺乏職業業性,又長時間脫離軍事崗位,即使進行具體戰役指揮,效果上最佳化可能也有限,這是暫時無法克服的硬傷。

這樣偉人四渡期間,只進行戰略層面指揮,而沒有具體戰役操作,所以四渡的成功,是戰略層面的優勢,抵消了紅軍總部具體戰鬥執行力的嚴重缺陷,從這個角度看,偉人一己之力拯救了紅軍,是毫不誇張的正確說法。

相比之下,粟裕對1.6縱的戰役層面效率高,僅1天時間就完成對蘭封的快速攻堅,沒有一絲卡頓,粟裕戰役層面的強大,大大最佳化了整個戰略行動。使得過程上沒有四渡那樣曲折。

3.機動節奏的控制不同

四渡和蘭考還有一個方面存在差異:機動節奏的控制不同。

四渡赤水在機動上雖然巧妙,但是節奏上過急,開始時4萬人,到金沙江時只有2.5萬人,這個損失是比較大的。原因就在於,很多不必要的急走導致了大量減員。例如進入紮西後,僅僅1天就東返,行動上過於著急。

林總後來也抱怨「走的路過多,過快,過曲折,部隊要拖散了」,一方面當然是林總此時還不懂整體戰略,但是也不能說這個說法完全沒道理,在行動中確實存在過於急躁,導致過多的減員和疲勞的問題。

造成上述情況的原因有二:

1.四渡期間,前期不用說,即使是後期,雖然有整體思路,但是對操作性還存在疑問,總想要盡可能快的達到目的,而現實往往適得其反。

2.事關存亡,心理壓力過大,導致出現急躁心理。

偉人在1947年8月12日,也實事求是指出上述缺陷:

鑒於二萬五千裏長征時期休息太少,疲勞太多,減員太多,而那種性急有許多是不必要:此次我軍南進,須減少不必要的性急,力爭少走路,多休息;情況緊急時應當奪走幾天長的,但應跟著休息幾天,恢復疲勞。

而粟裕在扶溝-寧陵機動中則不同,在機動上很好的掌握了行動節奏,開始不緊不慢的進行盤旋打圈,保持體力,等敵軍四麵包圍形成,但還未完全定型之際,先以1天時間秘密插入間隙,然後連續走4天較快路程(並不特別快),全程有條不紊的跳出了重圍,沒有出現非戰鬥減員。

粟裕之所以能有理想化的機動節奏的理由有三:

1.不僅有明確的戰略思路,還有更加清晰和完整戰役行動步驟:攻蘭考,暴露自身位置,然後南下豫皖蘇,吸引敵軍包圍,然後擇機跳出,完全擺脫敵軍。

2.從1934年,粟裕具體制定紅7軍團所有行動路線起(尋,樂矛盾折中後產物),不斷實踐各種超限化的機動和後衛戰,到了1935-1937年,浙南遊擊時期,更是長期高難度的機動和突圍試煉。(案例很多,以後專題分析)

這樣長期的相關實戰鍛煉,使粟裕對機動和突圍戰的節奏,細節,操作等各個環節,深入骨髓,無人能出其右。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比擬的巨大優勢。

四.總結

上述就是關於逆向機動模式(或者可以稱為李得勝機動),相關歷史戰例(四渡赤水)和粟裕戰例(扶溝機動)的全部解析,本篇的戰例模式是突圍戰,屬於特殊形式,主要體現的是戰略走位和戰略思維。

這種充滿想象力,技巧,觀賞性和逆向思維的突圍方式,我軍戰史上僅有偉人和粟裕,兩人在實戰中完成過,甚至世界戰史,同型別樣版也僅僅只有這兩位。

從這一個可以看出,粟裕充滿想象力和創造力,特別是逆向和辯證思維特點的來源始於偉人,兩人的戰爭思維有相通性和繼承性,可以說粟裕是毛偉人軍事思維的嫡傳繼承者。這也是為什麽普遍認為:「只有粟裕能完善執行偉人的戰略,同時粟裕的戰略只有偉人才能理解」,關於這一方面之後還會有專題進行更多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