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56年劉少奇在中共八大上提議多設幾位副主席,都有哪些人?

2024-04-10歷史

中共八大,劉少奇同誌提出要多設幾位副主席,其實早在9月13日,在中共七屆七中全會第三次會議上,毛澤東專就設中共中央副主席和總書記的問題作了講話。

他提到劉少奇關於多設幾個中央副主席的建議。

毛澤東說:我在這裏還要談一下關於設副主席和總書記的問題;上一次也談過,中央準備設四位副主席,就是少奇同誌,恩來同誌,朱德同誌,陳雲同誌;另外還準備設一個書記處;書記處的名單還沒有定,但總書記準備推舉鄧小平同誌。

以上是毛主席的原話。

結果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中共八大的黨中央領導班子是怎麽樣的?

1956年9月就進行了中央委員會委員和候補委員的投票選舉,結果如下:

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

副主席: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

總書記:鄧小平

中央政治局委員: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鄧小平、林彪、林伯渠、董必武、彭真、羅榮桓、陳毅、李富春、彭德懷、劉伯承、賀龍、李先念

候補委員:烏蘭夫、張聞天、陸定一、陳伯達、康生、薄一波

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鄧小平

中央書記處書記:鄧小平、彭真、王稼祥、譚震林、譚政、黃克誠、李雪峰

候補書記:劉瀾濤、楊尚昆、胡喬木

至此,新的領導機構全部產生。

這一強大陣容,反映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領導來集體正處在鼎盛時期。

劉少奇

「公仆」是什麽?

【新華詞典】解釋:「為公眾服務的人。」

劉少奇就是一位身居高位的人民公仆。

因為,他的一生是最典型、最徹底地為廣大老百姓謀福利的一生。

從炭子沖走出的那一刻,劉少奇壓根就沒有想過自己是為光宗耀祖而奮鬥,他立誌要為保衛炎黃子孫而努力。

當人民把他推上黨和國家領導人位置之時,劉少奇心中念念不忘的仍然是人民群眾。

他在一次談話中講過:「在我們無產階級取得政權之後,一些掌權的同誌逐漸忘了歷史教訓,他們追求享受,慢慢地由人民的勤務員變成騎在人民頭上的老爺,很傷人民的感情。」

劉少奇不願傷害人民群眾的感情,哪怕是一點點。

他把人民群眾看成自己的親人、衣食父母,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兒子。

是兒子,就要為父母、為親人辦實事、辦好事。

因此,為人民服務就成了他終生的追求。

他心裏沒有給權力、地位、金錢留下一丁點位置,而裝滿的只有「人民」二字。

人民的衣、食、住、行怎樣?人民的精神狀態如何?自己能為人民辦些什麽事?這些都是他始終思考的主題,永恒的主題。

人民公仆劉少奇已經離開人民幾十個年頭了。

但熱愛他的中國老百姓並沒有忘記他,伴隨著時光的流逝,在人民心中升起的是越來越濃的懷念。這其中的原因倒很簡單,不是因為他官大位顯,而是他為人民服務勞苦功高。

我們無法將他為人民的幸福而操勞奔走的所有事跡一一敘述出來,事實上,也不可能這樣做,他為人民辦的事太多、太多。

但是,拾起一段段的往事,就是人民對他的一分分思念,也是中國老百姓對未來的希望與憧憬……

周恩來

周恩來曾說過,交朋友是為了孤立敵人。

為了革命,應該準備犧牲生命。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這些話語,所揭示的無非是一個人與他人交往中的「情誼」二字。

理解人、尊重人、關心人、體貼人,是周恩來一生的自覺意識。

正因為這樣,周恩來真正稱得上是朋友遍天下。

國內國外、黨內黨外、城市鄉村、男女老少中,都有周恩來的知心朋友和熟人。

一幅幅如詩如畫的情誼圖卷,也就在他們之間為世人展開了。

在周恩來這裏,事業與道德都流芳百世,功勛與情操都光耀千秋。

立誌是事業的大門。

周恩來在立大誌及為實作大誌的奮鬥中,從青少年時代起,就自覺地把「立大誌」與「不存大己」有機地結合了起來。

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後,他認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的教導,立大誌,而不存大己。

所以他重事業,不重個人權位。

作為政治家,要實作自己的大誌,當然不能回避權力、地位問題。

周恩來把權力看成實作大誌的手段,看作為人民服務的責任,而不是人生追求的目標,更不是牟取私利的工具。

1931年12月底,他由上海到達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

當時在由周恩來、毛澤東、項英、任弼時、朱德等組成的蘇區中央局中,周恩來擔任書記,他在黨內的地位比毛澤東高。

1932年7月,中央局提議由周恩來兼任紅一方面軍總政委,周恩來沒有接受。

中央局接受了周恩來的建議。

同年10月在寧都會議上,許多人批評毛澤東「過於保守」,提出把毛澤東召回後方,專門負責臨時中央政府的工作,而由周恩來負戰爭領導的總責。

他堅持兩種辦法:或由周負指揮戰爭全責,毛留前方助理;或由毛指揮,周監督。

我們不從政治的層面去考察,僅從純粹的個人品德的角度來看,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在給自己升職、給別人降職的時候,尚能想到發揮他人長處而予以挽留呢?

人生有知,這可是說時容易做時難啊!

再想到在 遵義會議 後,周恩來自覺自願地從軍事指揮上的負責者讓位於當毛澤東的助手,這種胸懷又有幾人能比?

周恩來是一個忠實、高效、廉潔的人民公仆, 在擔任政府總理20多年的時間裏,在處理內政、外交和大小公務活動中,周恩來那強烈的公仆意識是無所不在。

可以說,周恩來是黨內做工作最多也是最忙的人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領導內政、外交和軍事的重擔主要壓在周恩來的身上。

後來又爆發了 韓戰

他每天都要等到淩晨,北韓戰報發來,審批次處理之後才能就寢。

1951年冬,在長期的過度疲勞之後,他病倒了,先是不斷感冒發燒,後來轉為低熱不退,但他一直堅持工作。

直到毛澤東主席批示他休息,他才去大連做了短時間的療養。

這是他1957年之前唯一的一次休息。

精神壓力減少了,身體也逐漸恢復健康,但他批閱檔卻始終未停止。

同時他還找來大連市的領導韓光了解各方面的情況,參觀大連化工廠,視察旅順口海軍基地,並去探望了久病的徐海東。

這次病雖然好了,但他從此卻留下慢性咽喉炎的毛病。

他為國家的富強,日夜操勞,被外國人稱為「全天候總理」。

朱德

從1886年出生到1976年逝世,朱德活了90歲。

朱德得享90大壽,與黨中央對他的關心照顧,與他的家庭環境及醫療保健工作是分不開的。

更重要的是,他幾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地從事體育運動,起到了延年益壽的作用。

在江西革命根據地的時候,朱德就在紅軍中大力倡導開展體育運動。

他時常對部隊的各級幹部們講話:「沒有一個健壯的身體,怎麽能行軍打仗?一支死氣沈沈的部隊,是不可能戰勝困難、克敵制勝的。」

那時候,無論條件多麽艱苦,戰鬥多麽緊張,只要一有空,部隊就要開展文娛體育活動。

他帶頭拉胡琴、領唱歌曲,和戰士們一起在球場上奔跑跳躍,常常是滿頭大汗。

在艱苦的長征路上,部隊吃不飽,穿不暖。

可是,朱德卻領導部隊開了一個規模巨大的運動會。

朱德同誌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為中國革命成功、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立下了豐功偉績,為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建立了不朽功勛,深受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愛戴和崇敬。

陳雲

陳雲同誌在主持財經工作期間,一貫堅持和具體運用實事求是的原則,身體力行,正確指導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

歷史證明,他的觀點和主張是正確和可行的。

當然,隨著情況的變化,我們在經濟建設中必須采取新的方針、政策和措施,但是,陳雲同誌的這些基本觀點,應該繼續受到尊重。

在馬克思主義者看來,凡是嚴格遵照實事求是的原則提出的觀點和主張,因為它與客觀規律的要求相符合,具有強大的持久的生命力。

我們紀念陳雲同誌,就要學習他刻苦學習的精神。

陳雲同誌一直倡導黨員幹部要學習哲學,認為學哲學是共產黨員樹立正確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少犯錯誤的關鍵。

在陳雲同誌身上,學習和創新是緊密相連的。

總論

中共八大的籌備工作,全部是在毛澤東的直接主持下進行的。

早在1955年5月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即決定,組成政治報告和修改黨章報告及黨的章程兩個起草委員會,立即開始報告的起草工作。

王稼祥、劉少奇、陳雲、陳伯達、胡喬木、陸定一、鄧小平等7人組成政治報告起草委員會;安子文、劉瀾濤、宋任窮、李雪峰、胡喬木、馬明方、楊尚昆、鄧小平、譚震林等9人組成修改黨章和修改黨章報告起草委員會。

同時決定,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建議和建議的報告,由周恩來組織國家計委人員起草。

八大檔起草,是在毛澤東領導下集體進行的,經中共中央政治局多次討論,經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人反復修改,是中共中央集體智慧的結晶。

會議期間,有100多人作了大會發言或書面發言。

毛澤東向中央舉賢,推薦比較有才幹、會辦事、公道的鄧小平任總書記,贊揚副主席中的陳雲比較公道、能幹,比較穩當,看問題有眼光。

中共八大的路線是正確的,它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

會後,中國共產黨繼續探索,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

1957年1月,陳雲在全國省市委書記會議上作了【關於財政經濟工作問題】的講話,提出了財政、信貸、物質三大平衡的思想,繼續貫徹了既反保守又反冒進的方針。

法制是民主的保障。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必須同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密切結合,這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

中共八大後著手系統地制定比較完備的法律,健全我們國家的法制,作為國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務之一。

積極探索如何擴大基層群眾的政治參與,以更好地體現「國家的民主,人民群眾中間的民主,人民民主制度」。

到20世紀60年代,中國除了有全國的和各級的人民代表大會和政治協商會議外,還有工會、青年團體、婦聯等群眾組織;在企業有職工大會和職工代表大會,在農村人民公社中有社員大會和社員代表大會,在科學、文化領域有各種協會和學會。

毛澤東把「兩參一改三結合」,即工人參加管理,幹部參加勞動,幹部、工人、技術人員三結合,開展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的管理制度稱為「鞍鋼憲法」,作為工人參與企業民主管理的辦法加以肯定和推廣,主張實行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和職工代表大會制度。

要求在農村實行民主管理,幹部必須定期向社員報告公共事務等,以防範滋長官僚主義。

「鞍鋼憲法」體現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辦企業的基本精神,與現代企業管理中的人本觀念、全員參與等都有相通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