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他是一位低調的開國中將,卻讓許世友心悅誠服

2024-04-29歷史

盡管開國將軍眾多,詹才芳的名字卻並不廣為人知。他立下赫赫戰功,卻謙遜低調,不張揚。詹才芳的警衛員後來榮獲上將軍銜,而他本人只是開國中將。然而,當他們相見時,仍然以戰友之情相待,彼此尊重。

實際上,詹才芳與多位開國上將有著深厚的淵源。除了王近山,許世友、洪學智、秦基偉和尤太忠將軍等人,都曾是他的部下。後來,有些人甚至成為了他的上級。然而,無論地位如何變遷,詹才芳始終對他們保持尊重,彼此間的情誼也愈發深厚。

【不斷學習】

1907年,詹才芳誕生於湖北黃安的一戶農家,命運似乎與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童年的他就飽嘗失去親人的悲痛,母親早逝,父親與二姐也相繼離世。幸得大姐的無微不至的關愛,他才得以掙脫悲觀的枷鎖,堅強成長。

年少的他在16歲那年,便攜著對未來的憧憬,與同鄉踏上了前往武漢的旅程,開始了艱難的謀生之路。初到武漢,他只能在餐館裏做些雜活。命運似乎總愛開玩笑,他的同鄉竟是董必武的外甥。得知詹才芳年少時的困苦,董必武心生憐憫,最終決定資助他在自己的學校學習,為他的未來鋪設道路。

董必武每次遇見詹才芳,總會關切地詢問他的近況,而詹才芳總是輕松地表示工作並不繁重。董必武微笑著指出,昔日的勞作是生活的無奈,而今則是為了崇高的革命和親密的戰友,心情自然迥異。

在董必武的啟發下,詹才芳逐漸認識到自己的變化,開始有了身為團隊核心的自覺。盡管他的學習基礎並不紮實,但自從成為中國共產黨青年團的一員後,他每天都能感受到自己在不斷成長和進步。

董必武常悉心指導詹才芳的學業,他勸誡道:「勤能補拙,別人若一,你則需十。」意味著當他人付出一般努力時,詹才芳必須加倍刻苦,方能迎頭趕上。這是董必武對詹才芳的鞭策與期望。

自此,他夜以繼日地奮鬥,既勤奮學習,又壓縮休息。除去工作,他的全部時間都被學習填滿。詹才芳透過不懈的努力,他的文化素養有了顯著的提升。

夜幕低垂,董必武秘密召集了幾位黃安籍的黨員和團員,其中包括詹才芳。在房間的昏暗燈光下,他召開了一個緊急會議,向他們傳達了革命宣傳的重要任務。同時,他也強調了組織人民群眾持續學習的重要性。

詹才芳迅速響應號召,回鄉後積極創辦平民學校和農民夜校,不僅親自授課,還兼任校長一職。同時,他秘密組建農民自衛軍,廣泛宣傳革命思想,推動剪發運動,號召民眾打倒土豪劣紳,為家鄉的革命事業貢獻力量。

【一代戰將】

1932年,詹才芳在皖西蘇家埠戰役中嶄露頭角。隨著團長重傷住院,他憑借卓越的軍事才能,逐漸在戰場上大放異彩。3月21日晚,他受命指揮紅30團,成功擊潰國民黨軍隊,為紅軍取得重大勝利。

他巧妙地用稻草築起防禦工事,阻擋敵人的火力。同時,他命令士兵深挖戰壕,鞏固防禦。更出奇制勝的是,他派出士兵向敵軍輸送食物,並進行心理戰,最終成功動搖敵軍士氣。

在詹才芳的指揮下,30團突破了國民黨的防線,迫使敵軍不得不從其他地方緊急調集兩萬余人增援蘇家埠。然而,我軍已提前在敵軍必經之路設下埋伏。經過激戰,我軍不僅大獲全勝,還繳獲了敵軍大量的武器裝備。

在1933年,紅四方面軍進行了擴編,他擔任了軍政委。就在同年,蔣介石調派了大量的國民黨軍隊,對江西根據地發動了第五次「圍剿」。然而,紅四方面軍並沒有被嚇到,他們繼續在馬鞍山和分水嶺進行反擊戰,最終成功殲滅了3.7萬多的敵人。這場勝利展示了紅軍的英勇和決心。

詹才芳親臨前線,激發了指戰員們的戰鬥意誌,他們越戰越勇,最終我軍以最小的傷亡擊敗了敵人。隨後,紅四方面軍接到新的命令,向嘉陵江戰役進發。詹才芳晉升為31軍政委,率領部隊向下一個目標邁進。

他親臨前線,鼓舞士氣,戰士們在他的帶領下鬥誌昂揚。他率領31軍成功渡江,迅速搶占關鍵陣地。最終,他成功指揮部隊擊退敵軍一個旅,取得輝煌的勝利。

【開國中將】

1955年,詹才芳榮獲中將軍銜,其軍職履歷在紅軍、抗戰與解放戰爭中均有卓越表現,堪稱開國將領中的佼佼者。盡管資歷非凡,但在新中國成立後,眾多老戰友的軍銜和官職都超越了他,他依然保持謙遜和低調。

詹才芳的戰友包括徐向前、蕭克和王樹聲,許世友還曾在他的麾下擔任班長。許多人與他並肩作戰,最終成為他的同級或上級。他昔日的警衛員,如今也已成為開國上將。

許多人對於詹才芳只被授予中將軍銜感到不解,畢竟他的資歷深厚。然而,詹才芳對此並不介懷,他堅信投身革命並非為了軍銜榮耀。他回想起那些在戰場上英勇犧牲的戰友,他們並未獲得任何軍銜,但他的貢獻和英勇將永遠銘記在人們心中。

詹才芳雖然資歷深厚,卻從不張揚,性葛文和親切。他不擺官威,與官兵們打成一片,談笑風生。他的出行也十分樸素,騎自由車四處奔波,展現了其低調務實的作風。

與他共事者皆贊譽有加,即便是性格剛烈的許世友與王近山,提及詹才芳亦心生敬意,贊不絕口。

盡管詹才芳已經遠離故土,並身居高位,但面對家鄉的親朋,他從不炫耀自己的地位。相反,他滿心歡喜地將家中最好的物品,如精美的衣帽和舒適的鞋子,贈予他們。每當有家鄉的人來訪,他都會慷慨地讓他們帶著這些禮物回去。

詹才芳曾有一次將雙筒獵槍贈予了老家的親戚。兒子對此感到困惑,詢問為何父親不將獵槍留給自己。詹才芳總是溫和地解答:「老家生活艱辛,他們持槍可狩獵,免遭饑餓之苦。」這份心意,彰顯了他對故鄉的深厚情感。

詹才芳對身邊人關懷備至,但對子女的教育卻異常嚴謹。起初,子女們對此難以理解。其女曾參軍入伍,後被調至醫院擔任清潔工作。休假時,她向父親抱怨工作繁重,希望換個輕松崗位。

詹才芳向女兒分享了自己的童年經歷,這讓孩子們更加了解他。雖然他的幾個孩子都在十幾歲就參軍了,但他從未給部隊提出過特殊照顧。

盡管是位嚴厲的父親,他卻無需為子女的成長和進步操心。他的孩子們不僅在工作和晉升上表現出色,還榮獲了三等功等多項榮譽。隨著歲月的流逝,他們愈發領悟到了父親的用心良苦,學會了為人處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