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與人鬥,其樂無窮」不是毛主席的原話,而「奮鬥」是其一生寫照

2024-02-17歷史

前言

毛主席的一生給中國人民留下了許多人生哲言,「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裏」、「不管風吹雨打,勝似閑庭散步」。

就連伴隨著我們童年成長得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也都是出自毛主席之口,這些名句是毛主席留給後世的一筆重要財富。

毛主席留下的名言警句中,其中有一句飽受爭議。 「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

其實這句話並非是毛主席的原話,這句話題目為【奮鬥自勉】,即 「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

雖說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卻引起了人們不少誤解。畢竟毛主席是馬克思的忠實粉絲,他耗盡一生都在實踐馬克思主義哲學提出的「階級鬥爭」理論。

當原句中的「奮」字被摘除之後,難免讓人誤以為這裏提到的「鬥」,指的是階級鬥爭,而實際代表的是「奮鬥」。

毛主席寫下這句氣勢恢宏的名句時年僅23歲,當時他還僅僅是一名學生,三個「奮鬥」貫穿了他的整個人生。

圖|毛主席所題【奮鬥自勉】

回顧毛主席的一生,「奮鬥」成為了他一生的代名詞。他把一生都奉獻給了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毛主席的「奮鬥」精神鼓舞著一批又一批的新中國建設者們在祖國大地上創造輝煌。

一、學生時代的奮鬥史

1893年,毛主席出生於湖南湘潭,由於家庭貧困,父親毛順生不得不從軍,從而滿足家裏的生計。

毛主席從小就跟隨母親來到了外公文綿熏的家中,文家相對來說比較富裕,經過幾代人的經營,已經有140畝地,十幾頭牛,90多間房屋。

毛主席年幼聰穎,文家人對他非常關照,七舅文玉瑞還把他收為了幹兒子。文家不僅物質條件富足,家風也很淳樸,非常重視對後輩的教育,家族開設了一個蒙館,由毛主席的八舅文玉欽執教。

文玉欽在當地算是比較有學問的人,文家蒙館名聲遠揚,很多外村的兒童也都來到此處學習。在眾多孩子中,毛主席是表現最好的一個,深受文玉欽的喜愛。

毛主席之所以當時能夠在蒙館裏脫穎而出,和他刻苦的學習態度是分不開的,在同學們放學玩耍之時,他仍然不忘復習一天所學的內容,畢竟老師曾經說過:「溫故而知新。」

1902年,大清當時已經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戰敗,【辛醜條約】中規定「禁止民間的反帝鬥爭」,民間鬥爭都已經被禁止,朝廷的軍隊還有什麽存在的意義。

圖|清政府與各國簽訂【辛醜條約】

那一時期,清朝開始削減軍隊,毛順生也就是在那一年退伍返鄉的。返鄉後,毛順生第一時間就將毛主席接到了自己身邊,從此便開始了「六年孔夫子」的私塾學習經歷。

毛主席在文家蒙館學習的時候就非常優秀,和私塾中的其他同學相比有較好的文學基礎。在加上他的思維非常活躍,被同學們成為「省先生」。

但是優秀的學生未必能讓老師省心。毛主席在課堂上非常活躍,經常提出一些腦洞大開的問題,讓老師無從解答。

毛主席不喜歡枯燥古板的傳統課堂氣氛。有一次,老師有事外出,因為毛主席當時比較出色,所以老師委托他代替自己上一天課。

沒想到毛主席直接讓同學們將手中的【論語】放下:「 大家跟我一起去河裏遊泳吧!」 同學們一窩蜂地向河邊跑去。

毛主席從小就酷愛遊泳,這個愛好幾乎陪伴了他一生,哪怕到了70歲他依然時常去河裏遊泳。毛主席遊泳有個特點,他只喜歡天然的江河湖海,不喜歡人造遊泳池。後來他還愛上了冬泳,這項愛好極大提高了他的意誌力。

老師回來後,看到教室裏空無一人,於是四處尋找,總算在河邊找到了衣不蔽體的學生們。毛主席嚴厲地訓斥了毛主席。

毛主席卻笑著對老師說: 「春天遊泳是經過孔子同意的,本來應該是您帶我們來遊泳的。」

說完毛主席便開始給老師背誦【論語】中的名句: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浠,風乎舞歸,詠而歸。夫子謂然嘆曰:‘吾與點也。’」老師聽後無言以對。

在這一時期,毛主席雖說不喜歡傳統私塾的教育方式,但是他對知識非常渴望,並不排斥學習儒家經典文學,總能從儒家經典中領悟出不同的道理,這也為他打下了堅實的文學功底。

隨著年齡的增長,私塾已經不能滿足毛主席對知識的渴望了,於是在文玉欽的推動下,毛主席被送到了湘鄉縣東山高等小學求學。

學校本來不想招收毛主席,主要因為這所學校不對外鄉人開放,但是毛主席在入學考試中「交卷在前,發榜列首」,深得主考官的青睞,加上文玉欽在校方領導面前遊說,總算讓毛主席獲得了這次求學的機會。

圖|青年毛澤東

在這所新式小學中,開設了音樂、體育、地理、數學等課程,毛主席常年接受傳統教育,新式學堂無論是在教學內容還是在課堂氛圍都讓他感到非常滿意,在這一時期,毛主席學習上非常刻苦。

由於成績優秀,經過校長李元甫的推薦,毛主席升至湘鄉駐省中學堂。武昌起義爆發後,革命的思想開始沖擊毛主席的內心。於是他投筆從戎,成為了一名湘軍戰士。

但是在湘軍中服役僅僅半年,他便對湘軍內部的風氣感到無比失望,退伍後再次踏上了求學之路。 因為他認為,中國的現狀已經不是靠槍能夠挽救的了,自己腦子裏的知識還有限,不足以喚醒更多的國人,

毛主席最開始考入了湖南省高等中學堂,但是學校裏的學習環境並沒有預期那麽好,於是他再次退學,每天到湖南省立圖書館學習。

雖說當時毛主席已經退學,但是那段時間他非常自律,透過自學,掌握了大量知識,極大地開闊了自己的眼界。後來成功考入了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院。

在師範學院學習的過程中,毛主席更是將「奮鬥」二字發揮得淋漓盡致。對待學術,他精益求精,他曾經說過: 「大丈夫要為天下奇,讀奇書,交奇友,做奇事,做個奇男子,不能為個人的享樂蠅營狗茍。」

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學習期間潛行研究哲學。當時的中國並未因為清政府的覆滅而走向強盛,軍閥對於百姓的剝削絲毫不亞於封建統治者。

毛主席當時酷愛閱讀歷史文物,在書本中,他了解到了法國大革命、英國資產階級大革命、巴黎公社運動等世界重大歷史革命事件。

圖|巴黎公社運動

但是毛主席發現西方世界的革命大多數都是由自身實力不俗的資產階級領導,這一點與中國不同,中國受到了歷史因素的影響,這片土地並沒有孕育出財力物力雄厚的資產階級。

中國人民的主體是無產階級,這也是為什麽辛亥革命最終會失敗,中國的資產階級暫時還不具備完成中國革命的實力。

毛主席一直在努力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他曾經說過:「 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無誌向;終身未得,即終身無誌。今日之我挑戰與昨日之我挑戰,來日之我與今日之我挑戰。」

毛主席在學校還潛行研究倫理學、社會學等,當時學校裏有一門課叫【倫理學原理】,毛主席在這門課的課堂上做了12000字的筆記,並且抄寫了10萬字的【西方倫理學史】。

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之後,毛主席便開始專註於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他認為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無產階級革命理論非常適合中國。

圖|毛主席當年的【倫理學原理】課本

1917年,毛主席和同學張昆弟到韶山寺遊玩,他與同學們暢談人生:「 西人物質文明極盛,遂為衣食住所三者所拘,徒供肉欲之發達已耳,是人生太無價值。吾輩必想一最容易之方法,以解經濟問題,而後求遂吾人理想之世界主義。」

在毛主席的日記中曾經寫道:「 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

他還對同學們說:「 與其茍且偷生,生無足道;非為奮鬥而死,死有余哀。 」毛主席誌存高遠的境界以及嚴於律己的作風,在學術上脫穎而出。

每年的假期,毛主席都會和誌同道合的朋友們探索中國社會這本「無字之書」。1917年,他和蕭子升徒步遊歷了長沙、寧鄉、安化、益陽、沅江五地,在四十多天內徒步900多公裏。

出發前,他們的身上沒有帶一分錢,兩人透過給人寫對聯,賺取一點零花錢,解決了食宿問題。這種遊歷方式讓毛主席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中國社會的基本情況,豐富了他的人生閱歷。

尤其是在農村的考察的時候,二人更是吃盡了苦。當時正是夏天,很多時候他們都是露宿在野外,與蚊蟲為伴。艱苦的生活條件讓他們了解了中國農民最基本的想法,這對他之後領導農村革命戰爭起到了極大作用。

毛主席後來回憶那次遊學時說:「 身無分文,形同乞丐。但是收獲巨大,內心豐富而快樂。」 第二年,毛主席又和蔡和森遊歷了湘陰、瀏陽、嶽陽、江平等地。

「與人奮鬥,其樂無窮」, 雖說每次遊歷都讓他吃了不少苦,但是毛主席每次都能憑借頑強的毅力堅持下去,並樂在其中。

二、革命戰爭時代的奮鬥史

隨著「五四運動」的爆發,無產階級開始登上了政治舞台,馬克思主義開始在中國傳播開來。1920年,無產階級組織在全國範圍內猶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同年11月,毛主席在長沙成立了共產主義組織。

1921年7月23日,毛主席做為13名代表之一,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從此便開始了自己的無產階級革命生涯。

圖|五四運動

1922年,毛主席擔任中國共產黨湘區執行委員會書記,並領導了安源鐵路工人運動。在29歲時當選中央委員、中央局委員。

在之後的革命實踐中,毛主席開始越來越看清中國革命的形勢,結合以往遊學的經驗,他提出:「 中國的工人比例太少,農民才是革命的主力軍。」

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反動了反革命政變,中國共產黨當時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為了反抗國民黨的暴行,中國共產黨在周恩來、賀龍、朱德等人的領導下發動了南昌起義。

毛主席也在湘贛邊界領導了秋收起義,在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下,帶領部隊來到了井岡山地區。三大紅軍主力在井岡山會師後,毛主席更是將艱苦奮鬥的精神發揚光大。

最開始,根據地內缺衣少食,他帶領蘇區軍民開墾荒地,自己解決衣食住行。蘇區的規模不斷擴大,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

因為政治原因,毛主席在黨內曾經遭受排擠,但是他一直隱忍,等待時機。即便被疾病折磨,但是他依然不忘關註中國的革命形勢。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紅軍被迫長征,經過長期的奮鬥,毛主席終於成為了中國共產黨的核心領導人之一。

在長征的過程中,毛主席帶領大家「與天奮鬥」、「與地奮鬥」、「與人奮鬥」。他和戰士們同吃同住,為這支部隊賦予了頑強的精神。

夾金山是紅軍前往陜北的必經之路,該山主峰海拔4900多米,山頂上常年被積雪和寒冰覆蓋。由於海拔較高,空氣稀薄,山上沒有任何植被。

饑餓、嚴寒無一不考驗著紅軍的意誌。當時我軍從蘇區撤退時比較倉促,沒有帶來足夠的棉衣,很多戰士成為了夾金山上一座座雄偉的冰雕。

毛主席則依靠一根竹竿,一步一步地爬過了夾金山。翻過雪山之後,等待紅軍的是一望無際的草地,這裏人煙稀少,被人稱為是「死亡之海」。

此處到處是沼澤和泥潭,稍不註意就會陷入其中。偶爾老天也還會給紅軍制造點障礙,當時的季節,西南地區多雨水,在雨水的浸泡下,原本就蓬松的土地變得更加危機四伏,很多戰士當時都被泥漿吞沒。

圖|夾金山

由於溫度潮濕,蚊蟲、毒蛇、螞蟥也成為了紅軍長征道路上的一大障礙,紅軍們互相攙扶,最終成功的走出了這片「死亡之海」。

除了惡劣的自然環境,紅軍還要面對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國民黨消滅紅軍的計劃一次次落空,在毛主席的帶領下,紅軍成功抵達了陜北。

延安時期,毛主席一直堅持艱苦奮鬥,斯諾在存取陜北期間,看到毛主席住的是簡陋的窯洞,吃的是和戰士們一樣的野菜粗糧。

在毛主席的影響下,中國共產黨內部掀起了勤儉樸素之風,彭德懷穿著用降落傘改造的背心,朱德的鞋子有好幾個修補程式。 斯諾看到這些情景後認為共產黨人都有一種偉大的力量,在之後他的書中把這種力量稱為「東方魔力」,還說這種力量是「興國之光」。

抗日戰爭爆發之後,中國軍隊在最開始的幾次大會戰中接連失敗,損失兵力幾十萬。當時中日之間國力的確存在差距,很多人認為中國不可能戰勝日本。

毛主席的經典著作【論持久戰】提出:「 抗日戰爭是一場持久戰,最後的勝利是屬於中國的。」 毛主席批判了「亡國論」,號召全國人民艱努力奮鬥,不斷的積蓄力量,改變敵強我弱的不利態勢。

在【論持久戰】的指導下,八路軍、新四軍在敵後戰場一邊對日軍展開遊擊戰,一邊發展武裝力量,給予了日軍沈重打擊,極大的緩解了國民黨軍在正面戰場的壓力。

圖|毛主席所作【論持久戰】

後來因為政治原因,國民黨停止了對我軍的物資供應,毛主席向全黨提出: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隨著359旅的戰士們進駐南泥灣,一場大生產運動轟轟烈烈的展開了。

解放戰爭時期,蔣介石曾經派遣幾十萬大軍對延安根據地進行圍剿。面對數十倍的敵人,毛主席絲毫沒有畏懼,撤出延安後號召西北野戰軍和敵軍展開遊擊戰,最終國民黨大軍空手而歸。

革命戰爭年代,九死一生,毛主席依然保持著艱苦奮鬥的精神,這種精神成為了他的制勝法寶。

三、新中國成立後的奮鬥史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機關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從西柏坡搬進了北平。在車上,毛主席對周恩來說: 「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不睡覺也覺得高興。」

周恩來笑著說: 「我們應該能考及格,千萬不要退回來。」

「退回來就失敗了,我們堅決不當李自成,李自成到了北平之後就變了個人。我們共產黨人,進入北平是要繼續革命,建設社會主義,直到實作共產主義。」

雖說毛主席一直以身作則,時刻不忘自己的使命。樹欲靜而風不止,船欲穩而浪不停,新中國成立後,個別黨政幹部在和平環境下迷失了自我,他們曾經在槍林彈雨中昂首挺胸,但是卻在資產階級的糖衣炮彈面前跪了下去。

毛主席馬上發起了「三反運動」,糾正黨內的不良風氣,他堅持 「功不抵罪,罪不否功,國事無私,法不容情」 的原則,在全黨範圍內提倡「 精兵簡政、增產節約、反對貪汙、反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

在「三反運動」期間,中國共產黨處決了一大批「李自成式的共產黨人」,42人被判處死刑,9人判處死緩。黨內的不良風氣得到了有效遏制。

圖|「三反運動」誓師大會

由於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在各個領域一片空白。共產黨人都在考慮一個問題,能否將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呢?毛主席用「三個只要」點名了實作這一偉大前景的前提。

「只要我們仍然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只要我們團結一致;只要我們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和團結國際友人。」毛主席把「艱苦奮鬥」放在了第一位。

正當全國人民都鉚足幹勁謀發展的時候,韓戰爆發,中國再次面臨著戰爭的威脅。毛主席分析了國際形勢之後,決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誌願軍在前線頑強作戰,全國人民節衣縮食,最終把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打上的談判桌,極大的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威望。

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國民經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毛主席為了緩解供給部的壓力,帶頭削減糧食定額,還把「南泥灣精神」帶到了中南海。黨中央的幹部紛紛在中南海內開墾荒地,實作了蔬菜的自給自足。

全國人民都抱著「艱苦奮鬥」精神,新中國的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一五計劃」的順利完成、「兩彈一星」的成功研制、核潛艇的下水,中國人民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零的突破。

圖|毛主席視察農村

盡管國內的局勢已經穩定,毛主席絲毫沒有懈怠,每天都在批閱檔中度過,守江山比打江山更難,他深知這個道理。

在他的辦公桌上,始終擺放著半米高的檔,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後幾天,毛主席依然在批閱檔。

1976年9月1日,毛主席結束了他艱苦奮鬥的一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與其庸碌的過完一生,不如挺起腰板描繪出奮鬥的一生。

偉人終究會離我們而去,但是他留下的艱苦奮鬥精神卻一直激勵我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