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新四軍組建時,陳毅元帥戰功赫赫,為何落選軍長?

2023-12-21歷史

新四軍改編成立的大背景是第二次國共合作初始階段,對於這樣一支特殊且重要的隊伍該由誰來領導,國共兩黨而言均有各自的想法,尤其是國民黨方對此顧慮頗多。為了加快抗日步伐,中共中央提出統一整編南方八省的紅軍和遊擊戰隊而後趕赴華中抗戰的要求。

在幾次艱難的談判後,國民黨方最終同意了這個要求。1937年10月,這支戰隊經由統一改編後組成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這就是大眾所熟知的「新四軍」。

南方八省的中國工農紅軍、遊擊隊並未參加紅軍長征。這支隊伍的主力是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留存下的工農紅軍。三年多的時間裏,盡管環境惡劣、條件艱難,他們沒有放棄,堅持在南八省遊擊鬥爭。

這是一支歷經磨難,意誌頑強的隊伍,算得上是中國紅軍的楷模。隊伍能夠一路堅守直至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足見戰士們的毅力及戰鬥力。

正因如此,蔣介石方對於軍隊軍長一職格外重視。一開始,國民黨方欲派一名將領來直接領導「新四軍」,這無疑是想直接掌控新四軍,也間接表達了對共產黨的不信任,這個想法自然也遭到了中國共產黨的反對。

因為知道國民黨方不可能同意軍隊未改編前的領導者——項英和陳毅擔任軍長。因此,對於新四軍軍長的人選,兩黨雙方各有想法,久久僵持不下。

這位軍長人選,首先必須忠於共產黨,但亦需要受國民黨方的信任和認可。這樣的人選委實很少。幾經反復思量,周恩來想到了葉挺,提議讓他來擔任新四軍軍長,這個想法獲得了國共雙方的支持。

葉挺為什麽能受到雙方的青睞呢?這要從他的個人經歷說起。除了不俗的戰功外,葉挺還有兩黨背景。他年少時就加入國民黨,早期在國民黨軍內威望頗高。

盡管第一次國共合作後,他因種種原因離開了國民黨,但蔣介石方認為他必定比純粹的共產黨員更容易適合這個職位;離開國民黨後葉挺從一名革命民主主義者向共產主義者轉變,加入共產黨後,他亦是戰功顯赫。

因此,國共雙方為求平衡與制約,都同意讓葉挺擔任「新四軍」軍長一職。在「新四軍」整編之前,項英和陳毅兩人一正一副配合默契。

現在,葉挺成了「新四軍」的軍長,那麽原本任正職的項英只能擔任副軍長。而陳毅最終只擔任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不過,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陳毅後來是新四軍的第二任軍長,其中又是怎樣曲折的過程呢?

事實上因為中國共產黨我軍的特殊性質,一直以來黨內決策高於一起。在新四軍改編完成後成立的「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新四軍分會「,就嚴格意義上來說,擁有新四軍實際的決策權。因為時任軍長的葉挺當時已經不是共產黨員,所以他並不是分會成員,而陳毅則任分會副書記。

所以,葉挺雖然掛名是新四軍軍長,但其實掣肘頗多。此後,葉挺對自己的處境多有不滿,幾次離開新四軍。相反,陳毅這個副書記在新四軍中作用很大。

事實上,從新四軍後期的發展來看,即使陳毅不擔任副書記,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的身份也為他帶來了新的機會。在第一、第二支隊挺進江南時,陳毅擔任了總指揮,並且他迎來了軍教生涯中另一位重要的搭檔——栗裕。

「陳栗不離「的崢嶸歲月裏,他們倆開啟了新四軍在江南地區的新篇章。在兩人聯合指揮的下,新四軍在江南地區多次戰役中連連大捷,極大的鼓舞了士氣和振奮了民心。除了不俗的戰績外,陳毅還充分發動人民群眾,建立根據地,團結各界人士,發展忠實的盟友,讓新四軍在江南迅速紮根,不斷壯大。

在1940的黃橋戰役中,陳、栗二人率軍完勝敵軍。這一戰徹底奠定了陳毅在新四軍中的地位。可以說,此時陳毅雖非軍長,但功勛卻絕不在軍長之下。

皖南事變後,新四軍亟待重建。這時以陳毅在軍中的地位,已是軍長的不二人選。果然,他順理成章擔任了新四軍的第二任軍長。在陳老總的帶領下,新四軍的規模前所未有的壯大。

綜合上所訴,於新四軍而言,陳毅功勛彪炳,是無可替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