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國軍上將當選新中國副主席,周恩來:當年要是聽他的話就不用長征

2023-12-21歷史

前言

1949年的開國大典,是象征著中國重新站立起來的偉大典禮。從那一天開始,中國人民終於能夠堂堂正正地站在國際上了。

不過在當時選出的六位國家副主席中,只有三位是中國共產黨同誌,另三位都是黨外人士。這倒也符合中國政體的設定,然而在這三位黨外人士中有一位的身份卻是引起了黨內眾多同誌的反對。

當時不少領導幹部都向毛主席和周總理抗議說: 「一定要讓他擔任副主席嗎?對中國共產黨的同誌們會不會不夠尊重?」

周總理回答說: 「每一位副主席的人員選擇都是中央經過了細致討論的,充分考慮了多方面的因素。雖然他是國民黨的上將,但是對中國的革命也是做出了重大貢獻的。」

這位前國民黨上將、如今的共和國副主席究竟是誰呢?

北伐軍長

李濟深出生於清末的廣西蒼梧,那會兒還是1885年。李濟深家中原本也算得上是大官高門,祖父和父親都在清政府裏當過大官。

然而到了李濟深這一輩,家境已經衰敗了,他也失去了進私塾學習的機會,只能在梧州市的官方中學念書。

不過幸運的是,當時他的老師是胡漢民,為他的學養築基與思想啟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響,讓他在梧州這個小小的城市裏也能夠開眼看世界。

李濟深的父輩都在清政府做過將軍,年歲稍長以後,李濟深的軍教天賦也顯露了出來。他不想繼續在文人這條道路上走下去,心中更加想要繼承父輩的道路。

於是他從中學堂轉學去了黃埔的兩廣將弁學堂,這是一個清政府開辦的培養基層陸軍軍官的學校。

不久之後,將弁學堂與陸軍中學堂合並,成為了陸軍速成學校,李濟深在這裏的學習,讓他在粵軍體系內具有了非常高位的資歷。

然而說到底,這到底還是一個與中學同等級的軍校,招收的學生年紀相對都比較小。從速成學校畢業以後,李濟深又去了保定深造。

辛亥革命時許多革命軍將領都是從保定軍校畢業的,李濟深同樣參加了革命,擔任北伐軍第二十二師參謀長。

北伐結束之後,他又去往北京陸軍大學念書,畢業之後留校任教。當時北洋政府已經建立了,開始了黑暗的統治。

直到1920年,李濟深當年在將弁學堂的同學鄧鏗邀請他擔任粵軍第一師的參謀長,他才離開北京南下。

1924年黃埔成立之後,李濟深擔任少將主任,培養出了一批親近他的將官。第二年廣州國民政府成立,李濟深擔任第四軍軍長,權勢更是大漲。

1926年,北伐正式開始,李濟深成為了總司令部參謀長,統籌北伐的整體進攻事項。可惜在1927年蔣介石發動的清黨運動中,李濟深糊塗地站在了蔣介石一邊,在廣東發動了四一五事變,殘害了許多中國共產黨同誌。

這一點也成為他履歷上的汙點,讓他後來就任國家副主席時遭受許多同誌的反對。

反蔣誌士

不過在軍閥混戰的年代,各個派系之間出於各自權力的鬥爭,彼此的分合也是朝息日變。

1928年時,蔣介石在國民黨軍隊內部發起了編遣裁軍運動,李濟深的粵軍在此期間遭到了嚴重的削弱,這也使得他和蔣介石之間出現了嫌隙,二者的關系逐漸疏離,為他日後反對蔣介石埋下了伏筆。

在將中國共產黨驅逐出國民革命軍的武裝之後,蔣介石的主要鬥爭目標又再一次放回了其他的各方軍閥。

此時的北伐戰爭依然在繼續,國民革命軍還在和北方的張作霖作戰。然而蔣介石卻開始轉而削弱國民革命軍內部的其他軍頭,想要完成獨自對軍隊的掌控。

1929年3月,蔣介石不顧北方前線的戰局,和桂系軍閥發動了蔣桂戰爭。作為廣東一把手的李濟深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只好出面調停。

他獨自一人前往南京,試圖緩和雙方的緊張局勢。沒想到蔣介石把幫派鬥爭中的那一套下作手段用在了政治場上。

他假意要和李濟深和談,在飯店設宴邀請李濟深。可實際上卻是埋伏好了人手,把李濟深扣留在了湯山俱樂部。

這還不算完,由於擔心李濟深在國民黨內的深厚影響力引來別人支援,他又作梗開除了李濟深的黨籍,讓他孤立無援。

這一場監禁長達兩年,直到九一八事變之後,蔣介石才在桂系將領的壓力之下,釋放李濟深並恢復他的黨籍,試圖透過李濟深的復出牽扯如今的桂系軍閥,讓桂系陷入內鬥。

不過這場監禁已經讓李濟深認識到國民黨的統治並不是解救中國的答案,只不過又是另一場政客的權力爭鬥罷了。

而且桂系如今的掌舵人陳銘樞立刻發表聯合通電,聲明對蔣介石效忠,放棄對李濟深的支持。

之後李濟深為了敦促蔣介石抗日,又於1933年以民族大義說服了陳銘樞,讓他和自己一同成立革命軍事委員會,開始反對蔣介石領導,提出聯共抗日的主張。

蔣介石的反應則是再次開除了李濟深的黨籍。而李濟深則於年底在福州成立了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專心開始反蔣。

並且為了達到反蔣目的,開始與中國共產黨合作。當時他就告訴周總理說: 「你們來福建,我們一同對抗蔣介石。」

可惜當時中國共產黨內部的權力掌握在王明等人手中,執意要和蔣介石的圍剿正面作戰,最終只好兵敗長征。

所以周總理在建國之後勸慰各位領導接受李濟深擔任副主席的時候會說: 「如果當初聽了他的話,我們就不用長征了。」

開國元勛

李濟深反對蔣介石的鬥爭最終還是因為失去中國共產黨的支援而失敗了,他自己也只好敗走香港,在那邊躲了幾年風聲。

1935年,李濟深再一次聯合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等將領成立中華民族革命同盟,繼續進行反對蔣介石的事業。

1936年12月,為了推動全國統一抗日,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軟禁了蔣介石,一如當年蔣介石軟禁李濟深,只能說是報應不爽。

次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蔣介石終於是取消了對李濟深等人的通緝,並且任命李濟深為軍委委員。

不過李濟深在抗戰之余,並沒有放棄推翻蔣介石掌權的鬥爭,他始終堅信在蔣介石的領導下中國並不會獲得解救,能夠救中國的只有中國共產黨。

1944年,在長沙戰事緊急之時,李濟深暗地裏聯絡了美國派遣來的軍事顧問史迪威,希望能夠在美國的支持下建立一個新政府,推翻蔣介石的統治。不過美國最後並沒有答應他的建議,這個計劃只好作罷。

抗戰勝利之後,本以為國家終於能迎來和平的李濟深發現蔣介石還想要繼續進行內戰,他對這種政府和戰爭徹底失望了,便離開軍隊,去往了香港。

到達香港之後,李濟深再次公開反對蔣介石,號召全中國有誌之士都站出來,逼迫蔣介石向全國人民認錯,積極促進兩黨合作,建立新政府。

蔣介石的回答是永遠地開除了李濟深的黨籍。趁此之際,李濟深在香港成立了民革,推舉宋慶齡擔任榮譽主席,自己擔任主席。

1948年5月,李濟深接過了致公黨主席的職位,孤身一人前往東北,支援中國共產黨在東北進行的接訪工作。

1949年年初,李濟深在東北發表【時局聲明】,響應中國共產黨在去年5月提出的舉行新政協會議的號召,並於9月份前往北平參加第一屆政協全體會議。

在會議上,李濟深當選為了六名國家副主席之一。李濟深的當選讓中國共產黨內部很多領導感到不滿,因為李濟深確實發動了四一五運動,殘害了許多廣東地區的中國共產黨同誌。

不過周總理力排眾議,支持李濟深就任,他說: 「長期以來,李濟深都反對蔣介石領導,積極向中國共產黨靠攏。並且如果當年聽了他的建議,我們本不用長征。他對革命是做了重大貢獻的。」

最終,李濟深還是走馬上任,並且在1954年還被選舉為人大常委副委員長,兼任政協副主席。就連中國的第一次憲法草案討論會議,李濟深也有出席獻言。

結語

1959年,74歲的李濟深在北京因為胃癌去世,結束了他動蕩波折的一生。

在李濟深的一生中,為了解救國家於水火,他多次尋找新的出路,也經歷了多次失敗。所幸最終他找到了正確答案。

相信當他在北京的醫院中闔上雙眼以前,見到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下妍妍向榮的新中國,心中定然滿是喜悅與幸福。

對此你有什麽看法與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