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75年,王諍匯報已完成3年前的軍令狀,周恩來:整整3年言而有信

2023-12-10歷史

1973年,周恩來總理將王諍請到了西花廳說道:「我們的通訊衛星很快就可以上天了,我想在通訊衛星發射之前,與之配套的地球站就應該建成。否則眼巴巴地看著衛星吊在空中不能使用。」

同時還將自主研制衛星通訊地球站的任務交給了他。

王諍看了看圖紙,表示3年之內一定可以造出地球站。

在座的一位老同誌擔心他完不成任務不好收場,就說道:「老王啊,不要吹牛皮啊!」

誰知王諍則是十分有把握的向周恩來提出立「軍令狀」。

事後,老同誌問他:「你哪來那麽大的底氣?」

「我的底氣來源於我們有一支特別能戰鬥的專家隊伍!」

春節一過,王諍就帶著四機部技術員到了電子工業實力最雄厚的江蘇省,連續49天的調研,組織了150多個單位進行技術攻關,終於在1975年底建成了中國第一座衛星通訊地球站。接收到了印度洋上空的訊號。

王諍急忙將這一喜訊報告給了病重的周恩來,已經躺在病床上的周總理聽後十分滿意:「整整3年,言而有信!」

王諍

王諍原名吳人鑒,1909年出生在江蘇武進縣戴溪鄉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1924年考入了蘇中工專高中部,1927年畢業之後又進入南京軍事學校學習無線電技術。

1929年畢業之後被分配到了國民黨第五十一師擔任師部無線電台報務員。1930年,蔣介石發動了對中央蘇區的第一次「圍剿」,被紅軍俘虜。

在經過政策宣傳之後,吳人鑒主動要求參加紅軍,同時為了避免家人被迫害,改名為王諍。

當時的紅軍並沒有專門的電訊、通訊人員,指揮聯絡不暢,這成了紅軍的一塊心病。第一次反「圍剿」繳獲了半部電台,當聽說有人願意留下來參加紅軍的時候,非常高興,立即接見了他。

這天黃昏,郭化若帶著王諍見到了毛澤東和朱德。毛澤東問他:「這半部電台還能不能用?」

「砸壞的是發報機,但是收報機沒有壞,還可以利用它收聽國內外的新聞電訊和偵聽敵人的情報。」

毛澤東非常高興,就將收報機交給了他使用,從此開啟了中國電訊事業的新篇章。

除了偵察敵人的情報之外,還派遣了上百名報務技術精湛的紅軍幹部,到敵人的各大城市,以隱蔽的身份透過電台向中央傳遞了無數的情報。【永不消逝的電報】中的李白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李白是紅一方面軍第2期無線電培訓班畢業的,是王諍的學生。抗日戰爭初期被派往了上海從事地下電台工作,1949年5月,被國民黨秘密殺害。文革中被誣陷為特務 ,遭到了掘墳鞭屍。

王諍對於李白的情況非常了解,聞聽之後非常生氣,1975年專門給鄧小平寫信,要求重新審查李白的案情。

據理力爭維護國家主權

1944年,美軍出於對日作戰和自身飛行安全的需要,請求在陜甘寧邊區以及華北、華中抗日根據地建立他們的氣象觀測網和氣象通訊網,以保障他們的轟炸機得到氣象配合。

中央同意了美軍的要求,責成王諍具體負責。

王諍在跟美軍談判的時候,對方以八路軍和新四軍缺乏氣象觀測技術、沒有觀察器材和通訊裝置為由,堅持要從美軍派遣人員攜帶裝置到陜甘寧邊區以及華北、華中各抗日根據地建立氣象站。

王諍對此則是據理反駁:我方根據地設立氣象站的人員必須由我方派出,氣象通訊組織必須由我方負責,這是國家主權問題,不容討論的。

美軍又以贈送我方10噸到20噸通訊器材為交換條件,要求允許他們單獨設立氣象站,但是遭到了王錚的嚴詞拒絕。王諍指出:「我們的通訊器材雖然有困難的,但是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技術幹部都是很有才華的,只要美方提供觀測器材,稍加訓練就可以掌握氣象觀測器材,稍加訓練就可以掌握氣象觀測業務。」

面對著王諍的毫不退縮,美方最後同意了王錚的意見,但是卻提出了另外一個苛刻條件,那就是各個氣象站的氣象資料要傳到美軍駐延安的觀察者進行分析處理,然後再轉回我方使用。

對此,王諍堅決拒絕,明確提出氣象資料由我方處理,再分送到美軍觀察組。

在王諍的堅持下,最後達成了一致協定。相繼建立了20個氣象觀測站,同時還建立了我軍第一個以延安為中心的氣象資訊傳送網,為美軍的飛機提供了氣象保障。

最重要的是為日後新中國的氣象事業奠定了基礎。

日本投降之後,王諍未雨綢繆,組織在延安的一批通訊幹部,分別奔赴赴晉綏、晉察冀、東北、華北、華中等幾個大的解放區,利用繳獲的日偽軍通訊器材,利用已經解放城市的工業基礎和容易招收知識青年的有利條件,抓緊辦工廠制造電台,抓緊辦學校訓練技術人才,加速無線電通訊事業的建設,以便於適應我軍迅速發展的需要。

不到一年的時間,在每個大的戰略區內,都建立相當規模的無線電和有線的通訊網,為應對國民黨發動的全面內戰,在電訊方面做出了充分的準備。

在整個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正是透過無線電通訊,洞察全域,運籌帷幄,指揮了全國的戰役。

毛澤東對於電訊工作非常滿意,曾經說過:解放戰爭勝利之後,要給王諍頒發一枚最大的獎章。

新中國成立之後,王諍統一領導全國的通訊事業,擔任解放軍總參謀部的通訊部部長。同時兼任國家郵電部黨組書記、副部長。

在王諍的眼中,人才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寶貴的財富。

在他出任通訊部部長不久,他得知有100多名國外學成歸國的高級知識分子滯留在上海、南京等地之後,馬上派人將他們請到了北京,騰出了最好的房子給他們住,保留他們的薪資待遇,很快又組建了通訊兵科學研究所,構建起了第一個「人才池」。

但是這一點卻遠遠不能適應國家和軍隊通訊事業迅猛發展的需要,在西安、南京、張家口、桂林等地創辦了幾十所電子技術大中專院校。推動全國重點工科大學增設無線電、半導體、電腦等新專業。

50年代,清華大學要將電訊組擴大為無線電子學系,遭到了蘇聯專家的反對,理由是無線電是國防專業,不能放在地方院校。

官司打到了王諍那裏,他頂住了蘇聯的壓力,據理力爭,支持清華的意見。曾任清華大學無線電子學系主任的吳佑壽院士說:「沒有王諍部長就沒有這個系,也就沒有我們這支隊伍。」

王諍不但重視人才,同時他還甘於低下身份。

王諍作為國家無線電領域的最高領導,並不是一個外行,還是行內的專家。

韓戰初期,我軍在北韓戰場上的雷達部隊受到了美軍的強烈幹擾,起不到任何作用。

1951年底,誌願軍司令部彭德懷急電通訊兵部:請火速研究解決反電子幹擾問題。

王諍接到電報之後,立即帶著雷達專業人才張履謙等人趕往了北韓前線。張履謙和雷達立即著手調查,從幹擾頻率著手不斷改變頻率,擴充套件頻段,加裝抗幹擾電路,與敵人展開了一場電子對抗戰,很快就使敵人的電磁波失靈。

王諍非常滿意張履謙的工作,回國後鄭重地對他說:「從現在起,全軍的雷達就交給你管了。」

王諍不但這麽說的,還這麽做的,他立即向中央軍委寫報告,成立了全軍雷達幹擾和抗幹擾領導小組,推薦張履謙出任組長,自己當副組長。王諍的知遇之恩與鼓勵,激勵著張履謙為此奮鬥一生,成為了頂尖的雷達專家。

之後,張履謙主持研制了中國第一代防空飛彈制導雷達、精密飛彈跟蹤單脈沖雷達、超遠端衛星引導雷達,均達到當時世界技術先進水平,同時他還是「兩彈一星」測控工程總設計師,是「兩彈一星」的功勛專家。

2011年,朱镕基到清華大學看望老校友,握著他的手稱贊道:「你為祖國作出了貢獻,是我們班的驕傲。」

1958年,王諍又先後負責組建了我軍第一支電子對抗試驗部隊、電子對抗研究所和電子偵察裝置制造廠。

在完成了通訊衛星地球站的建設幾年後,王諍就被查出了身患癌癥,但是他依舊堅持工作。1978年初在武漢組織的電子對抗演習中,他帶著氧氣袋到現場指揮。

可惜由於過度操勞,他的身體再也承受不住病魔的折磨,病情急轉直下。

7月21日,在完成了【關於電子工業28年重要經驗教訓】一書之後,吸著氧氣主持召開了他生前的最後一次四機部黨組會,叮囑道:「不把電子工業搞上去我死不瞑目!」

8月12日,王諍的心臟停止了跳動,可是在他的身後,卻有著2500多個企事業單位依舊堅挺地活著……

王諍去世之後,國家領導人給予了他高度評價,李先念題詞:「半部電台起家,一生征戰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