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蔣介石敗走寶島時,手裏還剩多少軍事力量?說出來讓人大吃一驚!

2024-01-01歷史

1949年12月10日,國民黨西康省主席劉文輝將軍宣布起義。

當天,蔣介石、蔣經國匆匆從成都逃往台灣,再也沒有回到大陸。

那麽,中國這麽大,蔣介石為何選擇台灣作為他的最終目的地呢?

他去台灣做了哪些準備?

和他一起逃離台灣的軍隊有多少?

而這些軍隊的最終命運又如何呢?

回來的路上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的權力達到了頂峰。即使經過整編,國民黨軍隊仍然有430萬。反觀當時我軍總兵力只有120萬人。然而,戰爭的最終勝利並不完全取決於誰擁有更多的士兵。

古語雲:得民心者得天下。

四年後,隨著我軍取得三大戰役的勝利,蔣家王朝已然陷入動蕩,瀕臨崩潰。

到1949年初,我軍渡過長江只是時間問題。中國共產黨公布的戰犯名單中,蔣介石也名列前茅。美國對他不再抱有希望,他的後院又著火了。桂系「老苦主」白崇禧、李宗仁公開發難,迫使他下台,與中國共產黨進行「和談」。

1949年1月21日,蔣介石無奈第三次宣布辭職,李宗仁就任代總統。隨後,蔣介石在宋美齡、蔣經國和一些親密朋友的陪同下,前往中山陵瞻仰孫中山靈柩。

當天下午4時許,蔣介石乘坐「美菱」號專機,繞南京兩圈,直奔家鄉浙江奉化。

雖然嘴上說是要出征,但蔣介石實際上是打算「以退為進」。

他相信自己能夠像之前兩次被罷免後那樣重新掌權。而且,他當時還是國民黨中央主席,大權還在他手裏。透過顧祝同,國民黨軍隊仍然聽從他的命令。李宗仁只是站在前台的一個「吉祥物」。

不過,蔣介石對自己所處的處境還是有些了解的,於是他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的事情」。

事實上,在他的規劃中,有3條「退路」。

第一條:國民黨軍隊撤至西康省,建立以西昌為根據地、覆蓋大陸西南廣大地區的傀儡政權;

第二條:逃往海南島,以海南島為基地,建立覆蓋東南沿海地區的傀儡政權;

第三條:把台灣視為最後的避難所。

蔣介石長期糾結何去何從,反復考慮這三個選擇哪一個最合適。期間,他想起1946年10月,他曾帶宋美齡去台灣。

檢查結束後,夫妻倆心情很好。他還悄悄地向宋美齡稱贊台灣,稱台灣沒有被中國共產黨滲透,是一塊「凈土」,今後應該多建設,成為模範省份。

而且,台灣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作為中國最大的沿海島嶼,氣候良好,物產豐富,礦藏豐富。日本占領期間,台灣建立了獨立於大陸的獨立經濟體系。而且,台灣與大陸之間還有一條寬100公裏的海峽,是天然的防線。這是沒有現代化海空軍的「共軍」難以逾越的鴻溝。

這些都給老蔣夫婦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想到這裏,蔣介石似乎又看到了一次「翻身」的機會。他相信,只要有台灣,就有「反攻大陸」的機會。

事實上,早在1948年底,蔣介石就已經開始準備這件事了。他不僅下令國民黨海空軍主力南下,還任命心腹陳誠為台灣省主席,蔣經國為省委主席。

接到命令後,陳誠表現出驚人的熱情,於1949年1月9日前往台灣主持「大局」。

不久後,蔣介石命陳誠兼任台灣省保安總司令,3月又任命他為省委主席。

就這樣,陳誠成為了蔣介石在台灣的唯一代理人,幫助蔣介石管理台灣。

此外,1949年1月,蔣介石還任命另一位心腹唐恩伯為京滬杭警備總司令,並賜予他40萬大軍。主要目的是在自己無法抵擋的時候,有一支可靠的軍隊跟隨自己。逃往台灣保衛其傀儡政權。

與此同時,蔣介石命令於洪軍、席德茂從國庫將價值5億美元的金銀和外匯轉移到台灣。

當然,這些事情都是李宗仁背後做的。

當時,每天傍晚,南京人經常看到軍艦停靠在「中央銀行」附近的黃浦江邊,途中還有荷槍實彈的國民黨士兵。一個又一個大箱子從銀行大樓搬到了軍艦上。午夜分時,戰艦悄然離開碼頭,向南航行。

李宗仁察覺不對勁,解除了於鴻俊的職務後,金庫的「大搬遷」並沒有停止。這激怒了李宗仁,直接命令陳誠將運往台灣的貨物全部運回大陸。不過他自己也明白陳誠為什麽會聽他的?他的命令實際上是無用的紙。

事實上,比蔣介石下令偷運到台灣的還要多得多。

最後一天

在我軍解放上海前幾個月,蔣介石調集軍艦向台灣運送大量機械裝置、布料等重要物資。

僅從上海出發的船舶就有1500多艘。

同時,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了許多精美的古代字畫,共計1400余箱,畫冊1300余箱,歷史檔案200余箱,共計23萬余件文物。遺物,名也。寄到台灣。這些現在是台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

蔣介石下令把一切來不及搬遷或不能搬遷的水利、發電等設施和工廠炸毀。總之,不能留給我們黨。

1949年4月23日,我百萬大軍成功突破蔣介石苦心集結的「長江防線」,占領偽都南京,國民黨「分江治國」的計劃徹底完成。國民政府遷往廣州,李宗仁隨後跑回家鄉桂林,再借口治病從香港飛往美國。

蔣介石立即在浙江定海召開緊急軍事會議。會上,他提到了孫國富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外戰不會止於四川,內戰不會止於台灣」。他以此證明自己退居台灣的決定是繼承下來的。來自前總理的「偉大想法」。

另外,他還用抗戰時期遷都重慶來論證這句話的有效性,或許是用心良苦的。

會後,蔣介石正式宣布退守台灣,建立根據地,「反攻大陸,復興黨國」。

而且,以台灣為基地,蔣介石居然又想出了一個高明的計謀,他要打造一條以北起青島、長山群島為起點,連線南海舟山航道的海外「大鏈條」。中部,南至台灣、海南島。 」,為徹底封鎖大陸,為未來的「大反攻」奠定可靠的基礎。

實作他的「大計劃」的前提是保衛上海。

於是,蔣介石於4月30日飛抵上海,親自指揮上海「保衛戰」,還號召要把上海打造成「中國的史達林格勒」。

顯然,他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低估了我軍的水平。在他的指揮下,國民黨軍隊被徹底擊敗。

5月25日,我軍解放了一片廢墟的上海。數十萬唐恩伯精銳全軍覆沒。

眼見「史達林格勒」守不住,蔣介石無奈之下只能乘戰列艦「江京」號從上海逃往定海,然後轉往福州繼續指揮。

8月4日,國民黨元老、湖南省主席、「華中鎮壓將軍」副總司令程潛與國民黨第一軍團司令陳明仁將軍叛亂在長沙。 。

22日,我軍解放福建。

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廣場宣布新中國崛起。

10月14日,「國民政府」無法再留在廣州,遷往四川,蔣介石重訪家鄉,回到重慶指揮。在這裏,他度過了在大陸的最後一個生日。今年,他已經63歲了。

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裏,蔣介石才真正明白了什麽是喪家之犬。 12月10日,西康省主席劉文輝將軍宣布叛亂。成都已經成為一座被我們軍團包圍的「死城」。

當天下午兩點,原本打算在大陸多留一天的蔣介石無奈,只能帶著蔣經國從成都倉皇逃往台灣。 。

他沒想到,這一次的離開,將是對大陸家鄉的永久告別。

在後人看來,當時的蔣介石已是山窮水盡,國民黨軍隊幾乎完全消失了。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上,1949年前後,有60萬國民黨軍隊隨蔣介石逃往台灣。

據不完全統計,加上從大陸俘獲的青壯年和在台灣招募的當地士兵,蔣介石在台灣還有數百萬大軍!

逃亡台灣後,蔣介石並沒有徹底放棄。他只把留在台灣視為臨時措施。他生前還考慮過「反攻大陸」。於是,他開始反思自己失敗的原因。

經過一番反思和總結,蔣介石和國民黨最高領導人始終認為,造成慘敗的原因是軍隊沒有做好本職工作。

軍隊在內地時,內部山頭林立,相互沖突。高官只想升官發財,根本沒有想過打好仗。士兵們沒有鬥誌,貪生怕死。這就解釋了為什麽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總是被我軍全殲,而我軍在兵力上並不占優勢。這也解釋了為什麽很多國民黨軍官總是在陣前率領士兵叛逃。

反正不管別人怎麽想,蔣介石就是這麽想的。

於是,他開始大規模整肅軍隊,並透過學習中國共產黨的治軍經驗,加強國民黨軍隊的政治思想工作。

1949年5月,陳誠下令台灣開始實行戒嚴。蔣介石命令全軍認真學習「三民主義」。任何膽敢不服從的人都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與此同時,在實施戒嚴期間,國民黨軍隊的影響開始滲透到台灣的各個角落,導致台灣民眾長期生活在高壓環境中。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島上一直有人呼籲解除戒嚴。對此,蔣介石透過軍隊不斷鎮壓。

因此,在長達38年的戒嚴期間,台灣民眾對國民黨軍隊怨聲載道,不滿情緒日積月累,認為他們是統治台灣的蔣氏家族的暴徒。

1987年,這一矛盾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島內和美國的壓力下,蔣經國無奈宣布解除戒嚴,解除「黨禁」,台灣進入「民主」時代。

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因病去世。從此,國民黨再也無法單手統治台灣了。

民眾對軍隊長達38年的怨恨終於達到了頂峰。

「青蛙」正是利用這種不滿情緒迅速崛起,並以「輿論」嚴重動搖了國民黨對軍隊的控制。

蔣經國死後,國民黨陷入混亂。李登輝、陳水扁等人乘勢而上,謀求最高權力地位。這兩個叛徒的想法與「青蛙」如出一轍。

蔣介石原來的努力全都白費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蔣介石連省長都算不上。

如果是的話,台灣就不應該是現在這個樣子,國民黨也不應該淪落到被「青蛙」摩擦在泥貝瑞的現在的境地。直到死,他其實也不明白自己是怎麽被打敗的。

台灣想要發展,台灣人民想要幸福,其實只有一條正確的道路,那就是回到祖國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