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故事情節純屬虛構,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求醫。
深秋的傍晚,涼風瑟瑟。社群公園裏,陳大爺正吃力地繞著小路慢走。他臉色蒼白,呼吸急促,每走幾步就要停下來歇息。不遠處,幾個鄰居正聊得熱火朝天,其中一位李阿姨指著陳大爺,壓低聲音說:「 你看老陳,肺都快不行了,還非要出來鍛煉,真是不要命了 !」另一位王大媽也跟著附和:「可不是嘛!肺不好的人就不能運動,醫生都反復提醒了,他這是嫌自己活得太長了!」
他們的對話讓我想起了網路上流傳甚廣的一句話: 「肺不好的人不能運動」。這句話究竟是對是錯?難道肺不好的人真的要像溫室裏的花朵一樣,完全避免任何活動嗎? 為了解開這個疑惑,我決定深入探究一番。
我首先咨詢了呼吸科的趙醫生。趙醫生告訴我, 「肺不好的人不能運動」這種說法過於絕對。適度的運動對大多數肺部疾病患者是有益的,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改善呼吸肌力量,提高生活品質 。當然,運動的方式和強度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
例如,對於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趙醫生建議進行低強度、有規律的運動,例如散步、太極拳、呼吸操等。 這些運動可以幫助患者改善呼吸困難的癥狀,增強耐力,提高生活品質。[1] 而對於患有哮喘的患者,則需要避免劇烈運動和接觸過敏原,可以選擇遊泳、瑜伽等較為溫和的運動方式。[2]
那麽,為什麽有些人會認為肺不好的人不能運動呢?趙醫生解釋說,這可能是因為一些患者在運動後出現了呼吸困難、胸悶等不適癥狀,從而誤認為運動對肺部有害。其實,這些癥狀可能是由於運動方式不當或強度過大引起的,並非運動本身的問題。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個問題,我采訪了幾位肺部疾病患者。
45歲的建築設計師張先生,幾年前被診斷出患有哮喘。他告訴我,在確診初期,他非常害怕運動,生怕會加重病情。後來,在醫生的指導下,他開始嘗試遊泳。起初,他只能遊幾分鐘就感到氣喘籲籲,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耐力逐漸提高,哮喘的癥狀也得到了明顯改善。 「現在,遊泳已經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張先生笑著說,「它不僅讓我保持健康,也讓我更加自信。」
60歲的超市收銀員孫阿姨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她告訴我,以前她一到冬天就咳嗽不止,呼吸困難,根本不敢出門。後來,社群醫院的醫生建議她每天堅持散步30分鐘。起初,她覺得很吃力,但堅持了一段時間後,她的咳嗽癥狀明顯減輕,呼吸也變得順暢多了。 「現在,我每天都堅持散步,感覺身體好多了, 」孫阿姨說,「以前我總覺得自己是個病人,現在我覺得自己和正常人沒什麽兩樣。」
透過這些采訪,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適度的運動對肺部疾病患者的重要性。 當然,運動的前提是科學合理,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那麽,醫生反復提醒肺不好的人少做的4件事是什麽呢?
1. 避免吸煙和二手煙: 吸煙是導致多種肺部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3] 即使是二手煙,也會對肺部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2. 避免接觸空氣汙染: 空氣汙染會刺激呼吸道,加重肺部疾病的癥狀。[4] 在空氣品質差的日子裏,盡量減少外出,出門時佩戴口罩。
3. 避免過度勞累: 過度勞累會降低身體的免疫力,使肺部更容易受到感染。[5] 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對肺部健康至關重要。
4. 避免情緒波動: 情緒波動會影響呼吸功能,加重肺部疾病的癥狀。[6] 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有助於改善肺部健康。
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陳大爺, 他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醫生建議他進行低強度的運動,例如散步。 但他並沒有聽從醫生的建議,而是選擇了強度較大的快走,結果導致呼吸困難,加重了病情。
由此可見,「肺不好的人不能運動」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適度的運動對大多數肺部疾病患者是有益的,關鍵在於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和強度,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同時,避免吸煙、避免接觸空氣汙染、避免過度勞累、避免情緒波動等,也是保護肺部健康的重要措施。
別忘了點贊轉發給家人朋友,喜歡的朋友可以關註一下!
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做您的線上專屬醫師
(文中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身體不適應及時尋求醫師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