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車、暈機、暈船
……
您有聽說過「暈碳」嗎?
為什麽吃飽就犯困
從生物化學角度看,攝入大量碳水化合物,特別是高GI(血糖生成指數)的食物,會導致血糖迅速升高。
血糖的升高會刺激胰島素的分泌,而胰島素具有促進細胞攝取葡萄糖、降低血糖的作用。
在這個過程中,胰島素還會促進肝臟中的色胺酸轉化為血清素,血清素進一步轉化為褪黑素,這是一種能夠促進睡眠的激素。
因此,當血糖迅速升高並刺激胰島素分泌時,就會引發困倦感,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暈碳」現象。
碳水化合物的作用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一大類化合物,也稱醣類化合物,是人體維持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
它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分布最廣的一類有機化合物。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經過消化後,主要轉化為葡萄糖等單糖,為身體各項活動提供能量。
此外,碳水化合物還有助於維持大腦正常功能,促進肌肉恢復,調節脂肪代謝,並構成細胞和組織的重要成分。
適量攝入碳水化合物對維持人體健康至關重要,但過度攝入也可能導致肥胖等問題。
常見主食GI表 圖源:duoxiwa
什麽是「暈碳」?
「暈碳」,簡而言之,是一種在攝入高升糖指數(GI)碳水化合物後,身體出現的短暫性困倦、乏力甚至頭暈的現象。
它並非疾病,而是體內多種生理機制共同作用的結果,尤其是血糖波動和神經調節的反應。
「暈碳」是如何發生的
「暈碳」其實是我們體內多種生理過程綜合作用的結果。
「暈碳」背後的主要原因是血糖飆升。 在我們大快朵頤一頓富含高升糖指數(高GI)的飯菜後,血糖會快速升高。
血糖的升高會刺激胰島素的分泌,高胰島素水平會促使肝臟中的色胺酸轉化為血清素、促進褪黑素的生成,使得睡意襲來。
另一方面,進食後還會使我們機體內的副交感神經處於亢奮狀態,幫助食物消化。副交感神經興奮,心跳減慢、呼吸減慢、血壓下降,引發睡意。
除此之外,膽囊收縮素、食欲素以及生物律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如何科學避免「暈碳」?
調整飲食結構
優選低GI食物:選擇全麥麵包、糙米、燕麥等粗糧,以及豆類、薯類(如紅薯、馬鈴薯但註意烹飪方式)作為主食,它們能緩慢釋放能量,穩定血糖。
增加膳食纖維:多吃綠葉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助於延緩胃排空,控制血糖上升速度。
均衡蛋白質:適量攝入魚肉、禽肉、蛋、奶等優質蛋白質,它們不僅有助於維持飽腹感,還能平衡營養攝入。
調整進食順序
先吃蔬菜: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先行,能有效減緩後續食物的消化速度。
再吃蛋白質與脂肪:魚肉蛋奶類食物能提供持久飽腹感,同時穩定血糖。
最後吃主食:將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放在最後,可顯著降低餐後血糖峰值。
適量運動
餐後散步:飯後適當進行低強度運動,如散步,不僅有助於消化,還能促進血液迴圈,緩解餐後困倦。
碳水化合物作為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其合理攝入對維持健康至關重要
透過科學調整飲食結構和進食習慣,我們完全可以享受碳水帶來的能量與美味,同時避免「暈碳」的困擾。
健康生活,從每一餐的合理搭配開始!
編輯:程煥映 溫嘉林
責編:陳廣泰
你會「暈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