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一患者,因為腰背酸痛,腰膝酸軟,疲憊乏力,躺著就不想動,感覺濕氣重。聽別人說,淮山、赤小豆可以祛濕,即到街上買了幾斤生淮山和赤小豆煲湯食用,結果呢,連吃了三天後,腰背酸痛反而加重,夜晚起床小便次數增多。明明是祛濕的食材,為什麽吃了感覺濕氣還加重呢?帶著疑問來就診。
初診:男,52歲,肥胖身材,看他面色晄白,疲憊懶動,眼瞼浮腫。訴說腰背酸痛,疲憊乏力,坐著就不想動,平時還有畏寒肢冷,口淡不渴,自汗,小便清長,大便稀溏。檢視舌淡胖嫩,苔白滑,脈沈遲無力。做腰椎DR:腰椎退行性變,有小量骨質增生。他這是典型的陽虛體質,是寒濕所困。生淮山和赤小豆都偏寒的食材,這樣用是不對癥,所以他越吃身體就會越寒,寒和濕互結,寒濕不但不去還會加重。
祛濕,是中醫養生中的一個重要概念。然而,亂祛濕可能會給身體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壞處。
為什麽亂祛濕會有壞處呢?
一方面,祛濕方法不當可能會導致身體的陰陽失衡。中醫講究陰陽調和,如果過度或性質不對(不對證)祛濕時,可能會破壞身體內部的平衡,使濕氣更加重或引發其他健康問題。
另一方面,亂祛濕還可能對脾胃造成傷害。脾胃是運化水濕的重要器官,如果祛濕方法不正確,可能會影響脾胃的功能,導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問題。
此外,亂祛濕還可能導致身體體質偏頗。濕氣雖然可能會引起一些不適,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平衡身體的作用。比如,陰虛體質的人本來缺水,如果過度或不當祛濕就可能會使身體更加缺水,使陰虛加重,使偏頗體質更加偏頗,也會引發其他健康問題。
如何正確祛濕呢?
首先呢,我們需要明確什麽是濕氣。濕氣是中醫理論中的一個概念,它被認為是導致身體不適和多種疾病的根源之一。中醫認為,當濕氣入侵人體時,濕氣會根據入侵時間長短、人身虛弱程度及不同體質,會在不同的部位出現,並表現出不同的癥狀。根據這些特點,就可以對癥用藥,把濕氣鏟除。相反,如果不對癥祛濕,就可能會適得其反,使濕氣加重,所以不可亂祛濕。
濕氣的形成與什麽有關?
中醫認為,濕氣的形成與生活環境、飲食習慣、身體體質等多種因素有關。根據濕氣所在不同的部位和性質,我們就選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第一,濕氣在表。 濕氣入侵人體時,初期在表,表現有頭重如裹,肢體困重,口粘乏味,納食不香,脘悶納呆,胸膈滿悶,或惡心嘔吐,大便溏薄,可伴有發熱惡寒,頭痛,舌苔白膩或白滑。這時候應該以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為主,可參考藿香正氣散(丸)祛濕。
第二,濕氣在中。 當濕氣還沒解除時,或因為飲食不當時,濕氣困在中,脾土不運,會出現胸腹脹滿,口淡不渴,不思飲食,或有惡心嘔吐,大便溏瀉,困倦嗜睡,舌不紅,苔厚膩。這種情況,我們應該以燥濕健脾,消脹散滿為主。可參考用平胃散加味祛濕。
第三,濕氣在裏。 當濕氣繼續侵犯人體,就會由表入裏,表現有眼瞼或肢體浮腫,色悴聲短,口中不渴,身重納呆,便溏溲清,四肢不溫。舌苔厚膩而潤,脈象沈細。此時應該以溫陽健脾、行氣利水為主。可參考用實脾飲隨癥加減祛濕。
第四,陽虛濕氣重。 如果本來有陽虛體質的人,出現濕氣重會表現有畏寒肢冷,口淡不渴,或渴喜熱飲,自汗,小便清長,或尿少浮腫,大便稀溏,面色晄白,舌淡胖嫩,苔白滑,脈沈遲無力。可兼有神疲,乏力,氣短等表現。這種情況,應該以溫陽利水為主。可以參考用真武湯、五苓散以溫陽化氣,利水祛濕。
第五,溫和祛濕。 當大家不清楚濕氣的性質或所在位置時,可以選用一些比較溫和的祛濕方法,例如:拔火罐、推拿、艾灸、適量運動等。當然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潮濕環境等,對祛濕也有一定的效果。
最後,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祛濕是一個需要耐心和正確辨證用藥的過程。如果你遇到有同樣濕氣困擾,又無法解決的時候,可以到當地有經驗的中醫師進行準確辨證,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制定合適的祛濕方案。
希望大家能夠正確認識祛濕,避免亂祛濕帶來的壞處,保持身體的健康與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