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國醫大師徐景藩:衷中參西,他走出一條創新之路丨【大師之道】②

2024-01-05養生
視訊載入中...

徐景藩

全國著名中醫脾胃病專家、主任中醫師、博士生導師、第一、二、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曾任江蘇省中醫院院長兼江蘇省中醫研究所所長,南京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獲首屆國醫大師、全國白求恩獎章、感動江蘇人物等多項榮譽。

他潛心脾胃病診治研究60余年,對食管、胃腸、肝、膽、胰腺等臟腑病證形成自己獨特見解和辨證方法。他引領學科建設,使江蘇省中醫院消化科成為當時全國唯一的脾胃病研究基地。他大醫精誠,全心全意奉獻病人,始終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他悉心培養高水平中醫人才,使中醫藥事業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他就是首屆國醫大師徐景藩。

學醫源於家學淵源和遠大誌向

1927年,徐景藩出生在江蘇吳江盛澤鎮的一個中醫世家,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當地名醫。徐景藩少時隨父徐省三學習中醫。他上午抄方,下午整理、抄書、讀書,結合病例查閱有關書籍加深理解,晚上聆聽父親對疑難病例的經驗。這由淺及深、循序漸進的師承教育,為他日後的工作打下了紮實基礎。1944年,徐景藩又拜當地名醫朱春廬為師。他一邊侍診,一邊精心研讀中醫經典及各家醫籍。1947年,徐景藩開始獨自行醫,開始了他長達60余年懸壺濟世的生涯。

在徐景藩的家中,至今保留了一封發黃信件,這封信改變了他的命運——這是1952年由華東軍政委員會衛生部幹部處發來的函,通知徐景藩已被衛生部中醫研究班錄取,立刻去北京大學醫學院學習。

徐景藩的女兒、江蘇省中醫院主任醫師徐丹華告訴記者,在北京5年時間內,父親系統學習了西醫學,他從人體生理、解剖、病理、生化等的學習中了解真諦,逐步體會到「中西醫各有所長」。

1957年到江蘇省中醫院工作後,徐景藩虛心向當時院內諸多名家學習,兼收各家之長,醫術續有提高,成為新中國成立以後最早的中醫高層次人才。

始終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

女兒徐丹華回憶說:「父親常說,仁愛之心是醫者之本,要做好一名醫生,首先要把患者視為親人。」

徐景藩曾說:「作為醫生,只有亷潔自律,胸懷寬廣,不計報酬,才能一切為病人著想。」江蘇省中醫院建院初期,作為年輕醫生,他一個人主管大內科30多張病床,醫療任務繁重。他一個月有半個月是在病房值班,24小時在病房裏觀察、救治病人,連續數日不能返家。早年在急診室工作期間,值夜班時,徐景藩總是帶些米去煮粥當夜餐。每次,他總是小心翼翼地把上面的粥油一勺勺地舀出,餵給重癥病人。

徐景藩弟子、全國名中醫劉沈林教授向記者回憶說,上世紀80年代,有一名來自溧水的農民患潰瘍性結腸炎,多年療效不佳,便賣掉了家中唯一的一頭水牛求醫。「當時我跟徐老在門診,得知這個病人在門診繳費的時候,錢被偷走了。徐老聽我說了這個情況後,就把病人叫到診室,交給病人200塊錢,讓他先拿去拿藥。患者流下感激的淚水,連稱老師是「救命恩人」!劉沈林說,其實當時徐老自己生活也清苦,一家人全靠他的薪資來開支。「這件事我記了很多年,老師醫德高尚,仁愛仁心,是我終身學習的榜樣!」劉沈林動情地說。

在傳統與現代醫學間走自己之路

1958年,徐景藩參與建立南京中醫藥大學內科教研組,在繁重的醫療工作基礎上兼任課堂和臨床教學任務。他積極倡導學科分化,1986年在原有脾胃、肝膽病組的基礎上成立了中醫消化科。

早在上世紀80年代,他帶領研究生對胃脘痛的病因病機和辨證客觀化等展開科研工作。他還編寫著作十多部,發表論文130余篇。古稀之年,還著有【徐景藩脾胃病治驗輯要】,已多次重印。徐景藩參與編寫【中醫內科學】【現代中醫內科學】等教材,科研成果分別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江蘇省衛生廳、江蘇省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和甲級獎。

徐景藩在臨床上有不少「絕招」,首創的「糊劑方臥位服藥法」,讓病人甚至同行嘆服。 一名患者食道發炎,疼痛難忍,用了各種方法,效果一直不理想。當時很多醫生都為藥水無法留在食管部位而頭疼,徐景藩透過不斷研究,運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改進劑型和服用方法,取得了較好療效。這種服藥法把湯藥變成糊狀中藥,服用後利於藥達病所。

治胃病,徐景藩主張從三型論治,參用護膜法;治療以便泄為主證的慢性結腸炎,他創「連脂清腸湯」內服和「菖榆煎」保留灌腸法;治療殘胃炎癥,他創制了「殘胃飲」。運用中醫綜合療法是徐景藩的一貫做法,如診治肝病重癥陰虛膨脹,他采用內服、鼻飼、外治用藥、針刺並進以及運用養陰利水方等方法,取得較好效果。對於胃脘疼痛者,他選用中脘、足三裏等穴位針刺,或結合耳針治療,效果明顯。有些難治病癥還兼用泡足方法。

徐景藩認為,中西醫各有所長,應該相互補充,要運用和借鑒現代醫學知識和技能,更好地為中醫服務。他聯系現代醫學對胃生理功能的認識,提出「胃能磨谷論」,臨床上有一定的實踐意義。治療急性胰腺炎,他采用清化通腑消滯法和外治法,頗有良效。他也常將現代中藥藥理學的研究成果在辨證的基礎上參用於臨床,提高了治效。

讓中醫藥事業生生不息 薪火相傳

徐景藩學術上的造詣和高尚的醫德,在中國中醫界享有較高的聲譽。1990年,徐景藩被遴選為全國500名老中醫藥專家之一,1992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被評為江蘇省中醫系統先進工作者,1994年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個人,1996年獲全國白求恩獎章,2009年4月被評為全國首屆「國醫大師」。談起自己所獲得的一系列榮譽,徐景藩顯得很淡然。他曾經真誠地說,「這是國人對中醫國粹的信任和珍愛,是國家對中醫的重視和支持,不是我個人的榮譽。

徐景藩的學術思想、做人準則影響和造就了大批後繼中醫人才,他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傳給後學,使中醫藥事業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徐景藩先後指導、培養國內外中醫學生各類進修生不計其數,可謂「桃李滿天下」。每每看到自己的學生學有建樹,徐老總是十分欣慰,他常參照「桐花萬裏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這句詩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劉沈林教授是徐景藩全國首批師帶徒弟子,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劉沈林常常手不釋卷,每每讀書至深夜不輟,而這一習慣和自己的老師有關。 「我經常看見徐老在一小本子寫著什麽,上面密密麻麻記的都是醫院大大小小的事情。像這樣的本子,他不知有多少本。」

徐景藩弟子、江蘇省中醫院陸為民教授談到,徐老的一件小事對自己觸動很大。「當時徐老有八十高齡,他正在看一本最新版的分子生物學教材,當時對我的觸動非常大,現代醫學對疾病的認識更精準,這樣更有助於我們中醫臨床的辨證論治。」

實事求是、淡泊名利、做人低調,體現了徐景藩一代名醫的大師風範。徐景藩雖於2015年與世長辭,但他大醫仁心,德、功、言垂範於世,感人至深。

策劃 王文堅 孫慶

統籌 劉璞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於丹丹

編導 趙晨

拍攝 陳金剛 戎毅曄 朱信智 吳偉龍 朱君賢

剪輯 戴哲涵

圖片由江蘇省中醫院提供

校對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