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疾病的產生主要取決於患者的體質狀況與致病因素的特性。其原理雖難以一言以蔽之,但核心還是在於機體原本和諧的生理功能遭遇破壞,即所謂的「陰陽失衡」。這一失衡促使了人體由健康轉向疾病狀態。陰陽失調的根源可歸結為兩大方面:一是機體內在調節機制的紊亂;二是諸如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及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等外部致病因素的作用。
中醫理論中,將人體自身抵禦疾病的能力定義為「正氣」,其強弱受體質基礎(先天稟賦的強弱)、心理狀態、居住環境、生活習慣、飲食營養、勞動及鍛煉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反之,外界所有能導致疾病的因素則統稱為「邪氣」。在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正氣」的盛衰是決定性的內因,而外邪則是條件性的外因。正氣不足是發病的根本,但其作用並不排除邪氣在某些情況下的主導作用,如瘟疫、外傷等。
【黃帝內經】中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幹」與「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兩句話,精辟地闡述了正氣與邪氣的相互關系:當人體正氣充沛時,邪氣難以入侵或即使入侵也不易致病;而正氣一旦虛弱,則無法有效抵禦外邪,導致臟腑氣血失調,從而引發疾病。這從正反兩面強調了體質差異對疾病易感性的影響,但亦需明確,並非所有疾病均源於正氣虛,臨床實踐中實證亦不在少數,治療時需據證施治,不可一概而論。
病因與發病關系示意圖
此外,正氣與邪氣的強弱對比是相對而言的,且應與中醫辨證中的虛實概念區分開來。有時,即使正氣相對較弱,但透過良好的生活調養和避免致病因素,也能保持健康狀態,但這並不等同於體質的強健。因此,在發病原因的探討中,需明確邪正力量的對比,而在臨床辨證時,則需依據具體癥狀來準確判斷虛實,靈活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