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治療嬰兒泄瀉中醫有什麽辦法?運脾固腸湯的治療效果怎麽樣?

2023-12-13養生

泄瀉,是以排便次數增多、大便性狀稀溏或如水樣為主要癥狀的一種疾病,相當於現代醫學的腹瀉病,是嬰幼兒期的常見病。

腹瀉病是開發中國家引起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每年大約有10億次嬰幼兒腹瀉病發生。 小兒泄瀉的病因多為脾胃虛弱、飲食不節、感受外邪等,其中由於脾胃虛弱導致的泄瀉可分為脾氣虛證和脾陽虛證。

脾氣虛證常久瀉不愈,或時瀉時止,多伴有食欲不振、腹脹、神疲、少氣懶言、面黃肌瘦、睡時露睛等癥狀。 脾氣虛證泄瀉在現代醫學裏隸屬於非感染性腹瀉範疇。

多由腸道菌群失衡、乳糖不耐受、食物過敏等因素致消化功能不全引起。近年來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易導致胃腸功能受損,繼而發生抗生素相關性腹瀉。 現代醫學治療腹瀉病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飲食調節、補液、調節腸道微生物、保護胃腸黏膜、補充鋅劑等。

上述治療方法常聯合運用,對於嬰幼兒急性腹瀉癥狀具有緩解作用, 同時能夠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但病程中由於用藥不當也可造成不良影響。

如長期服用益生菌可能導致菌群失調引發全身性感染、促發有害代謝活動及胃腸道不良反應等,胃腸黏膜保護劑如蒙脫石散等的不合理套用常產生便秘等副作用。 嬰兒時期是兒童生長發育的第一個飛躍期,所需營養物質的種類及數量要求較高。

由於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脾常不足,易於發生泄瀉等脾系疾病; 泄瀉若治療調護不當,遷延不愈,將進一步影響脾胃功能,導致營養物質吸收代謝障礙,影響後續生長。

目前現代醫學治療非感染性腹瀉以對癥治療為主,缺少調理嬰幼兒脾胃功能的有效治療方式及藥物,對於嬰幼兒後續生長發育益處較少。 中醫治療泄瀉經驗豐富,歷代醫家提出了眾多切實有效的治療原則及方藥。

現代醫學臨床研究證實中醫藥治療嬰幼兒泄瀉脾虛證優勢顯著,療效與安全性亦得到肯定。 中醫認為「無濕不成瀉」,脾主運化水濕,脾虛則水濕內生,水濕下於腸則發為泄瀉。

故中醫治療泄瀉主要以健脾滲濕止瀉為治療原則,臨床常用滲濕、補益、理氣、固澀類藥物, 在及時止瀉的同時調節患兒脾胃及腸道功能,增強患兒消化吸收能力,為其後續生長發育夯實基礎。

對於嬰兒泄瀉的診療總結臨床經驗,從脾虛濕盛的主要病因病機出發, 結合「健脾貴在運」的中醫觀點,治療上重視護脾固本,自擬經驗方運脾固腸湯治療嬰兒泄瀉脾氣虛證。

運脾固腸湯方含山藥、黨參、茯苓、大腹皮、車前子、葛根、土炒白朮、芡實、白豆蔻、白芍、石榴皮、炙甘草等 ,諸藥合用,共奏運脾固腸、滲濕止瀉之功。

嬰兒期疾病的轉歸對嬰兒後續的生長至關重要,及時有效的治療是兒童健康成長的保障。導師張滌教授臨床套用運脾固腸湯治療嬰幼兒脾虛型泄瀉療效明顯, 本研究透過觀察運脾固腸湯治療嬰兒泄瀉,評價其臨床療效,為進一步推廣套用提供臨床數據。

泄瀉為小兒常見病,主要病變在脾胃, 【幼幼整合•泄瀉證治】中記載,「夫泄瀉之本無不由於脾胃」。泄瀉發生原因以脾胃虛弱、感受外邪、傷於飲食、情誌失調為多見。

正如【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吐瀉論】中論小兒吐瀉的原因,認為其發生多由「脾胃虛弱,乳哺不調,風寒暑濕,邪幹於正所致也」。 小兒衛外之力較弱,家長調護不當則易外感六淫之邪致使脾胃受損,腸道傳導失司,引發泄瀉。

【素問•至真要大論】曰:「暴註下迫,皆屬於熱」;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有「濕盛則濡泄」、「春傷於風,夏生饗泄」之說,並指出長夏多發泄瀉的特點。

【針灸甲乙經】雲:「寒氣客於下焦,傳為濡瀉」;【癥因脈治】指出發生暑瀉的原因在於暑濕之氣充塞於體內,損傷腸胃。 以上條文表明小兒感受風、寒、暑、濕、熱邪均能引起泄瀉,其中以濕邪致泄尤甚,且風、寒、暑、熱諸邪又常與濕邪相結合而出現泄瀉。

因此有「無濕不成泄」之說。氣候特點隨著時令的改變而不同, 處於夏秋季節間的長夏則多暑多濕,極易導致泄瀉的發生,且以濕熱瀉最為多見。

脾常不足是小兒的生理特點之一,脾胃消化功能較成人弱,飲食上缺乏自我控制,若調護不周,乳食出現失節或者失潔, 過食寒涼生冷之物及不易消化之品,皆能導致脾胃損傷而引起泄瀉。【素問•太陰陽明論】又雲:「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下為饗泄」。

明代戴原禮指出傷食瀉多起於飲食上生冷油膩或非時難化之物。 小兒較之成人易為飲食所傷而出現泄瀉,且常常在其他各種泄瀉癥候中兼夾傷食癥狀。

小兒脾胃本有不足,再受到憂、思、怒、恐、驚等情誌影響致肝氣不疏,郁結胸膈,肝火內生,旺而乘脾,脾弱失職,運化失常而成泄瀉, 如【景嶽全書•泄瀉】曰:「凡遇怒氣便作泄瀉者……蓋以肝木克土,脾氣受傷而然」。

宋代陳無擇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泄瀉敘論】中提出:「憂則聚,驚則動……怒則激, 臟氣隔絕……以致泄瀉」,指出泄瀉的發生與情誌失調密切相關。

情誌失調而致病不是指出現怒、思、悲、恐、憂等不良情緒即致病,情誌過極以及其持續時間過長才是身體受到傷害的主要原因。 泄瀉若反復出現,亦或是久治不愈,其原因多責之於其脾胃功能虛弱。

脾胃虛弱,運化功能失常,水濕內留,與未腐熟之水谷合汙而下,形成脾虛泄瀉。 【素問•藏氣法時論】曰:「脾病者……虛則腹滿腸鳴,饗泄食不化」。

脾不足致使小兒容易發生脾系疾病,正如體質學說提出疾病的發生與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體質的影響; 另一方面,疾病亦能導致體質的改變,尤其是在遭遇重病、久病之後。

【張氏醫通•卷七】雲:「真陽虛則水邪勝,水氣內溢,必漬脾而為泄瀉」。 【醫學衷中參西錄】指出黎明作瀉之由來為:「至黎明寅時……其人或元陽之根抵素虛,當臍之處,或兼有凝寒遮蔽……上升之機轉為下降,大便即溏下」。

若脾腎兩臟陽氣本有不足,復又遭逢陰寒之邪, 致使寒濕內盛,水谷不化,下走於腸內,從而導致有寒象表現的脾腎陽虛瀉。

中醫藥治療小兒泄瀉,在控制下瀉癥狀和調節胃腸功能方面有著明顯的療效。古代眾醫家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對於泄瀉的治療提出了實用有效的治療方法。 對於泄瀉的辨證,醫家們采取了臟腑辨證、八綱辨證、病因辨證、經絡辨證等多種辨證方法。

【難經】中根據臟腑的不同,將泄瀉分為脾泄、胃泄等「五泄」; 【證治要訣】中按病因對泄瀉進行辨證,提出了濕、寒、食、痰、肝氣等病因。

【醫學正傳】中將泄瀉按寒熱的不同,分為了寒瀉和熱瀉;【六元正紀大論】中載「厥陰所致為脅痛嘔泄,少陽所至為暴註,太陽所至為流泄禁止」,將泄瀉按照經絡辨證。 治療方法在不同辨證的情況下亦不同,如張仲景使用大承氣湯治療實滯下利,體現了「通因通用」的治法。

【標本病傳論】中提出治療泄瀉宜遵「治病求本」原則, 即先泄後病宜治其本,先病後泄也宜治其本;【景嶽全書】中記載「治瀉不利小水,非其治也」。

同時也指出治療時宜仔細辨別小水不利的具體原因;【醫學入門•泄瀉】篇則指出:「凡泄皆兼濕,初宜分理中焦,滲利下焦。 久則升提,必滑脫不禁,然後用藥澀之」,指示了在不同病程下的治療原則。

小兒中醫經典中常見的治療脾虛泄瀉的方劑主要為七味白朮散及參苓白朮散加減制劑, 除此之外,現代也有醫者運用完帶湯、桃花湯等方劑對小兒脾虛泄瀉實施治療,相關闡述如下。

但是其既能「補益脾土之元」,又有「兼以補胃」的功效,因此內科疾病,尤其是消化系統疾病,表現為脾虛濕盛證型亦可使用此方治療。 完帶湯的主要功效為健脾化濕、升舉陽氣以及疏肝理氣,主治及套用範圍廣,可涉及內科、婦科、兒科、男科等多個科屬的疾病。

但是用以治療最多的疾病仍是白帶和泄瀉。桃花湯出自【傷寒論】, 主藥為赤石脂,其質重味澀,可入下焦血分而澀腸固脫;乾薑性味辛溫,能暖中焦而補陽。

以上二藥由粳米相佐可增健脾和胃之功。主治下痢日久不愈,中下二焦陽虛者。 嬰幼兒慢性遷延性腹瀉常初始因脾氣虛所致,日久可引起脾腎陽虛,虛甚則固攝失職,泄瀉多發; 久瀉必傷陰,繼而導致氣陰兩虛,此時治療泄瀉則應采取溫補脾腎、養陰固澀之法。

除了采取傳統中藥內服治療小兒泄瀉,亦采取多種外治法治療泄瀉。 常用外治法包括針刺療法、穴位敷貼療法、小兒推拿療法、火罐療法、灌腸療法等。

臍部敷貼是治療嬰幼兒腹瀉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操作上簡便易行,治療後亦為出現明顯副作用,適合用於治療嬰幼兒腹瀉。 運用小兒臍貼聯合蒙脫石散治療小兒腹瀉,臨床有效率高,且療效優於僅用蒙脫石散治療腹瀉。

針刺療法透過提、插、撚、轉等手法對穴位進行刺激而產生作用, 調氣血、平陰陽、通經脈,臨床上單獨使用或與其他療法聯合使用均能夠較好地控制泄瀉癥狀。

取穴多以腹部穴位及四肢穴位為主。運用葛根止瀉湯聯合針刺足三裏、脾俞、大腸俞等穴位治療小兒腹瀉,與西醫常規治療進行比較, 結果顯示葛根止瀉湯聯合針刺在止瀉、止痛、恢復進食上療效均優於西醫常規治療。

艾灸透過艾條燃燒時的熱能及其本身自有的藥性刺激穴位,行於經絡,調節臟腑發揮作用。在臍部施行艾灸, 因臍與脾、胃、腎、腸關系密切其溫通作用透過臍部而入作用於內部臟腑經絡,溫補脾腎之陽,調理胃腸,進而止瀉。

運用中醫臍灸療法治療小兒腹瀉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效果。 臍部又名神闕穴,在此處施行灸法能溫陽補虛、散寒行滯,運用隔鹽灸更有益於溫補腎陽,益氣固本,調節人體免疫功能。

增強人體抵抗力。正氣足則邪不可犯,可減少疾病的發生率。火罐具有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瀉熱解毒、祛風散寒等功效。 火罐作用於肌體局部,罐口對所行之處的穴位或神經產生機械刺激,伴隨著火的熱能同時作用於局部的血管、神經及肌肉組織。

大腦中樞傳遞良性資訊出來至患處,擴張毛細血管、自溶組織間隙、釋放組織胺類物質, 促使機體組織自我調節、自我修復,有利於血液迴圈、新陳代謝。

由於部份小兒不易接受口服中藥煎劑,部份醫師采取中藥灌腸的方式來治療疾病。藥物灌入腸中,直接作用於腸道黏膜病變部位, 能延長藥物在局部的作用時間,避免了消化液對藥物有效成分的破壞,使藥物的有效成分得到充分吸收,繼而作用於全身。

透過健脾、益胃、固澀等作用以止瀉。此法無創傷、無痛苦、見效迅速,可套用於非感染性腹瀉。但有的患兒機體較為敏感,腸道粘膜直接接觸藥液可能出現過敏反應,如欲用此法,治療後家屬應密切關註患兒是否出現不良反應。